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一

时间:2017-11-20 我要投稿

  【摘 要】“中庸”作为儒家思想为人处世、个人修养的重要思想方式和个人要求,广泛而长期的影响着中国伦理学思想,而与此同时,在相对独立的情况下,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出人意料的提出了与儒家极为相似的“中道”(注:此处名称作为亚氏与儒家的区分,下同。)思想,这是否也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关键词】儒家;亚氏;中庸(中道)

  一、中国儒家“中庸”的概述

  所谓中庸之道旧说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套理论与方法。主题思想包括:1、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2、做人的规范(“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旨在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使自己具有理想的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个人形象,以求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的社会境界。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中庸”是一种基于“人性本善”的学说)“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2)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故而有“君子”之称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3)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4)指出了以自我教育为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故而,“中庸”也是中国圣贤文化的最佳诠释。

  然而,与此同时,在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这个集大成的哲学家,在毫无相互影响的情况下,竟然产生相似的观点。

  二、亚里士多德“中道”的基本观点

  中道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追求,是判断善恶的标准、衡量德性的准则.所谓“中道”即德性,分为两类:实践的和道德的.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就是善,过与不及就是恶,“伦理的德性即是中间性”。中道德性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对于恶与不当的情感和行为,它们的恶性质是绝对的,“不存在中间的过度,永远是罪过”。中道的实现是不易的,但是可能的,这需要行为者具有知识,且需用理智去克服欲望,这也是一种反对极端化,追求合理度量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关于中道(mean)的著名说法,不仅仅是给行为方式提供一个准则,它还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地对待痛苦和快乐。在痛苦中反应过度成为鲁莽,不及便变做怯懦,只有中间了、适度了才恰到好处,表现为勇敢。对待快乐,如若过度了成为放纵,只有节制才是快乐方面的中道。伦理德性就是关于痛苦和快乐的德性。德性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只有合理把握快乐和痛苦的中道,合理的作用、适度的反应,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和节制的人。合乎中间的品质才是可称赞的。德性不同于技术,技术的目的在制作的结果中实现,伦理目的只能在不间断的实现活动中。

  中道说在思辨的德性论伦理学里,更重要的是一种理智德性的优先论。在战场上要断定一个士兵的行为,是过度了,不及了,还是恰恰守在自己的战位上,击中靶的,这就须思考,反复地思考。中间属于量的范畴,判断何者过度,何者不及,何者不偏不倚中了目标,恰到好处,首先就须备有一个衡器。而属人的事物中,是是非非,并不存在一种公认的衡器。在这里,中间、过度和不及,每一方都以某种方式和其他两方相对立,两个极端与中间相反对,它们自身之间也相互反对,中间又和两个极端相反对。这种情况的出现,亚里士多德指出,是由于实践和行为都是个别的,所以相互反对,既在个别事件中有其原因,在我们自身中也有其原因。

  判断行为中的过度、不及和中间的困难,既然在我们自身也有其原因,那么也就可在主观上找到一个准则,使人们掌握了它就具有了善于选择的品质。也正因如此,便产生了对于实践智慧(practical wisdom)和道德智慧(moral wisdom)之争。

  在这里人们不必仔细去推敲中间和两极之间的种种对立,就可以判定凡是应该的行为,就是合乎中道的活动,过度和不及都是不应该的。其次,怎样才算应该虽然没有一个确定衡度,属人的事务中本就不应要求和数学同样的精确。但在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到底有了更多的、较为确定的参照系。在快乐和痛苦的感受中,人们可以就对象、时间、地点、数量、目的和方式等诸多方面作出选择,从而成为一个勇敢者、一个节制者。因而,实践智慧(practical wisdom)便在人、事、时上产生了个体差别,因而有了相对独立性。最后,就应该来判断,虽然仍不具备数学那样的确定性,但思维层次却是加深了,把伦理德性的领域拓宽了。

  综上所述,我们大致了解儒家“中庸”和亚氏“中道”的基本关系和内容,下面,我们来了解它们各自的历史哲学价值。

  三、儒学“中庸”的中国历史价值

浅析儒家与亚氏的“中庸”思想的统一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