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时间:2020-10-05 19:16:37 舞蹈论文 我要投稿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是身体艺术的极致,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将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意境创造表达出来,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舞蹈艺术审美特征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摘 要:舞蹈是通过形体运动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舞蹈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是舞蹈交流和舞蹈传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舞蹈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内容;舞美;动作;情感

  一、舞蹈内容的审美体现

  美的舞蹈首先应具有内容美。首先,舞蹈题材的选择。舞蹈题材是指舞蹈编导将生活素材精心提炼而形成的舞蹈创作基本材料。舞蹈题材要具有社会的积极意义,并且适合于舞蹈艺术表现,应有强烈的动作性,富有饱满的感情,便于艺术地抒发,最好选择那些最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鼓舞人们前进的事件和细节作为基本材料。如舞剧《高山下的花环》“激战前夜”一场中“同床异梦”一节,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同居一室的梁三宝与赵蒙生两人都思绪万千而思路:一个想到自己生长的故乡,想到即将分娩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更增添保卫祖国的豪情;一个畏惧残酷战斗的考验,徘徊于进退去留之间。编导先用四个赵蒙生之母拉后腿,接着幻化为八位战士正义指责等形象化的舞蹈处理,具体地、形象地揭示出赵蒙生复杂的内心矛盾。这些用舞蹈特有的手法所进行的艺术创造,使人感到真实可信,从而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次,主题的确定。一般来说,舞蹈作品要具有现实意义,突出时代精神。任何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既有浑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又能够敏锐反映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既带有舞蹈者的个性特征,又概括了时代和人民群众普遍的情感特色,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因而能唤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最后,意蕴。舞蹈的意蕴是指整个舞蹈作品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有所反思的东西。意蕴一方面内在于作品本身,另一方面又有赖于观众的演绎才显露出来,因此,意蕴如何显露、显露的深广程度如何,与观众一定的审美心理息息相关。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邰丽华等演员用肢体语言表演的《千手观音》,的确精妙绝伦,给人视觉带来了愉快的享受。观看春节晚会上《千手观音》的演出,感觉它似乎在赞美千手观音,赞美它拯救苦难的众生。我们似乎应该去信仰,膜拜佛教和千手观音。观看典型的印度风格的千手观音,也似乎在证明人的无奈,绝望。

  二、舞蹈动作的审美体现

  舞蹈是身体艺术的极致,舞蹈通过肢体动作将人物的感情、性格特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意境创造表达出来。“肢体动作”是舞蹈的“语言”。舞蹈动作应该为舞蹈内容服务。凡是适合美的内容的形式就有助于内容的表达,反之就会阻碍美的内容的表达,削弱美的感染力,表演者用动作表情表现故事情境,常常会产生一种其他某些艺术难以达到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舞蹈动作的节奏包括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前者是人的心理张力、情感活动的节律,后者是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强弱变化和时间分配。舞蹈的节奏表现在舞蹈动作中,而舞蹈动作又必须在舞蹈节奏中表现出来。舞蹈动作是伴随着节奏而存在的,凡是舞蹈动作开始时也就产生了节奏,从生活中搬来的节奏可能是零散的不明显的不规则的和不十分固定的,为了表现出生活的真正节奏,把生活中的动作提炼成舞蹈动作时,就需要把生活中的节奏抽象化为舞蹈节奏。有节奏的舞蹈动作起着抒发情感、表现思想、展示心灵、刻画性格的作用。

  三、舞蹈情感的审美体现

  舞蹈相对于其它类的动作艺术,如杂技、武术等,它是有其独立性的,那就是它的情感性。舞蹈作品只有用鲜明生动的饱含情感的形象表现出丰厚深刻的思想意蕴,才有可能使作品具有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真正能留在人们心目中的还是抒发感情世界,表达心灵深处情感的作品。舞蹈表演并非表演人体本身,不仅仅是展现动作美,更主要的是通过人体的独特创造来表现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创造诗意,抒发和传递角色的情感。当然,舞蹈演员表现的情感不是演员自己的情感,而是所体验的角色的情感,舞蹈表演者应该用自己饱满的感情去体验角色的情感,并将其表现与传递出来。舞蹈演员不能醉心于表现自我,而应该表现人物,刻画形象,舞蹈演员不能离开舞蹈的角色基调去表现演员自身的人体美,不能离开舞蹈的内容需要去炫耀个人的'技巧,不能离开舞蹈角色的心理状态去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舞蹈演员只有以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考虑其身体形状和心理状态,才能从思想上把握住角色的人物性格和事件中的情感变化,才能找出较准确的合理的表现动作,从而用自己的身体去表现被塑造人物的内在性格。角色的情感,不仅可以用表演者的四肢及整个身体来表现,还可以通过表演者的眼睛及面部表情来传递。舞蹈者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欢乐、忧伤、痛苦等等都在面部表现出来,通过丰富的表情来配合舞蹈动作,从而传情达意。刘敏表演独舞《祥林嫂》就完全是用整个心灵在体验角色的悲惨身世,以致舞蹈结束后,还沉浸在人物的情感中不能自拔,因而成功地创造了祥林嫂的形象。舞蹈演员在感情投入的过程中是离不开想象的。每个舞蹈都有着不同的情绪,以伦巴舞为例,可能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种柔媚的感觉,但是任何一支伦巴舞曲都不可能从头至尾都维持这种软绵绵的感觉.其实在伦巴舞中,这种软绵绵的感觉往往是表现恋情和爱慕的,但人的情感是一个逐渐升华的过程;从爱慕到热爱(热情),再到恋爱(柔媚),然后是情感的迸射(激情),最后再回到柔媚的感觉.所以舞蹈的情感也应该包含这些元素,并且表现出情感的变化轨迹.总之,舞蹈形象的美在于它饱含丰富细腻的情感,一个舞蹈作品只有以情感人,它才有艺术感染力,才能吸引广大观众,但是,这个情又不能不以理作为准则。理是对物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在人的主观世界的反映,只有合乎理的情,才是舞蹈作品所需要的情。舞蹈作品不仅要以情感人,还要以理服人。

  四、舞美的审美体现

  舞美设计广义上包括舞台灯光设计、舞台服装设计、舞台化妆设计、舞台绘景设计,狭义上就只是舞台设计,就是舞台上的景片造型。即舞台上构成空间的所有东西。它们直接参与舞蹈表演,对舞蹈产生多方面的影响。首先,舞蹈服饰是舞蹈的无声语言的一部分,它是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舞台综合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能够形象地说明角色的年龄、职业、身份、性格,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特征;同时能够突出不同舞蹈作品的艺术个性。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如舞蹈小品《蒙古人》的创作者将蒙古袍加长、加宽,使长袍将腿部遮盖,因此舞者肩部与手臂成为显要动作部位,出现了“耸肩”、“硬肩”、“碎抖肩”、“提压腕”、“柔臂”等动作。为了舞蹈行动方便,舞者双手提着又宽又长的裙边,时而置于胸前,上下送肩;时而左右横移挥甩,好似骏马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形成了外开的动作形态,审美风格奔放而潇洒。如舞蹈小品《小溪•江河•大海》的创作者让飘逸的纱裙表现微风吹拂、江河奔腾、巨浪滚滚,极具逼真的艺术效果,飘逸的服饰的起伏增加了“水”的动感。其次,道具是构成舞蹈艺术视觉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许多民间舞都有极富特色的道具,如汉手绢、扇子、鼓、伞等。这些道具不仅能增加舞蹈的表现力,而且可成为民族文化的标志。舞者灵活、巧妙地使用道具,有利于提高舞蹈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感染力。简言之,道具是塑造舞蹈形象的重要因素,它在舞蹈里具有传情、渲染、连接、支撑、象征等作用。如群舞《长城》,道具设计师拆去了那厚重冰冷的石头,而独留脚手架,舞者在脚手架上演绎人们的情感、艰辛、痛苦、希望,这脚手架就成了建造长城的人们崇高的牺牲精神的最好见证。第三,布景。简洁明快,恰当精美,富有特征性、审美性、暗示性的布景,可以激发欣赏者积极的想象,重建舞蹈空间,感受到深刻、浓郁的舞蹈审美意蕴,使观众触景生情而展开联想、想象,从而使舞蹈作品产生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最后,灯光。舞蹈灯光在创造审美格调、深化主题、突出重点、突显形象、创造多维时空效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辅助性的语言作用。如在舞蹈小品《天边的红云》的最后的舞段里,灯光师利用红光配以烟雾使女战士化为火红的柱子,如同天边升起的红云,呈现出诗一般的意境。

  结语

  总之,舞蹈艺术的创作主要是通过肢体语汇与情感交融把观众引到艺术想像的空间,进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本文仅仅从舞蹈内容、动作、情感、舞美几方面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所谓挂一漏万,其他很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有待今后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朝元:文学艺术与审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90

  [2]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04.132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10

【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相关文章:

1.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论文

2.关于现代舞蹈的艺术审美特征

3.舞蹈作为人体的游戏—论舞蹈艺术及其审美生成论文

4.中国民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5.体育舞蹈审美特征探讨论文

6.浅析戏曲舞蹈的艺术特征论文

7.浅析舞蹈艺术的美学特征论文

8.浅谈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论文

9.探讨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