浅论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审美价值

时间:2020-11-07 15:52:42 新闻传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审美价值

电视经济专题片是对客观物质现实的真实纪录,同时,又是对客观物质现实的艺术表现,它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经济活动中剥离出那些有关注价值的人和行为,让我们更真切、鲜活地认识这个世界。

浅论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审美价值

电视经济专题片是表现的,更重要的一点它又时时受到真实性原则的制约,可以这样说,电视经济专题片比起其它类型的电视节目,受真实性和艺术性双重制约的程度更为突出。正是基于这一点,才形成了电视经济专题片的独特表现形式,也造就了一批独具才华的电视经济节目的编导,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发展开拓出了一片崭新的空间。当我们在观看有价值的电视经济节目时,除了感受到社会的经济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嬗变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取到这一类型节目所带给我们的独特的审美感受,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编导在尊重客观物质现实的同时,又把握住了在创作中的艺术性原则,通过点点滴滴的诸多元素,生发出独特的整体性审美经验和感受,在这里,枯燥的数字、简单的人物、平淡的事件在编导的创作魔方中都具有了别致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在电视经济节目实用、客观的基础和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强化艺术的表意功能,使其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当观众在观看和欣赏本质上具有美的事物时,其想象、情感、认识等各种心理能力便被激发而活跃起来,开始了不同的心理体验的过程:或悲哀、或喜悦、或愤怒、或警觉、或者是感到崇高,或觉得渺小等等,然而 最终都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悦输,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你所传递的信息和你在经济节目中所做出的分析、判断和推理,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恩格斯曾这样描述好的作品给劳动者带来的审美享受:“使一个农民作完艰苦的日间劳动,在晚上拖着疲乏的身子回来的时侯,得到快乐、振奋和慰藉,使他忘却自己的劳累,把他的瘠的田地变成馥郁的花园……”①那作为电视经济专题片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审美价值,给观众带来这样的审美享受。

一、创造意识

人类思维着的头脑,用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和理论的四种方式掌握世界。电视经济节目这种形态,它所观照的是整个人类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那么作为一名电视经济节目的编导在用思维着的头脑掌握世界的时侯,就不能非此即彼或以偏概全,而是有所关联和适度地运用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这也就决定了电视经济节目本身所固有的审美特征。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人们用心灵去观照世界的方式。

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艺术生产的方式,当我们面临一种经济现象或经济行为并用艺术的掌握方式去观照它时,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已不仅仅把艺术的方式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来认识,同时也把艺术的方式当作一种生产形态来看待,因为“任何艺术,它的本质特性是审美的,创造性的意识形态,也是审美的、创造性的生产形态。艺术,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和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②由此可见,当我们用艺术的方式去把握经济社会中的一个客观现实时,创造性的劳动已经开始了。从主体上看,编导者的创造冲动和创造意识,是掌握这一客观现实的原动力之一。从客体上看,客观现实,为艺术掌握以人为中心的 自然、社会提供基本的原型。从主、客观关系方面来看,把主体的创造意识和审美经验“物化”于作品之中,在“物化”的过程中,随着客体内涵的不断显露和主体对客体的层层深入,又会反过来刺激主体的创造性,以最佳的艺术性原则,使作品表露出其特有的审美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编导者都应将创造意识视为自觉的追求,没有了创造意识,也就失去了把握经济现象的原动力,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创造意识的生成可以使创作者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气质、语汇和情感符号“物化” 于作品之中,同时也将创作者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得宜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于作品之中,它可以使作品产生一种不可重复性和独创性,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审美价值。

余秋雨说:“艺术发展的应有模式,永远是披荆斩棘的拓荒,拓荒斧的闪闪锋刃才是未来艺术世界的曝光”③也许,电视经济专题片未来世界的曝光也正在“拓荒斧闪闪锋刃”上折射开来。

在经济部创作的《资产重组:1+1>2》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创造意识为该片所带来的魅力。从片名看,1+1>2,已不属于数学的范畴,它具有统筹和再分配的意味,可以这样说1+1>2,这几个简单的符号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泛的审美空间。既熟悉又陌生,恰当地揭示出了该片再现因素的重要特质。再现的美,来自存在于客观现实中人人熟悉,可能发现的美,所以很亲切。另一方面,又因为再现的美,绝不是人人都能够发现,更不是人人都曾体验过的,所以它又无比的新鲜,在这种张力下,势必会产生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的审美经验和快感。再加上片中对祁家大院中山西商人古老的经营模式和当代企业资产重组的隐喻式描述,更加化了该片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

三、创作方法

 电视经济专题片的创作必须有一个有效、科学的理念作为支撑,并按照它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来运作生成,那么如何实现电视经济节目的审美意愿呢?清代著名画家郑燮的“三竹说”可以给我们一个启发,即: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以图表的形式来看:

(竹:自然存在的现象)→(审美对象)→(视象:眼中竹)→(意象:胸中竹)→(物化:手中竹)手段运用→(形象:作品。)

这个过程是画家在头脑中引发取舍、增减,提炼加工、成形的一个构思完成过程。虽然与电视这一科学发展的产物有所区别,但本质上却有相同之处。都具有 “意在笔先”的特点,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是用仿生眼的光学镜头摄取对象,特别是在成像过程中,电视的屏幕形象是直接由对象物化而来的,它的形象的形成不是意象对视象改造的结果,而是对象直接化为形象,意象的改造作用,只表现为对物象的选择取舍和在拍摄前对镜头视野之内的对象自身加工改造及手段功能的运用和形象的塑造上,因此,电视经济节目的创作程序似乎是轮回式,而非直线式:

  马赛尔·马尔丹在其《电影语言》一书的第一章“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中,开字明义地写道:“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它是电影的原材料,但是,它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异常复杂的现实。”事实上,它的原始结构的突出表现就在于它自身有着一种深刻的双重性:一方面,它是一架能准确客观地重现它面前的现实的机器自动 运转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活动又是根据导演的具体意图进行的……”④由此可见,电视经济专题片中的画面,既然是其语言的基本元素,它首先必须具有涵义。构式电视画面涵义的一方面是对象本身,另一方面对对象的表现。而后者是观众最为感兴趣的'。对观众来说,电视画面的存在价值,必须是使他看到什么样形象,激起什么样的认识活动;进一步说就是要使其感情受到触动;再进一步说就应有审美的享受。这些都是与电视画面的审美特性紧密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