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时间:2020-06-21 09:49:29 物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论文3篇

  第一篇: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钻研、自主创新以及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物理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当下我国倡导大学从普通高校向技术型高校转型,而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论文3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探索

  大学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最基本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大学的物理学的研究对象非常的具有普遍性,它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中,同时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同时在大学课程中,物理课程也是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为后面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探索钻研、自主创新以及养成科学的思维能力的过程,所以物理课程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当下我国倡导大学从普通高校向技术型高校转型,而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课程的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

  一、大学物理课程的现状

  物理课程作为我国大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成为理科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但是当下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存在许多问题。

  1.教学内容死板,不能与专业课程相挂钩在传统的物理课程的教学中,其内容上总体的可分为热学、力学、电磁学、光学以及近代物理学等几个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教材,但是在内容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大多数人都只是重视对于物理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却忽略了物理的实践意义,物理课程的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做基础,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技术基础,满足不同学生、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但是当下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都是千篇一律,所有的学生共用一个教学模板,学习他同样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其个人以及学科的需要。

  2.课程学时较短,内容宽泛当下我国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课时要求是最少要126学时,一些需要加强物理课程学习的理工科的准也就要在144学时以上。但是当下学校在开始强调专业技能的同时将专业课程的学时相对的拉长,相对应的物理课程的学时就被缩小,很多院校的物理课程的学时连最少126学时都已经不能满足。在课程学时不能被满足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完成物理教学的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针对考试挑选考试的内容进行授课,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对物理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讲解。

  3.重视理论知识,忽略实验教学大学物理课程不仅仅只是包括理论知识,同时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中的重点,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理论知识中的补充。但是当下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都是只是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实验课程的教学明显的不够重视,课程学时也不能满足实验教学应有的学时。甚至有许多的与物理课程相关的实验教学都没有开设。所以就直接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下降,对物理课程也提不起兴致。

  4.考评的方式单一受我国当下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理论成绩与实验成绩相结合的方式,理论成绩的评分方式就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最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而这种考评方式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即很多教师对于那些不考试的学生通常都不会深入的讲,对于那些考试的学生就会针对考试进行讲课,学生受考试的压力而去被动的学习,无法对物理课程真正的提起兴趣。

  二、转型下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措施

  1.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教学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当前我国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学时不足,教学内容与专业脱节。针对这个现状,在大学设立课程时就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科的需要来适当的调整授课内容,比如对于土木工程以及机械类等专业,其专业内容中对力学的需求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侧重于对力学部分的讲解。而计算机类的专业对电磁学以及光学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科的需求重点的讲解电磁学和光学的部分。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其自身的专业内容,还可以增加对物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物理课程的兴趣。

  2.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不同的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物理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根据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实验教学课程,使物理中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物理知识与理论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帮助学生更好的接受课程内容。同时在丰富的物理实验中增加对物理实验的兴趣,丰富物理课程,培养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3.完善考试评价模式。实施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在物理考试中,要想增加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应该改变过去的那种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可以在考试评价的模式中增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评价,或者可以通过对提出一些与物理课程相关但是书本内容中没有体现的问题,让学生解答,一可以考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来可以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情况。通过改变过去的以考试分数定成绩的模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学生真正的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哦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王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形势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大众科技,2014(179).

  [2]李慧,周燕南,陈贺.民办高校转型发展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视界.

  第二篇: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大学物理课程作为工科高校主要公共基础课之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高校转型背景下,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前面临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可和评价方式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一、引言

  针对当今中国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要的问题,国家和教育部提出高校转型这一重大举措。大学物理作为工科高校主要公共基础课之一,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基本规律的科学,也是现代工程与技术的`基础。学习大学物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面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但怎样使大学物理教学能够更好地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等视角来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大学物理教学的改革。

  二、分专业制定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物理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衔接

  构建专业模块教学体系。在当今大学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大纲长久不变,对非物理的各专业学生,大学物理的教学模式都一样,统一采用相同的授课内容和授课计划,甚至连授课的侧重点都相同,各专业之间没有区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不能有机地结合,体现不出专业特点。这种不能将大学物理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认为学习“大学物理没用”,不能引发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教学效果自然不佳,物理教学本有的价值不能得到真正地实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对此进行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组建适合专业需要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合理规划教学侧重点。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专业背景的前提下,合理制定教学内容。例如,针对化工学院学生,首先,应组建以热学、近代物理内容为核心的教学体系,其次,是力学和电磁学。针对信息学院学生,与他们专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是电磁场、振动和波动,应组建以电磁学、波动光学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觉得物理与自己的专业密切相关。另外,结合不同专业特点,可将物理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前沿引入大学物理教学,给教学内容输送新鲜血液,以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和普适性。

  三、注重和加强实践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大学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改变由于课时少、非物理专业课程不受重视、携带器材不方便而忽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象。甚至,有些学校实验器材是由实验课的老师管理的,理论课老师很难获取实验器材,因此,理论课上做实物演示实验更是鲜见。必要的演示实验一定要在课堂进行,不可忽视。通过一些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模型,形成更直观、更具体的物理图像,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对大学物理理论教学内容的压缩,增加与理论教学相匹配的演示实验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设的实验课与理论课讲授应齐头并进,防止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除做基础性实验外,还可以开设一些研究型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这样可以使大学物理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易于接受,使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改革考试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目前,学校的考核方式是:期末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作业与考勤)占30%。这种陈旧的考核方式,使学生认为平时学习再好也没有最后期末考试重要。为了凸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变现在的考试模式,采用多种考试方法相结合。更应考核平时的应用能力,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平时成绩不能仅限于课后作业与考勤,应突出实验报告和实验课堂上的表现,如笔者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都会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的学习体会。总之,让考核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多个环节中,成为一种综合评定。

  五、结束语

  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希望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考核方式的变革,使其密切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基础学科作用,对培养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史建新,陶平.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与学生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J].科技信息,2010

  [2]韩桂华.大学物理与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

  [3]刘运新.非物理学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及改革建议[J].

  第三篇: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教学内容载荷超限、表达方式晦涩难懂、知识背景交待不清、例题缺少分析讨论、课程安排上缺少考虑学生差别,造成学生普遍感觉“大学物理”难学。研究认为编写注重追求逻辑严密、着力避免空洞表述、数学运用严谨规范、内容组织由易到难、教学要求增强弹性的合适教材,并在教学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解决“大学物理”教学效果不佳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师;教材;教学;探究

  大学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以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为依据进行的教学活动的总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地方普通工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发展的方向之一。“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应用意识、创造能力,提高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素质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学生感觉“大学物理”难学、教师认为“大学物理”难教的现象。任课教师有责任为改变这种状况进行探索、研究。因此,认真思考教学难在何处、教材如何编写、教学如何组织这几个问题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教学难在何处

  1.教学内容载荷超限

  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编制的《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0年版)[1]建议大学物理课程学时数不少于126学时。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目前有4种学时:96学时、80学时、64学时和48学时。96学时、80学时讲授除相对论外的全部A类内容,64学时讲授除相对论、电磁学外的全部A类内容,48学时讲授力学和电磁学两部分的A类内容。按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应用类知识点要求学生能求解一定难度的分析计算题。64学时列出的应用类知识点48个,平均每个应用类知识点分配1.3学时。其他学时的课程也类似。总体上看,教学内容多,学生消化掌握有难度。

  2.表达方式晦涩难懂

  在运动学中,坐标系的概念本是一个易于理解和应用的数学概念,是求解物理问题时选择的表达工具。但是,有人表达成“坐标系是参照系的抽象”或者“坐标系是数学化、定量化的参照系”,这些表达晦涩难懂,没有实际意义。一个新的物理概念的引入,不是源于生活工程实践或者理论体系,而是凭空而出,难以接受。如力学中的力矩概念。事实上,力矩概念与力的概念作对比有相似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对转轴的矩是改变定轴转动刚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按照这个定义,启发观察思考使定轴转动刚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引入力对转轴的矩的计算公式。这样才能启迪思维、体验乐学、培养兴趣。

  3.知识背景交待不清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大量运用高等数学知识,但多数教材在运用时不作交待。例如,运动学中由初始条件和加速度表达式求速度表达式的问题求解,用的是高等数学中微分方程的分离变量积分法。一个问题能否直接分离变量是有条件的,即方程中只能有两个变量。如果由加速度仅是速度的函数求速度作为坐标的函数,方程中就有三个变量时间、坐标和速度,需要将时间变量换成坐标变量。变换的方法是将速度作为坐标的函数,坐标又是时间的函数。因此,速度对时间求导数是复合函数的求导,表达式是根据复合函数求导规则得到的。像这类问题在教材中应该阐述清楚。

  4.例题缺少分析讨论

  设计的例题应该较好地让学生了解学到的概念、规律应用的思路及涉及到的条件,给学生解决类似问题提供示范。例题分析的过程应包括题意解读、相关概念和规律回顾、运用条件分析和解题思路规划等。在布罗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2],例题分析对于促进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水平上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例题的讨论主要应包括解读题解结果,归纳解题方法,探讨解法变化,提示应用场合,评论学习价值等。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例题讨论将学生的学习引向高层次目标,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具有一定作用。目前的教材在例题的分析与讨论上做得不到位,缺少分析讨论的例题,严重降低了例题的教学示范作用。

  5.缺少考虑学生差别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普通高等学校的生源渠道越来越多,有普通高考招生的、有单独考试招生的、有专转本考试招生的、还有“3+4”招生的等。普通高考招生的又分普通和国际合作等类别。观察研究表明,这些不同来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能力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但是,学校制定的培养计划却少见差别。大学物理课程也是执行相同的大纲,教学要求偏高求全,基础和能力差的学生再努力也达不到目标的要求,因而挫伤了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二、教材如何编写

  1.注重追求逻辑严密

  教材逻辑严密的论述体系会给学生学习科学表达思想提供良好的示范。“运动学”是大学物理教学的开篇,讨论的问题只涉及运动的描述,不涉及运动产生的原因即力和质量。但是,大多数大学物理教材在运动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这一点没有工科理论力学教材处理得好,而理论力学课程是在大学物理课程之后开设的,理论力学教材的编写特色值得大学物理教材编写者学习。大学物理教材的编写要注重追求逻辑严密。首先,要保证前述知识为后续知识服务的完备性,为自身服务好。例如,机械波部分陈述波长的概念应该在陈述简谐波的概念之后,因为离开了简谐波谈波长是没有意义的。其次,类似的研究课题采用类似的逻辑结构,能够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例如,机械波部分的平面简谐波与机械振动部分的简谐振动就是类似的课题,但目前大多数教材采用的逻辑结构显著不同。简谐振动采用的结构是定义(振动表达式)—物理量—动力学—能量—合成。平面简谐波采用的结构是物理量—建立表达式(—动力学)—能量—干涉等,而建立表达式的过程在习题求解中没有应用,对促进理解作用也不大,建议采用的结构是定义(平面波表达式)—物理量—动力学—能量—干涉等。第三,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在逻辑上要协调一致。如“量子物理”基础中需要求解一维无限深势阱的薛定谔方程,属于动力学,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部分应作相应的加强,做好逻辑准备。另外,大学物理中知识应用较少、数学基础准备不足的内容,如气体分子动理论中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电磁学中的通量及环流等应大刀阔斧地砍掉,重要的是把学生能够深入探究的知识学深学透,得失相宜。

  2.着力避免空洞表述

  要使介绍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紧密、清晰地反映出来,做到落地生根。例如,目前多数大学物理教材的运动学部分一开始总是介绍质点、参照系、坐标系的概念,因与运用分离而显得空洞。如果先介绍直线运动,用运动方程x=x(t)描述物体的一维运动,则可以讨论:(1)坐标原点是参照物上的一点,代表了参照系(或者想像成将Ox轴看着是带有刻度的运动轨道,代表了参照系);(2)坐标系是刻画空间位置的工具,在描述直线运动时就是Ox轴。另外,质点的概念宜在“牛顿运动定律”部分分析介绍。要着力避免空洞表述,就要找出大学物理中的核心概念和规律,逐步深入地进行剖析。仍以运动学为例,描述一般运动用位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运动方程r→=r→(t)。类似地,位矢的起点O是参照物上的一点,代表了参照系;坐标系也是刻画空间位置的工具,坐标系的作用更是将位矢这种几何量通过代表坐标系特征的三相互正交的单位矢量与位矢的标量积而解析化。因此,运动方程是运动学的核心概念,参照系、坐标系是服务于运动方程的辅助概念,辅助概念宜在核心概念的说明和阐释中介绍,从而达到强化关联的目的,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3.数学运用严谨规范

  大学物理中大量运用高等数学知识,如微积分、微分方程、矢量代数与分析、概率与统计等。要做到数学运用严谨规范,就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水平对数学运用的范围和难度作出定位。如,对于单独招生的学生宜限制在微积分的水平,弱化矢量代数和分析的运用;对于普通招生的学生宜在微积分水平的基础上拓展到矢量代数和分析的运用。在数学运用时,清楚说明运用数学知识的内容。内容组织由易到难,尽可能理顺前导知识与后续知识间的关系。如,运动学由易到难的顺序应该是先直线运动,后简谐运动、圆周运动,再刚体定轴转动、弹性体的波动等。动力学由易到难的顺序应该是先牛顿运动定律和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与牛顿运动定律作类比讨论,不涉及转动惯量的计算),并对运动学中的五种运动作动力学分析,然后质点的动量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的动能定理、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再后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最后势能、功能原理和三个守恒定律。

  4.教学要求增强弹性

  由于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来源渠道多样,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风格、学习能力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因此大学物理教材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设计出有弹性结构的教材体系。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六层次分类(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设计重要概念、规律的陈述和论证。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避免课堂玩手机等干扰,应更多地把概念、规律的论证过程编成习题,让学生思考、练习、体验。这为增强教学的弹性提供了机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决定取舍、方法、要求等,同时改变目前教材全盘给出不留思考余地、练习形式要求低级,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状况。

  三、教学如何组织

  1.课堂示范引领学习

  课堂是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的主阵地。教师不能只是把教材搬上PPT,把PPT搬上讲台。照本宣科是学生上课玩手机、逃课的主要原因之一。课堂教学是师生都应积极参与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示范,引领学生扎实有效地学习。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的引领式讲授要在教材之外又紧扣教材。例如,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的教学,可以与牛顿运动定律类比,分三点陈述力对转轴的力矩的理解:

  (1)力对转轴的力矩是改变定轴转动刚体转动状态的原因;

  (2)力对转轴的力矩与定轴转动刚体的角加速度成正比;

  (3)力对转轴的力矩是定轴转动刚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对转轴的力矩的计算公式则可根据第1条推理得出。由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一方面是为了说明刚体定轴转动定律不是基本的实验定律,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出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在推导中要着重说明牛顿运动定律的切向表达式为什么不能直接求和。课堂教学的例题讲解要注重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剖析,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建立与相关概念、规律间的联系,不能简单地只是给出答案。

  2.网络自测检查学习

  网络自测检查学习效果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应用[3],其显著的优点是学生能及时获得反馈,对改善自身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书面作业教师一般一周批改一次,周期长,反馈不及时。学生对待书面作业的态度也存在很大问题,抄袭作业现象普遍。书面作业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量平时成绩似乎很好的学生,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却极差。网络自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质量,与考试成绩正相关度高。

  3.课外活动活跃学习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智能,活跃学习氛围。由教师命题,学生在课外组织小组讨论,每组6至7人,要求书面和手机摄像记录讨论过程,自用网络平台开展评比,按照讨论质量和个人表现给予平时成绩奖励。这种课外讨论形式既构建了竞争机制,又需要同伴有效合作;既学习巩固学科知识,又锻炼组织、记录、摄像及整理的能力。典型习题解的PPT制作竞赛、说明物理概念的展示模具制作竞赛、身边取材的物理实验设计竞赛、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等,这些都为学生展示各类才智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4.同伴合作高效学习

  鼓励同伴合作能够促进学生讨论,提高学习效果。在讨论过程中产生的分歧会使他们怀疑个人看法的正确性,产生观念上的冲突、动摇及失衡,体验认知的好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地寻找资料,从而促进物理概念的深刻掌握与记忆。在同学互相质疑和解释彼此结论的过程中能产生高质量决策和推理水平,产生新思想和方案,及更好的知识迁移;在讨论问题时,每人都要阐释自己的观点,说服他人;倾听别人的陈述和批评,在获得更多信息的同时反思自己和别人的观点,评价不同的概念和观点的有效性,通过思辨得出新的结论,可以有效地促进学习[4]。

  5.管理制度促进学习合理的管理制度能够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习;反之,却会削弱学习投入,阻碍学习。例如,某校运用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平时作业和测验,总评分规则为平时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这样,如果学生平时成绩80分,考试只要40分就能及格,其结果是学生千方百计刷高平时成绩,而书面考试成绩平均分远低于其他班级。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人的安乐本性,“60分万岁”,考前考中都不努力。简单地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还要提高总评及格率,就是鼓励平时成绩送分,结果是形成不良学习风气。合理的管理制度应该是严格平时考核,适当分配比例,平时成绩占比不宜高于40%。教师在课程教学管理中,要合理制定评分规则,严格执行评分规则,切实做到公平公正,这样才能促进优良学风形成,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会.理工科类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OL].[2016-03-25]

  [2]李春梅.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在ICAI因材施教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31(21):269-271.

  [3]孙厚谦,洪林,史友进,等.应用型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49-51.

  [4]张萍,刘宇星.同伴教学法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应用[J].物理与工程,2012,22(1):41-43.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措施论文3篇】相关文章:

1.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发展趋势论文

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对策论文

3.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策略

4.浅谈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5.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6.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论文

7.《大学物理》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论文

8.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的论文

9.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