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童谣游戏的特征与作用

时间:2020-09-17 11:56:09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略论童谣游戏的特征与作用

  摘 要:童谣游戏将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童谣和操作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娱乐性的游戏相结合,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动作与语言的协调性、鲜明的社会性。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谣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三促进、一优化”作用,即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及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优化幼儿性格。

  关键词:童谣游戏;作用;特征

  儿童的身心发展决定了儿童的成长,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在众多的游戏和活动中,童谣游戏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般说来,童谣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谣,是为儿童做的短诗,强调格律和韵脚,通常以口头形式流传。许多童谣都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逐渐加工流传而来,或是以较晚一些的历史事件为题材加工而成。游戏是指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娱乐性,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在具体的幼儿游戏活动中,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童谣和操作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娱乐性的游戏往往结合在一起,成为儿童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娱乐方式,所以,本论文中将童谣游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研究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童谣游戏的特征

  首先,童谣游戏的节奏感十分鲜明。童谣游戏不但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童趣,而且幼儿在玩儿的过程中往往会加上一些简单的手部动作或腿部动作等,使得童谣游戏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例如《马兰开花》就是一个节奏感非常鲜明的童谣游戏。

  拖拉机,滴滴滴,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幼儿在玩这个拍手的游戏时,一边做准备动作,一边便开始念童谣,童谣刚好念完,游戏也就结束了。在这个游戏中,童谣的节奏和发音是有规律的,这些有规律的音节就构成了句子,而句子因为停顿就形成了一定的节拍。因此,幼儿根据这些节拍进行拍手游戏,就给这个童谣游戏赋予了鲜明的节奏感。另外,这首童谣还适合儿童跳橡皮筋时,一边跳、一边唱。舞动的手脚、律动的节奏格外欢快。与此相类似的童谣游戏还有《数数歌》《一二三》等。

  其次,童谣游戏的第二个特点是动作与语言的协调性。幼儿在童谣游戏中,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提升游戏的难度,往往会增加身体参与游戏的部位,比如手、口并用,手、脚并用,手、口、脚三者并用等。通常情况下,要保持身体某部分或某方面的协调似乎很容易,但若大部分或多方面要保持协调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游戏中,幼儿将身体多部位并用,在促进自身协调的同时也赋予了童谣游戏以动作与语言相协调的特性。例如《踢毽子》就是一个典型的动作与语言相协调的游戏。

  一颗豆子圆又圆,变成豆腐好价钱,人家讲我生意好,小小生意赚大钱。

  幼儿在玩这个踢毽子游戏的时候,一般是采用几个人比赛的形式,在动作一致的条件下,谁一次性保持得最久、踢得最多,谁就算获胜。如果毽子掉在地上,或者只做动作而忘了念童谣,又或者做错了动作等等,那么就算结束换另外一个人踢了。在这个童谣游戏中,幼儿将手、口、脚并用,突显了游戏中动作与语言的协调性,与这相类似的童谣游戏还有《萝卜蹲》,这是一个淘汰式的游戏,如果语言和动作不一致就会被淘汰。

  第三,童谣游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随着儿童身心不断地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幼儿要适应所面临的社会生活,就必须逐步了解社会生活知识,掌握社会行为准则,这些只能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而在生活中备受儿童们所喜爱的童谣游戏恰好是他们实现这种社会交往的一个途径。童谣游戏培养了幼儿合群的行为,提高了幼儿的交往能力,也提高了幼儿遵守准则的能力[1]。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往,提高了和同伴互相合作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也锻炼了自身顽强的意志。因此,童谣游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例如《冲绳》。

  天上一条绳,地上一条绳,我选谁冲绳,某某来冲绳。

  在这个童谣游戏中,“某某”代表了一个人的名字。在玩儿这个游戏时,首先参加的小伙伴必须平均分成两组,一组代表“天绳”,一组代表“地绳”,两大组面对面站好,中间大概间隔10米。组内,所有成员之间必须手拉手连成一条绳。两组都准备好后,各派一位代表,猜拳决定由哪组先来冲绳,一般是输的那组由赢的那组挑人来冲绳。选好冲绳人后,“天绳”成员要一起大声念《冲绳》童谣,同时将拉起来连成线的手前后摇摆,表示绳子已经摇摆起来了,对面的人要做好准备冲了。当念完最后一句“某某来冲绳”时,“地绳”中被挑选出的人就要冲绳了。最后冲绳人冲过来后,如果“天绳”被冲开了,那么冲绳人可以在“天绳”组的所有成员中任挑一位和自己回到“地绳”组,成为“地绳”组的成员。这样循环下去,直到一组的人全被留在了另一组后,游戏就结束了。

  在这个童谣游戏中,首先,幼儿学会了与他人团结合作,同时,幼儿也初步懂得了应该如何与同伴进行协商。其次,儿童们在游戏过程中增强了意志力。最后,幼儿在该游戏中展现了自我并提高了与他人的交往能力。这些都体现出童谣游戏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像这样具有鲜明社会性的童谣游戏还有《丢手绢》《找朋友》等。

  二、童谣游戏的作用

  正因为童谣具有如上一些特点,所以童谣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以下作用。

  首先,童谣游戏对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开发起着一定的作用。现代科学提出:由于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所以每种学习都存在着年龄的最佳期,在最佳期内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众所周知,一般情况下,每个人在0-6岁期间是学习口语的最佳时期,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来看,这一时期的孩子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了。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应该用大量的说教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是尽量提供他们运用各种方式练习说话的方式和机会[3]。在童谣游戏中,一方面,童谣本身就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充满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在游戏中边玩儿边念这些童谣,不仅练习了发音,训练了表达,还加强了词语的积累,扩大了词汇量。另一方面,在游戏过程中,同伴之间的交流使他们有机会相互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一定环境下,儿童对于玩的欲望能够激发他们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自己原有的词汇量的基础上又再创了新的词语或句子,并且能够理解其语意,这些都大大加速了孩子们口语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