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门弟子与五四思想革命(3)

时间:2017-10-14 我要投稿

  在此期间,鲁迅与周作人还在妇女观与儿童观上达成了一致意见,二人紧密配合,共同号召打破“三纲”中的夫权和父权。1918年5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翻译的《贞操论》一文,该文列举了世人关于贞操问题的各种观点,对贞操作为一种衡量妇女道德的标准提出了挑战。同年8月,《新青年》又发表了鲁迅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与周作人的《贞操论》相呼应。在文中,鲁迅通过对历史与现实中妇女问题的分析,尖锐针砭了所谓“表彰节烈”之说:“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有存在的价值。现在所谓节烈,不特除开男子,绝不相干;就是女子,也不能全体都遇着这名誉的机会。所以决不能认为道德,当作法式。上回《新青年》登出的《贞操论》,已经说过理由。”[58]这一时期,鲁迅还在《新青年》发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严厉批判了“夫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的封建父权说。他一方面指出:“中国旧理想的家族关系父子关系之类,其实早已崩溃”,另一方面公开揭櫫了“以幼者为本位”的主张。他呼吁:“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59]。无独有偶,周作人也发表了类似观点,他说:“中国向来对于儿童,没有正当的理解”,其实“儿童在生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儿童教育,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的需要,适如其分的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60]。他还号召:“我们仍然认定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儿童,要少干涉,多引导,让他们自由发展。”[61]今天看来,鲁迅与周作人这种对妇女和儿童解放的提倡,不啻是发出了打破夫权与父权垄断的呐喊。

  综上所述,在章太炎的深刻影响下,章门弟子“覆孔孟,铲伦常”,对孔子和三纲五常展开了空前猛烈的批判,彻底冲决了封建礼教的网罗,极大启蒙了民众,有力推动了思想革命的深入发展,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注释: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导言》,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55页。

  [3]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4]周作人:《鲁迅的故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5-356页。

  [5][7][55][56]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第383页、第433页、第649页。

  [6]独应:《望越篇》,《越铎日报》,?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912年1月18日。

  [8][53]周作人:《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第94页。

  [9][40][42]《钱玄同文集》第1卷,第352页、第23页、第318页。

  [10]曹述敬:《钱玄同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94页。

  [11][37][46][47][48][49]沈永宝编《钱玄同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第67-68页、第15页、第70页、第18页、第69页。

  [12]林纾:《致蔡鹤卿书》,《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

  [13][26]《章太炎全集》第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第159页。

  [14][45]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第4页。

  [15][23][39]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9-297页、第292-293页、第396页。

  [16]许之衡:《读<国粹学报>感言》,《国粹学报》第1年第6号,1905年7月22日。

  [17]傅斯年:《清代学问的门径书几种》,《新潮》第1卷第1号,1919年1月1日。

  [18]吴虞:《读〈荀子〉书后》,《吴虞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页。

  [19]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页。

  [20]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上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21][25][44][50]《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5页、第520页、第317页、第239页。

  [22][35]《钱玄同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第138页。

  [24][38]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第158页。

  [27]章太炎:《中国文化的根源和近代学术的发展》,张勇编《章太炎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8]章太炎:《论六经皆史》,傅杰编校《章太炎学术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页。

  [29][31]章太炎讲演、曹聚仁整理《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19页、第4页。

  [30]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32]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文史杂志》第5卷11、12期合刊,1945年12月。

  [33]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年3月。

  [34][41]《钱玄同日记》第4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影印版,第1980页、第1694-1695页。

  [36]钱玄同:《致胡适》,《钱玄同文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页。

  [43]钱玄同:《告遗老》,《钱玄同文集》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51]周作人:《<呐喊>索隐》,周作人、周建人:《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6页。

  [58][59]《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页、第130-138页。

  [52]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10页。

  [54][60]周作人:《艺术与生活》,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第25-32页。

  [57]周作人:《过去的工作》,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61]周作人:《苦竹杂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

章门弟子与五四思想革命(3)相关推荐
  • 多元文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改革论文
  • 流行文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影响论文
  • 文化自信论文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承论文
最新推荐
  • 探究16 世纪法国对意大利文化的接受大学
  • 浅谈如何建构企业安全文化论文
  • 小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内容和方法
  • 论煤炭企业如何建设强势安全文化论文
  • 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途径与措施论文
热门推荐
  • 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
  • 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
  • 论区域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传承的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