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庸》“治国九经”政治伦理思想浅析

时间:2017-07-29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中庸  

  论文摘要:“治国九经”是《中庸》中政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重阐述行中庸者应如何着手政治治理,以及政治生活中应遵循的各项伦理标准。本文从九经之目、九经之效和九经之法三个维度,对《中庸》的“治国九经”的政治伦理思想进行探析。

    作为古典传统的主流,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理路。梁启超撰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指出古典政治思想具有伦理与政治相结合的特质。庞朴认为“儒家学说基本上是一种政治伦说,儒家的范畴主要是政治学和伦理学的范畴”。刘泽华则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早期儒家思想是“伦理原则和政治原则浑然一体的”。

    “治国九经”表述在《中庸》第二十一章,《史记》载:“生鲤,字伯鱼,伯鱼生极,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于宋。子思作《中庸》。”子思上承曾参而下启孟子,在先秦儒家思想的传承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中庸》的治国九经思想也成为具体化、系统化、纲领化地表达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之文本。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庸》二十一章即“治国九经”的文本分析,来发掘早期儒家政治生活中所蕴含的政治伦理精神,并从九经之目、九经之效、九经之法三个维度,对其政治伦理思想的来源,治世理想,德治方法进行探究。

    一、九经之目—治国九经思想的内在逻辑

    《中庸》二十一章将治国的原理为九项,“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日: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九经所述政治思想是从人伦的境域构建的,即所谓“人存政举,人亡政息”,而“身”是作为人的本体的存在,故而列在首位。九经中言修身,一方面是对自身内在精神的不断追求与超越,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个体之间伦理关系的处理。九经把天子修身之外的目光首先规定在与他最亲近和对他影响最大的群体。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亲亲”被视作“仁”的主要表现,“尊贤”则成为“义”的精神之所在。然而“亲亲”这一纲目的提出,难免使人觉得君主有任人唯亲之嫌,于是“尊贤”便作为一种“义”而存在。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将“义”解释为,“宜,分别事理,各有所宜也。”而贤人是天子所认定持有与他并行不悖的理念,且有相当号召力的能人。两者之照应,包括伦理需求与政治需求双方面内涵,同时也避免政治局面陷人一家之天下的困境。作为天子治理天下,他的权力与施政理念的践行需要通过所任免的“大臣”、“群臣”作为中介来逐层扩展,直至庶民、百工、远人、诸侯等政治群体。在家族宗法本位之下,对君主往往喻为“民之父母”,对百姓则喻为“子弟”。《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故九经有曰,“子庶民。”君主也恒用“公”、“祖”、“宗”之称号以示一家之长。在此,庶民即百姓(农民)意,是对“亲亲”关系之延伸。而百工意指经营外的所有手者。《周礼·考工记》云:“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并且明其效用曰:“来百工,则财用足。”以上七条治国方略的实施,便可使得他国之民所敬所慕。对于慕名而来之人,嘉奖其所善而助其所不能,使来者满意而归。并把这种优待他方来人的方式扩展到政治体制中即表现为对四方诸侯的安抚。各诸侯因恩慰而对君主心怀敬畏,王天下就得以展开了。

浅谈《中庸》“治国九经”政治伦理思想浅析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