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

时间:2020-11-06 20:43:1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

  一、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

  当代社会的巨大发展,对人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怎样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塑造新一代高素质的公民,就成为基础教育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地方文化课程正是为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供的一个重要资源。

  (一)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价值取向: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

  当今的文化世界是一个多元化并存的世界。每一种民族文化对于所属民族来说都具有自身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早已为人类学家的研究所确认。从整个人类来看,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这也是为一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所证实了的事实。有人还认为: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才能避免文化走入“特化”的道路,在当今西方文化已日趋特化之际,保持其他族群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特性,就如同保护濒临灭绝的稀有物种一样,是为了人类全体文化的永续存在而保存。地方文化课程既为文化传递的工具,在文化传递中引导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觉,是实现地方文化课程传承功能的根本。

  但是,如果对地方文化只认同、服从,而不反思、批判,从根本上说就不是或不符合教育的本性与逻辑。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如果教育仅仅被弄成由被动的、有依赖的学生去对以往的人类成就做某种无益的复诵,那么教育似乎就失去了意义。”新课改形势下的地方课程,从功能上说,应从对文化的传递与占有转变为对文化的发生与创造;从课程实施看,应由基于“外部塑造”的灌输式与认同式模式转变为基于“教育对话”的互动式与反思式模式;从教学过程看,应由机械、被动传承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建构、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文化变革、生成的过程。

  地方文化教材不仅是课程信息和知识的载体,而且应是激发学生参与对话,唤醒学生文化自觉的互动文本。以往的教材大多是单向的独白文本。哈贝马斯指出:“文本是一种语言,她像一个‘你’一样说话。她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文本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与读者对话。文本与读者实现对话,才能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探究欲望,才能引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反思,通过这种对话,学生的观点和认识才能不断与教材融合。而正是在这种融合中,学生进行着自主建构,生成出新的意义世界。

  (二)地方文化课程的性质定位:体现活动型与综合性

  地方文化课程是为实施公民教育开设的一门整合了区域文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型、综合性课程。

  地方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文化内容统整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课程目标并非局限在某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与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它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高度整合而产生的课程,兼具了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地方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人文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文化活动。

  (三)地方文化课程的目标确立: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构地方文化课程应当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根据地方文化区域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特点,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相互配合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了解家乡所在区域文化的有关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体验对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提升地方文化品位服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

  (2)了解家乡所在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

  (3)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艺术与民俗;

  (4)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当代社会与生活;

  (5)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资料,学会筛选资料。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观察、感受、体验、探究,了解和参与生活;

  (2)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历史文化传统,接受优秀传统,评价现实问题;

  (3)通过合作学习,了解区域文化的产生经过,体验在区域生活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4)尝试从不同角度、综合多种知识探究社会问题,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情,关注家乡所在的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2)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3)注重社会实践,关心祖国和人类的命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策略

  (一)课程建构的.基本逻辑: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

  文化相对自然,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之后,经由人为的努力所展现的新面貌与新境界。人类作为万物之灵,以智慧与双手改造环境,表达情意,形成多姿多彩的文化世界。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器用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及制造它们的技术)、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面对如此庞杂的认识现象,各地对地方文化的记载大多数都是从成人的视角来审视,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呈现,从专业研究的眼光来论述,写得比较艰深,连成人都很难有兴趣去细细阅读,更何况是学生呢?以下以《维扬文化》为例加以阐述。

  《维扬文化》教材的阅读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编者试图在知识逻辑与生活逻辑上寻找结合点,以内隐的维扬文化的知识逻辑应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特点,建构单元逻辑,确立“自然与地理”“历史与人物”“文化与艺术”“经济与社会”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主题,以显性的学生生活逻辑,来实现每个主题的起承转合,建构每个主题的结构逻辑。

  主题是教与学的基本单位。在显性的呈现形式上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每个问题的生成尽可能由儿童的生活来引发,话题的切入与转换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活动顺序来展开,由教材中的学生提出问题、发出号召、设计活动……这样实现教室中的儿童与教材中的儿童的对话与互动,激起学生体验的动机、合作的期待、探究的欲望。

  (二)课程选材的主要特征:凸显综合性的文化生活事件

  地方文化固然是历史的结晶,但并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文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化就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跳动在我们现实生活强劲的脉搏里。

  生活是人的存在形式,也是地方文化的生命存在的反映。“生活的世界是人的世界,是由人的活动所展开的世界,是人通过人自身的活动而生成的。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文化存在于人的生活中。地方课程从人们的文化生活出发,从学生的经验和需要出发,不以知识体系为纲,而是以综合化生活中学生的视界展开,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单一学科的逻辑。教材以生活事件为基本内容,作为一个个生活事件,它的内容必然是综合的,其中有道德内容,有非道德内容,有社会性发展的内容,有科学文化的内容等等,把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进行统整,努力体现一种与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课程的特色。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区域文化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区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事件或现象的综合分析、认识、运用能力。

  如维扬文化课程《寻找历史的脚印》主题,我们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为外地亲戚作导游切入话题,分为四个部分,把维扬美妙悠远的历史画卷次第展开。(1)“我从远古走来”,引导学生从新石器时代龙虬庄遗址中的炭化稻米猜想,到比甲骨文早1000年的陶文拓片的揣摩,追溯滔滔长江、悠悠运河之畔家乡悠久的历史;(2)“走近帝王”,带领学生从汉广陵王刘胥之墓──天山汉墓葬制之高、用料之珍贵,感受汉代王侯的威严和广陵国的强大,从结构之巧妙感受当时家乡人民工艺之精良。而隋炀帝陵上的秋风与衰草又引发学生对这位褒贬不一的风流帝王功过的争论;(3)“古刹钟声”悠扬,千年古刹光孝寺、大明寺,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艺术于一体,给人们讲述宋代“文章太守”欧阳修“坐花载月”的风雅故事和“放开眼界”的博大胸怀;(4)“古色古香”引领人们漫步今日繁华的扬州文昌路,体验“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那身居闹市的唐代石塔,不仅唤起人们对盛唐气象的追忆,而且引发学生对保护古建筑的思索……

  (三)课程教材的创作视点:选择有利于学生主体对话互动的呈现方式

  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创作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内容与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而存在方式取决于它的阅读对象,因此我们力求实现文化课程的广博内涵与读者喜爱的知识存在方式的转变,做学生喜爱的精神食品。

  文化像是一个有机体,具有丰富的生命力,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当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须依赖人类的努力。每一代的人都会以各种方式增益文化的内涵。地方文化教材知识的负荷是很重的,这是教材设计的难题:很容易把知识与学生生活割裂开来,变成客体化、对象化的学习内容。我们不仅仅把学生当成是地方文化的受体、客体,更把他们当成是文化的主体,在教材编写前特别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可能感兴趣的文化话题,揣摩他们面对这些话题可能生成的问题,问题展开的方向、思索的逻辑,把深奥的知识学习用儿童化的方式来呈现。

  在表达方式上,地方文化教材应加强与学生的平等对话,话题应由学生发起生成,话语风格是现代的,文笔尽量优美隽永。教材应力求图文兼美,每一个画面的选择,甚至色彩的搭配都尽可能体现文化品位,迷人的风景画、亲切的生活照、清新的话语体系,让教材面貌焕然一新。教材成为学生的家园、伙伴、朋友,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认识社会,用自己的言语交流表达。

  如何实现学生主体与文本的对话互动呢?教材设计者可选择与学习者年龄相仿、经历相似的少年,使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少年形成“伙伴”关系,“伙伴”之间不断交往、对话、共鸣。“伙伴”不断地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起教室中的学生对自己生活经验的回顾;“伙伴”不断提出问题,激起教室中的学生去反思、议论、交流;“伙伴”不断地发出倡议,引导活动,激起教室中的学生去观察、访问、探索、实践……教室中的学生与教材中的伙伴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相互作用中认识上不断地融合,建构出新的意义世界。

  地方文化教材可设计对话与留白,给学生参与、行动、反思、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学生及时贴上了本阶段活动时的照片,画出心中最美的图片或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当时的思考和喜怒哀乐。教材也就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令他们真情投入,留下的是串串成长的足迹。

  如维扬文化《园林漫步》一课,教材中由两个学生当导游,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瘦西湖,漫步长堤春柳,倾听徐园故事,观赏集“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于一体的五亭桥,聆听一夜造塔的传说……一起走进园林,一起沉醉于明清时代扬州的传说中,一起惊叹扬州园林艺术的精湛造诣。在游玩中他们发现问题,提出活动倡议,在对话中,教材中的伙伴引领教室里的儿童渐入佳境,身体在家乡秀丽风光中诗意般地栖居,心灵在维扬文化的历史时空中自由地飞翔……

  (四)课程功能的有效拓展:引领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课程不是静态的,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完整文化”,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意义的创造者和主体。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材,往往会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文化教材本身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供学生接受的知识信息,更重要的功能是引发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是非判断、价值取舍所凭借的范例与引子;文化教材知识呈现形式、问题切入方式、活动展开方式等不仅仅是为教师的教提供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因此,此教材设计力求遵循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有效地倡导主动学习、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新型学习方法,多鼓励和促进合作学习。

  教学的设计尽量以活动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实践性。教材强调与身边文化的密切联系,将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讨论、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地方文化课程的建构不应仅停留在“乡土气息”上,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地方文化教材编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既有美的内容,也有优美的形式。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笔者认为,只有美的,才会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美,才符合地方文化课程的意韵;美,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美,才会使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浅谈地方文化课程建构的基本理念】相关文章:

1.浅谈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的论文

2.浅谈关注语文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4.建构教学模式需求新型教育理念

5.企业文化理念

6.浅谈语文教学的建构与创新

7.论文化哲学的形上建构论文

8.建构理论下工商管理的教学理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