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时间:2022-07-26 12:11:23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通用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通用6篇)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1

  职业教育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共建,走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关键在于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企业派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全过程,保质保量完成跟岗与顶岗实习,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与沈阳中嘉博众集团共同建设的通信技术专业,在校企共建专业的实施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

  校企共建专业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共同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课程内容与跟岗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的时间,确保人才培养满足社会的需求。

  一、校企共建实施

  1.专业申报

  2011年我院着手申报通信技术专业,在中嘉博众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对近20家通信行业的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对12个岗位技术人员的知识与能力分析,形成了通信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报告,多次共同研究制定了通信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签订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协议。2013年9月在辽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顺利通过教育厅新专业申报答辩,在教育厅备案,取得招生资格。并于2014年开始招生,当年录入75人。

  2.共建实验实训室

  学院建有网络实验实训室,购置网络设备6套,投入98万元;学院提供90平方米的实验室,为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仿真实训室,设备由企业提供,50台计算机,全套网络设备与专业仿真软件,共计50万元。

  在沈阳、大连、吉林、广东等地建立校外实训基地10个,确保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

  3.教学实施

  教学组织与实施依照学院教学管理执行,企业参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企业派2名人员住校进行管理,1名是导员身份,1名是技术人员。企业导员协助学院导员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进行相关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规划,协调和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技术人员负责网络实验室、仿真实训室的技术维护,实验实训指导,实习实训的计划与实施过程。每学期安排2-3名技术人员进行知识传授与实训指导。

  二、校企共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学院优势

  学院具有65年的办学历史,17年的高职办学经验,2001年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具备先进的网络设备,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在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适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2.企业优势

  通信行业是高科技行业,集先进知识与技术于一体,雄厚的资金与丰富的人力资源于一体。中嘉博众集团创始于2001年,是人才服务与教育科技信息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集团下设多家分公司:沈阳博之众科技有限公司、北大青鸟APTECH(沈阳)大区培训机构、沈阳博众教育培训学校、摩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经过10余年的发展,集团业务在职业技能教育、科技应用研发、创业孵化基地、网络平台建设、自主技能实训产品研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社会职业教育累计培养上万人次。 集团注重产品研发、创新的及时性,研发了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和网络通讯类教育产品体系,还自主研制了终端PAD学习的平台和P2T的教育产品实训平台。

  3.学院获利

  与企业共同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直接反映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参与指导,使教师接触到实际工程项目,尤其是项目的研发,大大地提高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与研究能力,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使教师更多地接触企业,接触先进知识与技术,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了企业技术、资金、设备等条件进行教学,为学院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员参与教学,也补充了教师的不足。学生在企业教学实习与顶岗实习,感受到了企业氛围,为顶岗实习创造了条件,避免了顶岗实习安排难、管理难,安全隐患多,费用高等问题。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进入企业参加真实的生产过程,使知识与技能紧密结合,系统地了解和一定程度上掌握通信设备安装与调试,故障的维修等技能,为毕业后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企业获益

  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也是某些企业的一个追求,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与师资为企业带来长远的利益。企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批生产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企业后续发展贮备人才,毕业生进入到社会工作后,还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生产任务,以及为企业推广产品。学生入校即入职,上学即上岗,毕业后参加工作就有近3年工作经验与经历,大大降低了新员工入职前的培训成本,很快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研发小组,可以充分利用专业教师的技术力量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难题等,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给予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政策获利。

  三、校企共建应思考的几个问题

  1.共建专业学生认可度问题,学生和学生家长对现代职业教育不了解,尤其是校企共建专业更是了解的更少,必须解决好学生对共建专业的认可度。首先在招生宣传上要讲清楚共建专业的办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习企业,工作面向,就业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职业特色,增加学生与企业技术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时间,开展职业技能比赛,设立企业奖助学金。让学生和学生家长体验到校企共建专业的特点与优势。

  2.企业利益最大化问题,企业追求利益是必然的,在共建过程中会更多地考虑人力财力的投入,如压缩课时减少技术人员授课时间,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教学进程,使学生更早地顶岗实习,设备投入中降低设备标准等。这些问题处理时,首先要把学校与企业的感情放在第一位;其次要坚决遵守协议内容,坚守教学规律,坚持原则。在处理任何问题时必须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研究、多协商,换位思考,合理解决。

  3.共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学院教师多数是理论性强而实践能力差,企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强,而教学规律,教学方法不够强,对学生心理了解少。学院教师与企业人员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学院教师努力提升实践能力,企业技术人员要尽快掌握教学方法与教学规律。

  四、体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必走之路,校企深度融合,共建专业是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共建专业建设过程与教学实施中可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最终目的是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受益。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2

  社会经济在高速发展,我国的药学卫生事业在不断进步。人才的配置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巳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对高职高专药学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和改革,践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理念,发展校企合作的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进药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对课程进行整合及开发新课程。

  一、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现状

  (一)忽视专业素质的培养

  我国的教育工作在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并逐渐实现了融合,高职高专院校开始形成具有髙职高专院校特色的药学学科群体及课程体系。然而,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髙专院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由于教学基地及教材体质陈旧等因素,在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普遍侧重对理论的教学,忽略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髙,不适应社会发展及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医学院校药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色,确保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质量。

  (二)专业课程混乱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药学专业课程种类众多,各个课程之间存在内容交叉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更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的药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大多数是与化学相关课程设置,缺乏与医学相关的课程设置,学生缺少对药物使用的正确认识,不符合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校企合作模式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意义

  (一)培养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

  研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专业可以得出,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培养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所以,医学类院校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要改变教学理念,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推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进和完善药学专业的教育方式,从而促进高端技能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药学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利用学校专业人才和企业生产实践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与实践的单一模式,能够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能够在企业实践中使学生接受学校和企业的管理。构建完备的校企合作工作站,选派专业人才对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听取企业对专业设置的意见及建议,而后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及实训计划,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三)促进高等药学教育工作发展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药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更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用人需求。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突出药学专业的办学特点,提升药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教育工作的发展。

  三、校企共建高职药学特色专业的策略

  (一)校企共创人才培养方案

  药企聘请专业的人才,形成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市场进行调研,培养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技能型的人才,规范化地实施人才培养工作,优化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并且建立就业与职业提升的课程体系,完善教学、实训、实习、就业等人才培养环节,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企业的药学一线的专家资源与学校专任的教师共同承担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举行讲座、实习带教等任务。此外,还要定期对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及整体学术水平,从而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能力突出、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三)校企共同进行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模式以药学教育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企业要深入课程改革中,提高课程药品销售技能,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实训与对社会开放服务相结合的药学实训基地,建立实验室及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并且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创建设备先进、资源共享、服务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创建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强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环节,从而建立立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迈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阶段。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了高职高专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及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满足社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3

  一、文化冲突:校企共建校园文化的“拦路虎”

  首先,校企文化在目标追求上存有冲突。作为教育组织的高职院校,最终的“出口”是“人”或“人才”,这就要求校园文化为“人”服务,营造育人氛围,把人的成长当做终极追求;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最终的“出口”是“产品”,怎样确保“产品”的质量就成为企业在构建文化时必须面对的重要抉择,通过文化影响员工,进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其次,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一直存在。校园文化关注人才培养,企业文化追求经济效益,两者的差距也就导致了冲突的存在。再次,理念的冲突影响更甚。高职院校重在教育,教育属于公益范畴,不会将效益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其文化也就必然带有“纯粹”的意味;企业是逐利组织,实现效益最大化成为其无可争辩且无需指责的动力,其文化必然更多带有“金钱”味道在其中,是为“利益”而建设的文化。最后,过程的冲突也蕴藏其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就是要通过物质的建设、精神的宣贯、制度的规范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强调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企业产品的生产也需要一个过程,企业关注每一阶段产品的状况,并且每一阶段的产品是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控制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就不可避免来适应该产品生产的过程特征。因此,从上述四方面可以看出,校企之间的文化冲突客观存在,如果不能有效引导,将极大地阻碍校企文化共建的进程。

  二、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应然分析

  1.校企共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当然之选

  首先,高职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校企共建。在当今语境下,高职院校不论文化建设还是专业、课程、师资建设的特色应当是建立在背后所依托的行业企业特色上。脱离行业企业独立建设文化、专业等,高职院校是不能展现出其特色来。其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校企共建。顶岗实习的过程就是作为“准职业人”的学生提前感知企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过程,也是接受企业文化熏陶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缩短从学生到员工的距离。再次,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校企共建。高职院校作为高等院校的组成部分也承载了社会服务的职能,为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指导是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也是社会服务的表现。在校企共建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弄清楚企业需要什么,高职院校应该做些什么。最后,育人使命的实现需要校企共建。适应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现实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在。校企共建既能营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又能带来行业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使高职院校的理论与企业的实践完美结合。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其育人功能正是在上述校企四方面的共建过程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校企共建,就是职业教育“职业性”的典型落实,也是协同育人理念的实践映照。

  2.产教融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职业教育之所以如此重视产教融合,在于产教融合的核心思想在于产教一体、校企互动。实现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对接,成为有机整体。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提出来的“五个对接”即是产教融合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必须紧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从自身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运行模式,而其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要顺应这种潮流,以产教融合作为建设的根本方向。这也是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举。实现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进而达到产教融合,关键在于职业院校应形成一种文化氛围,一种关注行业企业发展动态、主动适应行业企业发展要求、保持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与行业企业生产变革过程协同一致的文化自觉,该种意识的形成过程必然是在校企双方有关人员的反复沟通、交流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双方围绕职业教育育人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有机对接中产生的。高职院校主动融入行业企业文化元素,构建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既是育人过程又是培养文化自觉的过程。

  3.文化交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平台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必然是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交织、融合的过程。高职院校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去建设好促进校企间文化交融的基础平台,推动交融的进程。从当前职业院校实践效果来看,以下三种方式不失为校企间文化交融的成功典范:第一,以职业院校企业行为契机,主动深入了解、感知企业文化。职业院校企业行是摸清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拓宽校企合作领域,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关系的有益探索。通过职业院校企业行可以实现掌握企业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情况,探索建立校企紧密合作机制,拓宽职业院校服务领域,推荐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目的。这是职业院校教师实地感知企业文化氛围的大好时机,也是以后实现“企为校用”的开端。第二,以企业文化校园行为依托,积极学习、领悟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行是另一种形式的“引企入校”,是通过一定载体和方式介绍、宣传、推介企业文化的活动。高职学生入学之初即可以邀请来自行业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或管理技术人员以讲座、见面会、交流会等形式讲解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学生就读期间,高职院校既可以聘请企业人员开设企业文化课程,也可以借助图书馆开设“企业文化专栏”,推荐专门书籍、制作专门展板、设计专题海报来扩大企业文化影响。第三,以“双基地”建设为载体,亲身践行企业文化。所谓“双基地”就是由学院探索形成的“双挂牌、双基地”,即企业在学院挂牌成立人才培养基地和员工培训基地,学院在企业挂牌成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双基地”促成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利益共同体目标,也是两种文化交融的最好载体,就高职院校来讲,其学生以准“职业人”身份来到企业实训,就是亲临一线感知和践行企业文化的最好诠释。

  4.管理互通: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

  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合理吸收企业的管理意识和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是其生产文化的一种积淀,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一丝不苟、对企业工艺的精益求精、对企业产品的苛刻要求所反映出来的企业文化完全可以被高职院校所吸纳,毕竟高职院校肩负的人才培养过程也需要我们的管理者具有这样的理念和意识。其次要求高职院校与企业家交朋友,打破体制桎梏,聘请企业家全职或兼职担当院系主任,近距离推动管理互通。聘用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它可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理念冲击和教育教学效果。与企业家交朋友、聘请企业家担当院系主任就是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也是借助企业资源发展的过程,还是校园文化呈现行业特色的过程。最后,要求高职院校构建灵活多样的人才流通和聘用体系,打通企业能工巧匠、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院校专业教师赶赴企业挂职锻炼的用人渠道,解决诸如企业人员职称评定、院校人员单独考核问题,在这种自由流通的用人机制里,学生将获得最大的收益,他们能感受来自一线的最真实的技能要求,院校将收获最强的师资队伍,企业也能培训员工,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可以说校企间的管理互通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4

  随着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行业对职工的职业素养要求不断加强,技工教育与行业对接的紧迫性越来越强烈。作为服务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技工院校,应不断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形式,以建设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突破原有校企合作内容和层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由单一的定岗实习向专业实习、师资队伍建设和职工培训等方面拓展活动,同时也在探索建设特色的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用于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提升校内常规实训基地品质。笔者总结汽修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经验,探索校内共建实训基地的经验及思考。

  一、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1.结合专业布局,有针对性地在某一类企业中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范围涉及设计汽车维修、汽车零配件销售、交通运输、汽车服务等相关行业,因此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校外实训基地有助于提升学校专业建设,可以发挥学校的社会效益。例如,笔者学院根据广州市技工院校专业布局要求,利用多年来广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校企合作成果,在各类公共汽车企业和出租汽车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合作基地6个,安排五年制高级班学生在第六个学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根据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要求、经过企业兼职教师的专业指导,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学院安排骨干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新技术攻关、职工培训以及参与企业职工技能等级鉴定活动,服务企业,使校外实训基地运行得到学院和企业的认可。

  2.根据区域性产业建设需求,建设品牌汽车制造企业校外实训基地

  汽车制造产业作为广州市支柱产业,每年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由于有国际品牌企业生产管理的优势,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而此类企业对汽车维修专业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含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学院经过与该类企业合作,通过企业赠送具有企业成熟品牌的车辆、发动机、底盘等大型设备,从而要求技工院校在日常教学中能结合该品牌进行企业文化、企业车辆技术、汽车制造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职业培养;在学生毕业实习期间,学院安排学生到该类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且作为准员工,在学生最后一年提供优质的定岗实习,最终直接进入正式入职岗位。

  3.调动师生创新设计能力,建设校企共同研发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产品

  由于汽车新技术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教具由传统的机械拆装教具,到机电混合检修、仿真软件设计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方案发展,因此学院与知名教具企业合作,组织骨干教师参与职业教育产品(例如教具或软件)的设计、制作、试验及推广过程,掌握教育产品的功能、操作及维护保养技能,使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学院将教具企业作为学院师生创新设计作品转变工业产品的平台,每年师生参加各类创新设计作品,也通过该企业合作,直接转换成工业产品,向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广。

  二、校企共建汽车维修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探索

  在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方面,学院结合现有汽车维修专业建设实际,权衡在校内建设汽车维修类企业和汽车产品培训企业的利弊,选择上海东来涂料有限公司的广东省产品培训中心作为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平台。学院提供部分专业场地,利用东来涂料在各品牌4S店产品优势,实现资源互补,合作效益共赢,主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建设、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作为服务汽车维修行业的.技工院校,必须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各种行业资源,完善学院汽车专业人才培训方案的相关内容,使得现有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企业所需。

  2.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由于汽车维修喷涂方向的教师逐渐减少,年轻教师主要以机电维修为主,喷涂方向的师资队伍建设尤为重要。为此,学院与东来涂料公司制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挑选部分汽车维修机电方向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的师资、场地及设备资源,安排全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对外喷涂专项技能的相关培训课程,逐渐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完成相关传统汽修专业教师转型,促使学院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3.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建设

  学院为东来涂料提供基本的教学场地及简单专业设备,由东来涂料对教学场地进行符合职业教学所需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基地建设,通过在场地内张贴汽车喷涂职业素养要求,布置汽车维修服务企业文化氛围,在实训场地内建设专业技能教学区域、喷涂技能训练区域、专业技术资料查询区域、喷涂用品及其他耗材仓储区域和教学讨论区域,分布不同功能的实训区域。这既真实再现汽车喷涂维修作业环境,又为喷涂技术的职业教学提供了教学场地,完成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建设,并且安排专人进行场地设备的维护保养。

  4.学生专业技能训练

  由于考虑到校内实训基地共建方的效益,我们将校内实训基地对学生的技能训练,喷涂专业学生的喷涂技能训练及技能竞赛集训功能。因此建立在每学期初学院与校内实训基地共同协商喷涂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课时及技能竞赛项目,确保喷涂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竞赛与企业产品培训都能按期完成。

  5.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为了改善现有汽修专业学生喷涂方向的专业知识、技能及上岗知识不足,满足汽车维修企业专业人才需求,丰富学生课余的生活,学院利用校内共建实训基地平台,在汽修专业的学生中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共建实训基地的一体化教学场地、有丰富经验的师资队伍以及高品质的喷涂材料及专业设备耗材,完成一期汽修专业学生喷涂技能训练的第二课堂活动。

  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的反思

  第一,不断完善校外实训基地软硬件设施,增加学生职业认同感,使校外实训基地能为师生职业技能提升提供保障。但是近年来,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向重型化和智能化发展,企业车辆技术在气体发动机、纯电动、混合动力等方面发展方向不明确,造成企业对作业环境没有进行有效的改善,一线操作仍然有大量的体力劳动,因此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就业及企业新职工的补充。学院应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分内容,增加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增加爱岗敬业内容,提升学生从事对接行业的积极性。另外,企业也应不断改善作业环境,增加气动、电动和油压设备的投入,提升工作环境自动化水平,吸引更多学生加入该行业。

  第二,建设各类不同的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应对产业风险对学生人才培养的影响,技工院校不应该依靠单一类型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免因经济危机、技术革命及其他因素引起产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第三,加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开展,各类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建设初期,双方合作主动性比较高,但是随着时间变化,企业对基地的运行主动性热情降低。因此双方要在合作内容及层次上不断创新,增加合作双方的积极主动性。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5

  摘要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是实现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而在良好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实现与企业之间的融合,使得校企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合力,以便更加针对性的实现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文章以经管专业为例,首先探讨了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接着对于如何发挥校企联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应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联合;班级文化;学生职业素养

  经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关系到经管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因此,高度重视经管专业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发挥校企联合效益,使得经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不断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一、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首先,从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来看,对于经管专业班级而言,如果能够营造积极向上,专业职业性十足,经济管理氛围强的班级文化环境,经管系的学生会自觉不自觉的参与到各种经管实践活动中去,由此慢慢实现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何乐而不为;其次,从班级文化建设的行为主体来看,校企联合,能够充分运用各自的资源,尤其是经管类型企业的融入,可以将最前沿的经管工作技术和方法带入校园,使得经管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实际的经管专业知识,这对于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方案来讲,是很有帮助的;最后,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来看,学校文化教导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人;而企业文化教导了学生如何去工作,如何去发展;两者相互融合,就能够为经管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二、校企发挥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作用的策略

  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并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问题,是两种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因此要想发挥两者融合效益,就应该遵循两者的各自特性,充分交流和沟通,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能够体现校企文化的物质环境。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针对于经管专业教学特点,结合企业文化的职业性,实现健全的物质环境的构造,也是很有必要的。对此,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实现企业文化的融入,将企业经管职业的工作规章,职业操守提炼成为对应的文化元素,以建立企业经管文化长廊或者企业形象展示区的方式,或者以报道企业经管精英人才的事迹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对于经管在企业中的价值得以明晰,进而慢慢的推动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扎根;其二,注重建立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在对于企业经管工作流程进行充分调查之后,邀请企业中的经管人才参与到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的设计和构建中去,并且可以担任对应实习教师,以使得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能够实现对接,保证校内经管教学实习基地效能的发挥。

  2.实现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善。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积极促进经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改善,也应该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举措。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关注以下内容:其一,邀请企业经管方面的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专家和校园经管系教育专家组建成为全新的课程体系设计小组,在共同探讨当前经管人才市场行情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探讨,将经管人才的素质要求纳入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以体现出企业对于人才的个性化定制的特点;其二,对于当前经管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的问题,应该突出强调经管实践课程比重的增加,处理好经管理论知识学习与经管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保证能够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实现经管课程格局的调整。

  3.注重经管专业教师团队的优化升级。基于校企文化融合形成的班级文化建设,必然需要有专业能力强,实践操作素质高的教师团队来完成。对此,注重经管专业教师团队的优化升级,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对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立足当前经管教育师资,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广泛交流和沟通,在企业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等方式,使得当前的经管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不断提升,进而使得其明白如何去实现经管课程内容的调整;其二,积极鼓励企业经管精英参与到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去,以兼职代课,课外活动组织者,学生职业规划引导者的身份进入校园,以一个班级一个经管职业导师的方式来进行,使得学生能够在与导师的交流中,参与到班级实践活动中去,由此引导良好职业规划氛围和环境。

  4.大量开展基于校企文化的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成为建设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契机。对此,可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举办有企业赞助的各种经管实践创业创新比赛活动,邀请企业内部经管精英,企业领导,校园领导,经管系专家作为评判队伍,从经管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素质,创新能力等多个角度去评价,并且给予优胜班级一定的奖励,以鼓励更多的经管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其二,邀请企业经管方面的精英,经管专业专家参与到经管知识大讲堂中去,可以是经管专业学术交流,可以是经管人才职业规划等,由此营造出良好的经管文化氛围;其三,企业经管部门可以在学校内部开展各种宣传活动,使得学生明白经管工作的职业取向,了解经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对于班级文化构建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共建班级文化,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是当前经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比较理想的实现路径。我们在正确认识校企文化融合效益的同时,还积极促进校园与企业之间的融合,立足专业经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经管教育教学方法的调整,内容的改善,以营造出积极向上,职业专业素质的教育平台,使得经管班级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的职业素质得以不断提升。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 篇6

  摘要:高职院校应培养大量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依托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实习的平台,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国内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现状分析、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和如何走好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之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特别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近几年来,职业教育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各大企业单位探索“校企联合共建”的职教新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实现课内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使专业设置更加合理、课程体系结构更加科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院和企业互助互利、双赢共进。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训实习和就业平台,我们需要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1、国内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我国已具有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如“校企共建、订单培养、产业化辐射、引资援建”等。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实训基地的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索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学实训基地建设还相对滞后,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大多是学院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样很难调动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完善。部分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过于形式化,实训基地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1]。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意义

  学院利用企业平台来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通过建立面向市场的双赢式实训基地,既能体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又可以快速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对于企业方来说,实训实习基地可以成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基地;培训的学生一旦成为企业的新员工,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岗前培训成本,而且可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是流动的活体广告。从学院方来说,通过合作纽带,实训实习的资源可以由企业不断地提供,不仅在设施设备上能及时更新,保证实训实习项目的实施;教师们借此平台感受企业文化,学习新的生产工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使校内资源和企业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先进的实训设备、优越的实习条件、优良的IT企业文化、科学的教育管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

  3、走好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之路

  加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走出一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为途径,培养面向企业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之路。

  3.1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建设实训基地

  学院要以职业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为重点,以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为引导,推动专业积极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有利于增强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实训基地建设要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的示范作用,以项目建设带动学院和企业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资源配置,力争做到“先进性”、“规范性”、“实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3]。

  3.2将企业资源引入学院,搭建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依托学科和人才资源优势,引入企业资源共同建立专业实践教学互动平台。建立综合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专业综合实践能力。近年来,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合作企业长沙卓应教育有限公司为学院提供了学生实训必需的网络实验设备,主要有思科无线路由和交换机。企业高端技术设备的引入,可以极大改善专业实践教学条件,较好地解决学院实验教学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教学平台缺乏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3.3将企业项目引入教学,实现课程项目化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可将相关企业项目任务引入教学,让企业项目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来。实践教学与项目任务有机结合,增强教学内容整体性、学习知识系统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学院广告专业聘请合作企业长沙艾泽影视动画设计公司技术人员担任影视编辑课程教学,并带来了企业项目“城市宣传片”设计与制作。可以将影视编辑课程的剪辑技术、色彩修正技术、视频特效、视频转场和字幕等知识和技能在项目中进行全面、有效的渗透。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影视编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并制作出画面流畅的视频作品。

  3.4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培养学生职业化素养

  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授课,也带来了企业项目制作的管理模式和规范要求,使学生在学校课堂就能体验到企业文化,感受到企业的工作氛围和企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聘请了校企合作企业长沙卓应教育有限公司技术骨干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开展“行业体验式”项目实训。行业体验式实训是施工现场观摩、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事故预想、技术问答,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增强现场感觉。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学习工程案例,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设计思维。通过参与“玉溪一中校园网集成网络”一些企业工程项目的体验,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工作岗位与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及所要达到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责任、激情与自信。培养学生职业化素养,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向“员工”的过渡[4]。

  3.5将企业生产流程引入课程,实现生产项目实战化

  企业技术骨干将生产项目按生产流程分为产品策划、研发和生产等环节,将不同年级学生安排到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在完成一个实践环节的内容经考核合格方能进入下一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根据生产项目做相应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运作基本情况,做好前期策划。学生对产品实战项目具有很强的挑战性,从而可以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意识和钻研精神。生产项目实战化可以较好地促进生产与教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6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管理,实现作品产品化

  参照企业项目管理机制,将项目目标任务、时间期限、生产成本落实到具体生产实践环节,在严格的产品研发生产系统控制下,学生的有序介入,通过梯队递进制度、适时监控体系,确保其延续性和完整性,保证了阶段性作业成为合格产品,使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和产品生产流程控制双重目标均得到保障。企业参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更具有权威性,实训课的每一个实践环节就是生产流程的岗位,引入行业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课程教和学的考核,使教学质量标准明确具体。学生作品严格按照行业产品标准进行策划、研发和生产,师生通过作品转化产品后的信息反馈,加深了对质量评价标准的认识,更好地提升了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4、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中存在的关键性制约因素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学校与企业的共同需求,通过我院开展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使我们充分体会到要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必须力争政府、行业与企业的全力支持与配合。

  4.1缺乏政府配套的介入政策

  由于缺少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持,企业参与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协调学校和企业利益,监督合作落实,在政策上适当对企业倾斜,对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4.2缺乏校企合作教学的长效机制

  企业合作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在拓展合作教学的层次与规模方面,距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尚有较大差距。为此,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从而实现校企资源优化组合。

  5、结束语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可使学生在合作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中实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和职业能力,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才能得到发展,为学生就业契机提供机会。因此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科学定位与正确导向,既要体现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更要把握好职业性和行业性的特点,加强学院与企业的合作力度。近几年来的办学实践使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走好校企共建的专业实训基地之路,能促使我们不断调整办学方向,为社会培养大批的技能型和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

【校企共建通信技术专业实践与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校企共建计算机专业社团的探索论文07-23

校企合作共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思考论文12-11

土木工程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思考论文12-11

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通信技术课程开发论文12-08

本科院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的论文12-11

校企合作共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思考11-04

校企合作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论文09-30

工商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实践探索论文06-16

探索高校通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法的论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