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

时间:2020-08-14 08:19:50 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网络工程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应用通识教育的重要想逐渐突显出来,其实所得到的效果与教学质量是直接相关的,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在其个人能力组成中所占比重愈发大起来,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工程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已基本确定为“主要传授计算机 基础知识,注重实践操作,加强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来进行专业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意识”.而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学生具有 立足社会的能力.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一项立足社会的基本技能理应加入到离职通识教育课程中去.通过通识教育的理念,让更多的高职学子掌握计算机技术;通过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手段,通识教弯体系将更加完整,更加有成效.

  一、背景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必然要求。应用型本科学校应时刻把握“应用”这个词。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要与地方特色结合起来,构造满足和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学科新方向,包括专业结构、专业课程体系,随后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更新,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是当今高等院校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识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满足时代和社会需求的综合型、应用型人才。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强沟通协作能力和实践创新意识,具备网络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所以,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类通识课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教学目标。

  二、调研与分析

  枣庄学院是一所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有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学习经历,但由于各地的中学计算机课程普及率的不一致,造成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与专业本身对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前者注重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并强调如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计算机技术与学生的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于网络工程专业来讲,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计算机类的通识课程更是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必选课的有益补充。由于教学计划的限制,计算机专业课的课时数一般都很少,许多计算机前沿技术的讲解和实践环节在有限的课时数中难以完成,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采用机房授课和网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编程能力,使学生能更贴合市场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三、改革目标和内容

  根据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以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作为最终目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目标为: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在专业设置时就要避免选择一些专业性太强,难度较大的计算机课程。如果选择的课程本身内容枯燥、太过深奥比较难懂的话,学生难以掌握,缺乏兴趣,失去了开设课程的意义。

  2)提高课程的目的性。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通过对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来明确教学目的,并在课程开课前,将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加突出了通识教育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3)提高课程的实用性。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我们在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了实验和实践课的比重,让学生们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使用能力的培养。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法。为了实现以上改革目标,提高教学实效和能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的实施:

  1)建立分层次教学。为突出计算机通识教育基础课程为专业服务的特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了更加突出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的针对性,针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依据“注重基础、面向应用”的原则采取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现有通识课程体系下,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增加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介绍计算机类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和基本应用能力;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安排较为系统的模块化学习,并通过具体操作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对提高班的优秀学生可以以任务为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采用开放式教学。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中,我们还注重开放式实践教学资源的建立,为了解决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类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问题,我们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扩展作为改革的关键,将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按照不同层次、不同模块在网络课程中进行细化。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的完成各种不同层次的实验作业。教师可将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并结合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一些接近与真实的项目环境,让同学们通过这些项目尽快对自身专业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专业兴趣,促进他们进行主动学习。这种依靠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通识课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建立网络化的预习、学习、复习体系,充分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从一入学就接受项目方面的实践任务,使他们在参与项目过程中较快的实现对网络工程专业内容从了解到理解的转变过程。让他们自己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有机地联系起来,明确学习目标,提前了解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做好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

  3)改进考核机制。在计算机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面,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将以往以知识掌握考核为目的的传统考核方式,改成配合着研讨式教学方式,实行课堂或项目考核,使以往的结果考核变为现在的过程考核。将学生平时回答问题、在网络平台的作业或参与的项目的实施等计入课程总成绩。这种方式有利于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和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四、结束语

  基于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各项技能。而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通识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使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们真正主动的进入课堂,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络工程计算机通识教育探索】相关文章:

1.浅谈全人目标下的通识教育

2.通识教育分类教学方法研究

3.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改革

4.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优化方法探索

5.高校美术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6.高等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通识教育的论文

7.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职美术教育探讨论文

8.文化通识教育与人文素质的提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