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顿舌尖上的文化大餐

时间:2020-11-08 10:13:28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一顿舌尖上的文化大餐

  民以食为天。一个“食”字,无形中就把厨房的地位提升至非常重要的位置。

  《说说厨房那些事儿》,笔者在初读标题之前,以为作者也如其他写厨房的文字一样,回忆一些与吃有关的片段,怀想一下亲情,或者写些自己在厨房里的感受或感想。但,看完作者这篇文字,我拍案叫绝了。表面看起来作者是在写厨房里那些事儿,其实就是在写人生,写人生百态中的酸甜苦辣。

  身为爱好文字的作者,一个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写厨房的话题理所当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因为文字取材于生活,很接地气。但要想写出新意,写出高度,实在不易。

  《说说厨房那些事儿》,笔者以为这是一篇风格独特的随笔杂文。文章构思巧妙,富含人生哲理。

  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恒久的滋味》,作者由一篇读过的文章《恒久的滋味》写起,从别人的故事,引入自家厨房的故事,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儿时温暖场景和对父亲的怀念之情。在作者的记忆中,父亲和母亲曾经在厨房里忙碌着,偶尔相视一笑,一脸的满足。“那些历史赋予的苦难,早已让母亲耽于她的厨房,耽于一种外人无法进入的味觉磁场,那是特殊年代里特殊的情感,是五味杂陈。中国人最擅长的莫过于把食材之味与人之情感体验融会贯通,然后交给厨房去烹饪,去加工,去完成另一项令人愉悦或者心灵触动的旅程。”从作者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自厨房里恒久的滋味,就是人生历经沧桑和岁月洗礼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作者记忆中的厨房,总是离不开母亲的唠叨和任劳任怨,而母亲的饭菜味道总是最好的。厨房里,依然忘不了父亲身手不凡的背影,那里有恒久不变的滋味。作者的笔端始终流淌着对亲情的牵挂和眷念,由此不难看出,现实中的作者想必是一个温柔善良而又非常感性的女子。

  第二部分《情色厨房》,语言鲜活尤为出彩。那些生动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用词准确,表达新颖,大胆,让人口舌生津,让我不得不佩服作者空前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字功底。如文章中这样写道:“其实细想想,厨房也有厨房的美感和快乐。当所有衣着光鲜的菜蔬无一例外地把最美的曲线和胴体展示在我们面前,那该是何等绝美的场面。尽管她们不会走猫步,不会摆pose,但最起码她们可以任由我们肆意地欣赏、触摸,零距离接触,而且丝毫不摆架子,不闹脾气。这是何等伟大的品格。”作者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喜欢起她们来,愿意融入到她们中间去,看她们欢愉地表演。这哪里是在写文字,简直是在做大餐,留给读者的是实实在在的视觉盛宴的感受。

  作者认为,身为女人,情色的厨房总是令人心驰神往,那里充满着美感和快乐。“拍、切、剁、刨、剜……,我们以自己的喜好和需要塑造她们,就像艺术家摆弄自己的作品或者是设计师指挥自己的模特,专心致志,挥洒自如。”作者把厨房的技艺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让人赏心悦目,这是作者的精彩绝伦之处。“当各种肥美的香味充盈在小小的厨房:清蒸胪鱼白皙的胴体、油煎荷包娇俏的呻吟、红烧排骨舒畅的鼾声、清炒菠菜的妩媚回眸以及什锦豆腐暧昧的眼神……,这无处不在的诱惑,激荡着我们的情绪,快意着我们的心情,更彰显着我们的骄傲。”文章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把精致独到的厨艺演绎得绘声绘色,徇丽多彩,让人垂涎欲滴,眼花缭乱,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和乐享人生的`生活态度。

  第三部分《致命的诱惑》,文章则以调侃的文笔,抒写了坚守厨房的不仅有女人,还有男人的感人画面。文章引经据典,既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又充实了文字的内涵。如文章列举了苏大学士苏轼的名扬天下的杭州名菜“东坡肉”,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可见苏轼做菜经验丰富,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以厨房为乐事的美食爱好者。“那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李白,李大诗人,丰神俊朗,洒脱浪漫,可也架不住美食的诱惑,心甘情愿,为之着迷……这是李白的生鱼片绝技,文采斐然的李大诗人,竟然还有这等深藏不露的做菜绝技,确实让人惊羡,就连口味刁钻的杨贵妃也对其厨艺赞不绝口,青睐有加。”作者居然穿越时空,把蜚声中外的二位大诗人引入厨房的话题,如同餐桌上增添了一道美味可口的大菜,使得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难怪作者不禁发出感叹:这世间男子者众,如果你有幸遇到那个愿意为你做“围裙男”的男人,一定要好好珍惜。

  从作者的文字中,笔者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生这顿大餐,看似享用起来容易,其实真正做起来并非一日之功。厨房是一个家庭的半壁江山。身为女人,自然与厨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女人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必先要抓住男人的胃。女人在唠唠叨叨中,任劳任怨地弹起她心仪的锅碗瓢盆交响曲,这一弹就是一生。能把锅碗瓢盆演奏出和谐奏鸣曲的女人,当是一个成功或者接近成功的女人。文章把厨房的经营打理比喻成锅碗瓢盆交响曲,如环佩叮当,掷地有声,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贴切。紧接着,作者话题一转,提出了又一个新的观念,出入厨房也并非是女人的专利,一个好男人,若能做到“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他必是男人中的佼佼者。由此可见,文章对人生这道大餐的阐述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谓是入木三分,句句珠玑,意蕴特别深远,作者把厨房视为人生的重要阵地,男人和女人尽可以乐享其中,大显身手,演绎各自不同的精彩,度过美好的人生。这一独到的见解,可以说是文章的最大亮点。

  纵观全文,一个小小的厨房富含着人生的大命题、大道理。文章既有对美食文化的体验和感受,又有对人生百态的感悟和反思,以及对亲情的感恩和思念。文章围绕厨房那些事儿,侃侃而谈,不落俗套,演绎了一场美轮美奂的锅碗瓢盆交响曲,无不令人拍手称快。

  欣赏这样的美文,笔者无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那灵动的文字犹如一个个跳动的舞蹈音符,始终刺激着读者的视觉感官神经,仿佛观看了一场盛大的美食文化大片,灵魂受到了强烈的洗礼,它完全堪称《舌尖上的中国》的又一个版本,让人受益匪浅,享受无穷。一篇难得的佳作,让笔者叹服不已,可谓是一顿丰盛的舌尖上的“文化大餐”,诚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浅谈一顿舌尖上的文化大餐】相关文章:

1.舌尖上的阳江

2.韩国留学趣闻不能错过的文化大餐

3.打造舌尖上的英语论文

4.浅谈壮族的文化

5.浅谈茶的文化

6.浅谈士的文化

7.《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1篇)

8.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编导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