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时间:2022-04-01 11:49:40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篇1

  ①盆地中的城市——贵阳、六盘水和安顺。城市均建在盆地底部,以矩形(六盘水)、放射状(安顺)和多边形(贵阳)展布,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盆地内部还散布有残丘、孤峰等。这类城市的环境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拥有的水土资源比洼地的多,但差异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埋藏较浅,易开采也易受污染。

  ②谷地中的城市——宽谷中的都匀和铜仁,构造盆地和喀斯特谷地中的遵义。城市沿河两岸展布,占据高漫滩、阶地以及部分缓坡地,两侧陡峭,或有和缓的峡谷、宽谷、盲谷,有一定的地表水资源,并为“喀斯特”水的排泄地段,水环境容量较大,但土地资源缺乏。

  ③台阶和洼地上的城市——建在距河不远的台阶上的城市如凯里、兴义,城市依地形起伏呈不规则展布,水资源较缺,自净力差。高原面台阶洼地上的城市,如毕业,地表基本无河流,地下水埋藏深,水土资源贫缺,为9市中自然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市。从总体上看,贵州城市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

  1.1 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 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 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 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

  2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 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

  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

  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

  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

  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2.2 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 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 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

  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

  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

  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篇2

  1.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贵州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有42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居全国前十位,矿产储量排名居全国前三位的有20种,截至2012年,贵州省矿业生产总值达917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虽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有效支撑了省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在后期加以解决。否则,将严重影响和阻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矿山结构不够合理、开采方式粗放落后、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多等方面。

  2.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开发,将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将造成资源的损毁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枯竭,还引起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才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2.1 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破坏植被、地形地貌

  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易造成地形地貌和植被破坏。贵州因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地形地貌上,高坡陡,落差大,因此矿区在建设和开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大量山体撕裂、破损,岩石裸露、植被破坏,有的甚至使植被和原生地形地貌面目全非。对矿山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最为严重的是砂石矿、铝土矿和卡林型金矿、煤矿,植被和地形地貌破坏都比较严重。

  2.1.2 破坏地下水均衡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许多有害物质进入地表水体和农田,同时以直接渗入方式进入地下含水层,造成周围地区的土地和地下水严重污染。一些矿井由于排水,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的疏干漏斗,使原本使用地下水的厂矿、村庄、城镇发生水荒。如在全省的煤矿、磷矿、铅锌矿、铝土矿、汞矿等矿山开采区,尤其以煤矿开采区较为严重,如毕节市纳雍、织金等各县煤矿区和铅锌矿区;遵义市桐梓,仁怀市的煤矿区。这些矿区的开采活动严重破坏了地下含水层,导致泉井干枯,水田变成旱地。

  2.1.3 诱发各类次生地质灾害

  贵州多为喀斯特地貌,地质构造复杂且地质环境脆弱,由于采矿而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多而频繁。在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一些地区乱采滥挖以及落后的采矿方式,造成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了山体、斜坡稳定,改变了地质结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引起地表下沉、山体开裂、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诱发各类地质灾害。如前所述,贵州矿山地质灾害在煤矿山分布最多,常见地质灾害类型为采空塌陷、其次是地裂缝、崩塌滑坡等,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遵义市等地。矿山开采活动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已日趋严重,极大地危及到生态环境平衡和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贵州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策略

  2.2.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一些法律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和矿业形势。法律滞后致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需要健全完善各项法律制度,确保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有法可依。同时,根据贵州矿产资源开发的具体环境保护问题,制定矿山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为矿山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提供法律保障。

  2.2.2 依法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监管

  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矿产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监管。

  (1)严格规划管理,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坚持以转变全省的矿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矿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提升矿山规模和集中度;

  (2)加强对矿产开采过程的监管,在矿山开采的全过程严格勘查、开采审批登记、进行地质环境评估、矿山企业资质条件审查、监督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建设等。

  2.2.3 综合利用资源、减少三废排放

  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和开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采用数字矿山开发技术、天井掘进新方法、大直径深孔采矿法等先进的技术进行矿产开采。

  (2)积极发展矿产品深加工业,提升主要矿产资源的就地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3)采用一定的回收技术,对“三废”进行回收处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废弃物闭路循环和再资源化。

  (4)合理引进部分矿产资源,减少劣势矿产资源和对本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矿产资源开采,保护本土的生态环境。

  3.结语

  贵州省是我国西部资源大省,在发展中面临着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只有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统一规划、协调发展,才能从源头上解决资源与环境、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论文 篇3

  摘要:

  大数据带来了全新的数据收集方式与信息处理方式,这是一场在数据信息领域的根本性变革,它有利于公共安全管理者对风险处理应对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大数据”支持下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找出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大数据”下提升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大数据;公共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1、大数据支持下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贵州省大数据建设成果不仅包括绿色数据中心的建设,还包括贵阳大数据交易场所、云上贵州等大数据开发应用成果。在大数据企业发展方面,截至2015年年底,贵州省大数据电子信息工商注册企业达到将近1.8万家,全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园区达25个,大数据信息产业规模总量突破两千亿元,实现两年翻一倍。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比2010年增长七倍,年均增长48.4%。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多种风险共存的新时代,公共安全问题也更加复杂多样化,新的问题不断发生,各种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使得监管难度加大。维护国家安全的局势也愈来愈复杂,交通、治安、消防、食品安全等等传统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互联网、金融、电梯安全、工作隐私等新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日益凸显,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

  自2014年以来,贵州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明确把“食品安全云”作为重要平台,从过去的单纯依靠管理部门监管到现如今社会全体共同建设食品安全,在促进食品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食品检测、信息化等产业的拓展。“食品安全云”的诞生,可以说实现了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的信息化、数据化,通过运用大数据,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食品安全的问题,帮助管理者更加精准的.实施对策。在交通方面,“智能交通云”率先成为了贵州“七朵云”中的示范性代表。随着贵州省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高效率的信息采集网也越来越密,实现了在贵州省高速公路的重要路段、事故频发路段等地检测设施和气象设施全覆盖,交通量調查站点覆盖率接近一半,国省干线检测覆盖率也在进一步的提升。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全省仍在积极努力的改进中。就目前来看,网络泄密占泄密总数的90%以上,而且每年仍在持续增长。据统计,具有泄密功能的病毒及代码占60%以上,可见大数据下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仍重道远。虽然贵州省管理部门在提升贵州公共安全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是在管理政策推进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改善。

  2、基于大数据下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大数据意识淡薄

  主观上,一些领导没有大数据意识,没有真正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客观上,在挖掘数据价值方面,数据分析受管理体系的制约,缺乏业务驱动力,缺乏配套的绩效考核标准。由于这些原因很容易导致大数据发挥不了它本身的作用,即使有使用也达不到公共安全管理者所想达到的最佳效用,这又会导致领导对大数据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产生质疑,从而怀疑甚至否定大数据的作用。

  2.2传统管理之痛

  针对发生公共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一般都是先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成立临时救援小组,组织救援,这一系列的反应反而拖延了救援的时间。由于过去科技落后和传统管理习惯的制约,管理体系机制的反应机械和效率低下及缺乏一整套的应急计划,对事前的相关准备、毁损评估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预警观念,预防检测和事先决策没有准备充分。

  2.3大数据下的信息孤岛

  众所周知,政府各部门之间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多各自为政缺乏信息分享和交流,资源无法有效迅速整合,留置了大量信息,从而形成冰川上的一个个孤岛,这就造成了如今所说的信息孤岛,从而导致信息的大量堆积及重复,最后导致事前预测预警难以做到快速反应与科学决策。

  2.4公众的隐私安全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环境的复杂化,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个人信息的处理不再是隐私化的,以往强调信息转移的传统信息安全体系也将很难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网络安全也将面临新型的、多样化的综合性安全问题,使得网络安全及信息保护更加困难。

  2.5专业技术人才的匮乏

  如今贵州省正在大跨步的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时代面对的不仅仅是大量数据的处理,还要面对大数据人才的不足,传统的数据模式及人才规模已经不能满足现今对于大数据的发展需要。贵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利,很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进入贵州,人才引进极度困难,这成为贵州省发展大数据的一个阻碍。

  3、大数据背景下贵州省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

  3.1树立大数据意识转变管理观念

  对于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首先要从管理者入手,通过改变管理者对大数据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加强对大数据思维的管理。管理者要树立起大数据意识,在工作部署中有充分的数据支撑,高度融合大数据与公共安全工作的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使得管理更加科学化。

  3.2实现信息共享

  在提高管理者大数据意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数据信息的分享及运用,这就需要建立起信息之间的联系,消除各个部门之间的屏障,建立相互之间的连接,管理者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来看待数据的公开及共享。贵阳市作为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监管方面,对市交管局、市住建局等16个部门开展了“数据铁笼”的试点工作,全面实行全程电子化,做到处处留痕迹,通过数据化的记录和监管不断规范制约权力的数据笼子,实现权力的透明运行和可追溯。

  3.3加强信息保护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不能得到完善的保护,使公众没有安全感。仅2015年一年就有55亿条个人信息被泄露,平均每人有8条信息被盗,2015年中公民因信息泄露、短信诈骗等现象导致总体损失约805亿元。因此政府部门只有在保障公民的个人信息和安全的前提下才会得到公民的拥护与支持,所以做好公民信息安全是提高公共安全的管理的首要任务。民革贵州省委在政协十一届贵州省委会第五次会议上递交了《关于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的题案。提出只有从法律上规范公民的个人信息的管理,提高信息数据的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公民学会保护个人信息,从根源上控制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

  3.4重视人才培养

  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在公共安全领域方面培养了500多名人才,举办培训班200多次,培养了各类人才18500人。贵阳在2015年为吸纳及培养数据方面的人才实施了服务外包及呼叫中心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了5000多名数据方面的人才,还鼓励高校及企业建造培训基地,为贵州省大数据的发展吸纳及培养人才。“十二五”期间,贵州省采取全职引进方式,以“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黔归人才计划”和“黔灵学者计划”三大引才计划打造引才引智平台。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13000人,博士2500余人,占现有博士总数的60%。

  总之,大数据为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得管理者的决策更加科学化。大数据的出现,也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智慧、更便捷。贵州省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应用来转变贵州省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不断推动贵州省公共安全防控能力的整体提升,切实加强“平安贵州”建设的坚实基础,为贵州省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陆显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预警机制研究--以贵州省少数民族自治州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05):21-22.

  [2]蒋国清.大数据"支持下湖南省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2015(05):25-26.

【贵州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相关文章:

城市绿地生态环境的设计原理10-06

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11-11

城市营销要知道问题11-13

关于城市旅游品牌问题的研究09-03

关于城市规划师挂靠的问题11-09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10-23

简议城市道路绿化的养护问题08-01

城市规划师考试须注意的细节问题09-30

城市道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0-05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的问题研究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