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毕节市村级干部素质对策思考

时间:2020-10-09 18:24:16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关于提高毕节市村级干部素质对策思考

摘要: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这是我党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提高干部素质,特别是提高村级干部素质就非常之重要,对此,笔者通过分析目前村级干部存在的现状,提出一定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村级干部 素质 对策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这是我党作出的构建和谐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市经济在毕节地区八个县市中尚处于欠发达、较落后的现状,离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新农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要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离不开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另一方面,还要靠我们自身的努力,要靠我们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找准自身的位置,立足自身的实际,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发展自己。我市是140余万人口的县级市,在构建和谐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村级领导干部处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他们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他们工作质量的好坏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整体水平,其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毕节的成败。针对于此,笔者就如何提高我市村级干部素质提出如下思考。
  一、毕节市村级干部素质现状
  干部的素质,主要是指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都会影响到从业者自身素质的转化,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我市村级干部素质具有以下特点:年龄老化、素质弱化、观念蜕化、意识淡化,文化水平偏底等等,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观念意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开拓进取精神不足,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遇事总是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难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难以适应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以及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对村级干部的要求是要有较高文化素养,能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党的方针政策,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技知识,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能顾全大局,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综合管理人才队伍。因此,广大农村只有具有较高素质的村级领导干部队伍,才能适应构建和谐农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毕节市村级干部素质存在的问题
  1.年龄老化。这是我市村级干部素质偏低的原因之一,很多村级干部因为年龄的偏大,对很多事情总是得日和尚撞日钟,一切都失去信心,没有进取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其中大部分还是党员,他们缺乏中指意识、思想观念淡薄,难以给年轻人展现出生机和活力,更难以展现出政治荣誉感和优越感,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吸引力呢?由于年龄的偏大受身体健康和思想保守等因素的影响,适应新形势、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就不灵活,工作能力较差,在为群众服务方面就难发挥表率作用,难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虽然去前年选聘了100名大学生到村任职或协助村委工作,但是因为是聘用而不是固定的职业,在思想上存在着干一天算一天,随时都可走人的不稳定情绪。
  2.吸引力、凝聚力及弱。大部分村或社区干部遇事推委扯皮现象严重,党支部人心涣散,村或社区干部办事“一碗水端平”,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很弱,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他们失去了吸引力和凝聚力,在群众中难以树立威信,难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更难以为群众提供有效的平台,严重地阻碍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