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纵横论

时间:2017-10-14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今天话题的关键词是文学,不过我们想知道的是,文学在网络里表现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网络文学”的基本功能仍然是用汉字抒情和叙事,仍然是提供给读者阅读和审美,因此我们不能撇开“传统文学”去孤立地审视它。在我看来,“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表现形态,两者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将它们做一些比较研究,对两者都是有利的事情。

  当我们打开中国文学史的时候,看到汉代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看到文学沿着世纪的轨道发展,很规整的样子。事实不是这样。有些作家当时并不为人所知,是历史逐渐把他推到前台的。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在当时名气很大,后来却慢慢被人忘记了。在这一点上历史上不做假的。中国古代只有“文选”,也就是作品选这个形式,没有文学史,但20世纪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文学史不仅开始评价古人,而且对当代的作品也有了评判。在创作实践中,文学批评逐步体系化。在20世纪之前,中国是个农业社会,没有文学和作家的概念,只有文人和文章的概念。读过书的人就是文人,帮亲戚朋友代笔写书信也能算是写文章。图书、期刊、报纸差不多都是在20世纪初期,也就是一百年前出现的,文学和作家的概念也是由这些新兴的媒体建立起来的。20世纪之前,文学只是个人的事情,除了皇亲国戚、富商巨贾出于个人爱好供养几个文人之外,以写作为生是不可能的,写作者都有自己的职业。媒体出现之后,文化有了商品属性、形成市场,以写作为生才成为可能。可以说,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最大的变革,在传播方式和价值体系上都发生了重要变革,出现了职业作家。20世纪末,“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写作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文学的可能性几乎被放大到了无限。和经济社会的巨变一样,这一百年中国文学真正走到了百姓身边,每个家庭都有可能拥有自己的“作家”。

  一、“传统文学”一直在往纵向发展

  相对于“网络文学”,我们现在说的“传统文学”实际上是指20世纪的文学,或者直接是指发表在纸质媒体上的作品。

  20世纪的中国,就文化而言,最大的变革当属“五四”新文化运动,它使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之所以贫穷落后,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文化的变革必然滞后于思想的变革,换句话说,20世纪初,在国家安危存亡的时刻,以意识形态为主轴的思想之争,已经悄然决定了百年中国的命运。文学始终在这一巨大的洪涛之中起伏。经历了被列强瓜分、军阀割据、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民族的危亡使得文学的“警世”功能被强化,到后来对“阶级斗争”的书写,文学在意识形态旋涡里愈陷愈深。改革开放之后,文学进入黄金时代,本来有横向发展的机会,但小的波折一次次出现,始终没有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反思苦难、颠覆价值的阶段徘徊。我将这一阶段的小说称为“阶级斗争”的复调叙事。也就是说,虽然是以批判者的身份出现,终究没有能够跳出来,进入更广泛的空间。王小波为什么受欢迎?他或许是少数跳出来的人,他看到了另外的东西,这是很不简单的。当代中国不缺乏具有天赋和才智的作家,却为什么迟迟不能登上世界文学的顶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代中国文学有“纵”的深度,却缺乏“横”的宽度,由此而产生的作品格局小,视野窄,不足以表达普世价值观,难以与世界主流文化融合。

  当然,也有新的景象产生。80年代出现的先锋文学和90年代后期出现的个人化写作,应该是传统文学“纵”的主干上伸出来的枝蔓,你说它模仿西方也好,你说它自说自话也罢,它必然是中国式的对文学价值的修正,它提醒人们:文学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如果和“伤痕文学”、“改革文学”、“知青文学”等等,包括近年的“底层文学”、“生存状态文学”相比较,先锋文学和个人化写作或许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这不是一个文本技术类别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重新认识文学世界的问题。当然,20世纪的中国文学也有伟大的地方,它实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在艺术表现力和技法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进步只是针对我们民族自身而言,像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大国,应该为世界文学作出更大的贡献。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跨出这一步我们期待了整整三十年,面对网络文学这一新生力量,我们预见它有另类美景,希望它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出惊世骇俗之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二、“网络文学”具有横向发展的特征

  20世纪的一百年特别是后来的50年,文学在思想上的负重前行,解决了民族精神成长的一些问题,但积压的伤痛阻碍了它在新世纪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使这一现象的改变具有了可能性。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觉得“网络文学”是“横”的文学,基本上摆脱了对意识形态的依附,让文学回归到本能的状态。

  文学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对自由心灵的表达,是伟大思想与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而“网络文学”的特质正是“表达的高度自由”、强烈的“个性化”和非功利性。

  时代造就了人的生存方式,也造就了人感知生活的方式。网络作家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与职业,而且绝大多数与文学无关,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身份背景千差万别,他们的创作因此有着别样的风情与广阔的视野。网络文学往往以颠覆经典文本的面貌出现,在写作中以轻松、嘲讽的气氛取胜,与传统文学正儿八经的叙事、抒情,神与貌皆相去甚远。这就要求我们以全新认知面对这一文学形态。有学者提出,网络文学最鲜明的特征是“写作”与“生存”的共生状态,或者“第一生存”体验对于“写作”呈现了最直接的意义,这与目前主流文坛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在生存中写作”,而目前文坛存在的职业性作家文学则在很大的意义上是“在写作中生存”。网络写作对于那些已经在传统媒体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和作者,或许并不十分重要,但对于刚刚踏上写作之路的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来说,却是一片神圣的领域,他们在这里耕耘、播种,当然希望获得相应的收获。在这个意义上讲,网络写作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和追求的方向。这个原动力其实是文学最珍贵的价值之一,也是网络文学横向发展的力量之源。

  文学的游戏精神也在网络文学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在我们的传统文学那里出了问题,被卡住了。我不得不说,当代中国文学强调的现实主义是对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曲解,以致于出现了“伪造”苦难,对“生存”的低俗表现等问题。文学不仅要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而且要与世界其他文明进行横向联系,“网络文学”在这方面显然是有优势的,它的时代特征非常明显:有自由、宽容、真实、平等的原则;有宽阔无比的向别人学习、向自我挑战的空间;有无拘无束,充分表达的民主权利。

  可以拿《悟空传》来举个例子。小说的写作灵感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和现代港片《大话西游》。作者借用了前者的人物关系、渊源,提取了后者的叙事方式、语言,以古代西游人物演绎现代西游情节,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以《悟空传》为题目有两重含义:第一可以解释为“关于孙悟空的传记”;第二是概括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即“感悟虚空”。

  《悟空传》将原著人物形象作了很好的时空转换,让古典名著里一心朝佛的取经师徒脱胎换骨,变成了有爱有恨有欲有求有苦有痛的“人”,巧妙地诠释了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用冷冷的幽默勾得我们笑、深思,被感动。一篇网上评论说:“我们生活在没有英雄的时代,一切神佛都被我们打破了。所以只有我们这一代会对这一作品流泪。”然而感动“我们这一代”就已经很难得了,这是多么难被感动的一代。《悟空传》的现实意义与它的神话背景完美结合,与网络世界的“虚拟的真实”相得益彰,一经贴出便获得了网友一致推崇,并引起网友竞相效仿。

  《西游记》是无数中国人心中难忘的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更希望能看到它对现实社会的寓意所在。深刻的“西游”情节,可塑性极强的人物形象,终于使勇敢者萌发了重写“西游”的念头。首先出头的是周星驰的经典影片《大话西游》,它彻底颠覆了一个如来佛只掌遮天的世界,让人痛快不已。影片最受观众欢迎的是它的话语方式,它一度使得年轻人的语言习惯产生了欢愉的改变,直至青少年纷纷群起效仿。《西游记》和《大话西游》对《悟空传》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可以说是它的母体。《悟空传》借助原著的人物关系和“西游”主线再创作,情节与人物形象已是“天翻地覆”。它设置了多重的故事发生环境,“造”出了天界与万灵之森。表面上看神的家园天界祥和安宁,妖的老巢万灵之森充斥着阴森恐怖,但其实天界诸神的伪善与专横掩盖在神圣的表面下,构成了其虚伪奸诈的内核,与万灵之森竟有着相同的“恶”的实质。花果山是超脱的净土,是理想的天堂,是孙悟空心里永远的美丽家园,寄托着作者对纯粹美好的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寻。小说同时继承并发扬了已经深入人心的《大话西游》的典型情节和语言特色,但内容又远比其深刻丰富复杂得多。

  另外,网络文学形式的多样化,也使其成为新的文学发生、发展的策源地,它通过不断的尝试,海量的更新,产生了一些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作者“当年明月”以“把历史写得好看”为原则,用通俗诙谐的语言解读明史,叙述之中加入个人评论,获得了网民的追捧,出版后也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观念和方式与传统写作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它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共生性特质和民间亲和力,产生了新的历史叙事方式。曹升的《流血的仕途》在这方面做得也不错,把历史和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去表达,这在传统文学中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是犯忌的,但要真的写好了写妙了,写出空间来了,读者同样是能够接受的。克罗齐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及黄仁宇的“大历史”观,也是在讲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创作实践中如何去运用?敢不敢运用?我认为,网络文学是走在前面的,是符合时代精神的。我愿意为他们鼓掌!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纵横论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