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论文

时间:2020-07-01 17:29:56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论文

  1.进行深入细致的职位分析

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论文

  首先,职位分析为绩效标准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岗位性质、工作环境、资格能力、责任权限、工作标准的综合分析,形成职务说明书,并对这些岗位的描述和资格分析是确定绩效标准和考评要素的直接依据,将有效地解决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目标不明、标准模糊的问题。其次,职位分析为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依据。一方面使高校行政人员明确在实际工作中什么是有效绩效、什么行为产生有效绩效及鼓励哪些绩效;另一方面使绩效考评人员能够了解针对具体岗位考评什么、用什么标准进行考评等问题。第三,职位分析为绩效改进的方向和方法提供了依据。改进绩效的主要手段如定编、定岗、定责及工作再设计等都必须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完成。通过职位分析,能有效提炼工作岗位的要素指标并确定工作岗位的价值等级,明确任职者的能力和资格要求;通过职位分析,能为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人力资源的调配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实现科学定编定员。

  2.制定科学有效的考评办法

  高校应本着“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有效的考评办法。具体要做到五个结合:

  (1)考评目标统一性与具体要求差异性相结合。服务性是高校行政事务的本质特征,但在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又必须根据各机关、各院系的工作性质和特点提出具体要求,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因而绩效考评工作应在保证服务性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测评对象的特殊性,在具体要求上做到实事求是,合情合理。

  (2)考评措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相结合。科学性体现在考评指标和体系合乎高校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具有严谨、精确、周全、逻辑性强的特点;用于考评同类对象时,内容是可比的;付诸实施时,是可测定的;同时,考评的方法和手段是先进的。适用性是指它是针对高校整个行政系统人员的,必须按照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考评指标和体系,应简明扼要,符合高校行政管理实际,能为高校行政人员理解和接受;考评方法和手段简便易行,能根据高校现有基础和条件使用和操作。

  (3)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定性考评主要是凭感觉、凭印象对被考核者在总体概貌、主要特点等方面形成大致的、粗略的、表象的认识和了解,具有主观性、片面性和不准确性、可比程度低等缺点,同时也有易操作的优点;定量考评主要是将考核工作按目标要求分解成若干要素组成的准则层,再进一步分解成可测性较强的指标要素,通过测定其数值或按一定规则指派数值,最后经过数学方法处理后得出结果,具有精确度高、考核结果简洁明了、具有可比性等优点,但也存在数字是否真实、查核工作量大、能够用量化指标反映的考评内容比较少等不足。定性考评和定量考评是绩效考评过程中两种最主要的方法,二者结果必须相互参照,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综合分析。(4)显绩与隐绩相结合。显绩是指那些可以用实物、实据表现出来的`成绩;隐绩是指那些无法用实物等形象表达出来的成绩,这些成绩容易被忽略,但却是基础性的、有潜在效应的成绩。在绩效考评工作中应同等重视、同等对待行政人员的显绩和隐绩,并以此树立正确引导十分重要。

  (5)自我测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在对行政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时,既要行政人员按照绩效考评的具体要求开展自我测评,又要认真开展民主评议。这里所说的民主评议应该是多向的,即:既有自上而下的评议,也有自下而上的评议,还有横向的互评。多向评议又包括内部的多向评议(同一部门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的评议)和外部的多向评议(上级管理部门的评议、相关工作部门之间的评议和服务对象的评议)。

  3.有效运用考评结果

  考评结果形成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它是运用的直接依据;运用的结果是为了促使行政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因此,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绩效考评结果如何有效运用。

  第一,及时反馈考评结果。绩效考评本身并不一定能提高管理绩效,还应该根据考评所提供的线索,分析出问题的原因,也就是要进行绩效的诊断与反馈。通过绩效诊断,如果发现是绩效管理制度出现了问题,阻碍了管理绩效的进一步提高,那么应该及时对制度进行反思和调整,提高其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是行政人员个人原因,那么也应该及时取得沟通。目前考评结果的反馈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领导与被考评者之间应该有一个交流反馈过程。反馈的结果应该包括完成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的要求;下一步如何改进和怎样提高业绩;个人能力是否还有提升的空间,应在哪些方面加强;等等。通过这种持续的交流反馈过程,促进行政人员积极参与,使得上下达成共识,充分发挥考评的作用。

  第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手段。应直接将考评结果运用到培训、晋升、任用和奖惩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调动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维持工作热情。应结合绩效考评,构建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近期激励与中远期激励、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激励体系:一是以物质待遇、福利激励人,并坚持“绩效优先、优绩优酬、兼顾公平”的原则;二是以畅通的事业发展渠道激励人,充分考虑行政人员的需求,给出薪酬和晋升空间;三是充分利用培训机会激励人,“终身学习”是对行政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

  第三,建立行政人员档案。把对行政人员进行考评的结果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把它与行政人员在学校的职业生涯发展和报酬分配联系起来,培养行政人员珍惜荣誉、重视考评结果、追求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由于部门性质和工作内容的不同,各个行政部门的绩效之间看上去难有可比性,但在一些有关服务效率和服务对象满意度方面,仍可以相互之间做一个比对。对行政人员的绩效考评应该和整个部门的绩效联系起来,建立个人档案时,个人的绩效应受到整个部门绩效的影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考评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1]张济正,周立,李榷.教育行政学通论[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李秋生.认清考核本质凸显业绩核心[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高校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高校的绩效管理

2.高校行政管理绩效管理研讨论文

3.高校教师绩效薪酬管理探索论文

4.国有企业行政人员绩效管理研究性论文

5.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6.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探究

7.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管理论文

8.浅谈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绩效的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