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的论文

时间:2020-08-27 09:13:08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的论文

  论文摘要: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具有解释作用。该理论中的映射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跨文化传播中出现的隐喻现象,它们有相同或不同的源域或目标域,实现这两个域之间的合理映射有助于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在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映射原理部分地解释了可译与不可译的问题。

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映射;跨文化传播

  一、引言

  随着80年代G.Lakof与M.Johnson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语》(MetaphorsWeLiveBy)的出版发行,隐喻研究开始了“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天地,通过对语言的认知分析,揭示了一个隐喻无处不在的世界。隐喻的研究也就从语言学研究的领域迅速扩展到认知科学、心理学、跨文化研究等许多原来与语言研究关系不大的领域,使隐喻成了70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李福印等,2001)。概念隐喻是通过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do—main)”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domain)”来揭示认知过程中的逻辑推理。La—kof与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Meta-phorTheory)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被广泛接受并运用到实践。笔者认为这一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具有较强的阐释力,尤其表现在翻译活动中,因为翻译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间交流的产物。

  二、概念隐喻理论

  Lakof针对概念隐喻的思想于1993年发表《当代隐喻理论》(TheContemporaryTheoryofMetaphor),为了区别传统的隐喻理论,该理论才被称为“概念隐喻理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有Lakof,Johnson,Gibbs等。

  概念隐喻是基于主客观相结合的经验主义的语言观,对它的介绍离不开映射(mapping)。以Lakof的经典隐喻“Loveisajourney”为例,…journey”是易于理解的源域,因为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旅行时的情景比较熟悉,有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等,而作为目标域的love,过程则比较抽象,这两个域中包含的部分映射有:

  例1:

  源域(sourcedomain)目标域(targetdomain)

  Travelerlover

  Vehicleloverelationship

  Destinationslovegoals

  Impedimentsdificuhiesinlove

  通过映射可以清楚地说明爱情的过程:恋爱中的人就如结伴远行的旅行者,要达到共同的生活目标或者是恋爱的目标,即或为结婚或为感情寄托,就像旅行者,或为回家或为看风景;他们的恋爱关系就是他们的交通工具,使他们能一起追求共同的目标;但是旅途中的人常常会产生分歧,例如走哪条路线,坐哪班车,是否还要一起走下去等等,所以恋爱中的矛盾和争吵,就如旅行中的坏天气或崎岖的道路。

  三、跨文化传播中隐喻的处理

  Lakof认为我们使用的话语中90%以上会包含隐喻,对于同一个文化背景中的人来说这些隐喻是容易理解的,因为说者和听者对源域和目标域有共同的理解,不易造成交际或传播的失败。在跨文化传播中,情况则复杂得多,原语中隐喻的映射在译语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形,有的映射相同,有的有差异,有的完全不同。以汉语和英语为例:

  1.隐喻在原语和译语中映射相同

  这种情形目前在跨文化传播中并不常见。但是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各国间文化的融合与渗透,会加速隐喻的隐性化,使原语和译语共享相同的映射,从而有利于跨文化的传播,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例2:汉语中的隐喻:他是个坏蛋。

  英语中的隐喻:Heisabadegg.

  源域目标域

  坏的蛋坏人

  臭气味坏名声

  臭液体坏主意

  不能吃不与之交往

  汉语和英语在这个隐喻中共享了源域“坏的蛋”和目标域“坏人”,把坏人比做坏了的蛋,诸如此类的映射让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受众有共同的理解,消除了传播中的文化障碍。

  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对外大传播》从2006年起开设了“双语视窗”栏目,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国际友人眼中的形象,也学到了许多原汁原味的隐喻表达法。如该刊2006年6月刊上的一篇短文是“英文T恤切莫傻穿”,文章的开头就是一个隐喻“InEnglish,wesaythat‘youarewhatyoueat’,meaningthatyourifguredependsonyourdiet.”其中的隐喻被翻译为明喻“人如其食”,从文章整体来看,这是一个很贴切的.中文表达方式,因为后文的一个谚语“clothesmaketheman”被相应地译为“人如其衣”。译者把不同的英文句式用相同的中文句式表达,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准确地传播了原文的意境。

  另一方面,隐喻的隐性化也会带来这样的映射效果。就汉语和英语而言,后者融入前者的更多些。李运兴(200l:123)转述Fung(1995)的比较研究表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国受众对西方文化比较熟悉,且乐于接受西方文化,而反之不然。李运兴认为Fung仅仅指出了这种现象的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中国文化处于劣势,我们接受西方影响的渠道多种多样,西方接受我们文化的渠道相对要少得多。笔者认为这种情形实质上就是跨文化传播中单边主义的影响。

  例3:英语中的隐喻:ThepowersystemistheAchil.1es’heelofthiscity.

  汉语翻译:电力不足是该市招商引资环节中的阿喀琉斯的脚跟。

  源域目标域

  Achilles’heelpowersystem

  weakness inadequateness

  bodyorgan municipaldepartment

  easytobeattackedbarriertodevelopment

  这个隐喻出现在某外商独资公司投资决策的可行性报告中,阿喀琉斯(Achilles)的脚跟用来比做“要害,致命的弱点”,当这个隐喻背后的故事在汉文化中隐性化之后,它就成了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受众都能理解的映射了:城市就如阿喀琉斯,经济的发达好比阿喀琉斯强健的身体,各部门的配合就是四肢的协调;虽然该市各方面都令人满意,但是就像阿喀琉斯的脚跟不堪一击一样,电力不足(尤其在夏季)会导致企业停产,从而使企业所有的投资目标无法实现,电力系统就是这个城市的“脚跟”。该外商独资公司后来经过多方调研,选择了在另一个电力有保证的沿海城市投资。 2.隐喻在原语和译语中有不同的映射

  许多情况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隐喻会用不同的源域来映射相同的目标域。隐喻是文化传承的产物,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产生特定的隐喻并被同样文化背景的受众理解。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找到与原语相匹配的映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4:汉语中的隐喻:如履薄冰

  英语中的隐喻:walkingOnegshells

  源域是“薄冰”和“蛋壳”,目标域相同,都是指小心谨慎的态度或提心吊胆的心情。在汉文化中,我们的祖先傍水而居,对极易破裂的薄冰有着切身的体会,从而形成了一个共识:在处理敏感问题或身处险境时就会有“如履薄冰”之感;同样的,鸡蛋在西方人的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蛋壳又薄又脆,需谨慎对待以防止破裂。虽然源域不同,同样的目标域使受众能立即理解这个隐喻所要传达的信息。

  另一方面,“如履薄冰”在英语中还有“walkingonthinice”这样的表达,与中文映射完全相同,对于非英语国家的译者来说,源域就要根据语境来选择了:如果要表达面临敏感问题的心情或不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境况,通常选用“eggshell”;如果要表达面临险情的心情,通常选用“thinice”。诸如此类的隐喻在跨文化交际或谈判中也常常出现。隐喻是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和不同的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隐喻的处理是跨文化传播中的难点,解决得好就是沟通的捷径。

  3.隐喻没有融入译语文化

  多元的文化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文明,也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隐喻世界。更多的隐喻存在于它们所属的文化圈中,还没有融入其他文化,因此在译语中找不到类似的映射。

  这类隐喻往往传递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特质,应该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MartinJ.Gannon(2001)在他的“CuhuralMetaphors:Readings,ResearchTranslations,andCommentary”一书的第三部分引进博弈论(GameTheory)的隐喻,其中介绍的零和游戏(zero—sumgames)与非零和游戏(non—zero—sumgames)对笔者启发很大。前者,即零和游戏,认为一个集团的赢(win)是以另一个集团付出代价为前提,可能的得与失是固定的,让每一方都赢,同时得的总量得以扩张是不可能的;后者,即非零和游戏,是指双方都有可能得,同时得的总量得以扩张。对于没有融人译语文化的隐喻分析如果能采用非零和游戏的观点,即随着全球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不同文化中的隐喻资源得以共享,各方就都可以得,隐喻也得到传播。

  四、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

  1.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合理映射

  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是让译语受众最大限度地理解原语所要表达的内涵,概念隐喻理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源域和目标域在原语和译语中的异同,选择合理的映射关系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在翻译时直接译出源域和目标域,受众能立即明白这一隐喻的内涵。很多隐喻在进入译语文化之前都会有一个归化的过程,这时就需要加上必要的解释,等到它们融人译语文化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

  2.解释词汇上的空缺现象

  在跨文化传播中对许多习语、谚语、文化载词(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特征等民族色彩的词汇)的传播一直处于有争议的状态,可译与不可译之争贯穿了我国的翻译史。概念隐喻理论的出现对这一现象有了新的解释,所谓的“不可译”,就是在原语和译语之间找不到相同或近似的源域或目标域,无法实现映射;持“可译”观点的学者,是在上述情况出现时,采用意译或意译加直译的方法,不使用映射。

  五、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的一些限制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运用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是有理想的译者和理想的受众。实践表明,翻译本身就是跨文化传播的产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而是文化。在概念隐喻理论观照下的跨文化传播对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原语中的隐喻,还要了解译语中相关的隐喻,从而决定采用哪种映射和翻译方法。正如白靖宇(2000:22)所说,“翻译是一门杂学,‘杂’实际上是指文化的庞杂……一个宽厚扎实的文化功底,才能够使译者肩负起跨文化交流的重任,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六、结束语

  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促进了跨学科和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尤其对跨文化传播中翻译功能的发挥起到了前所未有的解释作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翻译中存在的可译与不可译现象。随着翻译学被纳入传播学进程的加快,这一理论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

【试论概念隐喻理论对跨文化传播的阐释力的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论文

2.试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市土化路径论文

3.通俗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论文

4.英语新闻中隐喻的概念合成分析论文

5.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的论文

6.隐喻语境对翻译策略的影响论文

7.试论知识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会计理论论文

8.沈从文创作后期的文化阐释视阈:走向融合和跨文化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