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学的体会论文

时间:2020-09-18 09:56:04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学的体会论文

  摘 要: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学的体会论文

  原有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内容“难、繁、偏、旧”, 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 忽略能力培养, 教学脱离现实, 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本次课程遵循从生活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原则。在内容体系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学科前沿等。面向全体学生, 立德树人, 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为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需求, 注重过程评价, 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物理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关键词:

  学习; 物理新课标; 思索;

  经过近几年的课改实践, 我感觉自己的角色和教学策略与以前比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过认真执行教学工作计划, 转变思想, 积极探索, 改革教学, 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把新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 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接受课改新理念, 感受课改新思维, 使用课改新教材, 我觉得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它恰似一把迈向成功教育的钥匙。下面就以下几点谈一下我的认识:

  1 新课标的主要特点

  1) 注重学生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

  《标准》超越学科本位的理念, 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目标, 着眼于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内容标准”所规定的是全体学生达到基本要求。

  2) 注重学科渗透, 关心科技新成就。

  《标准》注重借鉴国际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理课程, 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课程;注重科学之间的渗透, 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交融, 使学生获得对自然界更加本质的认识,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标准》力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通过学生熟悉的现象揭示物理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 并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4) 注重学科研究, 提倡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标准》强调以物理知识为载体,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改革以书本为主, 实验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鼓励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理教学。

  5) 改进评价体系。

  《标准》不以甄别和选拔为校内评价的主要目的, 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样化, 发展性的评价体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要求灵活。

  《标准》在“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比较明确具体,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无论在范围和层次要求上都比较宽泛, 这就为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 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教学提供了依据, 为教材编写者编写出不同的教材提供了可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过程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 让每位充满个性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选择自由, 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即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 使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它更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它还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和做人的品性。

  2 新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 进入课堂

  《物理课程标准》对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教学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无疑我们每位物理老师置身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 明晰的目标, 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的指导使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新课程标准》在无数双期待的目光中呼之而出, 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这一重要理念深入人心。增设课题研究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也是落实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培养的一个重要举措。多进行探究性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有效手段, 它可以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权, 通过观察——发现——惊奇——探索, 以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另外经常“提出问题”也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公式或一个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问题、提出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新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课堂上大家却在尝试或积极准备尝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其中不乏许多成功的经验与案例, 但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主义, 几个人一组, 七嘴八舌, 谓之“小组合作”但明眼一看便知其中的“奥秘”, 美丽的外表只是一种形式而已。授课教师已经从以前的单纯知识传授变为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探究真理, 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合作, 老师已经从以前的演员转变成现在的导演、从权威变成了学习者的挚友、从评价者变成了参与者。

  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达到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 而且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 师生关系从以往的先知先觉的绝对权威地位转变成为教师尊重学生, 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 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 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创新精神, 它能使学生置身于快乐思维之中。

  如果学生向教师提问题, 教师要热情对待, 积极回答。在对话中, 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话说完。在课堂上老师允许学生在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教师不是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 而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得到信息, 如何提取有效的信息和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3 课堂教学, 师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物理教师都是课堂的实践者,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主动探索物理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能够充分的发展, 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把物理教学看做是师生教学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标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 努力处理好:

  1物理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视培养应用物理的意识和能力。

  物理知识不是空洞的理论, 它反映了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普遍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补充生产、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的实例, 不但生动、自然, 贴切, 而且缩短了物理知识源与学生信息的接受源之间的距离。学生不但爱听, 而且会产生浓厚的听课兴趣。学生从这些生产实例中感到学习物理知识有用, 学习物理知识的.有为, 也就逐渐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

  2重视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培养目标更多的关注学生学到多少知识, 因此与之相关的教训模式也倾向与知识的灌输。

  尽管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也曾培养了优秀的物理学人才, 但由于此种教学方式过于倾重知识的传授, 缺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能力以及感情方面的培养, 导致大多学生对物理学而生畏, 丧失信心, 极大程度地扼杀了大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进行物理实验课题探究, 向学生演示实验的同时也可以演示一些课本没有的新奇实验,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 让学生明白真理往往是大胆的假设和耐心的实验验证就可以获得的。

  3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组成探究小组, 针对某一些问题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设计探究方案, 并动手实践他们自己的设计的方案, 做好探究报告, 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互相提出意见发现问题, 以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4 新课改使我们面临挑战

  我们面临许多挑战, 由于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是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究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 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不是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 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及时的启发和指导, 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 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还有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请各位切磋:1教师唱主角现象依然存在, 教师努力诱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 此时学生会如何看老师, 如何揣摩老师心理?2仍然有老师过分依赖教案, 出现硬拽学生进入老师预定的现象。3如何更好体现小组的合作学习的价值?多媒体课件是按教学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

  5教师如何把思考还给学生?等等。

  一节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 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培养人的教育, 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 更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课改是塑造”科研型”教师人才的一个平台。广大教师应增强科研意识, 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之中, 做到人人都有研究专题, 进而创造出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形成一种教科研网络。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抓教科研, 课改必将出现欣欣向荣。

【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物理教学的体会论文】相关文章:

1.新课程改革下的政治教学论文

2.新课程革新下实践教学的思考论文

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

4.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教育论文

5.新课程理念下政治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的论文

6.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的政治教学探讨论文

7.标准教学模式下高中的政治教学分析论文

8.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教学优化论文

9.新课程背景下计算机有效教学模式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