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一)

时间:2020-10-15 09:18:11 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一)

论文提要:新批评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它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就被引介到文学中来,八十年代更有系统的翻译和评论。但迄今为止,新批评仍然没有在中国大陆文学批评界产生过重要而积极的。在世纪末的今天,当大陆文学界受到"失语症"的困扰,研究者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梳理被引进的各种西方话语,尤其是重新发掘和阐释本应在文学批评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新批评。本文即是简略地回顾新批评的和论,及其在大陆文坛的接受情况,讨论新批评可能对当下的文学研究带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批评形式主义文论文学性批评标准失语症

一、引言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接受和化用欧美新学,百年来促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学浪潮,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梳理新学传入的途径,辨析其在文学工作者理论视野中的落点,纠正前人的误读误判,对于我们在未来的世纪中化用外来资源,建设当代文学理论,推动文学创作的,都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我们文学的现状来看,类似"作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读不懂现在的文学"这样的抱怨经常可以听见。我想,在众多原因中,其中特别重要的原因有二:一是对外来文学、思想资源的盲目嫁接,缺乏对它们精神实质的深刻把握,导致精神产品与本土的隔离;二是批评家们的失职,即无论在促进创作,或是普及文学知识,提高阅读品位方面都缺乏建树。对于后一种现象,我认为其症结在于,今天众多的批评家有意无意地回避了文学作品"文学性"的问题,即缺乏对具体作品的"文学价值"的判断。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可以追溯到"新批评"在中国的命运的话题。"新批评"坚持文学标准和批评标准,但它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大陆却境遇不佳。考察"新批评"中国文坛的接受情况,梳理其混乱又模糊的面目,或许能够给我们遭逢困境的文学事业提供突围的兴奋点?

"新批评"这个词在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美国文论家乔·艾·斯宾岗(Joel Elias Spingarn)于1911年出版的《新批评》( New Criticism)一书中提出的。斯宾岗的"新批评"指的是克罗齐美学。第三次是五十年代法国出现的"新批评"。它是指当时法国文学理论领域内纷纷涌现的各种学派(如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的总称。由于这些学派并不是一个统一体,因此当它们不再"新"时,"新批评"这个术语也就不必存在了。第二次就是本文讨论的"新批评"。它是一个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派别。这个派别一、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四、五十年代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取得主导地位。新批评的诗歌理论对英美主义诗歌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其批评的方法论也为后来多种批评理论所吸收。进入六十年代,随着从欧洲大陆进口的各种新潮学说的风行,以及欧美各种运动的勃兴,新批评逐渐失去了往日受人瞩目的光彩。"如今新批评不仅仅被看作是失势了、过时了和寿终正寝了,而且似乎还是偏颇和错误的东西"(1)。但对于那些反对新批评的人来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新批评形式主义在(美国的)公立学院和大学中仍然是一个主导的教学模式"(2),而"当我们谈论具体诗作时,我们听起来仍象是新批评家"(3)。不论新批评在美国的兴衰荣辱为何,新批评在热衷追逐西方话语的中国文坛的确没有多少正面的影响。从笔者现今见到的国内有关新批评的.一般的论述来看,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狭隘的形式主义文论,它专注于文本本身的细读,把作品看成是一个自足、封闭的体系,割裂作品与作者、读者乃至社会的联系,甚至不要作者研究、读者研究和社会历史研究。尽管只要认真读一读新批评的论著,这种误解和歪曲就会不攻自破,但强加在新批评之上的错误印象却始终摆脱不掉。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新批评在"新时期"的文坛中主要局限于理论探讨的范围,运用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对当下的文学现实做出切实评判的文章寥寥无几。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心理分析学派、女权主义、读者-反应论、神话学派、以及各种"后现代"理论学说一时兴盛,新批评被迅速抛弃。无可否认,新的理论展开了文学研究的新角度、新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研究可以用"'面的开拓'与'点的掘进'相结合"来概括。但研究的发展一定要抛弃对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的评判吗?我们进行文学批评不需要标准,而要服从"相对主义"的理念吗?难道"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在今日中国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现实需要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