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議兵篇析論

时间:2020-08-26 09:43:23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荀子議兵篇析論

  

前言

荀子是繼、孟子之後的一個大儒,在先秦時代,他對諸子的學說既能批判的繼承,又能創造的發展,針對時代的問題,提出了一套體大思精的哲學體系,希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致君於聖王之道,救民於水火之中,事雖不成,他的聖賢人格和仁者胸懷,以及精深的哲學思想,留給後人無限的啟示。

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戰爭規模和發生的次數,愈演愈烈,已經變成一個不能不正視的問題,戰爭甚至成了時代發展的重心,面對時代的挑戰,荀子作議兵篇予以回應。

一﹒荀子為甚麼要寫議兵篇

(一)承襲孔孟思想的傳統︰

孔子和孟子本身對戰爭都有自己的觀點,形成了對戰爭的基本原則,荀子之所以要寫議兵篇也是這個傳統的延續。

1.孔孟反對不仁不義的戰爭︰

孔子認為發動不仁不義的戰爭,終將害人反害己,例如他反對季氏侵伐顓臾,甚至譴責自己的學生冉有說︰

「求!無乃爾是過與﹖……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

孔子不但反對不仁不義之戰,對某些國君詢問軍事,孔子還會推拖不知,拒絕討論,例如: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論語—衛靈公篇》(註一)

孟子對諸侯所發動的侵略性的戰爭,也深深的予以譴責,他說︰

「春秋無義戰,彼善於此,則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敵國不相征也。」《孟子·盡心篇》

至於那些善戰的人,則指其為民賊,而欲予以定罪︰

「有人曰︰『我善為陳,我善為戰』大罪也。」《孟子—盡心篇》

「『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孟子—告子篇》

對於這些民賊,孟子主張予以懲罰︰

「善戰者服上刑」《孟子—離篇》

荀子對不仁不義的戰爭也持反對的態度,貶其兵為盜兵︰

「若夫招勁募選,隆勢詐,尚功利之兵,則勝不勝無常,代翕代張,代存代亡,相為雌雄耳!夫是之謂盜兵,君子不由也。故齊之田單,楚之莊譑,秦之衛鞅,燕之繆蟣,是皆世俗之所謂善用兵者也,是其巧拙強弱則未足以相君也,若其道一也,未及和齊也﹔掎契司詐,權謀傾覆,未免盜兵也。」

對於不以仁義為之,卻能兵強海內,威行諸侯的秦軍,荀子曰:

「秦四世有勝,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軋己也,此所謂末世之兵,未有本統也。」《荀子—議兵篇》

2﹒孔孟並不反戰

孔孟雖然反對殘暴的戰爭,但是並不反戰,為了保家衛國,民伐罪,甚至主張要教戰:例如論語顏淵篇所載,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又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論語—子路篇》

所以孔子主張:「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論語—子路篇》

孔子積極的教戰、備戰是很明顯的,在齊魯夾谷之會,相定公出席,既有文事,又有武備,當機立斷,粉碎了齊君的陰謀,索回失土,使得魯國聲威大振,這是孔子在軍事上小露鋒芒。(註二)他的軍事才能受到學生的肯定而爭相與之,例如:

「子路問孔子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憑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篇》

孔子對戰爭取慎重的態度(註三)例如論語述而篇所說的「子之所慎︰齋,戰,疾。」但是為了討伐亂臣賊子,孔子甚至還會主動請求發動戰爭,例如在魯哀公十四年,齊國陳恆弒其君王於舒州,孔子齋戒三日而請伐齊,哀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欲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公曰:「告夫三子。」之三子告,固不可,出而語人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由此可見孔子並不是絕對的反戰,像耶穌和釋迦牟尼的處理方式,是不為孔子所讚許的。(註四)如果涉及叛亂、弒君、殘民以逞等事,孔子是力主征討的鷹派人士。

孟子主張以德服人,不以力服人,推崇仁義之兵: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衷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孟子—公孫丑上》

雖然是以德服人,還是無法絕對放棄軍事行動,孟子曰︰

「湯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東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夷怨,曰『奚為後我?』……誅其君而其民,若時雨降,民心大悅。」《孟子—公孫丑》

孟子進一步的主張征服那些殘害百姓的國君:

「彼奪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孟子—梁惠王》

以上是孟子對梁惠王說的話。類似這種征討無道之君的言論,孟子也曾私下向齊國的大臣沈同發表,間接的促使齊國和燕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當輿論界批評孟子勸齊伐燕的時後,孟子趁機闡釋自己的主張,他說他所謂的燕可伐,指的是天吏,而不是齊國,以齊國的狀況去伐燕,類似於以燕伐燕,孟子說︰「何為勸之哉?」(註五)

荀子的學生也曾當面質問荀子說,既然你論兵強調以仁義為本,那麼仁者愛人,義者循理,又何必用兵?荀子回答說:

「非汝所知也,彼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義者尋循理,循理故惡人之亂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爭奪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過者化,若時雨之降莫不說喜。是以伐驩兜,舜伐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紂,此四帝兩王,皆以仁義之兵行於天下也。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德盛於此,施及四極。」《荀子—議兵篇》

可見荀子也是主張戰爭有其正面的意義,聖王為了愛人,為了循理,運用戰爭正所以成就聖王的仁義之道,及其至也,甚至可以兵不血刃,將盛德施於四極。

(二)正面的提出儒家的軍事哲學

荀子身處戰國時代的晚期,除了七雄爭霸之外,弱小的國家飽受屠戮,所剩無幾。由楚考烈王二十五年(西元前二三八年)李園殺春申君,荀子廢居蘭陵之年,向前推八十年,此期間,趙惠文王四年(西元前二九五)趙滅中山。齊湣王三十八年(西元前二八六)齊魏楚伐滅宋,三分其地。楚考烈王十十四年(西元前二四九)楚滅魯。而周赧王五十九年(西元前二五六)赧王卒,秦昭王取西周。這些事實,荀子可能目睹。在這八十年間的十數次較重大的戰役,荀子可能知之甚詳,感受到強烈的震憾。這些戰役如︰齊湣王六年(西元前三一八)趙、韓、魏、楚、燕五國共伐秦,不勝。七年,秦與韓趙戰,斬首八萬。十二年,秦擊楚,斬首八萬。十七年,秦拔韓宜陽,斬首六萬。廿四年,秦擊楚斬首三萬。一年,韓魏伐秦,白起敗之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齊襄王四年(西元前二八0)秦擊趙,斬首三萬。十年,秦拔魏四城,斬首四萬。十一年,白起擊魏華陽軍,斬首十五萬。齊王建五年(西元前二六0)白起破趙軍於長平,坑殺四十五萬。總共殺了一一六萬人,其它比較小型的戰役還不計算在內(註六)。戰爭的慘烈已經成為時代推動的重心,荀子不得不正面的面對戰爭,提出解決之道來說服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