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时间:2020-10-28 14:33:06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摘 要】互联网普及的今天,网络文化既改变着对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冲击,文章着重探讨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从而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关键词】网络文化;校园文化;文化育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大学作为知识分子和文化青年的聚集地,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

  一、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联系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文化和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比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更广泛、更加多姿多彩、突破了时空限制的网络文化则具有内容广泛、环境开放、满足个性需求、主体品格高等特征。同时,它又与传统校园文化密不可分,成为校园文化的创新和延伸。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校园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伴随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多媒体教学、网上选课、网上教学评价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改变了大学师生间传统的信息单向传输模式,真正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协同学习的互动模式,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平等意识得到激发,因此,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平台

  网络文化具有的鲜明特征就是超时空性和交互性,不管身在何方,只要能上网,人们之间就可以邮件、聊天工具、社交论坛等互相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完成人际交往。因此,网络受到众多人喜爱,尤其是受到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广大青少年和在校大学生喜爱。

  (三)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社团发展的新空间

  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即时性,时事新闻、新潮观点、先锋思想、娱乐时尚信息等向每个感兴趣的人群开放,并且时效性强,因此高校学生结合自己兴趣方向,建立众多的网络爱好者协会,使他们扩大了学习与交流的视野,也将现实社团的活动空间和范围不断扩大。

  三、网络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

  在网络时代,网络文化“携带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场合、角落,并以非常的力量支配着人类的行为和观念”。同样,大学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等文化育人功能都已打上了网络文化这一时代烙印,从而使传统的文化育人功能发生了许多改变。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产生了影响

  网络文化带来了新的观念、技术、资源和文化形态,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文化各要素的内涵,为大学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同时,由于网络文化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未经选择,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先进思想与落后思想、积极观点与消极论调、网络文化又强烈地冲击了大学的主流价值观,使得原有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并出现了多重价值评判标准并存的局面。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影响

  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将学生集中在一间固定的教室里,一位教师面对一个或几个班级的学生,教学手段也不外乎一块黑板、几支粉笔。但是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性极强的“交互文化”,颠覆了传统师生关系的等级性,消除了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师中心性,削弱了传统师生关系的教师权威性,而多媒体教学、网上选课、网上教学评价等教学方式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体―主导”教学新模式正在取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一主体的教学模式。

  (三)网络文化对传统行为方式产生了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主要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精神意识和行为习惯。比如原本需要面对面讨论参与的活动,在网络的帮助下,通过视频、聊天工具就能完成;原本需要聚集在一个集中空间欣赏的东西,在网络上就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这些都大大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不利于校园精神文化凝聚力的形成。

  四、网络文化环境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对策

  校园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校园文化发展的新形态,是文化进步的时代象征,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网络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将网络文化纳入大学文化育人的总体规划之中,促进大学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一)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建设文明高雅的校园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每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都会积淀凝炼下来自己独有的精神文化。在网络时代日趋复杂的社会文化生态下,大学文化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占领网络阵地,努力使其成为网络的主流文化,保证大学文化的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网络广泛性、时效性、多样性的传播优势,基于校情校史,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弘扬根基深厚、源远流长的大学传统文化,保持各大学不同的文化特色,防止大学文化因普遍同化而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维护大学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有效的管理文化

  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是文化立校、文化理校的基础。在建立“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进程中,更应强化“以人为本、制度优先、科学民主、独立开放”的管理理念,改变教育管理的行政化倾向,逐步形成现代大学的管理文化。应充分利用网络平等、开放、交互的特点,使其成为校内外广泛自由交流的平台,既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提高管理效率,又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两大文化要素的融合,还为打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乃至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文化壁垒提供了可能。同时,我们还要直面网络带来的文化冲突,探索适合校情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实行严格管理和有效疏导相结合,正确把握大学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健康向上的行为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文化活动是高校学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在生动、具体的学生活动中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围绕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情操,升华学生精神。另外,作为大学文化生态中最活跃的部分,行为文化的主体是师生。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教师也应自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觉认同,从而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行为建设作出表率。

  (四)强化物质文化建设,营造文化育人良好环境

  作为大学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外在表现和延伸的大学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外化于形的重要载体。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可以使大学校园不仅成为大学生求知的场所,更是释放压力、净化心灵的圣地。在学校建设中,可以通过命名校园、景观、道路、楼宇,将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校园文化的创造结合起来。要加强图书馆、档案馆的软硬件建设,科学规划博物馆(校史馆)建设,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建设,做好资料的收集、储存和使用工作。加强运动场、学生活动场地等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和管理机制。

  总之,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既有赖于构成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协调,又有赖于大学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容与共生”。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精神内涵,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实现真正相互间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是今后一个时期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的必由之路。

【浅谈网络文化环境下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相关文章:

1.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2.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3.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的论文

4.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探究的论文

5.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教育

6.浅谈网络环境下的专题探究学习论文

7.浅谈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

8.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与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