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雌雄同体理论在《啊!拓荒者》性别身份探索中的应用

时间:2020-10-10 12:43:35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雌雄同体理论在《啊!拓荒者》性别身份探索中的应用

  摘要:《啊!拓荒者》突破了作者以往的写作领域,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女性形象。在征服蛮夷,驯化自然的过程中,她摈弃女性自我的局限努力追求人性的完美。凯瑟不仅赋予她男性的刚强,智慧,独立,创新也给与她女性的冲动,包容与仁慈。

  论文关键词:亚历山德拉;雌雄同体;双性和谐

  当美国文明逐渐从农村和小城镇转向工业化都市时,美国女小说家威拉·凯瑟在保持着她一贯的“荒野风格”的同时不忘展现她浓烈的性别意识。

  《啊!拓荒者》是凯瑟拓荒系列的开山之作也是她首部成熟小说。其塑造的亚历山德拉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人们总是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对凯瑟的作品进行解读,但评论者对凯瑟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性别身份关注甚少,所以本文试用伍尔夫的雌雄同体理论从凯瑟对人物性别角色的把握方面展现凯瑟在塑造主人翁的另类尝试。

  —、雌雄同体理论述评

  在1929年出版的《一间自己的屋子》中表现最为充分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弗的女权主义思想,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层层剖析,最终提出了对后世颇具影响的“双性同体”思想,但在其成为理论被用于文学评论之前,柏拉图就曾在《会饮篇》中讲到远古人类都有两幅面孔和两幅四肢,由现在的两个人合成。周四由于害怕人的力量过于强大又不想灭绝人类便将人劈成两半,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伍尔夫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力量支配,一个是男性的力量,一个是女性的力量,女性往往外柔内刚,男性往往内柔外刚,没有纯粹的男人和女人。“双性同体”才是理想的人格形象。双性同体的思想是对男女二元对立观念的解构,也显示了对男性中心的单一标准的抗议。所以她认为断然割裂良性或排斥另一行是不可取的,“两性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是合作”。因此,亚历山德拉如何从一个性格刚强的“面具男性”转变为一位刚柔并济的完美女性的性格发展过程应该尤其引起我们的重视。雌雄同体概念涵盖了“双性矛盾”和“双性和谐”两个方面。凯瑟的《啊!拓荒者》对雌雄同体的关注是对双性和谐的推崇,不管是从女性主义还是从心理学分析的角度来看,“双性和谐”才是一种完美性格。

  二、对《啊!拓荒者》的文本解读

  《啊!拓荒者》突破了作者以往的写作领域,塑造了一个完整的女性形象。在征服蛮夷,驯化自然的过程中,她摈弃女性自我的局限性努力追求人性的完美。凯瑟不仅赋予她男性的刚强,智慧,独立,创新也给与她女性的冲动,包容与仁慈。亚历山德拉对自己身上的女性气质由最初的拒斥到部分承认再到融合,反应了她自我身份的嬗变过程。

  (一)亚历山德拉的男性特质

  1、异装行为

  在妇女的本质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异化的前提下,一名女性从小孩长为大人的过程中充斥着异化。她们的身体便是异化的`产物,“女为悦己者容”她们按男人的欲望装饰自己、瘦身,使身体成为“东西”或机器。而亚历山德拉没有沦陷为男人的情欲对象,她在小说的开篇便以男性的面貌出现:“高大,强壮,步履迅捷有力,面容严肃” “她身穿的男式背心似乎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亚历山德拉的异装行为无不在暗示她的男性价值观倾向。异装行为在心理学上来讲是一种独特的自我表现方式:对同行心理美学的抛弃和对异性心理美学的认同。(Sifuentes-Jauregui: 7)因此,亚历山德拉的女扮男装折射了女性对男性权力地位的渴求。虽经极力掩盖,她对自己隐约透出的女性特质却深感焦虑。

  2、征服性拓荒行为

  事实上,除了异装之外,亚历山德拉的拓荒行为所依托的价值观也有待商榷,而这种价值观直接决定亚历山德拉的性别定位。正像康奈尔所描述的那样“…男性比女性更有征服欲…”亚历山德拉具体表现在她对土地最初的认知只停留在开采和利用土地而非对自然土地的价值认同。亚历山德拉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祖传的商业能力”(O’Conner:46)老柏格森就常常说亚历山德拉像她祖父“经常看报,了解行情,从邻居的错误中吸取教训的就是亚历山德拉。能说得出养肥每一头小牛要花多少成本, 在一头猪过磅之前比柏格森自己猜得重量更接近世纪的也是亚历山德拉。” 这些都来自亚历山德拉天生的商业敏感力。她一点都不像艾弗那样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土地的关注都来自土地的升值潜力。比如通过市场调查得出结论:土地的升值潜力很大。当她的弟弟们都正在发愁购买如此多的土地无法耕种的时候,亚历山德拉安慰他们道,她买这些土地根本都没想着去耕种。她就像城里的投机商人一样囤积这些将来可能升值的土地,等土地供应紧张的时候再以高价卖出。所以调查之后她就买下了分界线上所能买到的每一块土地。她甚至希望她的弟弟们不要总是老实巴交地活着。这种把自然当作利己手段而非以实现其自身价值为目的的行为反应了人类自我与自然他者的对立,属于典型的男性个人主义。

  3、梦中女性自我性意识的压抑

  分析了亚历山德拉的家庭和社会交往,我们同时也不能忽略作者对她内心情感的刻画。实际上小说第一部分对亚历山德拉女性特质着墨甚多。一方面她极力否认自己的外部生理特征,另一方面她也试图压制自己潜在的女性意识。贯穿于亚历山德拉少女时代的只有一种幻觉,在这种幻觉里她劳累无助的身体被一个强壮的男人托起抱走。这是一个正常女性该有的生理反应却遭到她异常恼怒的阻止。“她就生自己的气,赶忙起身跑到厨房隔出来的浴室里站在一个铅桶使劲搓澡,最后往自己雪白的身体上浇几桶凉水而告终。”这个梦折射的是女性对异性的渴求和依赖,她的反抗和愤怒正表明了此时的亚历山德拉奉行的是男性个人主义,她毫不迟疑的把自己推到了女性的对立面。

  所以这一阶段,亚历山德拉身上的男性中心主义战胜了女性主义,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的隐藏的双重性格中,亚历山德拉的男性因素是主导者和控制者。

  (二)女性意识的复苏

  文章的第二部分应该属于拓荒人的情感繁育期。人们经过了饥饿和严寒,土地终于没有辜负他们展出了它生机勃勃的一面。有人说这部分是一部田园诗剧,人们的情爱悲欢都被搬上舞台。亚历山德拉不再整日囿于田园劳作,她心灵的女性特质已经萌动但尚未破壳。在这一阶段,我们可以从阿梅代尔的死和她与玛丽之间建立的友谊两方面来探讨她身上的雌雄同体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