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习俗及其人文精神探析

时间:2020-08-03 14:10:02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清明节习俗及其人文精神探析

  清明节这天,人们会进行一些祭奠活动,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以下是一篇关于清明节习俗及人文精神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清明节习俗及其人文精神探析

  前言

  清明节是一个复合型的节日,它兼有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包括了寒食节、上巳节、清明节三个节日的内容,是传统节日里“节气”与“节日”唯一重合的节日,也是全世界唯一追思故人的民俗节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是农历24节气中第五节气,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或106)天,正好是在公历的4月4日或5日。《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古代在清明节气前后还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另一个是上巳节。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起源于古代先人换火的需要,所以这一天人们都吃冷食。

  清明过后的几天是阴历三月初三,也就是上巳节。清明节这天,人们会进行一些祭奠活动,以此表达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如今,三个节日合成一个假期。人们仍旧沿袭着传统的风俗,在清明节期间祭奠先祖、出游踏青。

  中国人清明踏青、祓禊等以祈福消灾的习俗,不仅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更体现了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大化的尊重。

  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因此,清明节也是一个亲近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中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一、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这个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二、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1.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祭扫坟茔是与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必然大盛。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近些年来,清明节祭扫的形式,却被一些人扭曲了,他们给祭品披上时髦的外衣,除了原有的香烛、纸钱和冥币外,又新添了纸做的彩电、冰箱、豪宅、手机以至“保镖”和“二奶”等,看了令人哭笑不得。这种做法,不但反背离了清明民俗文化的实质,而且亵渎了祖先人格,还造成钱财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特别是毒化了社会风气,玷污了青少年的心灵。这股邪风,必须狠刹,还清明节“清新明洁”的本色。

  在此还想讲讲有关清明扫墓的禁忌。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地得到山川的灵气。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并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墓地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具体做法是在家中是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钱祭祀。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嬉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等,这些做法不单是对自己先人的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灵体的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对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如遇到不好的气场,便会惹一身麻烦回家。

  另外,祭拜时忌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戴素色的服装。

  2.户外活动

  清明节期间,除了祭祖扫墓之外,人们还进行各种户外健身活动,如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通过这些活动晒晒太阳,活动筋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真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节日。此外,这一时节除了东北与西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至长城内外,到处是繁忙的春耕景象。所谓:“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正是抢晴早播的好时机。

  3.两大庙会

  蟠桃宫庙会,北京人也管它叫娘娘宫庙会。是因为宫内供奉着两位娘娘而得名。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为庙会期。初三这天最为热闹。据说这天是王母娘娘设蟠桃会的日子,也是“上巳”日。届时坐落在东便门南的蟠桃宫人山人海,香火极旺。清代,仕女们多在东便门内的堤柳之阴,走马射箭。实际上这是古代“踏青”之俗的继续。民国初年庙后修筑了赛马场。由于庙会正值暮春时节,气候宜人,所以在这里能看到各种杂耍,还能品尝各种应时的小吃。

  妙峰山娘娘庙是北京地区名气最大的,其供奉的碧霞元君乃泰山之神,东岳大帝之女。尽管庙期在四月初一到十五,但从清明过后就进入繁忙的准备期:其一修路。为了让朝顶进香的人便于上山,民间的修路者会从三月份起即兴工修补香道。其二彩排。众多的香会花会开始排练预演,以备庙会时正式演出。其三散发会帖。

  在京城大街小巷贴满宣传自己香会的宣传品,招兵买马。

  4.四大鬼节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安居乐业,家族生死于斯,大家生死相依,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忠孝文化,强调家族血缘意识,用家庭的形式超越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离开现世,归向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四大鬼节分别是:三月三、清明节、七月十五(十四)和十月初一。

  三月三在我国江淮、江南一带,每年农历三月三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鬼、驱鬼。北方地区无此习俗。

  清明节是中国人追思逝者的'重要节日。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或祭奠逝者,或与鬼神相关的特殊日子,虽然形式各异、习俗不一,表达的却同样是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与追问。

  “烧纸钱”是清明文化的一种心理需求 .每年清明,在不少墓园都可以看到祭扫的人们在“烧纸钱”,更有甚者在居住区的十字路口“烧纸钱”,全然不顾烟灰气味对往来路人的影响。文化的表达是需要一种载体、一种仪式的,否则就会变得十分空洞和教条。在某种意义上,“烧纸钱”正是清明文化的一种载体,是标志着这种文化存在的一种仪式,似乎如此才显出了思念亲人、感恩亲人的神圣与庄严。但清明祭祀并非只有“烧纸钱”一种形式。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践行“绿色祭扫”,比如,在墓前给逝者放一曲其生前最爱听的音乐,或是献上几束白菊……七月十五(中元节)。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七月十四日则鬼门大开。

  七月十五日包容的节俗比较复杂,既是民间的鬼节,又是道家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僧道俗三流合一。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这三位是玉帝派驻人间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

  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又称“祭祖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如今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十月初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5.中医养生,重在清明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因此,建议大家穿着宽松衣服多到空气清新之处,比如广场、树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尽量多活动,使阳气增长有路。

  而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会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这段时间是高血压病、精神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要予以重视。

  在饮食方面,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阳气”升发是指脾胃的运动收缩,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点是多雨阴湿、乍暖还寒。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地瓜、白菜、萝卜、芋头等,温胃祛湿,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不宜食用“发”的食品,如笋、鸡等,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母鸡等协助人体阳气升发之品。

  春季里,人们喜欢外出踏青。当室外风速超过每秒6米时,风沙、尘土等污染物会刺激人的鼻腔和咽喉黏膜,使人患上呼吸道疾病。即使是每秒2米左右的微风,也会将散落在地的花粉扬起,容易使人患上荨麻疹、花粉过敏症。

  三、人文精神

  1.三重文化内涵

  清明节包括三层文化内涵,即生命清明、政治清明和生态清明。其中,生命清明是清明节最重大的意义和内涵。

  生命清明。清明节的情感本体和它最原本的意思是纪念已逝的先人,当我们站在已故先人的墓前,他们的一生就浮现在我们的面前,使我们不由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永恒的疑问。清明节的文化意义就在于提升生命的品质和价值。

  政治清明。寒食节是为纪念功不言禄的介子推而设立,后与清明节融合。相传,介子推抱母葬身火海前曾留诗曰:“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介子推对政治清明的期盼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的期盼。

  生态清明。清明时节正是万物生长之时,自古以来就有插柳的习俗,后发展为植树造林。民间也有谚语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所以清明节从插柳发展到植树造林,发展到生态环保,是生态的清明、环保的清明,这正是我们当前所要提倡的。

  2.将生死并置

  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也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它的节日精神是“将生死并置”.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

  从先秦发展到近代,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祀、寒食、踏青等,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生者与死者的沟通。先秦和秦汉时代,“视死如生”是人们的普遍观念,一般人都相信,人死了后还继续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地下或另一个世界。所以除了在安葬时为死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基础外,还得有经常性的维护和补充。经过一个寒冬的冰霜雨雪,死者的居所需要维护、清扫和美化,这就是扫墓和祭祀的出发点。也正因如此,清明扫墓和祭祀,历来不限于自己的祖先或亲人,还包括民族共同的祖先和圣贤先烈。

  3.清明文化的五个特点

  其一,忠孝和感恩。清明节,全家老少拿着祭品和花草,为亡故的先辈上坟扫墓,以此寄托思念与敬意,并传承孝道伦理。这表现了中华民族敬重祖先、心怀感恩的优秀品质和情怀。经多年传承,尊重祖先、尊重祖先创造的物质与精神遗产,已经积淀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民众的集体意识。在慎终追远、感恩尽孝的同时,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祭拜烈士英魂,缅怀革命历史,使红色精神在新时期的思想建设中起到导向和示范作用,发挥了清明节祭扫的教化作用。

  其二,多元性。清明节以其内容和形式而言,一是凝重气氛和悲哀泪水;二是踏青游玩的欢声笑语。这种悲喜交集、看似难以兼容的场面和气氛,构成清明节的两个不同侧面,看似矛盾,其实是另一种意义和形式的和谐。这种多元性,正表现了民众心中过清明节的人文价值。

  其三,清明节是增强亲情观念功能的好时节。清明节人们借祭祀扫墓的机会,家族合欢或交友团聚,或结伴踏青、郊游、密切了亲人间的感情联系,增强了文化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型人文精神的传承。

  其四,清明节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好时机。清明节是节日,又是节气。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耕耘播种的大好季节。所以,清明节饱含着孕育生命、播种希望和期待丰收的内涵。农谚云:“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清明节与农林生产有着多么密切的联系。

  其五,清明节是个快乐愉悦的节日。从前,过清明节,人们沐浴着明媚的春光,男女相会,或亲朋好友结伴踏青春游,或放风筝、荡秋千、赛马、插柳……这些活动提升了民众美好情操,培养了民众真挚感情。

  结语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没有中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视自己的历史,而其中的绝大多数人正是通过无数次与先人的心灵沟通,口耳相传地保存着对先人的记忆。例如,中华民族通过不断的迁徙使疆域得到扩展,文化得到传播,人口得到繁衍。但不管迁到哪里,移民的后裔都会追根寻源。

  直到今天,山西洪洞大槐树等地还是亿万移民后裔祖先的圣地、心中的根。这些移民过程,正史中很少提及,它们能流传至今,就是靠一次次清明节扫墓和祭祀,将祖先筚路蓝缕的迁移、艰苦卓绝的开拓和种种嘉言懿行告诉子孙后代。

  今天,多数国人不再相信死者存在于另一个世界,死者大多已实行火葬,甚至不再保留骨灰,不建坟墓。清明节的扫墓和祭祀的形式已发生很大的变化,但保存记忆和沟通心灵的功能不仅依然需要,而且应该不断加强。

  经过历史的演变,现代的清明节主要的民俗活动是扫墓、踏青和植树。这是传统继承中的变异。但是无论如何变异,都存在着古老的文化因子。清明节的本质是“清新明洁”.清明节的习俗是几千年文化发展、积累的结果。弘扬清明节文化,可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意识,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过好清明节,热情讴歌春天,拥抱大自然,努力创造一个幸福美好和温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

【清明节习俗及其人文精神探析】相关文章:

可转债融资假说及其政策含义探析10-08

关于中小学情绪教育及其策略探析10-15

历史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探析论文06-26

电子商务营销渠道类型及其管理探析论文10-13

管道建设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析论文07-16

浅析信义义务在我国的缺失及其根源探析10-08

美的时代变迁及其艺术哲学化转向的探析10-29

关于清明节习俗手抄报:海南省清明节习俗08-07

罗斯金美学思想及其对唯美主义探析论文08-08

构成新闻摄影的要件及其主要形态探析论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