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时间:2022-09-18 09:50:19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通用5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通用5篇)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篇1

  “文化产业”是一个近年来不断升温的热门词汇,随着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生产方式演变和产业转型的扩散,它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俨然成为全球经济的宠儿。但是,在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高呼“文化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产业是未来的支柱产业”的同时,来自一些人文社科学者们的批判声也不绝于耳,以致发出“文化到底怎么了”的质疑。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声音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人们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解读是从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的,加上“文化”一词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就使得“文化产业”具有多重涵义。本文拟对关于文化产业的两种解读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诸位学界同仁。

  一、文化化产业

  首先,文化产业可以被放在一个共时性的语态中,即将其与金融产业、制造业、航天产业等其他门类的产业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应是一个形容词,意指“与文化相关的”、“加入了文化要素的”。

  在文化产业的概念尚未进入人们的中心视野时,文化相关产业仅仅是第三产业中归属于现代服务业的一个不怎么引人关注的部分。但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它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向外辐射,将影响扩展到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每一个角落。在现代社会,产品的竞争实质上越来越倾向于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公众意识的迎合和引导,即通过增强产品的文化内涵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因为随着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变,产品之间在材料、功能等物质方面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这方面的同质性竞争已经越来越趋于白热化,只有为产品注入特有的文化内涵,才有可能提高产品的被认可度。比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在食品包装袋上加一个小故事,或是一两句文化标语,将食品与某位名人联系起来,于是有了含着纪晓岚智慧的沧州小枣,刘三姐做豆腐失误而发明的豆腐乳,甚至小李飞刀的最爱——酒鬼花生等等。这些厂商在销售产品时,附带销售了一份文化概念,在产品质量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会更加容易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再比如‘韩国近年文化产业势头强劲,在东南亚甚至世界范围内拥有一批影视、音乐方面的忠实观众,他们由接受韩国文化,进而接受韩国的服装、饰品、数码产品等等。由此可见,市场竞争的关键已经是文化的竞争。人们认同了某种文化,自然容易认同这种文化下的各种产品。优秀产品的意义已经超出产品本身,变成了文化消费。

  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已经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的走向,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观念。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和文化的结合物,自然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全球化的影响,这在美国、英国、日本等文化产业大国的身上有突出的体现。有人将美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方式的‘薯片’,代表美国文化特征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现代信息科技文明的硅谷‘芯片’”。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于是就有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区分,产生了不同文化间的渗透与反抗。强势文化总是借助于其强大的文化产业的力量,把它的价值观念推行到其他文化中。而其他国家自然而然地便会采取相应的国家文化政策来降低外来意识形态对本国意识形态造成的负面的影响。比如法国政府就采取了限制进口美国文化产品、补贴本国文化产品的政策;1994年法国政府颁布法令,要求所有法国电台播放的音乐节目中至少有40%是法语音乐。无论是渗透或是反渗透,文化上的较量最终都会具体地体现于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程度上。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既实现了本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实现了本国、本民族文化对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或者说至少是能够抵制他国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化

  由于文化产业是随着人类文化生产的发展不断嬗变的过程,我们也有必要从历史的层面对文化产业进行历时性的解读。这时,文化产业对应的是英文的Culture Industry,这一概念的使用源于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他们在1944年发表的《文化工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中首次提出Culture Industry的概念,其本意是,大众文化出现了文化单质化和一体化的问题,其原因是文化的商业化与工业化,大众文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社会有计划、受控制的工业生产部门,因此必然具有一般商品生产的特征,他们所谴责的是文化工业使文化成为了一种彻底标准化了的、有组织的文化控制。所以在这里,industry(产业/工业)一词使用的是单数,culture(文化)也是使用了名词词性,这是一种对单一的工业化形态的比喻性说法。关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评及相关学者对此批评的批判已有诸多讨论,不再赘述。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化,文化生产市场化,它是文化生产的一种高级生产方式。正如布鲁诺·费莱在《当艺术遇上经济》中所说:“其实正因为我们对市场运作模式有所误解才会促成‘市场机制制造出劣质艺术’这个普遍概念的产生,而从实证主义的观点来看,这种观念也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市场机制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艺术,甚至有可能是最高品质的艺术,若要了解这个论点,就一定要探讨‘市场’背后的本质。市场只是反映需求的机制:如果说对劣质艺术有需求,劣质艺术应然而生——若对优质艺术有需求,优质艺术则应运而生。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假定市场中对优质艺术的需求不存在。”而从整个人类史的角度来考量,人类从诞生之初就进行着文化生产。人类的文明史也可以看作是人类文化生产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精英到大众、从被动到主动直至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人类诞生以后,在和自然界进行艰苦顽强的斗争中不断地改造着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了人类本身及其群体组织,实现人从猿人到智人的转变,从原始群到氏族部落公社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同时又是早期人类进行文化生产的过程,在文化生产的原始阶段,由当时原始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所决定,所有人都是文化生产的主体,人们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然而,剩余产品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使得文化生产的主体发生了分化,文化生产与消费发生了错位,大部分的文化生产者处于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成了统治阶级的特权。文化消费具有了精英化、小众化的特质。文化生产主体的分化一方面反映了社会阶级分化的情况,另一方面又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生产的繁荣。

  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使文化生产得以以较大规模进行并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对于人类的文化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又使得文化消费迈出了走向大众的第一步。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以英、法、德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把人类社会推进了工业化时代,现实对文化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业化使得社会能为更多的文化生产者提供生活资料,从而使文化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工业化的大生产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生产得到了工业化的物质生产之强有力的支持。文化生产的规模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产品可以大批量的复制,从而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得以广泛的传播,这使得文化、科学和教育的普及成为可能。

  确实,文化成为产业必然会失去一定的多样性,但这种负面因素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文化的产业化、文化成为商品是人类的伟大进步,是人类的精神属性对物质属性的阶段性胜利。

  人类天然的具有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属性。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要面对自然、面对生存,首先得到满足的是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是被压抑的。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逐渐丰富,人类逐渐开始释放和关心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的文化生产规模的一步步扩大,正是人类精神需求越来越得到重视的明证。而到了文化产业的时代,人类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超越了其他的物质需求,人类第一次如此重视自己的愉悦体验和精神享受。

  从前面的文化生产历史回溯中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是文化生产产业化的直接原因。首先,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大丰富了人类的物质产出,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求。其次,科技发展将人类从劳动生产中进一步解放出来。科技的发展使人类的必要劳动时间大大减少,人们可以工作较少的时间而获得更多的劳动产出。这样带来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就是人们的闲暇时间的普遍增多。为了对闲暇时间进行有效的利用而不是无所事事的白白浪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自然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总之,人们需要更多的文化产品,人类有时间来进行更大规模的文化消费,这两个主客观条件在科技发展下得到了满足。而科技恰恰是人类智慧的产物。整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人类通过自己的智力来支配运用物质,从而将自己被物质需求压抑的精神需求释放出来并满足它,这是人类精神的伟大的“自我解放”。

  三、结语

  前面对文化产业的两种解读相当于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之横纵两个方向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位:即在其他产业中加入文化的因素和直接将文化变成产业。需要明确的是,文化产业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可分的,甚至于是无法区分的。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篇2

  摘要:体验经济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是生产技术和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后,消费者需求转型升级,追求精神和心理满足的必然结果。它要求其经济提供物必须具备个性化、参与性、创新性。本文以此为背景反观济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深化文化旅游模式改革,增强消费者互动性,抓住消费群体兴趣点,吸引消费者注意四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体验经济;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模式;济宁

  1、什么是体验经济

  体验经济是由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首次提出的,近年来逐渐作为一种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新的经济形态而引起国内经济学界的注意。所谓体验就是商家通过自己的服务和商品为消费者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在体验经济中,消费商品从单纯满足物质和生理需求转而更多地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消费者通过消费行为获取美好体验的时间也从购买产品后前置至消费过程中甚至企业生产过程中。体验经济的这种个性化、人性化的消费方式,以及自我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诉求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提升和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后消费需求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追求自我实现的高端需要。同时,体验经济采取的是一种以时间占有为目的的在线消费模式,约瑟夫派恩说过:“如果你为物品和有形的东西收费,你所从事的是制造业。如果你为自己开展的活动收费,你所从事的是服务业。只有当你为消费者和你在一起的时间收费时,你才算进入了体验业。”[1]体验经济中,消费者实际上是在有意识地购买时间、消费时间,因此,未来体验经济中,谁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让消费者得到更高的精神上的满足,谁就能赢得竞争。体验经济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经济提供物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个性化。体验指人们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回忆。消费过程会结束,“体验”却将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令消费者心甘情愿为这类体验付费的原因在于这种体验带给消费者精神和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对某一消费者来讲它是唯一的,有时是不可再生的。所有这些都要求体验经济的经济提供物应该具有个性化的体验感受,如此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第二,参与性。与农业经济提供产品,工业经济提供商品,服务经济提供服务的单向输出性不同,体验经济满足的是消费者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美好体验的获得需要消费者的全程参与,需要通过消费者与所筹划事件之间的互动而产生。所以体验经济提供给消费者的应该是具有互动性、参与性的经历。

  第三,创新性。体验经济采取这种以时间占有为目的的在线消费模式要求其经济提供的物必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尽可能多地占据消费者的注意时间,这就要求其经济提供物要有足够的创新性和趣味性,如此创造出的体验才会是令人难忘的。因此创意是体验经济的灵魂和根本。

  2、济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1丰富的文化资源

  济宁作为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富集区,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运河文化、太白文化、水浒文化、梁祝文化、汶上佛教文化、微山湖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多种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包容,长期共存。济宁境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现有古遗址300处,古建筑群70处,古墓葬60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49处,市地级145处。曲阜、邹城市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孔庙、孔府、孔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还有邹城“四孟”(孟府、孟庙、孟母林、孟林)、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刻及济宁城区的太白楼、汉碑群等。自然景观众多,曲阜石门山被开辟为国家森林公园,邹城峄山有“岱南奇观”之美称。另外,还有水泊梁山、京杭大运河、微山湖等风景名胜[2]。

  2.2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文化产业具有污染少、消耗低、效益高的优势,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济宁作为文化资源大市,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把建设文化名市作为济宁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的契机。近年来,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财政、资金、土地、金融、工商、人才等方面完善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还设立了市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和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有力地支持了济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1.85万家,从业人员15万余人。2014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48亿元,占GDP比重为3.89%,占比位居全省第四位。按照省委关于构建鲁文化产业园、运河文化产业带、文化产业聚集区的要求,济宁市发挥优势、整合文化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了“一园、两带、四区、十大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结构合理的文化产业集群。还出台了《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加大了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力度,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仅有的4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之一。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十大工艺美术特色产业基地。以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和世界儒学大会、专博会、省文博会为代表的“一节三会”为扩大济宁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成为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网络服务、文化创意、数字传输、动漫影视等新兴文化业态在济宁市悄然兴起。曲阜文化产业示范园联手北京万豪卡通建设了“曲阜万豪卡通儒家文化动漫产业基地”。前不久,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也同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借助爱奇艺在互联网、新媒体等方面的优势,在影视制作、动漫网游、文学(剧本)、人才培训、文化传播、文化创意等方面展开多项合作。

  3、济宁市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文化资源多以静态展示为主,缺少体验项目,游客逗留时间短

  济宁文化资源丰富、境内古迹众多,但开发都停留在简单的展示、游览等层次,缺少旅游演艺、影视创作、动漫游戏、数字化体验等对文化内涵的深层次挖掘与创作。例如曲阜的“三孔”、邹城的“四孟”、汶上的佛牙等宝贵的文化资源基本都是以传统的静态物质呈现的方式展现给游客,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缺少互动,无法获得深刻的体验和独特的旅游经历。很多人慕名而来,却只能听听解说、拍拍照,对其价值缺少深入的体会。这种以单一的静态展示为主的游览导致游客滞留时间短,体验仅停留于表面。在体验经济悄然兴起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中带来的个性化体验,单一的静态展示和被动游览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据统计,旅游者在曲阜、邹城等地的游览时间平均只有0.4天,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不到体现。

  3.2传统文化产业与新兴文化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

  目前,文化产业的效益主要来旅游、工艺品、餐饮、住宿等传统文化产业,修学培训、动漫游戏、演艺娱乐、影视传媒、数字艺术等新兴文化产业占份额较少。2015年,代表文化新业态和热点行业投资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行业和专业化设计服务两个行业分别完成投资0.3亿元和0.2亿元,投资完成量居济宁市52个文化产业行业中的第44位和45位,二者合计投资完成量仅占全市文化产业投资的0.2%[3]。

  3.3文化产业创新创意缺失明显创新创意是提升

  文化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文化产业附加值高、产业链延伸潜力大,且具有极强的关联效应和融合形态。但目前,济宁还是以传统文化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数字类、创意类产业占比过低,创意推动产业融合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缺乏增长动力。

  4、基于体验经济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辨

  4.1开发特色主题式体验,深化文化旅游模式改革,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成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必然选择,也必将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新支柱。济宁现有文化产业产品类型还不够丰富,文化旅游资源也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创新,各景点在开发上各自为政,没有构成合力。要将各个分散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依托文化旅游促进各类文化产品的借力发展,拓宽文化产品线,就必须在各景点、旅游服务和文化产品间建立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体验主题。主题是联结个各景点的灵魂主线,是体验的基础,它能激发旅游者的联想,使其与所见景物传达出的信息产生共鸣,进而增加对产品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体验程度。因此,可以把突出济宁文化旅游载体的不同特点作为切入点,深层次、多领域挖掘其文化内涵,构建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佛教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体验主题。以儒家文化为例,可以突出济宁市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独特资源优势,整合曲阜、邹城两市的旅游优势资源,借助孔子文化节、尼山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孔子文化品牌”,依托“三孔”、“四孟”等名胜古迹,丰富现有的杏坛圣梦、明故城开城仪式、祭孔乐舞、鲁国古乐表演等演艺项目,结合孔子文化博物馆、孔子六艺城、儒源儒家文化体验中心、万豪儒家文化动漫体验中心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项目,打造拜圣朝觐游、儒风雅韵游、儒家文化体验之旅等旅游主题。还可结合孔子研究院、孔子文化礼仪学校、孔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尼山书院打造孔子故里修学游、中华成人礼、国学修学之旅等旅游主题。同时,加快开发尼山、石门山、九仙山、九龙山,建设蓼河仿古文化商业街,增加度假休闲、农业观光、购物娱乐等体验项目,进一步丰富各旅游主题的内容,使游客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更丰富的行程,从而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如此才能够增加游客的逗留时间,使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体现。

  4.2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增强与消费者的互动性,促使整个文化产业更加聚焦“用户行为”

  基于万物互联本质的“互联网+”模式,以其多元化的资源平台、用户流量、文化产品、入口渠道,突破了传统PC端的网络结构,推动整个文化产业更加关注“用户行为”,用户行为大数据成为指导资源配置、产业运作的重要指标。这正迎合了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重视个性化、参与性消费体验的需要。同时,用户的娱乐消费需求也打破了文化产业单一运作模式,促使过去分裂的文学、戏剧、影视、游戏、动漫等领域不断创新融合,跨界衍生成为常态。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的成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它的海量存储能够将用户所有的消费行为都记录下来,从中分析出其文化消费偏好,甚至可以推导出用户的文化心理。在此基础上,文化企业能够加深对受众市场的把握,将市场分析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大数据库等方式,打通文化资源、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各环节数据,依托文化产业监测平台加强对文化产业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和研判,充分挖掘文化产业数据价值,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从根本上推进济宁传统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4.3抓住消费群体的兴趣点,大力发展动漫、传媒、娱乐、演出、影视、数字艺术等新兴文化产业

  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兴趣点逐渐从消费后转移到消费过程、甚至产品生产过程中,传统文化产业以静态展示、呈现为主的消费方式对消费者来说正渐渐失去吸引力。与此相对的,动漫、传媒、娱乐、演出、影视、数字艺术等新兴文化产业因其更紧密的科技融合度,更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为消费者开拓了更广阔的体验空间,从而更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因此,应该加大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准入门槛,加强金融服务,鼓励民营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文化领域,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和项目,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4.4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内容产业,吸引消费者注意,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

  当代文化产业在体验经济以时间占有为目的的在线消费模式下,通过争夺消费者的消费时间而争夺利润,文化产品的竞争变成一种争夺注意力的竞争。要增强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关注传播方式的改变,发展数字化内容产业。与过去物体或物质产业的产业形态不同,当代文化产业标志性的特征就是对文化创新的高度依赖性,并将这种创新视为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核心,这种对创新、创意的极大需求催生了文化产业的高端形态——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创造力为核心,是一种植根于文化沃土,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多与信息、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精神心理性服务活动相关,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后,人们追求精神文化娱乐的必然产物,是精神消费与娱乐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它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精神化、心理化、个性化、独特化特征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电视媒介由模拟向数字的转化,基于固定载体的传播媒介向基于网络载体的传播媒介的转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催生了数字化内容产业。数字化内容产业是信息技术与文化创意高度融合的产业形式。它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简单来说,数字化内容产业即流过那条“粗管子”——光纤宽带电缆的所有节目。未来基于数字技术的信息内容和服务产业边界将会越来越扩大,今天日渐走热的'短信、网络游戏和VOD点播、音乐下载、手机增值服务,甚至QQ、POP等都属于这种新兴的数字化内容产业[4]。互联网是数字内容产品制作、传播的最大载体,它的快速普及将带动数字化内容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而数字化内容产业也正借助移动终端,以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改变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为人们提供更具创新性、互动性的消费体验,从而达到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目的。然而,正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化内容产业都将创新、创意视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核心,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数字化内容产业,就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于传统商品,文化产品注重体验性,不会在消费过程中损坏,具有可重复使用性,但也因其体验性而极易被复制、仿造。这样就难以保证产品的稀缺,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文化创意产品更是如此。因此,根据文化产业的特殊性,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帮助规避文化创意企业的经营风险,应该成为政府扶持文化创意企业时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派恩,詹姆斯吉尔摩.体验经济[M].夏业良,鲁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济宁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济宁调查队.济宁统计手册-2009[Z].2009.

  [3]济宁市统计局.从文化产业投资分析打造济宁文化强市之策[EB/OL].

  [4]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篇3

  一、大力培育少数民族文化品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优势产业

  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民族地区如何把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挖掘出来,坚持民族化特色,是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根本路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各民族流传下来大量优美动人的传说、神话和史诗;创造了众多美妙的音乐、舞蹈和绘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流传下来很多具有实践意义的科学典籍;少数民族的建筑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民族地区原生态的自然风景、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以及动人的歌舞等都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国的云南、贵州、内蒙等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就很好地开发和利用了这些极具特色的文化资源,其民族文化产业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比如《草原传奇》、《印象刘三姐》、《云南印象》和《多彩贵州风》等典型实例,既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又极好地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当前保持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增强文化生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挖掘和开发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时,一定要突出文化产品的少数民族特色,要注重培育特色品牌,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有效路径。在少数民族特色品牌培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要加强文化产品的创新研发。同时,各级政府要鼓励文化企业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对文化产品进行创作和生产,创造出更多的人们喜欢的文化产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十一五”期间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发展重点并不是很明晰。我国政府于2009年公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此后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确定了动漫业、文化旅游业、文化会展业、艺术创意与设计、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业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个重点领域。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政府更加需要确定和推进相应的重点领域。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是民族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应重点结合本地区文化资源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但受到少数民族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政府需要审视重点文化产业开发民族文化资源的方向和发展方式,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上要根据特色推进。为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做好项目审核,对项目要进行严格的前期论证,比如所开发的项目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力、所开发产品的市场预期、价值要素等都要严格论证,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产业在保持民族文化原生态基础上得以发展。此外,少数民族地区在推动重点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上,也要根据地区发展现状,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在深入挖掘少数民族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基础上,探索加大使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元素,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发展;要善于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现代市场价值,使少数民族文化元素成为有市场需求的生动的文化产品,所要开发的文化资源必须和当代社会的现代元素联系起来,通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消费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培养良好的亲和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要在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挖掘文化的市场价值要素,要根据大众的消费取向,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增加值,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方式

  (一)更新观念,激发文化企业的发展活力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应该依托本地区极具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做好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特点和时代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发展方式的创新。一直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固有观念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羁绊。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和改革深度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地区要想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在文化发展方面有时难免会有保守观念伴随,一些文化企业的发展也是传承计划经济的发展观念和模式,不能大胆迎合市场进行创新。文化企业应改变文化发展方面的固有观念和落后思维,要尽快根据市场形势和要求,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企业管理方式和发展模式,要根据市场需要创新研发文化产品,加快现代文化市场主体的培育,促进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要大力培养骨干文化企业,全力支持大企业做大做强,适当鼓励小企业不断发展。同时,要加快文化中介机构的发展,建立规范的文化行业协会,使文化市场获得更好的循环发展。

  (二)重点支持创意与科技的结合

  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有的根植于浩瀚森林,有的潜藏于山水之涧,有的又蕴育在泥土与草原中,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深藏于民间,需要不断挖掘探索。如果不对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进行很好的保护和传承,其生命力和传承功能必然会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发展逐渐淡化。当前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就是加快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而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就是创意与科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意和高科技开发的有效结合,建立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尤其是近两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内容、网络文化等各类新兴文化业态发展迅猛,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极大拓展着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方式,使文化产业复制范围和传播能力无限扩展,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这部分内容已经成为文化产业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注重这些高科技产品和民族文化资源的有效结合,通过现代高新科技手段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民族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等得以升华,开发出有科技含量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品,这就是发展的动力。

  (三)创新投融资方式,促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落后,政府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也相对有限。文化产业要有所发展必须有较强实力的文化企业作支撑,而充足的发展资本是文化企业壮大的必备条件。国家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拓宽了文化企业的融资道路,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企业由于地域等客观条件限制,其融资渠道还是受到局限。为此,少数民族地区要开拓思路,多方拓宽融资渠道。首先,政府要积极举办文化产业博览会,为文化企业创造条件,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和企业实力展现出来,吸引国际国内更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投资开发。其次,搭建文化产业各种形式的交易平台,提供能够供资本挑选的各种发展项目,为文化产品信息和资本信息提供点对点的交易平台,推动资本与文化企业的结合。第三,逐步建立金融支持系统,引导政府与社会资金向文化产业重要项目倾斜。同时,政府一定要鼓励有发展潜力、符合上市条件的文化企业积极上市,以拓宽资金来源和渠道。

  三、创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人才策略

  (一)突破人才瓶颈,创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文化产业是可以把人才、创意统一于一体的行业,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资源整体不足,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人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都很短缺。首先,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要根据本地实际善于发现人才,使用好、培养好人才,形成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的良性互动,使人才成长能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能带动人才成长。其次,要研究文化创意人才成长环境和规律,为文化创意人才提供更适于创业的发展空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尤其稀缺,政府及用人单位要积极打造有利于发挥各类文化产业人才智能的人力资源生存环境,要善于把一些基础性的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的氛围营造有机结合起来。第三,要采取流动和柔性的人才政策,以吸引各类文化产业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建立公平公正的人才管理机制;要坚持重艺又重才的人才培养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文化企业特需的人才政策,尤其是要注重资助和培养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二)逐步完善人才教育培训机制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依托,文化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支撑,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教育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后劲。少数民族地区要逐步形成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开展文化产业需求的各层次人才教育和培训。在人才培训策略方面,既要积极培育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本土文化人才,又要善于引进本行业领域的尖端人才。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的绩效管理机制要及时建立起来,实现文化产业各层次、各类型人才的合理配置,发挥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最大潜能,为高端人才打造适宜的生存空间,为其他各类专业人才打造适宜的成长空间。同时,做少数民族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作,一定要处理好人才对外引进与内部培养的关系。在内部人才培育方面,要认识到现有民族文化产业人才是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主力军和推动者。为稳定人才,要尽力为现有人才队伍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并注重舆论引导,在当地形成人才强业的共识,通过优化配置、培养提高等手段充分发挥人才的才能和作用。在外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专家顾问、召开研讨会、举办学术论坛等形式,根据本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引进外部人力资源,逐渐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人才队伍。

  (三)注重调节人才结构与人才规模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加大人才队伍的规模建设。同时,还要注重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专业人才和尖端领军人才的培养,要根据基层和文化企业需求调整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近年来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增加很快,但人才供应与需求结构不平衡。现实情况要求文化企业在进行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时应处理好规模与结构的比例关系。要突出高层次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同时又要兼顾各个方面的人才培养;要不断壮大服务基层的文化人才队伍,又要选拔各方面的尖端文化人才,力求做到文化人才队伍在专业结构、年龄、市场需求等各角度的合理使用,使人才层次分布、人才类型与文化产业布局和文化发展方向协调一致。

  四、注重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培育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的增长极

  产业集群是相互联系的企业及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在产业集群聚集区里,人、财、物的流动性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资源根据市场需求得到有效调配。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一般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特点,聚集性使企业的交通、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化解风险能力有所增强。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销售上具有明显的集群化特点,建设产业集群也成为文化产业行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实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挖掘产品特色是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的主要手段,通过发挥各民族文化的比较优势,在特色的基础上培育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集团,通过建设中心文化区域带动周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在当前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各企业之间的生产、流通、服务等各环节没有很好地整合,其中各行业长期的条块分割、壁垒成为束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文化产业发展要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必须突破行业壁垒和束缚,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和发展领域。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逐渐扩大产业规模,建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链条,在发展链的基础上再进行产业集群的建设,以更好地增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地方政府可以先行考虑重点项目,加强文化产业基地的示范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产业基地,建设具有产业拉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然后以此为点从整体上进行规划。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载体,其中的重大项目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支点。文化产业发展要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带动相关企业资金、人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资源投入其中,以整合的方式将少数民族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也要着重依托重点项目,通过发挥产业基地的辐射功能,以点带面式地带动文化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甚至可以实现几个区域之间产业集群的建立,从而促进整个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包括广播、出版、电影电视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等,是涉及行业众多的产业。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要想得到较好发展必须找准增长极,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宽广,文化资源禀赋相差甚远,有时候各方面各行业都照顾到的均衡发展反而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开发,也不利于文化企业的互相协作。因此,实施同一发展战略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来说也不现实,各地区应有针对性地根据各自的特点发展重点部门和地区,逐渐利用主要行业和地区的成功发展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的发展。例如四川成都的动漫和会展业、广西的旅游及美术工艺品产业、内蒙古的草原文化产业等都发展得比较好,可以让这些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成为各自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极,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的发展,达到促进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

  在培育文化产业增长极的基础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应该是采取文化产业链的发展形式,以主导行业带动其他相关文化产业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使少数民族特色分散的资源集约化。首先,找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以资产或者企业产权做纽带,突破行业垄断和壁垒,以市场化的机制推动跨行业、跨地区以及跨所有制的联合或重组,组成大型的有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其次,根据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元素的禀赋特色,发展有少数民族内涵的文化产业园区,以此为重点发挥相关的产业链效应。文化产业的三个相关产业:零售业、金融业、邮电业都对文化产业集聚有着显著正向的影响,体现文化产业对这些行业依赖性非常强,协同扶持这几个行业能够起到交叉强化的效果。这些都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第三,重点打造混和性文化产业项目。比如,可以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一些开发比较成功的、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演艺项目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文化资源、技术、人力、资本等市场要素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分析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发展前景进一步确立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五、拓宽视野、面向世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对外交流

  (一)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要以文化产品为媒介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必须要有面向世界的视野与胸怀,把文化精神体现在文化产品中,以文化产品为媒介,通过出口产品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是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比如,可以对有历史积淀的文化产品进行复原开发,每个民族都有历史文化遗址、民族服饰等文化的载体,这类文化产品原来就存在,历史悠久、深入人心而且有神秘色彩,人们比较感兴趣;还可以对民族歌舞等原有民族文化进行创新,然后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化宣传媒介广泛宣传,使优秀传统文化合上时代的节拍,通过现代手段得以传承。

  (二)以链促销,走国际营销分工体系

  为更好地弘扬民族地区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少数民族地区要鼓励文化产业突破国内文化市场营销,走向国际市场。地方政府初期可以组织文化企业参加一些会展、博览会等,为优秀的文化产品搭建展示平台。当产品在国外有一定的市场和认可度时,可以直接在国外把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生产制作联成一体,使生产和营销形成一条产业链,以增强产品竞争力。少数民族文化也可以通过与国外文化企业合作的形式,直接在国外编排演出,直接推广营销,推动文化传播,弘扬民族文化。

  (三)打造大型文艺活动,构建国际交流平台

  通过开发精品文化资源,举行一系列文化活动,向世界推广少数民族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魅力。近年来,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敖包文化、马头琴文化,云南地区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都开发得比较成功。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民族地区整个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增强其他国家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篇4

  一、视角的选择

  首先,比较优势理论一般是从静态角度来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以及资本、技术等存量状况,进行比较优势分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区域在某些范围内所具有的差异性及有利因素,有利于区域挖掘和利用本地区优势,增强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依托进行,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一方山水,一方人文,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遵循市场运行规律,所以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作为区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第三,文化产业大部分集中于知识型和技术型产业。传统文化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和动力,文化创新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对区域发展文化产业进行科学指导。第四,文化需求是文化产品生产的原动力。各个区域的经济水平和发展方向不同,所以产生的文化需求也不一样。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各地需求状况,了解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可以避免目前各地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同质化现象。

  二、池州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分析

  池州市拥有156万人口,占地面积约8272平方公里,地处长江经济带,是安徽“两山一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市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资源优势

  (1)丰富的自然资源。池州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与芜湖市、黄山市、安庆市相接壤,是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同时也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池州市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河湖交错,堪称华东沃土、江南奇葩。池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7%,建立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和升金湖。池州市是安徽重点保护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有罕见的植被物种,例如红豆杉,香榧、黄山木兰、猬实、银鹊树等,全市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其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深厚的文化资源。池州市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积淀,其设州置府始于唐武德四年,迄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池州历史文化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一是诗文化,池州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李白、苏轼、杜牧等众多文人雅士都曾驻足寻芳,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脍炙人口的诗篇。二是宗教文化。九华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它不仅风光秀丽,而且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拥有僧尼千人,寺庙百座,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三是多彩的戏曲文化。青阳腔、罗城民歌、贵池傩戏、石台目连戏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是贵池傩戏,始于母系社会,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具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色。另外还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其中以九华山佛茶、石台天方茶叶最为有名。

  (3)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能够顺利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力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所在,只有人力资源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虽然池州市具有良好的文化资源,但是人力资本明显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资本。池州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结构不均衡。党政人才学历结构本科大约占27%,大专占51%,尤其在企业单位,本科学历的人才只有10%左右。另外,高校毕业生也纷纷通过各种途径留在外地工作,导致池州的人才大量流失。从以上可以看出,池州市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创意、管理类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缺乏,这也是制约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技术条件

  迈入社会信息化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池州市工业化水平低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文化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传承。虽然池州市现代技术水平不高,但是在传统技术以及表现上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池州市是历史名城,传统的技术水平相当高,区域性的民族特色也非常明显,例如青阳农民画,以其独特的构图与选题,秉承了中国画艺术基本特征,具有丰富的欣赏价值。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池州的文化产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想要获得长远的发展,还必须与创意、技术结合起来。因此,在技术方面,池州市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以此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3.消费需求结构

  池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2011年实现GDP417.45亿元,人均29471元,人民生活已达到小康。尤其是近几年,池州市居民消费的热点不再是生活必需消费,文化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2012年,池州市农村人均收入875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85元,年均增长13%。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是拉动消费的基础,也是决定消费能力的根本因素。另外,池州是一个生态城市,环境优美,旅游消费需求旺盛。2012年池州市国内旅游收入达261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8%;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104.2万,增长34%;2012年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4768万美元,增长57%,接待入境旅游人数约43万,比上年增长23%。池州市巨大的消费潜能,为池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通过上述对池州市文化产业比较优势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池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池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人力资源的短缺、技术条件薄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程度,关键就在于创新、管理能力的强弱。因此,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就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特色,优先发展优势产业,重点提高人才素质,发展本地区经济,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

  三、池州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举措

  1.扬长避短,优先发展优势产业

  池州市是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地域特色浓厚,但是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资源整合力度需要加强。首先,池州市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优势,以旅游业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对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比较高,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人文自然资源是吸引消费的主导力量,例如池州市灿烂的“诗文化”“戏曲文化”“茶文化”“佛教文化”都为其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提供了保障。其次,池州市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圣地。池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而且还具有强力的政策支持,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最后,文化旅游产业能够有效地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带动池州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池州经济还不发达,只有通过文化、生态的独特性来凸显区域城市优势,避开池州比较劣势和短板,拓展池州文化、生态优势,使池州优势最大化,进而实现池州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

  2.树立文化品牌,增加品牌知名度

  文化品牌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通过有力的制作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建立属于池州的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体现池州的文化精神,扩大池州文化的影响力,推动池州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纪录片《大黄山》,展现了黄山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扩大了黄山的品牌影响力;电影《阿诗玛》则通过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优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使云南石林家喻户晓。历史和大自然赋予了池州厚重的自然文化资源,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目前,池州拥有三大文化品牌:一是因佛教圣地而蜚声中外的“九华文化”;二是因杜牧的《清明诗》而闻名的池州“杏花村”;三是以优美的自然生态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池州市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优势,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并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树立池州的文化品牌。例如,正在筹备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九华”,将旅游与文化完美结合,会大大提升池州的文化品牌,扩大池州的影响力。

  3.积极引导消费,扩大文化市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民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一个地区的需求层次结构同这个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有关。文化需求是高层次的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精神愉悦的需要。池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几年来呈现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生活基本消费已趋于饱和,文化消费市场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池州市政府应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文化消费,一要充分利用池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消费向个性化服务方向发展,拓展旅游者在池州消费的时间与空间;二要加大在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配套服务,拓展本地区居民的消费领域。

  4.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文化产业

  池州的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经营状态,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另外,由于缺少资金投入,资金和资源没有形成合力,许多艺术还处在璞玉混沌阶段,也没有形成支柱型和旗舰型的文化产业。池州市在区位、资源、交通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首先要充分发挥池州市优势条件,重点发展池州市旅游文化产业,以旅游业为核心,构建旅游文化产业链,辐射和带动池州市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市场需求大,产品增值价值高,大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第三,池州市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产业链和创意文化产业链,结合资源条件和人文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创新模式,探索科学合适的文化产业开发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同时,文化产业化也是树立文化品牌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致力于池州以文化名市的战略实施。

  5.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人力资源优势

  虽然池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但是简单地依靠资源的比较优势,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不利于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另外,文化产业越来越与高新技术联系起来,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素质人力资本。文化产业以文化为内涵,在市场中进行运作,面对日益剧烈的竞争压力,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池州市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现状不容乐观,总体看来,总量偏少,缺乏高素质人才,结构失衡,人才吸引力不足。池州市应重点关注人才的培育与引进。首先,利用高校资源,开设文化产业相关学科,有目的地培育学生创新能力,还要加强文化企业的在岗学习强度;其次,建立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创新激励模式,引进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决定着其他资源的发挥效力,池州市文化产业若想在市场中具有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素质。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 篇5

  一、安徽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现状概述

  从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增长速度来看,安徽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从2008年的526.7元增至2013年的956.03元,年均增长率为16.3%。从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来看,也有明显提升,从2008年的5.53%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7.04%。安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在中部六省具有一定比较优势。数据分析显示:2007—2011年,安徽省城镇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年长率为14.2%,仅落后于河南,处在中部地区第二。安徽城镇居民平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从2007年的259.91元逐年增至2012年的413.61元,在中部居于第三位,高于河南、湖北和江西。农村居民平均文教娱乐支出从2007年的283.17元逐年增至2013年的376.66元,2011年仅落后山西,处在中部地区第二。

  二、安徽省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安徽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虽呈现出增量趋于加速、产品趋于丰富、服务趋于多层等良好态势,但也存在与全省城乡居民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期求,以消费拉动文化发展的需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等状况。

  (一)在消费总量上,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是反映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高低和居民文化生活质量的综合性指标。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则会出现“井喷”。据统计,2013年安徽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38.87亿元,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理论上分析,居民文化消费应进入快速增长的“井喷”阶段,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统计部门的数据来看,2012年和2013年安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比重均超过7%。2012年,居民文化消费总体增速为9.24%,小于12.1%的经济发展速度。

  (二)在消费水平上,存在区域间、城乡间和群体间的不平衡

  一是区域间文化消费不平衡。安徽各市间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差距较大,从文化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来看,2012年占比最高的芜湖市达到9.02%,比最低的淮北市高3.47个百分点。2013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达到2411.16元,最高的马鞍山市(3719.26)是最低的六安市(1361.57)的2.73倍。在公共文化资源拥有方面,2012年阜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56.46万册,居全省第12位,仅相当于全省总藏量的2.49%,约为合肥市的1/10;而其人口数却占全省总人口数的14.9%(常住人口数约占全省的12.8%)。二是城乡间文化消费不平衡。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明显落后于城镇,2013年芜湖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2456.06元,其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610.84元,仅是城镇的1/4。三是不同群体间文化消费不平衡。需要引起关注的农民工、下岗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文化消费水平堪忧。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大省,农民工能享受的文化服务偏少,业余文化生活总体单调,文化消费能力、消费时间、消费频率等方面问题较多。

  (三)在消费结构上,新兴文化消费发展不够

  文化消费结构是指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中各项消费资料的种类和比例关系,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文化消费结构一般被分为较低层次和较高层次两种,前者是指娱乐性、享受性和消遣性的文化消费,后者是指发展性、知识性和智能性的文化消费。从近几年的文化统计年鉴可看出,安徽居民文化娱乐用品消费远低于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具体表现为看电视、听广播、阅读报刊杂志和上网是主流文化休闲娱乐方式,而涉足欣赏艺术演出、创意手工制作、绘画、收藏等文化活动的居民相对较少。从全省来看,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品种还比较单一,消费层次整体不高,新兴文化消费发展力度有待增强。

  (四)在消费供需上,有效供给矛盾突出制约安徽居民文化消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较为严重的供需矛盾。从供给来看,近年安徽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但安徽文化消费产品总量供给不足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如一些乡村文化站、农家书屋、活动中心虽然硬件设施较为齐备,但存在着图书种类少更新慢、文化产品单一陈旧、文化活动匮乏等问题。目前,安徽县级电影院屏幕总数较少,全省不到一半的县有数字影院,远未满足县城及周边农村消费者的需求。从需求来看,部分文化产品超出了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特别是一些高雅的文化消费,如音乐、舞蹈、戏剧、美术、艺术品收藏等,在价格上都高于普通民众的心理预期。文化产品还存在结构性矛盾。政府推进文化消费的政策大多都集中于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等传统文化产品,对新兴的文化消费需求呼应不够,对特殊群体文化需求重视不够。

  三、推动安徽文化消费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产品供给能力

  安徽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以政策引路、用政策激励、靠政策支持,在认真落实中央政策的同时,借鉴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经验,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各市按照省里的规划,出台高水准、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在文化产业政策法规、公共服务平台、投资融资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增强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要进一步发掘安徽丰厚的文化底蕴,提倡创作体现徽风皖韵的原创性作品,制作既体现安徽特色又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分类打造面向市场、面向全国的一流文化产品品牌、文化节庆品牌和文化园区品牌。同时,应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皖中、皖南等文化产业先发地区,可整合现有文化产业资源,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做大做强。皖北地区城市应根据各自优势,建好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品基地和文化旅游项目等文化载体,重点打造淮北洪庄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淮南志高动漫基地、亳州老子文化生态园、蚌埠星宇文化创意产业园、宿州神游天下动漫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培育多元文化消费主体

  在安徽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扩大文化消费,一是要特别重视适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新形势,培育新型业态。扶持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等新型传播载体带来的新媒体、新业态,力争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围绕建设动漫大省的目标,着力发展动漫产业。谋划并建设以合肥、芜湖两个国家级动漫基地为龙头,辐射带动马鞍山、池州、淮南、蚌埠等动漫产业集群点的动漫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旅游、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提升文化产业产品的附加值。四是通过开展文化课堂讲座、艺术鉴赏培训以及在媒体开辟文艺评论专栏等形式,有效提升百姓的文化品味。五是加大宣传,尤其要加大对文化品牌的广告宣传力度,重视文化形象包装,激发消费者旅游、购物、经商的热情,引导人们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升生活文化内涵,释放文化消费新活力。

  (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主要目的是完善文化消费的支撑平台,满足人们最基本的文化需求,进而帮助人们提升文化层次。同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等原则,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公益性,它决定了必须建立起同政府财力相匹配、同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投入保障机制。同时,还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兴办实体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让服务多元化、社会化。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决定了必须坚持向城乡基层倾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解决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要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一契机,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等相互衔接,建设布局合理、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四)细分文化市场需求,缩小城乡文化消费差异

  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的高低与经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政府在努力缩减城乡收入水平差距的同时,还应当细分农村市场需求,制定倾向农村的文化政策。

  首先,创新吸引文化消费的方式。在推行文化下乡、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举办反映农村生活符合农村居民喜好的演艺活动等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对农村居民发放“文化消费券”,免费让他们看书报期刊、电影、电子音像制品等新方式,吸引农村居民进行文化消费。

  其次,提供资金支持,优惠农村市场。具体来说,就是对农村文化产业设立专项资金援助,在市场准入、税收方面予以优惠,对从事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的文化企业,其拷贝销售、版权转让、影片发行以及农村市场放映收入等可免征或减征增值税和营业税。

  第三,依托农村文化资源,壮大农村文化产业。安徽历史悠久,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地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有可依托的本地文化资源,要把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和历史名镇、名村建设结合起来,与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元素。鼓励农民自办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组建农民文艺创作队伍,扶持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让农民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

【浅谈多个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解读论文】相关文章:

怎么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商业模式本质论文03-28

浅谈以哲学的方式进行哲学教学论文06-16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验算10-19

从听众的角度思进行演讲10-18

浅谈灵璧石文化产业10-28

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10-15

浅谈打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价值论文06-16

浅谈英语如何进行优化教学的论文09-23

浅谈对残障学生进行生命价值教育的论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