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文化遭遇吊带黑丝袜瓶颈的论文

时间:2020-10-30 12:30:55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校园文化遭遇吊带黑丝袜瓶颈的论文

  关键词:文化模式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功能

浅谈校园文化遭遇吊带黑丝袜瓶颈的论文

  摘要:针对目前校园文化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反传统行为,本文从论证当代文化模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界说传统文化及其功能,阐述了作为微观文化的校园文化在中国文化模式的变迁中所产生的冲突及其调整。

  3月24日石家庄市一高中运动会出现一女学生穿着吊带黑丝袜举牌亮相的场面。而在同一月间,西安交通大学六教授联名举报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李连生学术造假;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批评清华教授、著名学者汪晖的《反抗绝望》一书存在严重抄袭现象。此类违反传统文化的行为是否背离了当代中国文化模式?学校文化主体的行为方式和意向是如何形成的,可视为校园文化的映像吗?校园文化究竟在参与主体的世界观和个体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肩负着何种功能?如何看待校园文化变迁中出现的冲突呢?

  此前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主要从三个层面出发:一者从校园文化主体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如“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1]一者从管理学为切入点研究如何建设校园文化;[2]还有学者从史学的角度,运用纵向比较研究寻找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3]本文认为作为微观文化的校园文化置身于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之下,所以对于文化的思考将为校园文化中的震荡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文化模式与传统文化

  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模式即为一定时空条件下群体对可能的行为方式和意向的选择,这种选择只是一种相对稳定状态,文化模式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4]那么传统文化以其稳定性首先应该为一种文化模式,可视为某一社会群体传承下来的在此前创造的文化特质和结构。既然可以传承,说明其具有旺盛生命力,尽具文化模式之功能。

  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界说不尽相同。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是在其特定自然社会环境,尤其是特定的生产方式(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中华文明长存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农业文明……”[5]看,传统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占主导经济时期形成的中国文化;有学者以封建社会形成的文化为传统文化;[6]还有“从时间跨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文化,即中国走上现代化以前的文化。”[7]事实上中国文化模式依社会意识形态可区分为原始社会文化、奴隶社会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模式,或者依时间区分为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模式。那么传统文化即为传承至今的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体制的中国文化特质。因此,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结构和特质就应包含具有封建时期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模式。

  当代众多学者对引文部分所提情况积虑甚深,纷纷寻求解脱之道,而传统文化即为其中之最为重要之法。“我们应当分析造成当代学校缺失良好传统文化教育的原因,从而明确改进的方向,使学校成为有效普及传统文化的主体。”[8]但对于传统文化,众多的眼光仅仅集中在其对思想道德的约束和规范上。那么通过对群体实施文化模式的某些特质的强化能否有效控制其行为方式和意向呢?如何看待各教科书中科学文化知识的载体——语言所承载的异域文化?是否我们引入西方最前沿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拒绝他们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然后“中体西器”呢?这才是当代校园文化之所以震荡的症结。

  二、处于当代文化模式之下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明显的微观文化,是当代文化模式在校园特定环境中的反映,是学校管理思想、校园标识精神、师生员工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因为文化的变迁以经济全球化带动之下的多元文化以及极为盛行的信息传播途径——互联网为前提的,以濡化为途径的校园文化传播不得已陷入僵局。眼下所传递或传播的文化是与教育者原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不一致的。教育的过程变成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疏远已有思想的过程,而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上也不断异于以前的教育。[9]因此,教育对文化的整合功能弱化,从而引发校园中一系列的冲突和问题。

  1.师生冲突和矛盾,主要包括教师内部、教师和学生之间及学生内部的冲突。

  首先,以教师文化或者组织机构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总是规定着学校的价值系统和传统,但在教师内部会因其对资源的占用、学校机构的规则和纲要、相互权力关系而产生一定的社会分层,进而形成对象征形式的不同接受。

  其次,教师群体存在自身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的认知、对教育内容和方式的认知,以及对教育对象的认知;学习者也会类似地形成自我概念和对教师的认知。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象征建构策略运用失当时将无法协调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保证涵化的过程的可实施性,[10]形成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再者,学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次级文化具有与母文化共同的特征和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联系的。但作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学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那么,对学生中存在的反校园文化没有及时纳入涵化过程直接导致了教育社会化功能的平庸化。反校园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在于特征学生对校园中教师权威和对后象征文化作用力的排斥,[11]因为当今校园过分强调竞争和个人主义而忽略了一个事实:人只有在团队中有所贡献而获得尊敬时才能取得尊严感并对团队产生归属感,进而为涵化过程提供阵地。如“黑丝袜”对审美的“独特”品位,校园文化濡化功能的弱化可见一斑。

  2.以课程文化为结点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冲突。课程文化要体现当代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并以教材为媒介以教师为代言人向学生群体传递。

  作为教材制作者之一出版商以市场为驱动力,以赚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对教科书的复制而非创新将严重脱离当代文化。[12]学校组织机构对课程从社会敏感问题的视角、多元文化系的文化冲突解决、性别歧视、学术前沿问题的争议等多方面进行甄别和控制,局限了当代文化模式下的学习者对学科的兴趣和个性化要求。而教师作为课程的绝对主体和执行者,一方面对着拥有网络象征媒介的学生接收群体,一方面运用舆论营造技术推出的商品化教科书,为确保濡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以及为隐性课程的进行提供可靠空间,会坚持触及前沿的学术争论并尝试从学术、学科的专业解读社会敏感话题和多元文化冲突,以增加课程凝聚力,而在实质上为前象征文化在校园文化中开辟了一方阵地。

  3.以学校组织机构为终端的校园文化冲突

  学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具有其独特的意向和行为方式。对于学校在文化变迁中所从事功能的不同解析通常会使教师和行政机构的矛盾上升为教师文化和组织机构文化的冲突,进而引发整个校园文化发展的不同趋势:行政文化指引下的校园文化趋势和教师文化主导下的校园文化趋势。在组织机构文化为主导的教师文化控制下的校园文化中,学校组织机构通过教育评价机制中师德考核标准的建立实现对教师文化的控制;而在组织机构文化影响下的以教师文化为主导的校园文化中,教师群体通过民主评议对组织机构的行政方式进行监督,从而引导整个校园文化。

  组织机构文化与学生文化之冲突突出反映在反校园文化的形成。前者处于主导校园文化的目的隐喻或显现出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后者作为次级文化在对校园主流文化进行价值延伸的过程中,也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和手段向主导地位的意义系统妥协或站在其对立面,从而使自己群体的处境更有意义,并建立主流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反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小众的抽烟、喝酒、穿“吊带黑丝袜”,它泛指学生群体因为身心特征、同伴影响、家庭社会地位、多元文化和网络等的影响而形成的不同于占主导的以儒学为显著特征的文化的次级文化。但不可否认,作为次级文化,反校园文化仍可从其母文化追根溯源,以寻求未来文化整合之路。

  另外,由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导致两代同堂社会单元体系的建立和稳固。文化从后象征文化经过互象征文化,已经初露出前象征文化的端倪,这在直接影响家庭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的间接的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校园文化建设原则

  当代文化模式是传承和创新的结合体,亦如当代的校园文化。校园群体浸润其中,并承担着进一步的传承和创新任务。因此,对中国当代文化模式中传统文化精华的强化,对多元文化前提下中国文化模式的反思,将会进一步促使校园主体在文化变迁中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1.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

  传统文化的哲学意义和道德意义毋庸置疑。对此,我们或许可以从玛格丽特?米德在比较萨摩亚人与美国当代教育的思想[13]中得到启示。具体地说,校园文化的落脚点有三个:首先,如何做人,即面对现代社会复杂而苛刻的要求我们如何传统地保持学习者精神的平衡;其次,如何思维,即教育要如何提高学习者对多元文化的选择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如何在消除嫉妒、敌视和竞争的前提下发展学习者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和能力。约翰?埃格尔斯顿认为:“每个教师总是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带到课堂中去,他用这种价值观念来阐述所发生的每种活动,每个活动。没有一整套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便称不上是位教师。”而价值观是一个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对于个人而言,价值系统的形成也就是内在的自我建构。

  校园文化对传统的继承可从校风、师风、共青团活动等方面解读。

  校风对学习者及其个体心理作用的过程和机制是:首先是个体通过学校所隐寓的价值对自身的意义建构,从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心理。其次是个体之间通过群体交往互相交流、感染、模仿,使各自的心理得到再次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校园群体心理行为特征,反过来成为左右个体行为的规范力量,即为校风。校风一经形成,便成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学习者个体直接发生作用。

  师风对整个校园文化的形成和功能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文化是教师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教师的服装、话语、行为和价值观作为系统的象征符号呈现于对象,并通过学习者运用适当象征评价谋略对其进行意义占用的过程折射在学习者的人格中。因此,教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应以传统文化精华为学习者个体文化建构“参照系”。

  共青团可以通过西方艺术鉴赏、国学博览、热舞“韩”流等多元文化介绍和交流促进校园主体对多元文化的鉴赏力,提高群体选择能力,从而促使校园微观文化顺应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变迁。

  2.坚持校园文化的群众性

  群众性是校园文化得以持久的根基。在传统教育中坚持校园文化的群众性就不得不提及“濡化”。在学校环境中,学习者的思想观念可区分为三个来源:学习者主体,其意识和亚意识相结合的方式均不相同;学校群体,包括全体教育者和学习者;学校文化。在濡化中,教育者利用种种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文化有意识的传递给学习者全体,使其掌握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信仰和价值观。濡化是使校园文化保持稳定传递的途径。

  在坚持群众性这一点上,我们一方面必须重视隐性课程的建设,群体的选择才是学校文化变迁的动力,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和生命所在。另一方面,要动员和鼓动教职员工和各个部门积极参与。创建良好的文化设施,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讲演厅和电教广播。传播渠道的增多可以促使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学习者间的交往、学校体制和学校文化等隐性课程高精度的大容量的地进行传递。[14]从而使校园文化的价值规范和思维方式得以传承。

  3.注重文化变迁过程中建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校园文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包括价值体系、制度规范体系、符号意义和物质文化等。要充分恰当地释放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就必须把校园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来设计和引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就是注重校园文化作为微观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顺应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多元文化下变迁的宽容,以及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补充和创造。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文化传播及学校管理方法,不仅会极大地推动着校园文化载体的优化和改善,而且可以不断地促进校园主体更新办学理念,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左右逢源。

  参考文献:

  1张旻桓、马振山、陈名虎.高校校园文化现状分析与思考.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7(4)第18卷

  2常叔杰.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及运行.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2(6)第1卷

  3曾长秋、程玮.回顾与展望:建国后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湖南学院学报,2009.12(6)第9卷

  4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翻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4~21

  5韩卫东.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理论前沿,2007(2)

  6杨健康、唐亚阳.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船山学刊,2006(4)复总第62期

  7曹南燕、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9(10)

  8陈卫平.“国学热”与当代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术界,2007.6(总第127期)

  9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武南图书出版社,1992:412

  10孙碧平.谈高校反校园文化与教育个性化之关系.宜宾学院学报,2003.4

  11[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周晓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54~184

  12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武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8

【浅谈校园文化遭遇吊带黑丝袜瓶颈的论文】相关文章:

1.遭遇职场瓶颈怎么办职场故事

2.浅谈校园文化的教育影响的论文

3.浅谈高职学院和谐校园文化的论文

4.浅谈中职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5.浅谈非主流校园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6.浅谈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7.浅谈校园文化如何体现生命本真的论文

8.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