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时间:2017-07-06 我要投稿

  论文关键词:孙犁 主流话语 个人体验 生命体验 落后人物 先进人物
  论文摘要:《铁木前传》是孙犁解读发生在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作品。它似乎表现出对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迎合,但另一方面作者在具体的创作中又不自觉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从而使小说在创作意图、价值判断与情感取向等方面都呈现出与主流话语的裂隙。
   
  “1956年上半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无疑为文艺活动提供了较为宽松、自由的氛围。在这一创作实践与理论探讨的背景下,作为一名鲁迅及五四启蒙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文化精神的践行者。”①《铁木前传》的问世展示了新颖的文学主题:在乡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坚持时代的所谓正确方向,还是任性落后,都有其生活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 
   
  一、主流意识形态规范下个人情感的凸现 
   
  土地改革后劳动农民中间发生分化,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初期农村生活的主流和本质。“既然是政治,国家的大功和法令,它必然作用于人民的现实生活,非常广泛深远。文艺不是要反映现实生活吗?自然也就要反映政治在现实生活里面的作用、所收到的效果。这样,文艺就反映了政治。政治已经在生活中起了作用,使生活发生了变化,你去反映现实生活,自然就反映出政治。政治已经到生活里面去了,你才能有艺术的表现。”② 
  孙犁主要向读者揭示的并不是当时非常时髦的“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也不是让读者接受他在作品透露的某些政治见解。他通过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来外化自己心灵里的社会思考。《铁木前传》的写作也是如此。它的起因,好象是由于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进城以后产生的,过去是从来没有的。这就是: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在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我很为这种变化所苦恼。确实是这样,因为这种思想,使我想到了朋友,因为朋友,使我想到了铁匠和木匠,因为二匠使我回忆了童年,这就是《铁木前传》的开始。③铁凝在也谈到了《铁木前传》:“我依然深深地受着感动。原来这部诗样的小说,它所抵达的人性深度是那么刻骨;……当我们回顾《铁木前传》的写作年代,不能不说它的诞生是那个时代的文学奇迹”。④ 
   
  二、个体生命体验和审美体验的再现 
   
  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从表面看,是我一九五三年下乡的产物。其实不然,它是我有关童年大回忆,也是我当时思想感情的体现。” 当孙犁身处于繁华的大都市里却时刻想念童年的简单的快乐和无忧无虑。九儿在也在频频回首童年生活,不得不用新规范来扼制心中难以割舍的那份渐行渐远的情感。这就意味着个人对规范的认同可能丧失内在的情感自由,也因此意味着自然人性的某种失落。“伤逝”是九儿的情绪的主脉,也是对那份渐行渐远的恋情的追念。写作呈现的是生活的体验,进而升华为生命体验是每一个写作者内心的呼唤。生命的体验则全乎是一个与自己内心交流,碰撞与完善的过程。因为内心的需要,我们的思考和抉择超出生活体验的简单范畴,思考着人、社会和灵魂深处,意识深处对于价值上的衡量和取舍在所难免。 
  法国艺术家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孙犁把笔触,主要地放在了对真、善、美事物的表现和歌颂上面。他不从正面去描写战争场景,更不去着意叙述和渲染战争的惨酷,而是致力于人情美和意境美。他把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凝聚在人们思想精神生活的一些侧面上;而集中描绘的是人民群众的高尚思想和优美情操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比如文中提到的九儿给出“来往不断的和越聚越多的骑兵打钉马掌。”而且他一贯的描写女性的美也流露了出来,九儿被过往部队的马踢到了额头上,落下了一块儿疤,她一声也没有哭,表明了小女孩儿的坚强,而且大家公认,这块儿小伤痕为她增添了几分美丽。

浅析孙犁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相关推荐
  • 天文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论文
  • 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形态与繁荣经济文学发展路论文
最新推荐
  • 儿童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探索论文
  • 浅谈唐宋女性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核心构建理念论文
  •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翻译与误读论文
  • 比较文学发展前景论文
热门推荐
  •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浅论《傲慢与偏见》写作特点及语言特色
  • 儿童文学实践性教学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