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的作用

时间:2021-04-17 08:13:33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的作用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聚和外化,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有利于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适者”,其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文化 情商育成 大学生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其教育、教学、学习、交往、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情感风貌和行为规范系统的凝聚和外化,也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激励和教育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品质、知识视野、能力特长、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情商育成等诸多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它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素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有利于促使受教育者成为“适者”

  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他们在感到大学不同于中学的同时,对大学表现出不适应。新生们如何能在学习和生活上缩短适应期,从心理和行为上很快从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这正是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所寻觅的一个基点。而环绕这个基点周转的正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以稳定的形式而存在,这正是它本身的文化属性,不管是谁,只要在校园中都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改变着你的心理行和行为。校园文化的社会属性决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影响、培养和塑造校园人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大熔炉。

  大学新生对大学表现出的不适应,是由于大学与中学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以及由此决定的不同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这种不适应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两者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四有”人才。因而这两种教育的衔接,最根本的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教育,使其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诸方面与现实认同,逐步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多数大学生正处在独立意识、自我意识日趋增强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鲜明的特点:其一,日趋增强的独立性与不可摆脱的依赖性之间存在矛盾:其二,自我意识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开始加剧;其三,自我评价能力增强,但仍有片面性;其四,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上述矛盾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是学生思想形成、发展、变化的内在因素。校园文化的各种形式,例如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歌舞演出,讨论会、辩论会、演讲赛、读书活动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黑板报、墙报等都可以滋润和美华学生的心田,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因此,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大学生会感到生活愉快、心情舒畅,可以怡情养性、悦志悦神,增添生活情趣,获得精神享受,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舒畅的心情和愉快的氛围可以促进他们生理机能的协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使他们能够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增强角色感。

  二、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所谓“导向”,是指学生的个体行为和价值观念顺应周围群体潮流的倾向。因为人对事物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似现象,个体的信念、抱负、志趣会受到群体中其他人的影响,甚至群体中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成为个体行为的指南。可见,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校园文化把大学生与集体联结起来,主要是通过各种社团活动、非正式群体等形式。正规的课堂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他们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各种能力,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和情感需要,自然而然就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入某种社团或参加某些文化活动,这既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增长了才干,又锻炼了交往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参加某种社团或者文化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纪律观念和对集体(班集体、各种文学艺术团体、年级、学校)的荣誉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可以这样说,集体让学生产生荣辱与共的心理,集体观念能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使感情升华,让整个校园充满温馨、友爱。

  校园文化把大学生与社会联结起来,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及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已为国家、社会、学校所共识,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目前大学生一种能动的主观愿望。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发展,感知社会生活,发展个性特征,增长业务技能,完善品格素养。国家、社会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的需求意向,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了和谐统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汲取营养,正确中肯地评价自己,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许多大学生对通过社会实践而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生活技能有很深感受。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作用各项指标值均高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智力等方面作用的指标值,这也显示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常常是生动,有感性认识的思想教育)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

  特定文化环境会为受教育者评定自己的品德、行为和人格提供内在的尺度,这种尺度规范着他们的行为。这就是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事实上,学生对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的评定尺度更多的是在课堂之外形成的。学生对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的评定尺度往往是他自己全部的生活和学些经验中积累起来和培养起来的内在信念,在这种信念的基础上形成的成败感和得失观是其自我评定的准绳和准则,他们又往往根据这种自我评价评定的准绳和准则来规范自己的品质,调整自己的行为规范,确定着自己的人格形象。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会给学生提供一个高标准的尺度,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评定准绳和准则,来规范自己的品质,调整自己的行为。

  四、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有利于帮助学生保持乐观心态,培养主体精神

  校园文化对受教育者有较大的激励功能。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群体需要、群体目标会增强群体荣誉感和个体发奋向上、不甘落后、努力拼搏的心理倾向,有助于大学生培养主体精神。

  实践证明,一个学生人格的完善、学习的好坏或将来作为的大小,其主体精神往往起主要作用。所谓主体精神,是指人主动适应和改造自然和社会,主动认识和完善自身人格的心理倾向及其行为表现。它包括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校园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和校园精神,对大学生主体精神的培育有着特殊功效。这主要表现在:

  4.1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21世纪,世界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是创新上的竞争。青年学生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接班人,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但是,我国教育由于受到两千年来封建教育思想影响和计划经济带来的束缚,灌输多,启发少,因袭着“外压式”、“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把学生作为“驯服工具”和“知识容器”,造成学生思想上习惯于循规蹈矩和摹仿,缺乏独立思考、自主意识、勇于探索和大胆创新的勇气和能力。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体现着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特点,具有激励前进的推动力。各类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了学生们多方面的精神需要,为学生打破以前的思维定势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知识,交流经验,挖掘潜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自己的主体精神。

  4.2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可帮助学生树立自尊自强意识

  人的性格发展离不开对自己的评价,个人的完善首先要从正确的自我评价开始。在当代大学生中,不少人缺乏自醉自强意识。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觉得自己在学习上难以成功,因而胸无大志,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严重地妨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在适应大学生性格特征的有益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消解着大学生的自卑感,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和估计自己,对自己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中会发现自己的长处,用己之长来激励自己,从而克服自卑感,树立自尊自强意识。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情商育成过程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8-01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的论文10-19

浅谈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11-04

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6-28

学习型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重塑中的作用论文08-24

论造价员在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的作用10-15

离婚律师在离婚协商调解过程中的作用和技巧12-16

学习型组织在高校校园文化重塑中的作用的论文10-21

共青团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10-01

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论文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