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时间:2020-08-28 16:23:37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协调机制

摘要:利益关系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根本上皆源于制度安排的缺陷,必须从制度上启动利益杠杆,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健全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系统完善的利益保障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质上就是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而这必须从制度予以保障,因为社会制度在本质上就是利益制度,是“调节、限制、疏导人们利益行为的一套机制”[1](p.10)。
  
  一、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利益均衡是现代社会是否和谐的“风向标”。“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那么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2](p.381),而“利益均衡就是尽可能地调整好利益体系的内部矛盾关系,把利益冲突减少到最低限度”[3](p.2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均衡的社会。要实现利益均衡,目前最为关键的是要形成合理的社会利益结构。
  “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决定该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因素。”[4]一种合理的、被社会成员普遍接受的利益结构的存在,是社会利益关系融洽的前提。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有两种利益结构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是平均主义的利益结构;二是贫富悬殊的利益结构。显然,和谐社会所需的利益结构既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两极分化,而是保持一定差别的相对均衡的利益结构形式,可称之为“橄榄型”的利益结构,即:处于结构下层和顶层的利益主体数量规模都较小;而拥有绝大部分利益资源,处于中间层的利益主体要占人口的多数。我国目前还远没有达到这种状态,而是处于一种“金字塔型”中:处于结构底层的利益主体拥有的利益资源最少甚至没有什么利益资源,但数量却很庞大;处于上层和顶端的利益主体拥有的利益资源最多甚至几乎垄断着所有的利益资源,但数量却极小[5](pp.64-65)。“金字塔”式的利益结构的缺点是缺乏一个成熟稳定的“中间利益阶层”。根据国际经验,如果一个社会的利益结构中的中间利益阶层规模过小,占人口比例很小的上层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利益资源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不稳定,更谈不上和谐。亨廷顿曾指出:“中间阶层与稳定的关系,颇似富裕与稳定的关系一样,一支庞大的中间阶层犹如普遍富裕一样,是政治上的一支节制力量。”[1](p.251) 李培林通过调查也发现:“那些中间阶层都很少有冲突性意识和潜在冲突性的想法。”[6](p.128)因此,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均衡机制,构建和谐的利益关系,最为关键的是培育一个成熟稳定的中间利益阶层,要在制度的设计和安排上创造有利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各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如建立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机制、生产经营中的公平竞争机制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等。取消省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壁垒,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广大低收入者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合理、自由、有序地流动;使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一个即时反馈、信息对称的市场价格体系,保证要素贡献与要素分配相符合的分配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全社会建立一种获得政治、经济、法律等各种制度支持的创业机制,形成追求财富最大化的持续动力机制。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建立健全通畅的.利益表达机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