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究论文

时间:2020-12-10 14:42:51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究论文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程群建设已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一种运用广泛而有效的方法。文章针对通信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相承、渗透、交叉的特点,立足课程群的内涵与建设原则,设计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总体方案,以模板化、递进式的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群建设。该建设方案可以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对相关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究论文

  关键词:通信工程;课程群;核心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12-0023-03

  如今,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建设以课程组合形式进行建设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自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提出要注重“课群”的研究与建设以来,各高校陆续开展相关实践。

  贵州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99年,2014年信息与通信工程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学科。作为地方重点建设高校,通信工程专业建设始终贯彻贵州省“大数据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努力将其建设为“立足贵州,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信通系修订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并将核心课程设置为“5—4—3”模式的课程群。

  一、课程群的内涵及建设原则

  (一)课程群的内涵

  课程群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把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课程按照一定的逻辑重新设计、规划、整合构建成的课程集合[1]。课程群的课程设置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难的递进式思路,按照大课程的框架优化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系统结构,形成模块化的系列课程系统,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专业课程设置整体认识。

  课程群是一系列课程的有机整合,具有两个基本特征:1.课程群具有良好的能力培养属性,各课程内容具有独立性和整合性。课程群内各课程有明确的各层次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在构建课程群时,既要避免教学内容重复,又要确保各课程的独立性。同时,将实践能力培养要求相近的课程进行规划和整合,弱化单个课程的个性概念,提升能力培养整体水平,从而实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2.课程群内各课程内容之间的逻辑结构紧密联系,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相互关联性[2-3]。课程群并非随意几门课的简单组合,而是以完善施教对象的专业课程体系认知结构为要求,将培养方案中的核心课程按照“路—场—网”的关系统筹设计形成的整合性课程体系。因此,课程群的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帮助学生以模块化的大课程框架来系统地掌握通信专业课程设置,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1.课程群建设是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保障。将专业核心课程整合规划,有利于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集中起来围绕同一目标和任务构建教学团队,从而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4]。同时,还能积累课程建设成果,如精品教材、课程网络资源等资源,避免因教师人才流动造成的教学资源损失。2.课程群建设是打造重点课程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优势,以课程群的方式整合资源,以教学团队的方式搭建基础平台,有助于调动教师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力量。将课程群中的重要核心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甚至国家级的重要课程,从而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3.课程群建设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以学生为施教对象,通过集中教育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整合,调整课程学时,更加合理安排课程顺序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专业课程的不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群建设的原则

  为了合理而科学地建设课程群,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要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这也是课程群建设首先考虑的问题。因此,课程群的建设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整体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2.要以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计划的实施与整合优化为指导思想。课程群的建设要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优势整合教学资源,推动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保证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以便较快地提升教学效果。3.要以教学相长为实现目标。课程群建设应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兼顾团队内教师的自身发展,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以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鼓励课程群建设的成果与产出。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教师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二、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方案

  课程群是根据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所设置的通识类课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等各模块而定。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信通系将通信工程课程群划分为六个模块:通识类课程群,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课程群、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群、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如图1所示,其中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课程群这三个课程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分别包含5门课、4门课和3门课,称之为通信工程“5—4—3”核心课程群。

  通识类课程群包含17门课程,学生也可选择修读相应的“大学日语”、“大学俄语”等系列课程;学科基础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是通信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奠定了学生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课课程群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也是重点课程,有助于学生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就业和升学深造;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群包含5门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编程语言,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今后设想的工作需求学习此类课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包含4门选修7门必修课程,在前述五个模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运用所学习的基础,参与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递进式的课程群建设能帮助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在专业课程群、计算机能力培养课程群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的建设下,利用课程群间的相互渗透与知识积累,使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接入网技术”等专业课程,还能进行拓展类学习,如“大数据信息融合技术”、“云平台架构技术”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endprint

  三、课程群的各模块设置

  (一)通识类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贵州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通识人文课程,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更好地引导学生以创新的方式进行学习,锻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与看待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发展方向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培养不同学科之间的思维模式。并且,外语类与数理类课程的开设也为本专业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本课程群的学习,提高學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通信专业人才。

  (二)学科

  学科基础课程群是高等学校通信工程专业所需掌握的基础课程集合。通过“电路分析原理”、“电子技术应用”和“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为硬件和软件设计类课程打基础。同时,通过本学科基础课程群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信号类课程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好“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号检测”等专业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专业

  专业基础课程群由“通信电子线路”、“现代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组成,旨在使本专业学生掌握较广泛的现代通信的理论和基础技术。本课程群的任务是掌握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特别是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对各种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各种数字处理系统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与掌握数字通信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业课程及从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奠定基础。

  (四)专业课

  本课程群的主要先修课程有“现代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等。目的是使学生在识记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组网技术,阐释常见移动通信系统中有关的技术过程和方法,分析有关的系统模型与结构。并能了解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技术,以及下一代网络的主要协议的模型、结构、命令及应用。帮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掌握通信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就业和后续深造奠定专业基础。

  (五)计算机能力培养

  本课程群包含5门课程,主要先修课程有“工程数学”、“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信号与系统”等。课程群的任务是以大量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MATLAB、C++、JAVA和嵌入式编程等语言,学生了解了多线程、安全和网络编程等技术,具备了一定的通信系统分析和仿真能力,由此学生掌握了模块化设计的方式完成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和方法,并且学生逐步具有了在工程中分析和计算工程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掌握常见软件和硬件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同时,为以后的工程计算和工程仿真奠定基础。

  (六)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在前述模块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结合教学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建设[5]。该课程群多为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为:

  1.专题讲座。此类讲座包含学科前沿专题、ICT前沿技术专题和大学生创业指导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教师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开展多个专题讲座,每个讲座时间120—150分钟,讲解系统设计、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思维,工程应用,系统设计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新生是电子信息大类招生,一年后将面临分流至各专业,经过几年的实践,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学科前沿专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电子信息大类下的几个专业有所了解,减少学生分流时专业选择的盲目性,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最新动态。

  2.学生创新设计实践。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除了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外,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信通系还拟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个教师分配5—8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以教师科研平台为载体,指导学生从事科研训练,以“项目驱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实践从创新、创意到原型的过程,从而认识和掌握科技创新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研究方法和实现途径。通过上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四、课程群的管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群建设,完善本科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责任体系,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现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及帮带措施,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高水平教师梯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进一步规范课程群的具体工作职责,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通信工程专业设置的课程群实施课程群首席教师机制,以形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从而保障课程群建设的顺利开展。

  课程群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发展趋势。以课程群建设的内涵和原则为基础,设计了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总体建设方案,对模块化的课程群进行管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通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对相关专业的课程群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3]崔金超,杨永清,金英花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 程群建设的思路与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

  [2]陆为群.高师院校课程群建设的原则和策略[J].黑龙江 高教研究,2007,(11).

  [4]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J].现代教育科学,2010,(3).

【通信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1.试析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探讨论文

2.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群建设论文

3.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究论文

4.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5.高职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6.物理实验核心素养培养探究论文

7.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究论文

8.比较文学课程改革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