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

时间:2021-04-15 14:46:12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

  导语:对于中西方文学比较,大家有哪些看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供各位阅读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

  一、建筑的空间特性

  建筑是对一定自然空间的人为占有,是经过人工造作的空间秩序,所以人们对建筑艺术进行欣赏时,就不能离开建筑的空间形象。著名的意大利建筑美学家布鲁诺赛维指出:“建筑的特性——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建筑就象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只有能将人包围在内的空间的东西才能称之为建筑,可见空间在建筑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建筑艺术总是由实体物质围成一定的内部空间,但是同时,它也形成了外在空间,构成一种内外空间独特的审美关系。中西方古代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不同,所以也就使得中西古建筑的空间形态有所不同。西方的古代建筑材料主要运用石料、火山灰、水泥等,因此它们构成的内部空间宽大,建筑形象往往为单体建筑。像欧洲中世纪的教堂,是为了展示上帝的荣耀而建,用石料搭建而成的巨大空间,使人们从心理上感受到上的伟大与力量,当人们一跨进它的主厅中,便立刻肃然起敬。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相比较,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特色就是土木结构,它的形成与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有关。亚洲大陆是古代世界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也正是因为这种以农为生的经济生活,使人们充满了对土地与植物的历史意识与审美感情。同时,那时的中国气候湿润,森林植被丰富,使得人们从开始营造之日起,就很自然地将搜寻建筑材料的注意力,随处可见的土与木促使中国古代建筑从一开始就朝着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中国人们对土木表现出的高度兴趣不亚于欧洲人们对石头材料的嗜好,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美的主旋律。由于材料的限制,中古建筑没有能力进行立体空间式的展示,只能以四合院的形式,以一连串院落的平面连续,形成组合式的建筑群来完成。因此中古建筑个体中不会有像西方那么大的建筑空间,而是在群体建筑中进行分割,形成既独立又能组成整体的多个小空间。这种分割比西方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使中古建筑的内部空间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由四合院演化的不同庭院空间也带来不同的功能性,如:居住型庭院——生活空间;宫殿型庭院——神话空间;寺庙型庭院——人的空间;园林型庭院——游览空间等。空间丰富性和多变性,使得中古建筑比起西方来更像凝固的音乐,更具有时序美。

  二、建筑的实用特性

  中西方古代建筑当然也非常注重其实用特性,西方建筑材料以石料为主,建造的房子先是一层,但很快人们发现可以在这一层的基础上加上一层而后是多层。这样尽管还是占用同样面积,人们却可以占用更多的实用居住面积。造多层建筑当然就要建造连接不同楼层的楼梯,在较温暖的地区,人们把通往一楼的楼梯修建在房子的外部,这样更利于人们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温暖的阳光。同样的道理,人们往往在二楼上起个露天平台,以便充分感受阳光的照耀。这些改善建筑实用功能的方法,逐渐把欧洲房屋造就或具有阳台与内外楼梯的高层华丽建筑,也形成了欧洲建筑的独特风格。中国古代建筑受材料限制,不能像欧洲建筑那样向高处发展,它只能从四面扩展以扩大其实用功能。所以中国建筑占地大,形成以四合院园林为基本形式的大型化建筑群。以紫禁城为例,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性建筑,也是集朝政,居住及娱乐为一体的实用性建筑,紫禁城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0米,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多平方米。由正阳门、大清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几大部分组成,历史久远,规模宏大,是中国古代建筑从四周扩大实用面积的典型,也是我国灿烂古代文化中的一件瑰宝。

  三、建筑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建筑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就必然与周围的环境产生关系。西方在创造园林的时候,用几何形状去强行限制自然景物,正如黑格尔所说:“最彻底的运用建筑艺术与园林是法国园子,它们照例接近高大宫殿,树木栽成有规律的行列,修剪整齐,围墙也用篱笆造成,这样就把大自然改造成露天广厦。”人工雕琢的痕迹随处可见。而中园古代的园林“虽有人作,宛有天开”,它要求园艺家用大自然提供的材料,按大自然结构来规范园林风光。所谓真山、真水、真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黑格尔说:“中国园林艺术早就这样把整片自然风景,包括湖、河、岛,远景都纳入其中,让自然事物保持自然形状,力图模仿大自然。”所以,西方的园林是通过规范自然来达到有我之境,而中国的园林是通过宛自天开来达到无我之境。

  四、建筑的科学技术手段

  没有一定的科学技术作支持的话,建筑便无从谈起,西方古代的数学相当发达,而把数学计算运用于建筑的技术也很早就产生了,所以在建筑之前,他们都有完整的计术方案,为使建筑稳固耐用,西方古代建筑师们完全按中轴线原理两边对称来进行建造,并且按照一门科学一代代的记载流传下来。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则呈现了左右对称的格局,无论单体造型,还是群体造型,建筑师们都采用了与西方古建筑相同的技术原理。在战国时期的建筑师鲁班便留下了《鲁公秘录》里面详细记录了各种匠技术理论,它为以后中国的建筑提供了建筑指导。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它们都会受到一定技术的制约,什么样的时期产生什么样的技术,随之而来也就产生什么样的建筑。所以古罗马的万神庙,圣索非亚大教堂,北京的紫禁城,秦朝的阿房宫不可能在人类之初就产生,而只可能在人类的建筑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可能出现。

  五、建筑艺术的象征特性

  建筑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生活,如果它想要传达观念,就必然借助象征的艺术手法。所谓象征是指通过一定的具体事物,暗示某种与具体事物相对应的抽象观念情绪。它是建筑美的美学特征,是建筑美的表现手法。正是由于在建筑美中存在着某种象征性,才使得人们对建筑美的审美愉悦显得深刻而长久。象征性越强的建筑形象,其内涵也就更为丰富和深邃,在中西方很多著名古建筑中,都在其中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象征因素。象征意义不同,要通过不同媒体来实现,主要的象征媒体有:(1)数的象征,通过一定蕴涵某种数的关系的形象,对某种抽象概念所作的暗示,通过数与数的关系来传达。如中国的佛塔上,正四边形的佛塔造型象征佛教教义的“四重谛”;正六边形象征“六道轮回”;正八边形象征“八正道”;正十二边形象征“十二因缘”,圆形象征“圆寂”等。西方中世纪哥特式教堂的“各个部分的尺寸相当于圣数。”而古埃及狮身人面像和麦姆嫩象的数目以及石坊和通道的位置暗示每年的日数以及黄道十二宫,七大行星和十二月份等概念。(2)象彩的象征,建筑上的颜色除了具有装饰的作用外,还是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以金色为主的古代北京皇城,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天坛的大片松柏,象征着封建王朝的长盛不衰。古代麦底亚国首都的七重城墙,色彩分别为白色,黑色,紫色,蓝色,红色,银色和金色,象征着统治者好像七大行星围绕着的'太阳,是人间的主宰,也象征着当时天文事业的发展。(3)物体的象征,这种象征以某种自然物体或人工之物的形象,建筑通过这些形象来暗示其深层意义。比如在佛教建筑中,以莲花的形象来象征净土,所以在很多佛寺佛塔中都有莲花的形象。而在欧洲中世纪教堂中随处可见的圣母之像,则象征着教堂的慈爱与宽容。(4)人体的象征,表现人体美是建筑经常的主题,其中最成功的,当数古希腊的古典柱式。如陶立尧柱式,形象粗笨,棱角鲜明,线条刚挺,整个造型有一股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气概;爱奥尼柱式,柱身比例修长,檐部轻盈,柱头的涡卷形感与质感比较柔和,整个石柱形象秀丽清新,象征女性的柔和娇美;还有一著名的古代神殿,建筑师干脆就用女子的形象作为柱子使用,反映出建筑的柔和形象。用人体形象作为建筑形象的古希腊建筑,洋溢着人性化与情感化,是建筑象征艺术中最为成功的一笔。中古建筑虽然不像西方表现得那样赤裸与奔放,但在中国半坡遗址中也随处可见以生殖器官为雏形的彩绘与建筑,他们以抽象的形态表现着中古人类对生殖的崇拜与敬仰。中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差异在建筑上的投射。中西方的古代建筑是建筑师与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反映着古代人民的灿烂文化与历史,它们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人文历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素材,是古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共同财富。如果你真的想要去感受它们的博大与精深,还是身临其境去吧!让我们借鉴他们的审美境界,为世界增添了一份绚丽。

  附:从文学作品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心理差异

  宗教和哲学是中西方在审视文化方面分歧的主要来源,儒、佛、道、释合为一体的东方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中国人最原始的认知在于悟自身,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出发,儒家的“仁”、道家的“道”、释家的“空”是它的思想核心。而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教义为思想核心,它包含一种彻底的批判性。西方文化认为获取和解脱在于乐园和天国,而中方文化则认为是幻想和期待。以中西两方著名的两个文学作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朱丽叶的结局是可怕的毁灭,是到天国去团聚,这种解脱同时也消除了两个家族的仇恨和积怨。而汤显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梦中钟情,死生离合,冲破束缚,天人合一。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中外人都渴望的文学最终结局,但就这俩个具有深沉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学作品来说,同样的悲剧却有着不同样的认知差异。在西方文化中悲剧和喜剧源于不同的认知理念,往往悲剧是主要的文学研究对象,它处在高高在上的一种位置,在一个人物,一件事情的悲剧中体现大自然的崇高,体现人类的伟大,这样的结合在西方文化中叫做悲剧性。而喜剧是“从逆境与恐怖开始,但以幸福、欢乐与充满魅力的情调结束。”喜剧经常以卑微的角度来展开事件,叙述主人公的日常琐事。

  虽不能算做是轻视,但多数的西方作品中喜剧惯于发生在小人物身上,而大悲大爱的主人公往往发生在帝国和英雄之中。人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更加青睐悲剧多于喜剧。西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庄严肃穆的气氛,认为悲剧的本质是崇高、美、神圣的体现。正因如此,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莎士比亚并没有满足于罗、欧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合,而是赋予了他们更重大的使命,让他们以自身的完全毁灭来换取最后的反抗,以自身的生命来同封建家族势力搏斗,直至流完最后一滴血。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个典型的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悲情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杜丽娘身居官衙之中,单调的生活迫使她在虚幻中寻找自己的所渴望的自由和爱情,却因现实本无法满足而死去.但中国的文学艺术本着传统思想的束缚是不会就此结束,虽在现实中悲剧结局,杜丽娘幻化为魂与柳梦梅再次续缘。传统的中国文学中,悲剧的数量鲜少,大都因读者心里需求而转悲剧为团员的结局。中国人喜欢看喜剧,圆满成为人们最高的社会理想,因此中国的剧作家在创作中将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改为喜剧,给人以光明和希望,同时也满足了中国人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的审美心理,也体现了中国的老百姓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抗和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

  二、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新事物往往是受到质疑甚至压制的,这样的压力往往来自于那些威权主义者,他们具有话语权,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新事物要在中国生发,就要能够冲破这种大山一样的压制。传统的价值观影响甚至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个体意识和集体意识是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一大差异。个体意识指这样一种社会认同:认为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是具有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的个人,强调个人自由与自我依赖。集体意识指另一种社会认同:集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集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集体的共同意志。在这样一种文化模式中,人们基本上被认为是相互依存的。它强调家庭与社区等相关团体内部的责任义务。这里举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文学作品《愚公移山》和《老人与海》为例。

  《老人与海》是典型的个人努力奋斗的作品,突出个体意识、强调个人价值作用的西方社会文化。虽然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不可能独立存在,但在这部作品中,老人独自一人禁受住孤独、饥饿、疼痛等等一系列的痛苦折磨最终才得以打败鲨鱼,终得平安。在个人角度来看,老人的行为是成功的,他成功的打败了鲨鱼,平安而返,但对于周围人来说,他以多日不得收获,而长时间的出海最终带回来的也不过是鱼骨头,老人的行动从其行动带来的实际成果意义上来讲无疑是失败的,从那条大马林鱼遭到第一条鲨鱼的袭击时,老人的辛苦就注定是徒劳的了。但是老人坚决、勇敢地斗争着,老人本身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失败、愚蠢的,这可以从作品中对老人最后梦到狮子的描述中得到提示。显然狮子作为力与勇的代表,它在小说中的不断出现,构成了一种寓意十分明确的象征:象征着老人追求力与勇的搏击精神。作品中那一位老人、一片海域、一条大鱼、一群鲨鱼的有机联系和冲突,使老人的生命张力和活力得到了充分的揭示,这无疑是对的唱和。而《愚公移山》中的“率众挖山”则体现出我国民族强烈的集体意识。《愚公移山》产生的时代,生产力相当低下,人们采取集体的生活方式和劳动形式,任何人都不能离开集体而独立生活,更谈不上离开集体去谋求个人发展,实现独立的人生价值,体现独立的人格力量。后来随着私有制的发展,个人和集体产生了分离,当人们开始考虑个人发展、个人作用的时候,儒教思想深入人心,大一统的政治统治和大一统的精神文化统治促使我国民族鲜明的集体意识的形成,而《愚公移山》中的集体意识则被凝固在这种意识发展进程的早期时段里,成为返观该历史发展进程的参照物。

  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格局,从内容表达到形式选择,都是在西方文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但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横向移植。中国作家有着一种先在的心理结构,这种先在结构既表现在价值观念方面,又表现在审美情趣方面。特别是,中国的作家由于其实用理性精神,其内心情结促使他对中国的现实高度关注,并在自己的创作中使这种价值敏感强烈地表现出来。由于这种先在结构的存在,他们对西方文学的接受就必然有一个价值上的重塑过程和审美表达上的改写过程。价值重塑是为了与中国的现实有效对接,而审美改写则是为了使作品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心理定势。这种重塑和改写在中西文化交融过程中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在文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对比了四本中外名著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文化在各自的文学作品中都体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文学作品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不仅是文化的反射,也是具体的体现。

【中西方文学比较论文】相关文章:

探析中西方文学中侠与骑士的正义体现方式之比较论文07-08

中西方舞蹈美学思想比较探究的论文07-25

比较文学论文提纲格式11-07

关于当代比较文学论文09-05

比较文学定义研究论文07-23

比较文学变异研究论文07-23

关于比较文学论文提纲范文08-23

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文10-06

比较文学双语教育研究论文08-26

比较文学课程改革探究论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