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理查·怀特的文学创作源泉

时间:2017-08-01 我要投稿


  论文摘要:黑人在美国当了200年的奴隶,获得解放后又长期遭受种族歧视。黑人对美国既爱又恨。理查·怀特苦难的童年生活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通过真实地描述童年时代南方黑人的悲惨生活,揭露了种族歧视的罪恶,震撼了美国。怀特的成名之作《土生子》、《黑孩子》使他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中抗议小说的奠基人。怀特的文学成就为美国黑人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赢得了一席之地。

  论文关键词:黑人文学;密西西比;种族歧视;反叛

  黑人是美国及这个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查·怀特是当代美国黑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美国黑人抗议小说的奠基人。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为美国黑人公认,也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承认。在美国,很长的时间内主要是黑人在种植园里从事劳动,是他们把荒野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但同时其也长期深受阶级、和种族三重压迫,两百多年的奴隶生活浸透了血和泪。很多黑人作家都描写自己的生活经历,由于他们都深受种族歧视之害,他们的作品都透着一种切肤之痛,从中可使人们更透彻地了解美国。农业劳动是每一种民族文化的源泉,而在美国文学研究中,黑人作家的作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如果忽视美国黑人文学,美国文学就成了无源之水。
  1908年9月4日,理查·怀特出生在南方小镇纳切兹附近乡间的一个佃农家庭。由于生在贫穷之家,理查·怀特的苦难从降临人世就开始了:他父母带着他从一个棉花种植园迁到另一个种植园,四处漂泊,后来在孟菲斯定居下来……在怀特开始上学以前,父亲抛弃了这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没有父亲的家庭从此与饥饿结下了不解之缘。
  怀特的母亲是一个坚强的女性,她没有被丈夫的遗弃打垮。她找到了一分作厨娘的工作,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对于一个小孩来讲,没有什么比饥饿更难忍受的了。怀特回忆道,他常常饿得半夜醒来再也睡不着。无论何时他向母亲要吃的,母亲只能给他到一杯水。他经常饥肠辘辘,饿得肚子痛。如果母亲病倒了,挨饿就成为每天都要受的罪。有时全家一整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吃。偶尔好心的穷邻居给一点吃的,或外祖母给一块钱买吃的。母亲身体越来越差,要找一份工作或保住一份工作就更加艰难了。她很清楚,微薄的收入既不能让儿子吃饱也不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在母亲离家干活时,他就经常去附近的黑人酒馆向顾客讨酒喝。那些顾客就拿他寻开心,教他说脏话。没有办法,怀特和弟弟被送进了一家孤儿院。孤儿院条件极其恶劣,里面那些倒霉的孩子整天都在挨饿,无奈母亲只好带着他们离开了孟菲斯前往阿肯色。在阿肯色,姨父家拥有一家生意兴旺的酒吧,怀特一家三口在那里生活得很好,但好景不长,后来聪父被垂涎于他的生意的白人开枪打死,姨父的死深深地印在他的脑子里。由于害怕以后会发生更意想不到的事情,怀特一家和姨母在夜色的掩护下又逃离了阿肯色,但是怀特一家逃到西海伦那以后,仍然过着穷困的生活。

  为了帮助养家,怀特九岁就开始干活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在附近工厂干活的工人送午餐,一周挣25美分。穷人家从来都是祸不单行,大难又一次降l}缶到他的家——母亲终因积劳成疾,瘫痪病到了,全家陷入了绝望之中。几天以后,怀特一家人被送回杰克逊与外祖母住在一起。因为家族中任何人都无法养活这家人,亲戚们决定把这家人分开。怀特不情愿离开母亲,可是他毫无办法。他觉得很可怕,知道一些陌生人似的亲戚在决定他的命运。怀特选择了离母亲住地最近的舅舅家。与舅舅住了一段时间后无法适应,他又回到了母亲身边。尽管母亲仍然躺在床上,至少怀特在她身边有了某种归属感。怀特的童年生活正是黑人生活的缩影。童年的饥饿刻骨铭心,苦难的生活教会他许多人生的哲理。
  十二岁时,怀特就有了任何经历都不能消除的人生观念,任何争论无法否认的真实感受。他对世界的感受与众不同。他在残酷的苦难中挣扎,但他却悟出了生活的意义。他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批判性地审视人与事物。怀特的特殊经历磨炼了他的性格。后来,他竟然大胆地怀疑上帝的存在。从自己的经历中,怀特坦率地承认:在我的头脑中我并没有决定我是否信奉上帝;我从来不操心上帝存在与否。我推论,如果存在圣明全能的上帝,他知道事情的始末,公平对待所有的人,控制着人类的命运,这个上帝就肯定知道我怀疑他的存在。他会嘲笑我愚蠢地否认他的存在。如果更本就没有上帝,那干吗要那么激动?我不能想象上帝会中断对无边大世界的指引来纠缠我。…

浅析理查·怀特的文学创作源泉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