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七

时间:2020-09-02 15:03:35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七

毕业论文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7

 

E、你听得真仔细。
  F、你真会听话。
  G、你真善于向同学学习。
  H、你听的习惯真好!
  3)吸纳策略。
  对话过程是对话双方心灵彼此敞开,随时接纳的过程。师生双方营造的是1种“共享式”教学。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思想、情感、认识、精神等立体的、全方位的碰撞,时时会撞击出富有灵性的宝贵火花。这些火花应被对话双方及时采撷,纳入自己的“统觉背景”,成为建构新的意义的“养料”。因为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
  吸纳分欣赏性吸纳和批判性吸纳。在吸收对方话语信息时,有时是怀着欣赏、模仿的态度,同化对方话语信息,这是欣赏性吸纳;有时则对对方信息进行重组、加工,使之顺应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批判性吸纳。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安排如下教学环节:
  学生选择学习,喜欢哪1部分内容,就自学哪1部分。
  反馈:让我们1起来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欣赏性吸纳
  对他们的发言你还有什么补充?
  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批判性吸纳
  2、开掘教师资源,提升对话质量。
  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以下两种弊端:1)、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2)、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前者的落后性显而易见,后者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如教师对于学生抓不住重点、不着边际的提问,放任自流;对于学生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知识、观点、思维误区束手无策;教师常常把讨论活动完全交给学生,不做指导和引导,导致讨论只流于形式,接下来还是按教案老路走。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学记》就提出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思想,到了20世纪60年代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更是强调1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同样重要,学与导的活动、学生与教师间的关系应该是互动的、融合的、在和谐中不断向前发展的。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角色应是合作者、伙伴、组织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资源的开掘者。学生与教师都应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实现知、情、意、行的全域发展。有人说,教学有3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第1种境界是传统的“牵引式”教学;第2种境界是实现了“生本”的教学;第3种境界,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共同发挥的教学,要达到第3种境界,必须使“学教和谐”。教师应努力变成学生心目中的情人,在教学过程中起示范、点拨、激励作用。教师应努力做个高明的演奏家,引领学生热切地与课程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有效地调控课堂,把握课堂放-收、开-合、快-慢、疏-密的关系,师生1起赋予教材第2生命,共同与文本达成视界的融和。在这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释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文化、文学底蕴,使之变成学生有效的学习资源。
  3、促进师生对话,构建诗意人际环境。
  语文课堂是双主互动的活动系统。课堂是1个动态的人际心理场,场的效应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传统课堂的教学是1种“独语状态的教学”,师生之间的关系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而变得等级森严。生生之间由于过分强调竞争而变得泾渭分明。对话教学崇尚平等,鼓励合作。在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真正的平等对话,形成1种平等、互助的“共享式教学”。变冷漠的“我——他”关系为充满了友善的“我——你”关系。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因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个体的经验只有在与他人合作交流时,才能建构新的意义”,“对话的过程便是主体间在经验共享中的互相造就的过程”。“对话既不是主观的,又不是客观的,而是对话主体双方从各自的理解前结构出发所达到的1种视界融合”。这种融合,既包括与自己的前经验进行融合,又包括与他人经验的碰撞与交融。所以,对话是建立在对话主体双方合作的基础上的。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堂上彼此合作,同创共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又让彼此共享,进行诗意的栖居,这应是1种理想的教学境界。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七

【《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之七】相关文章:

1.如何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论文

2.具有传统文化特色语文课堂构建分析论文

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措施

4.诗意经典的禅语

5.浅谈构建和谐英语课堂之策略论文

6.古典唯美诗意的句子

7.诗意浓浓古风的句子

8.古风诗意的爱情句子

9.伤感古风诗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