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精确化的探究论文

时间:2020-08-04 20:09:02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语文学科精确化的探究论文

  我认为精确化思想的提出由来已久,却遭到了多方激烈的“声讨”和“围剿”。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声音:

语文学科精确化的探究论文

  一、“语言现象是模糊的,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精确。”

  的确,当人们说“把头抬起来一点”时,这“一点”并不需要必成“30度”。但是倘若深入探究下去,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如果是为了防止近视,那就要抬高一点,但太高了又不利于工作,研究表明,一尺是合适的距离;如果是面对镜头,那就一定有一个最佳的角度,能更完美地体现出人的风采……普通百姓当然可以不这么较真,但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专业人士就不能不认真思考。文章的标题字数似乎是随心所欲的,但不同字数标题的表达效果其实大不一样,在一种确定的风格之下,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行为模式。文章的写作看起来是“文无定法”,但好的文章都是遵循某种具体的“方法”的结果,因为在特定环境和目的的前提下,一定会有一种写法是最佳的,只是人们未见得都认识清楚了这种“文法”。

  那么,模糊的现象能否精确呢?自然界的随机现象是模糊的,但人们通过引入概率这一工具,对随机现象便有了精确的把握。工程学上的众多定理、规则实质只是对大量现象的统计分析得到的统计规律,尽管人们尚未认识现象背后的原因,但已经规律性地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就可以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出来,借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二、“语文是主观的,精确化只会导致片面。”

  人们主要有两种担心:首先,精确化的语文理论可能因过分追求“唯一”、“确定”而与客观实际不符,成为披着客观外衣的“比主观还要主观”的理论。其次,人的经历环境、认识角度不一致,精确化的成果可能是不同的,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决定逻辑,逻辑是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但这种概括和总结必然要舍去历史中许多的细枝末节及偶然因素,只有这样,方能以理论形态把握历史及其规律。可以说,逻辑经常“修正”历史。人对客观存在的把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一致,是一个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逼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语言现象精确化的实质是对现象的简化和抽象,即建立语言的“模型”,而这样恰在此时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方便我们理解和应用。有的理论为了追求所谓的“全面”、“严密”,常常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当然是“风险”全无,但又有什么应用价值呢?反之,精确化的理论虽有“以偏概全”、“片面”之嫌,却易见效果、方便控制。孰优孰劣,不难判断。

  诚然,语文学科的确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然而,这却不能成为否定精确化推行的理由。应该认识到,主观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客观却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现象的分析本身是主观的,但分析的方法应当是客观的,所得结论对现实的干预是客观的,干预的结果也是客观的。各家各派的观点只有在实践中切实推行,才可能根据结果比较出高下优劣。如果完全无法实践,只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模糊的理论,那便不值得推广。教师在实施精确化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科学态度,根据实践效果来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讲,精确化是理论通过实践的桥梁。

  三、“精确化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容易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许多教师最担心精确化会导致应试教育常犯的两种毛病:课堂气氛的沉闷和学习方式、内容的不灵活。学生学得沉闷并不是精确化的错,模糊的教育更有可能令学生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学习兴趣。语文精确化并不排斥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富有人文性的内容。至于第二种担心,实际上是没有搞清“精确”和“灵活”的辩证关系。有人曾以钢琴家的演奏为例反驳精确化:钢琴家弹琴时,心里不会想着哪只手指弹哪个键发哪个音,几乎是不假思索,靠的是“感觉”,否则,再高明的大家也会笨拙无比。可是,这种感觉怎么形成的呢?恰恰是早年精确有意识的苦练,恰恰是最初过了“哪只手指弹哪个键”这一关。语文学习也是如此,“灵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靠的也是最初大量精确化的训练。从本质上看,精确化是会促进灵活的发展的。当然,倘若不注意方法,也是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创造积极性的。笔者在实施精确化时,非常注重运用“变通”思想,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语文精确化在众多反对的声音中顽强生长,表现了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尽管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非一人一时之工,但本人愿提出几点思路,旨在抛砖引玉:

  首先,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集中各种力量展开对语文精确化的研究,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推出一批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成果,坚定人们对精确化的信心。

  其次,我们还要辩证地处理好研究中出现的几对关系。

  一是“教什么”和“怎样教”的关系。“教什么”涉及语言文学的本体研究,有较强的理论性,见效慢,牵涉面广,却是“怎样教”的基础;“怎样教”是一线教师的特长,直接关系到研究成果向现实的转化。我们必须合理分配资源予以兼顾,不可偏废。

  二是“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关系。低年级学生的感性认知水平要大大强于理性认知,对他们,我们的精确化不可过于追求实用性和理性,只能借助生动浅显的形式来实现;而高年级学生则有了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如果内容过于浅显花哨,就难以满足他们日益增强的实用性的要求及探索的欲望。

  三是“定量”和“定性”的关系。人们常常认为精确化就是量化。量化当然是精确化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惟有如此才能使语文具有科学的形态,指导人们对“度”的把握。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量化,所以定性就成为了精确化的另外一个方面。定量和定性结合起来,就能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而“具体”正是“精确化”的应有之意。

【语文学科精确化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培训探究论文

2.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论文

3.初中英语教师学科素养探究论文

4.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探究论文

5.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探究论文

6.我国哲学学科存在的合法性探究论文

7.探究会计电算化的改革方法论文

8.探究会计电算化的会计管理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