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时间:2022-07-26 10:19:08 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通用7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通用7篇)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1

  摘要:

  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位置管理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系统的服务质量。位置管理中的位置更新和位置寻呼是其中的关键,低频率的位置区更新以及一次寻呼成功能降低信令开销,节省网络资源,优化网络配置。而基于动态位置区的更新策略,可动态调整位置区的更新时刻,减轻网络负荷。

  关键词:

  位置管理;位置更新;通信论文

  1、引言

  卫星通信与传统的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不可取代的。

  首先,卫星通信系统通过空中卫星作为其中继站,对移动终端的上行信号进行转发,使得通信的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

  其次,在卫星通信系统中,只要是在卫星的波束覆盖区域内,所有的地球站以及移动终端都能利用这颗卫星进行机动灵活的相互间的具有多址联接性通信,并且卫星采用的是微波频段,其通信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最后,卫星通信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信的成本与距离无关,通信线路稳定,质量好。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中、低轨卫星系统路径损耗小,传播时延低,对用户终端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和接收机品质因素的值要求低,可支持手持机直接通过卫星进行通信,因此低轨通信卫星系统是现在研究的热点。移动性管理技术作为卫星移动通信的一项关键技术,关系到整个网络的性能。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小区容量不断的增加,用户接入的增加使得网络在处理终端移动性的信令开销和数据库的负荷也随着增加,良好的移动性管理策略可以大大的降低系统运行的负荷,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移动性管理(mobilitymanagement)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2、位置管理

  移动性管理主要包括:位置管理和切换管理。在移动通信网络系统中,移动终端可以不受固定的点到点的限制而自由的移动,并且移动终端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方、随时随地的接入到通信系统中,亦能和网络时刻的建立链接,进行相关的业务功能。

  移动通信网络系统的优越性为移动性终端提供了动态服务,系统如何识别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并且为其保证正常的通信,成为移动通信的重要特征,这主要是通过位置管理来实现的。

  位置管理主要负责跟踪、存储、查找和更新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位置区管理主要包括位置区更新和位置寻呼,位置区更新的目的是为了使得网络能实时的获取终端所在的位置,以便网络要对终端进行寻呼时,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获得终端最近一次更新的位置区识别码对终端进行精确快速的呼叫。

  位置管理是满足移动终端可以在移动通信系统覆盖的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任何地域限制的前提。

  位置管理能够使网络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是网络为传递呼叫而定位移动终端确定移动终端当前接入点的过程。而这就需要移动终端按照一定的准则向网络报告其位置信息。这一过程就属于移动终端的位置区更新过程。

  3、静态位置管理

  静态位置管理策略是与地面通信系统一样,将卫星点波束固定的划分为若干的位置区,或者将地球站的覆盖区域固定的划分为若干的位置区,或者是两者的结合。都采用的是两层位置数据库结构,即HLR和VLR。HLR存储了所有网络内注册用户的`各种信息,包括位置信息。VLR存储所管辖区域中移动终端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以及用户签约业务和附加业务的信息。基于静态固定的位置区划分,其位置区更新流程如下:

  (1)终端开机注册,首先向管辖当前LA的VLR0,发起位置区更新请求。

  (2)VLR0登记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发给HLR。

  (3)HLR登记终端的当前位置信息。

  (4)终端跨位置区移动,位置区ID发生改变,终端发起位置区更新请求。

  (5)VLR1登记终端的位置信息,并发给HLR。

  (6)HLR记录终端位置信息,并指示VLR0删除终端的位置信息。

  (7)VLR0删除终端的位置信息,表明终端已不在其管辖的位置区之内。

  由于低轨卫星绕着地球的高速运转,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平均约为114分钟,故使得终端的波束覆盖时间很短,以卫星波束划分位置区的方法会造成频繁的位置区更新,这样会使得信令开销大大增加,而以固定的地球站划分的位置区则容易因终端于两个LA之间频繁移动,造成乒乓效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动态位置管理。

  4、动态位置管理

  4、1基于运动的动态位置管理基于运动的动态位置区管理为根据单个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来动态的为终端划定一个位置区更新范围,通常将称运动门限值为M,当终端移动跨越的小区超过门限值M将执行一次位置更新。

  基于该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变位置区的动态位置区管理算法,该算法基于二维六边形多级位置区蜂窝网络结构以及液体流动运动模型假设,先根据用户的呼叫和运动模式来优化运动门限,再确定更新的位置区大小,其优点在于位置区大小的变化频率低,系统不必频繁的切换位置区的级别且可以避免“乒乓效应”。移动终端进行位置区更新后,系统通过终端的运动确定位置区的范围。文献[16]提出了三重运动门限值,三个门限值分别为q、n、m,q为跨越不同位置区的个数,n为跨越不同小区的个数,m为跨越小区的个数。

  当跨越小区数达到阈值n和m时,执行VLR更新;当跨越小区数达到阈值n和m时,并且跨越的位置区数达到阈值q,则执行VLR和HLR更新。

  4、2基于时间的动态位置管理与静态位置管理类似,基于时间的动态位置管理也需要设置一个定时器,所不同的是静态位置区管理的定时器的阈值是固定不变的,而基于时间的动态位置管理的定时器阈值在每次触发位置区更新之后,或根据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或根据移动终端的运动状态,或根据移动终端的呼叫到达率等信息,来动态自适应的调整定时器的阈值。文献[8]中提到了根据移动终端的业务状态和呼叫到达率来动态的设置定时器的阈值一种算法,其假设用户的业务为呼叫业务,且服从泊松分布,用λcur表示用户当前时间段的呼叫到达率,λpre为上一时间段的呼叫到达率,由此可得终端的呼叫业务变化率为:便可根据终端的呼叫历史来统计出终端的平均到达率λ。

  为了避免呼叫到达时过长的无位置更新状态,使得寻呼时间变长,应该保证位置更新率不小于呼叫到达率λ,即强制更新时间周期T应小于或等于终端的平均呼叫间隔时间。故,按照下式计算定时器的时间T即在某一时刻根据历史的呼叫平均到达率,从服从[1/2λ,1/λ]的均匀分布中取一个随机数(rand表示取一个随机数),然后取T为大于ρ的整数作为定时器的更新时间阈值。

  5、目前存在的问题

  (1)固定位置区划分策略是基于绝对地理位置,根据事先设定的位置区大小来划分各个位置区的边界,当用户越过边界时便触发更新,寻呼时根据用户所在的固定位置区来传递寻呼信息。固定位置区策略方案虽然较为简单,用户的更新及寻呼都是根据事先在地理上已经划定的位置区来进行,但容易对在两个位置区之间的来回运动的用户造成“乒乓效应”。且静态位置区管理将用户的各种运动状态,移动速度和呼叫类型与位置区管理隔离开来,对所有的移动用户使用同一的位置区管理策略,在适用性上明显存在不足,不能根据用户的运动状态,移动速度和呼叫类型来动态优化位置区管理开销。

  (2)基于运动的动态位置管理可能会对大部分时间处于低速运动状态的用户,由于某些时段的高速运动而设置位置区的更新半径过大,用户长时间的无位置区更新;而大部分时间处于高速运动的用户,却因某些时段低速运动而设置的位置区更新半径过小,导致频繁的位置区更新。同样,基于时间的动态位置管理仅仅根据用户的业务类型和呼叫到达率来设置用户的位置区更新半径,这种方式对不同运动速度的用户适应性不够强,可能会导致低速用户在计时器时间段内频繁的进行位置区更新,而高速用户频繁越区后不能及时的进行位置区更新,从而增加寻呼开销。

  6、下一步研究方向

  (1)采用动态位置区管理的策略,针对单个用户的移动速度、运动状态、呼叫到达率等因素,避免静态位置区管理对不同用户的适应性低,灵活性差的缺点,并且避免处于位置区边缘的移动用户在两个位置区之间频繁切换造成的“乒乓效应”。在确保寻呼到达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移动终端由于自身的自由移动性在位置区之间跨越时,进行位置区绑定更新的信令开销,节省网络信令资源,减轻系统的负荷。

  (2)针对移动用户的移动速度、运动状态、呼叫到达率等特点,结合时间与运动的动态位置管理策略,解决基于运动的动态位置算法下的大部分时间处于低速运动状态的用户,由于某些时段的高速运动而设置位置区的更新半径过大,用户长时间的无位置区更新;而大部分时间处于高速运动的用户,却因某些时段低速运动而设置的位置区更新半径过小,导致频繁的位置区更新。以及基于时间的动态位置管理算法下可能会导致低速用户在计时器时间段内频繁的进行位置区更新,而高速用户频繁越区后不能及时的进行位置区更新,从而增加寻呼开销的问题。

  7、总结

  卫星通信系统是未来个人通信重要组成部分,而移动性管理技术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重点介绍了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动态位置管理,基于时间、运动的动态位置管理相较静态位置管理,在节省信令开销,优化网络资源方面更具有优势。针对目前动态位置管理存在的问题,未来可基于各种运动模型,以及个人呼叫业务等因素方面,对动态位置管理策略进行优化,减小网络开销,提高网络的系统性能。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2

  摘要:

  文章重点分析了卫星移动通信应用以及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不断迅速发展,使投资成本逐渐降低,通信容量逐渐增大,通信质量逐渐提高,因此,用户对其需求日益增加。在国内与国际通信中,卫星通信处于重要地位,再加上航天飞机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星体设备能力,减小了地面站的体积重量。

  关键词:

  卫星移动通信;星体设备;体积重量;地面站

  1、卫星移动通信应用介绍

  随着卫星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卫星移动通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特殊行业(森林防火、海滩和抢险救灾等)进行应急通信;利用卫星移动通信技术,使山村偏远地区的通信问题得以解决;对重点行业(防汛抗旱监测、地震监测和气象水文监测等)进行数据通信。以下重点对卫星移动通信在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和军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1卫星移动通信在海洋石油的勘探开发

  海洋石油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广泛的作业范围和较强的专业性,这些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上移动通信具有很高的要求。利用传统的单边带无线电话等通信设备不能满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于是,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应用卫星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一种相当理想的通信方式,卫星移动通信及过去采用的那些单边带无线电话和甚高频无线电话等通信方式为海洋船舶作业的通讯需求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1、2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中的应用

  由于现代局部战争的参战力量组成不断变化,作战范围规模日益扩大,作战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再加上传统短波军事通信带宽小,传输信道不稳定,传统短波军事通信已经不能应用在现代作战行动中。当卫星移动通信受到地域条件和天气情况的影响时,还可以真正地使信息进行实时的传输,这就是卫星移动通信在军事作战中最大的优势。与传统的通信方式相比较,卫星移动通信在通信容量、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等方面有更大的优势。

  2、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卫星移动通信的技术规范标准还不健全不完善,管理还不严格不合理。健全完善技术规范标准,不仅使通信设备的制造、安装测试和使用更加规范,还使卫星移动通信更加畅通,更加安全。

  (2)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管理和经营,就是为了赢取最大的商业利润,其实它本身是国际性商业民用通信系统。铱系统、全球星、ICO、ODYSSEY和APMT等卫星通信系统,依次进入全球卫星移动服务的市场,一场高投入高技术的全面市场竞争随之展开,先后淘汰了ODYSSEY和APMT,铱系统、全球星和ICO三大系统留下,但是铱系统破产失败,全球星系统命运未卜。

  (3)抗截获与干扰技术有待于提高。卫星移动通信应用在军事中时,因为通信卫星处于空间位置,敌我双方都能看见卫星,所以卫星通信系统有着一些突出的弱点,通信卫星转发器极易遭受到电子攻击是其主要的弱点。具体表现在极易受到敌方强大的电磁波干扰,使通信受到干扰而中断;有利的条件和机会使敌方极易进行定位截获。于是,由于军事通信的迅速发展,军事专家们一直重视敌我双方的通信侦察与反侦察,对抗与反对抗和截获与反截获技术。在频率域与功率域方面,由于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空间和信号发射作为现用的平台,因此,在地面信息进入信道传输之前,应该大力做好伪信息识别与抗干扰的工作,积极提高硬件和软件的加密技术,应该改造创新移动终端和关口站。

  (4)电磁兼容性和接口技术有待于提高,软件的可移植性有待于增强。应该提高系统接口技术(移动卫星通信系统信息终端、国防数据和关口站、便携式终端间等互联接口技术),以保证信息能够进行无缝传输,使其与另外的军事通信方式一体或者互联。同时,应该改善增强数传软件的纠错功能,以保证在信息化的恶劣战场中,部队能够进行畅通无阻的信息通信。

  (5)闭合回路群设置和信道专用设置有待于提高。部队在应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关口站网管软件的应用,应该对部队特殊用户进行合理的设置,进而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群,还要在该群中进行合理的信道专用设置,大力做好信道管理和密钥管理的工作,以避免内部泄密和外界揭秘的现象出现。

  3、卫星移动通信发展概述

  在1976年,世界上的第一个专门提供电报与电话服务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立,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arist)投入商业运营。在1979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成立,从1982年,国际海事卫星组织连续对7颗卫星进行租用,第一代的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随之形成,该系统专门用以船只进行全球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由于通信业务量的增加,在1990年至1994年的过程中,对4颗第二代的INMARSAT卫星进行发射。在1992年,澳大利亚开始运用AUSSAT—B卫星进行国内卫星移动通信的服务。美国与加拿大携手建立北美移动业务卫星通信系统(MAST),用以服务于陆地、海上与空中移动用户,随后在1994年与1995年期间,对2颗MAST卫星进行发射。从1990年开始,许多公司连续提出中轨道和低轨道的多星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方案,铱系统、全球星系统和ICO系统就是其中主要的系统。在1999年,铱系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但是后来由于对该系统进行不合理的经营,导致其破产失败。同时,在2000年,全球星系统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

  根据应用环境进行分类,主要分为AMSS(航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MMSS(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LMSS(陆地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根据提供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数据与话音系统;根据轨道类型进行分类,主要分为GEO(对地静止轨道)与非GEO系统,其中LEO(低轨道)、MEO(中轨道)和HEO(高椭圆轨道)就是非GEO系统。在非GEO系统中,根据业务种类对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小LEO、宽带LEO与大LEO。把能够运用LEO卫星提供非实时性业务的系统称之为小LEO系统,Orbcomm系统就是小LEO;把能够运用LEO进行宽带业务的系统称之为宽带LEO,Teledesic系统就是宽带LEO;把能够进行全球实时性个人通信业务的MEO与L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全部称为大LEO系统,Iridium、Globalstar和ICO系统就是大LEO系统。把能够利用GEO卫星进行宽带多媒体以及移动业务的系统称作宽带GEO系统,Astrolink、Cyberstar和V2stream系统就是宽带GEO系统。

  在航空、陆地与海事移动等领域中,Inmarsat系统已经对其进行了AMSS、LMSS与MMSS多种业务的提供。按照不同的技术发展水平、业务要求和使用环境,Inmarsat已经对多种移动站和系统进行了开发研究,都制定了每一种移动站和系统相应的系统规范标准,同时按照此规范标准,对各种移动站进行制造,以保证其在全世界任何地方都能够运用Inmarsat卫星进行及时通信。截止到1998年1月,在Inmarsat系统中,25000多个标准A站、5000多个标准B站、39000多个标准C站和1500多个航空站已经建立,再加上标准E站、寻呼终端和导航终端类型站,Inmarsat系统的总用户数已经达到115000多个。除能够进行全球卫星移动业务的Inmarsat系统,同时还建立了众多的能够提供卫星移动业务的国内和区域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Optus公司独立经营的MobileSat国内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美国AMSC公司和加拿大TMI公司携手共同经营的MSAT北美区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就是其典型的代表。

  虽然通信GEO卫星的信道条件比较好,同时星体也比较固定,但是其应用在众多领域中时,还有较多的问题出现。因此,提出并采用了低和中轨道非GEO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来进行通信,以保证全球无缝覆盖的个人通信系统的实现。

  4、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另外通信系统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由低和中轨道星座组成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应该与地面网络、地面蜂窝系统和静止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等另外通信系统紧密结合,以使用户论文范文降低,保证适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2)宽带卫星系统及其发展。在现代的各种业务中,宽带业务处于重要的地位,无线通信中的移动,广播与远程特性都有助于宽带卫星系统的发展。因为卫星系统属于天基系统,同时它的成本很高,与传统卫星系统成本相比较,发展宽带卫星系统投入的成本达到其成本的215倍,这些预示着在缺乏地面宽带系统的市场中,宽带卫星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一样极其发展。

  (3)降低信道的误码率技术更高。相关的.专家不断对信道的误码率技术进行研究发展,利用更加先进更加高超的调制纠错与调制编码技术降低信道的误码率,以保证卫星信道的传输质量能够增加到光纤传输信道的水平。在卫星移动通信链路中,对TCP/IP协议进行应用时,还存在令人不满意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说明卫星链路不能应用TCP/IP,通过实验可以证明,在卫星链路中,应用TCP/IP协议不仅能使卫星网和地面网互连,还能使其与因特网进行互连,实现了天和地之间的互通。

  (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频段向更加高端扩展。对低端频段的应用,呈现过于拥挤的状态,因此,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频段向更加高端扩展是相当必要的,同时,不断地对频率复用技术进行利用和创新,使原有通信频带上的潜力得以更深层的发挥。

  (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优势不仅表现在现代各种应用对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日益渐增的要求上,还表现在能够支持大量的和大范围的移动用户的数据通信方面。再加上人们对能便携的卫星通信用户机和可搬动的小型卫星通信地面站的状态不完全满足,因此,建立实现拥有实用价值的卫星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系统便成为了卫星移动通信发展的新目标。

  5、结语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不断迅速发展,尤其是卫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不仅要重视卫星移动通信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积极发展创新卫星移动通信技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3

  众所周知信息的传递越来越朝着高速及时的方向发展,而无疑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便是未来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一环,而随着信息时代到来,卫星在整体系统传递中所占的比重也将越来越重要。本文所主要论述的便是宽带多媒体卫星在当代一些发展及对于未来的一些展望与启示。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越是能够迅速的拿到所需的信息资料,文件,就越是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而毫无疑问,以卫星为主体的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无疑成为了一个发展的大方向,早于1994时,美国休斯公司就曾开发过,卫星与个人计算机的网络连接系统,顾名思义,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是以卫星为主,对所需信息的个体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所传递的文件可以是音频,视频,图像等各式数据文件的传送,当然卫星通信与具有实体的光纤路线相比速度确实远比不上其,但其的优势也是颇为令人称赞,对于其在未来的通信地位,那无疑是可以令人遐想的。

  一、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发展所需的基础资料

  1.卫星通信发展的技术基础

  在对于卫星通信系统的技术发展中,频谱资源的存在毫无疑问是最为重要的,而至于当下,,C波段,ku波段的发展和使用已经处于一个极度堵塞的存在,而如果想要更好地前进与发展,只能以更高的频率予以发展及使用,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Ka频段的使用,当与GEO、LEO或LEO与GEO所交互的卫星系统群进行更好信息传递作业,而此也是基于目前基于目前所能达到的技术要求所进行的。

  2.信息传递的极速发展下的需求

  在进入21世纪后,个人对于信息的需求也在极速的上升,尤其是网络的发展更是将人引入了一个极速前进的时代,而卫星通讯系统毫无疑问在大范围远距离的数据信息传递上有着极其明显的优势,而与此为契机将卫星通讯与整体的网络构架整合于一体,在这其中有着极其明显的需求,并且与此为发展的契机之于市场而言,这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潜在需求,尤其是在个人,企业的卫星通信市场中,并且之于种种的数据表明,卫星通信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可小视的。

  3.卫星通讯资源的发展

  目前而言,卫星通讯发展中最为阻碍发展的必然是频谱的资源,对于解决的方法来说,其中一个方法便是对高频率的开发,就如同于非同步轨道全球宽带卫星系统问世不久便受到注意便加以看中,尤其是wrc-95及wrc-97等会议为非同步轨道全球宽带卫星系统分配过400 MHz到100 MHz的带宽,可见当代对于卫星通讯的看重及其影响。

  二、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

  1.卫星处理系统的功能及其作用

  于现代而言大多数的资本投入最多,经历和研究最为密切的便是对于宽带卫星的研究和投入。卫星通信系统的存在主要分为两个点,其一是地面信息接收与传递,其二是卫星上的处理和接收系统,其中卫星上的处理系统主要工作便是将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解码,然后通过解调,复用的方式将信号处理成基带方式,并对这些基带信号进行再一次的转换后传送至地面的信息接收装置中,使其便于信号的交换,,提高了工作系统的效率。所以在这其中经历了卫星自身的处理能力,并且包括了,卫星本身的交换,转换等能力,对于卫星本身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使其有着相应的处理能力,合理的使用资源。对于地面系统而言主要的工作便是对于卫星资源的控制以及分配,并且能够于卫星的信息传递工作给予同步的要求,优化和处理编码的方式,从而达到对于数据不予衰落的要求。这些都是卫星处理系统所要具备的一个整体式的要求。

  2.卫星系统技术的处理和研究

  在卫星系统处理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信息的调制编码以及对信号的雨衰特性的对抗,其中就以雨衰特性的处理最为明显,因为以往不存在于低频段信号中的雨衰特性在高频段信号中尤为明显,由一些相关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降雨较大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信号衰减特性,将极其的明显,而这些都是优待去紧急处理的问题,在一点便是对于卫星的调制编码技术的极高要求,由于往往卫星通信回用于恶劣的条件和环境下,对象信号的准确解读也是必须的首要任务,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到高速迅捷的传递也是必要的。

  三、卫星通信发展的现状及其展望

  自我国从改革开放十二五规划以来通讯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其快速稳步的发展,其中已经做到了对于固定,移动电话的全方位覆盖,并且网络的覆盖率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网络也逐渐成为了人民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是在我国有着一些极其偏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在这些偏远的地区往往是固定式的光纤无法达到的区域,之于如此的情况,卫星通信的优势就明显的体现了出来,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对于医疗,教育,电视转播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之于卫星通信的特点,也不必因为固定式的传播方式大兴土木,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的事件发生,所以之于此,卫星通信对于我国而言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

  而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是诸多的,比如通信网络的建设,极其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必将要面对的诸多问题之一,所以之于此的结果,以往的经验来看,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我们必定要经历不小的困难,但至于前景而言是美好的。

  四、结论

  在我国现有的社会发展下,宽带多媒体卫星通信必定有着良好的优势,与此卫星通讯还可以在媒体,军事,科考,救援等方向上有着极其的作为,虽然在技术上还是有着一些现在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这些问题都将不会成为阻碍,卫星通信行业的前景和发展也必将是美好的,可预见的。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4

  摘要:针对实验设备成本制约卫星通信实验课程发展的问题,该文分析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种教学对象的特点,对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内容以及实验条件建设进行了探讨与摸索。本科生实验教学设计采用低成本实验设备,突出感性认识;研究生实验课程突出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卫星通信;实验教学;卫星广播电视

  截至2015年底,中国在轨运行的卫星数量已超过140颗,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然而,伴随着卫星数量的突破,我国的卫星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地面应用系统的发展还不够。除投入不足外,人才缺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卫星通信课程作为高校电子通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在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兴趣、培养卫星通信领域的人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实验课程开设背景

  由于卫星通信设备昂贵、通信卫星资源紧缺,传统的本科《卫星通信》课程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验演示和参观观摩为辅,实践教学的比例非常少。卫星通信的频率很高,常规的仿真平台很难实现全系统仿真,因此,有条件的院校开设的仿真实验仅限于卫星通信的中频部分,让学生观察信号在中频部分的处理与传输过程,深化学生对通信基本理论的认识,但这些改善无法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卫星通信过程,也很难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与工程实际结合也更加密切,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与理论教学相比,由于学时有限、实践环节组织困难,实验教学已成为卫星通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瓶颈。

  2、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为提高卫星通信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卫星通信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具体而言,该校在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中开设了《卫星通信》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了《现代通信新技术》(其中包含了卫星通信的相关内容),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有很大差异。

  2.1本科实验教学

  本科教学中学生数量众多,传统的《卫星通信》实验课程受限于实验设备的成本,只能让学生进行卫星通信的演示和观摩,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卫星通信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最廉价的卫星通信方式之一——卫星广播电视已进入千家万户,它主要由天线(及其支架)、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以及电源等设备组成。该系统属于卫星通信中的单向接收地球站,而卫星通信中的反向发射链路与接收链路相似,因此,该系统完全可以作为学生体验卫星通信过程的实验设备。然而,虽然电视机在该系统中仅作为通信的终端设备,与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关联性不强,但电视机的成本却占据该套实验系统的70%以上;另外,卫星广播电视实验的开设通常需要在室外开阔地域进行,此时系统的室外供电也将成为课程开设必须考虑的因素;上述两个原因导致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在《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无法得到推广。为解决该问题,通过市场调研,将卫星电视接收机和电视机的功能改由寻星仪来实现。寻星仪是融合了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以及频谱仪简易功能的一体化设备,采用锂电池供电,不需要市电,便于室外实验的开设。整套系统成本低于1000元,其简易的频谱仪功能还可以开设卫星信标的接收实验。寻星仪的操作界面与常规的卫星电视接收机完全相同,可以设置卫星名称、高频头本振、接收频率、符号率、极化方式等参数;连接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后,当天线对准目标卫星时即可接收到该卫星上的信号(即接收的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高于卫星接收机门限);若目标卫星上有公开的电视节目,还可以直接使用该终端收看卫星广播电视。在该系统上开设的实验课程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卫星通信中天线对星的基本流程与操作技巧,明确天线三维指向的参考基准与天线精确对准卫星的判断标准,使学生对卫星通信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整体认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科生的实验教学重点在于突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卫星实验,使学生能够掌握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明白卫星通信中对星的标准是什么,并掌握对星的常见技巧。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启发他们更深入了解卫星通信发展的新技术、新方向。

  2.2研究生实验教学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更大的学习自主性,理论讲授不仅要细而专,还要广而泛。在本科现有卫星通信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讲授与卫星通信相关的天线技术、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的发展现状,为研究生下一步的课题选择提供参考。作为小班教学,研究生的卫星通信实验课可以采用完全自主的形式——将固定卫星地球站、便携式地球站、卫星动中通地球站以及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无人机视频采集等设备交给学生进行自主组合,按照系统搭建由简单到复杂,地球站由固定到移动,通信业务由话音到视频的渐进过程,让学生体会卫星通信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场景以及还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激发学生投身卫星通信领域技术研究的兴趣。

  3、结语

  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可以强化学生对卫星通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对卫星通信领域的学习兴趣。该文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两种教学对象,对卫星通信实验课程的开设内容以及实验条件建设进行了探讨与摸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适合于不同对象、不同接受能力的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永无止境的,如何取得更好教学效果还需要与广大高校的卫星通信课程教师共同探讨。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5

  【摘要】本文介绍了宽带卫星通信,对OFDM系统的原理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等方法,重点阐述了有关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的OFDM同步技术应用效果方面的问题,证实了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更多通信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通信论文

  前言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OFDM技术,则是确保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功能能够有效实现的基础。将该技术应用到系统中,对于系统通信质量与信息传输速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价值。

  1、宽带卫星通信概述

  1.1宽带卫星通信简介

  宽带卫星通信又称宽带数据卫星通信,或无线多媒体通信,属于以卫星为中转站,为数据及信息的传输与接收提供平台的一种通信技术[1]。在宽带微信通信的实现过程中,地球站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天线尺寸必须能够达到要求,且需要具备覆盖范围广、灵活性强等特点[2]。相对于其他通信方法而言,卫星通信具有可用频谱资源少的特点,为确保宽带能够有效建设,必须提高频率,以满足建设要求[3]。Ka频段具有干扰小的特点,且设备占据面积小,易设置,重量轻,将其应用到卫星通信系统中,能够有效减轻系统设备的重量,缩小其尺寸,与其他频段相比,具有较高的优越性。将Ku频段与数字压缩技术相结合,应用到卫星通信过程中,同样能够达到提高通信效率的目的,但Ku频段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劣势,即相对拥挤,因此不建议使用。

  1.2宽带卫星通信面临的问题

  雨衰、Qos、信道条件差,是宽带卫星通信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具体如下:①卫星通信所面临的环境相对复杂,由于信息以及数据需要在空间中传播,因此受云雨等天气的影响,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损耗,进而影响通信质量。目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已经将Ka频段应用到了通信过程中,该频段频率在18~30GHz之间,受频段频率范围的影响,Ka频段具有对雨衰敏感、受雨衰影响大的特点,容易对通信质量的提高产生阻碍,采用相应技术解决上述问题十分必要。②Qos问题:在电信网络中,Qos属于通信标准的一种,一般包括宽带、主观质量等多方面内容。为获取期望的Qos,对其进行监督与控制十分必要,应从协商、定义、资源预留等方向入手,首先实现对Qos的测量,进而对相应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最终达到动态控制的目的。③通信条件差的问题,在宽带卫星通信过程中显著存在,主要体现在延迟大、差错率高等方面,极大的阻碍了通信质量的提高。OFDM属于正交多载波传输方式的一种,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能够有效克服ISI,抑制信道衰落,从理论上讲,将该技术应用到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能够使通信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2、OFDM系统原理

  2.1OFDM符号调制及解调

  OFDM的原理在于将单路串行的数据进行划分,使其成为多路并行的数据形式,在此基础上,对其加以调制,使其能够在频谱相同的不同子载波上完成传输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保证不同子载波具有两两相交的特点。在OFDM系统下,调制过程相对简单,只需采用一种数字调制方法,便可支持全部数据传输完成。

  2.2循环前缀

  OFDM具有对抗多径时延扩展的功能,为避免前后两个OFDM符号之间发生ISI问题,可通过在其中加入保护间隔的方法实现对各个符号的保护。保护间隔的长度一般为L,L需保证能够大于最大时延扩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信号与信号之间互相干扰的问题发生。可以采用空符号代表保护间隔,但该种方法通常会对正交情况产生影响。采用循环前缀的方法,将周期扩展插入到OFDM符号与符号之间,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使OFDM的对抗多径时延扩展功能更好的实现。

  2.3收发机系统

  收发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①接受信号。②对信号进行电磁转换。③将传输过程中的循环前缀删除。④对信号串联与并联的形式进行转换。⑤对信号进行处理。⑥转换信号串并联形式。⑦解调,得到信息接收比特流。

  2.4同步误差分析

  应从频率偏移、符号定时偏差、采样时钟频率偏移三方面,对同步误差进行分析。以频率偏移为例,其所造成的同步误差如下:频率偏移一半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发生,多由子载波件的整数倍偏移以及小数倍偏移而构成。前者不会导致ICI发生,而后者则会引发ICI。将子载波间隔控制在2%以内,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发生。

  3、宽带卫星通信系统中的OFDM同步技术

  3.1同步算法

  同步算法主要包括Schmidl&Cox算法、利用PN序列前导符的算法等多种。3.1.1Schmidl&Cox算法Schmidl&Cox算法主要包括小数频偏估计算法、整数频偏估计算法、定时估计算法三种。以小数频偏估计算法为例,该算法在每一帧OFDM符号前,均加入了同步头,同步头的训练符号数量一般为2个,两者均需要加入循环前缀,分别用于对不同的频偏范围进行评估,最终实现对通信情况的计算。3.1.2利用PN序列前导符的算法利用PN序列前导符的算法主要包括定时改进算法与频偏估计算法两种,以定时改进算法为例:在AWGN信道中,设置固定的子载波总数,在固定的循环前缀下完成仿真,将其与不同子载波总数及前缀的情况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两者的性能各不相同,当子载波总数较小的时候,PN序列的长度必定会变短,进而影响算法性能,必须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

  3.2仿真

  3.2.1帧检测采用延时和相关方法,进行帧头检测,对训练符号syml的结构进行了设置,后开始检测。检测后得出结论,当门限值在0.3~0.4之间时,帧检测的性能能够达到最好,当信噪比≥5dB时,检测成功率能够达到100%。如处于多径衰落信道环境,受多经时延问题的影响,帧检测的成功率会有所下降。3.2.2符号精定时考虑帧头捕获算法得到的帧头,定位会落入相关函数的附近,因此需对符号精定时进行计算。仿真后发现,受循环前缀的影响,提前检测基本不会影响解调过程,但如检测滞后,则会导致ISI或ICI发生,可提前5~8个样值,提高符号精定时效果。3.2.3偏差估计小数偏差可采用时阈相同的4段m序列方法完成估计过程,4段序列均为64样值长。通过仿真可以发现,在不同信噪比下,不同仿真算法对偏差估计的性能也不同,当信噪比在10dB时,Schmidl&Cox算法中的整数频偏估计算法性能最优。3.2.4相位跟踪频偏估计会存在残留频偏误差,受其影响,系统性能容易下降,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对载波的相位进行跟踪。可采用导频子载波完成相位的跟踪过程,进而实现对载波频偏的补偿。3.2.5整体同步方案将循环前缀长度设置为32,子载波数设置为128,频率偏差控制在0.3×156250=468.75kH的基础上,对整体同步情况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同步方案下,误码率性能与理想情况下的性能十分接近,表明同步情况较好。

  4、结论

  宽带微信通信系统中,应用OFDM同步技术,同步效果较好,表明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其运用到系统当中,能够使系统的同步状态更加接近于理想状态,对于通信效率以及通信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6

  关键词:卫星通信论文

  1主站系统结构设置

  北斗卫星的自动化远程电量测控方案是利用卫星提供的信号通道以实现计量负控终端与多功能电能表的双向远程实时遥测通信。远程自动化遥测抄读方案主要由计量负控终端、卫星通信指挥机、信号接收机等组成,一台通信指挥机可与多只计量负荷管理终端和多台信号接收机联通。卫星通信指挥机又能与多台信号接收机之间通过卫星通信系统进行双向通信,一台信号接收机可实现对多只计量电能表的测控抄读。就目前技术而言,一个计量点只需配置一只计量负控终端和一台信号接收机,如当多个计量点互相距离较近时,也可共用配置一只计量负控终端和一台信号接收机。系统主站与计量负控终端之间通过GPRS无线方式或者以太网有线方式连接,采用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计量负荷管理终端与卫星通信指挥机之间通过RS485总线连接,采用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电能表与信号接收机之间通过RS485、电力线载波或者微功率无线方式连接,采用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故此,无需修改现有计量负控终端与多功能电能表的通信协议,计量负控终端与多功能电能表的管理流程也可保持不变。

  2联接卫星通信协议

  北斗卫星通常以短报文的方式进行通信转输,其发送每条短报文都有严格的长度和频率限制,每台信号接收机每分钟只能发送一条短报文,每条短报文的长度少于100字节。目前,卫星通信的资费收取标准仍较高,为了降低通信成本,可对卫星通信指挥机与信号接收机之间的联星通信协议进行压缩及优化处理。联接卫星通信有2种工作模式:①信号接收机定时报送多功能电能表所累计的相关电能量数据;②通信指挥机定时主动遥测读取多功能电能表所累计的相关电能量数据,信号接收机立即响应读取命令并报送相关数据。信号接收机定时遥测抄读多功能电能表所累计相关电能量数据之后,只需将必要的电量数据报送通信指挥机。为了满足电能量曲线数据采集要求,建议以15条短报文(15min)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应定时上报的有关电能量数据项列举部分如表1。

  3遥测抄表作业原理

  定时报送模式包括3个流转步骤:①信号接收机根据DL/T645规约定时测控抄读电能表所累计的电能量数据;②信号接收机将电能表所累计的电能量数据转换成联星通信协议的短报文,并将短报文及时发送给卫星通信指挥机;③通信指挥机将收到的电能表所累计的电能量数据按计量点、数据形成时间顺序储存在中间数据库中,供主站终端测控抄读。主动读取模式包括3个步骤:①终端向通信指挥机发送电能量数据读取指令;②通信指挥机先查询中间数据库是否已存有应读取的相关数据,如缺相应数据,则将测控读取指令发送给信号接收机;③信号接收机根据读取指令遥测抄读电能表所累计的电能量数据并上报给通信指挥机,通信指挥机再将相关电能量数据反馈给主站终端。

  4测控抄读设置方案

  卫星的远程测控抄读设置方案如图1所示,可选择某个供电区局或局本部作为计量负控终端与通信指挥机的设置点,信号接收机应就近设置于水电站或专变客户的计量点旁。卫星通信方案的计量负控终端改为合地点的集中安装,更有利于提高主站与计量负控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5相关建议

  (1)因采用北斗卫星远程测控抄读方案的建设及运维费用仍较高,对于无线移动信号无覆盖或微弱区域的水电站或专变客户而言,应优先考虑把原有计量负控终端天线更换为户外增强型或将原计量点作适当迁移。对确实无法接入计量自动化系统的水电站或专变客户计量装置,才考虑采用卫星远程测控抄读方案。

  (2)采用卫星测控抄读电量方案时,对于就近的多个计量点,可共用一台信号接收机,以减少设备投资和运维费用。

  (3)卫星通信设备的安装要求严格,应充分做好防潮、防尘及防雷电冲击的环境配置。

  6结束语

  对建于较偏远区域的水电站或专变客户,因其通信网络的信号微弱或无法有效覆盖,会导致水电站或专变客户侧的计量负控终端无法与系统主站及时有效通信,并严重影响远程自动化抄读电量数据的成功率。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具备了覆盖区域广、无信号盲区等优点,其通信技术可作为偏远区域水电站或专变客户的远程自动化测控抄读发、用电量数据的最优方案之一。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 篇7

  内容摘要:

  本文分析了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所起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给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旅游业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方面的启示;成为许多深入分析旅游经济方法的基础,旨在说明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旅游卫星账户 旅游业

  旅游卫星账户(又称为旅游附属账户或旅游分账户)是由世界旅游组织(WTO)、欧盟统计委员会(EUROSTAT)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合作开发的一种新的国际旅游统计标准、统计工具,于2000年3月得到了联合国(UN)的正式批准。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迄今为止,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发和正在开发旅游卫星账户。旅游卫星账户的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写成本很大,它甚至要求对整个旅游统计体系进行调整。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对发展旅游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发展和完善旅游统计体系

  在旅游卫星账户创建之前,世界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都面临几乎相同的问题。例如,有关旅游业的信息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和不协调的;各类旅游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统计时遵循的定义和原则都有所不同;收集旅游信息的过程各国也差异很大。因此各国形成的旅游统计结果不仅在范畴上,而且在精确程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而建立旅游卫星账户将指导各国完善自己的旅游统计体系(System of Tourism Statistics, 简称为STS)。2000年3月,联合国等四方组织共同发布了正式文件《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这份文件成为各国编织旅游卫星账户共同遵循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的导言明确提出“旅游卫星账户作为一个建立过程,将指导各国发展他们自己的旅游业统计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完成旅游卫星账户的编制,可以将此视为这种体系的综合体。”因此,按照这个框架建成的旅游统计体系将遵循统一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记账原则,将包括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标准体系。因为这个框架规范旅游业信息的产生、描述和数据生成的方法,并针对现场操作的技术性问题的解决、统计基础设施的创建、结果的设计以及数据导入信息体系设定了统一的原则,所以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就遵从了一致的标准。作为附属账户,旅游卫星账户与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吻合,因此这个旅游统计体系就可以将旅游业和国民经济中其他经济活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比较。

  正因为旅游卫星账户使各国的旅游统计体系遵从了一致的标准,因此旅游卫星账户就成为了进行国际间对比旅游业经济贡献的一种工具。因为各国旅游卫星账户的表格填制遵从的是旅游业特征产品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的有关规定,所以它可以提供有关旅游的国际间可比的宏观经济总量,从而在揭示各国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的基础上,很容易进行相互对比。目前,国际间旅游对经济影响的对比,已在实施旅游卫星账户的国家间进行。表1所列为一些国家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结果。

  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

  建立旅游卫星账户重要统计意义之一在于它将创建一个用途广泛的数据库。建立旅游卫星账户的主要目的在于把关于旅游的分散信息集中到一个整合的框架中来,它可以把国民统计体系中来自需求方调查的数据和不同的供给方企业调查数据结合起来,而来自这两方面的数据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总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旅游者消费的详细数据,并显示这些消费是如何由国内供给和进口得以满足的;它还包括关于就业、与其他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联系和资本形成的数据;还提供旅游业分析需要的基本信息,包括经济数据与非货币信息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旅游卫星账户展示着旅游业各个方面的信息,比如:旅游消费和收入及其产品细分,按旅游者类型统计的旅游消费和收入,旅游消费和收入按地区的细分情况,总体固定资产构成以及旅游设施的占用情况,旅游的间接影响,旅游对GDP的贡献,旅游就业情况,旅游获得的税收,旅游对国际收支的影响以及诸如住宿、交通、旅行社这些重要的旅游企业对旅游总体影响的贡献。因为这个数据库收集了大量旅游业的微观经济数据,所以它对于旅游业的分析、规划以及旅游卫星账户本身的发展,例如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及时性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布,都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旅游卫星账户的众多用途之一就是用于客源营销工作。旅游卫星帐户使用现有数据、家庭调查、旅游者调查(包括日记法和在住宿地点、出入境地点、交通工具和主要旅游地进行的调查)、旅游企业调查、中央银行调查和支出模型等方法来收集关于旅游者的消费信息。这些关于各类旅游者的数据对旅游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营销工作作用明显。以波兰1995年公布的实验性旅游卫星账户为例,账户中计得的旅游总需求为143.28亿兹罗提。将旅游消费按产品类别进行划分的结果表明,比例最大的是交通服务(占总额的24.5%),其次是住宿服务(16.1%)和餐饮服务(13%)。卫星账户还显示了不同购买群体的重要性。就交通而言,商务旅游者占了绝大部分(占总额的59.2%),其次是外国旅游者(23.2%)、国内旅游者(14.2%)、外国日游者(4%)。把所购买的产品和细分市场结合起来,得到的数据又不一样,这就能够说明不同旅游者群体不同的市场行为。外国旅游者花费的最大部分是交通服务,占其总花费的28.8%,而国内旅游者仅为10.6%。另外,外国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用于餐饮方面的花费占其总花费的比例相当接近。但住宿服务就大不相同,国内旅游者在住宿方面的花费比外国旅游者低得多,这说明探亲访友仍然是最重要的国内旅游形式。对于外国日游者而言,餐饮和汽油是其花费中比例最高的二项,二者加起来占到花费总额的89.3%。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重要的结论,国内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部门是一个相对较小的群体,特别是住宿服务;对于入境旅游者,日游者使用旅游服务的程度非常低,其主要目的就是购物。

  另外,将旅游卫星帐户中的数据和来自其他资料来源的数据进行对比,就可以引发对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从而帮助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

  提供有关旅游的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指出:旅游卫星账户可以提供“被视为一组衡量一个经济体旅游业规模的相对指标:现金境内旅游消费、境内旅游消费(现金和实物)、旅游产业的增加值、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总产值。”这些经济总量的指标将全面地揭示旅游业的规模及其经济重要性。

  分析旅游业对经济的重要性,离不开确定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总量。而旅游卫星帐户的创建涉及到填制十张表。在创建之初,为了测算旅游业的宏观经济效益,就必须至少完成一部分表格的填制。分别统计了入境旅游消费、国内旅游消费、出境旅游消费和境内旅游消费;表5是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生产账户;表6是按产品分列的国内供给和境内旅游消费。表6是旅游卫星账户的核心,在其他表格的基础上,通过表6可计算出旅游业增加值、旅游业国内生产构成部分等指标。有了这些经济总量指标,即用基本的货币量表示的概念,宏观的经济分析就有了基础和技术性的关键支持。

  以加拿大为例,1994年7月加拿大统计局发布了针对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它采用了1988年的数据),它首次显示了旅游业这个综合产业的内部结构,以及构成旅游经济活动的旅游商品和服务;首次揭示了哪些产业是由旅游支持的,哪些对旅游者的依赖性较弱。具体而言:1988年旅游消费总值为303亿加元,大约相当于当年GDP的4%;旅游给各级政府上交37亿加元的商品税;按对经济的贡献,旅游业排在所有行业的第12位;所有的旅游GDP当中,只有75%来自于加拿大旅游部门的企业,另外25%来自旅游者购买的非旅游产品(这就启示,要发展旅游业,旅游部门必须和其他经济部门中的企业展开合作);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部门,其劳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所有产业每份工作平均取得的总增加值为49000加元,而旅游卫星账户显示旅游全职工作取得的增加值为29000加元。旅游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促使当时的新联邦政府将旅游业确定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关键行业,并将发展旅游的联邦基金增加了5倍;还促成了政府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Canadian Tourism Commission,简称为CTC)取代加拿大旅游局(之前,加拿大旅游局是隶属于工业部的一个分支部门)。加拿大旅游委员会成为旅游企业与行业协会、省级政府、中央政府之间重要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它为促进加拿大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许多国家,人们对旅游业的看法实际上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在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社会服务的一个方面。例如,当时的旅行社这种典型的旅游企业被看作是事业单位,其主要任务是接待,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它对于单个企业、地区,甚至整个国家,都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及就业来源,这就要求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来考察它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而旅游卫星账户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新的统计工具,因此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揭示旅游业的经济规模和重要性是很有意义的。

  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旅游卫星账户为旅游业统计核算制定了一些必须共同遵守的原则,即所谓的“概念性框架”。这个框架“以一个经济体内旅游所产生的产品需求与其供给之间存在的基本平衡为基础。”它还包括旅游业特征产品清单和旅游业特征活动清单等等。旅游卫星帐户可以成为深入分析旅游经济各种方法的基础。

  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旅游卫星帐户的缺点之一就是时滞性。其研究结果往往是关于许多年以前的。因此,有些国家就研究能够及时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方法。加拿大的国家旅游指数(National Tourism Indicators,简称NTI)就是这种方法。加拿大就是在旅游卫星账户基础上,开发出了一个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旅游指数系列。国家旅游指数最早是开发用来更加及时地提供加拿大旅游卫星账户一些主要估算数据,其关键概念都是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来的,目前已做到每年发布四次。旅游卫星账户促进了国家旅游指数的发展,使国家对旅游业进行完全彻底的统计分析和及时监测成为可能。

  旅游卫星帐户也为开发地区性旅游卫星帐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卫星账户提供的是关于全国旅游业的数据和信息,对各地区旅游经济政策分析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因此,除全国性的旅游卫星账户之外,政策制定者更感兴趣的将会是各省、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事实证明地理特征突出的旅游卫星账户有着明显的价值。省级、地区级旅游卫星账户在旅游卫星帐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地区的旅游花费、GDP和就业,来测算各省地区旅游经济的重要性,其分析结果对和旅游相关的企业、地区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制定旅游战略和政策更有意义。以1996年加拿大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对安大略省的旅游经济分析为例,安大略省的旅游业的旅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旅游者,国际旅游者占到旅游需求的38%,这是加拿大各省中最高的比例;旅游增加值占安大略省总国内生产总值的2.1%,就业占4.5%。这两个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性旅游卫星账户就在全国性账户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各地区之间比较旅游经济贡献的可能性,对地区旅游经济决策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在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时,研究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可能因研究人员的经济思想以及分析目标的不同而不同,但是旅游卫星账户非常灵活,包容了不同模型的要求。也就是说,旅游卫星账户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在这个框架当中,可以建立旅游业经济影响模型以及其他分析旅游经济的模型,可以对旅游的增长进行分析,对旅游生产率进行测算,而这些都基于旅游卫星账户为建模提供的基本信息。例如利用旅游卫星账户建立旅游政策和预测模型(简称TPF模型)就是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趋势之一。TPF模型把从旅游卫星账户当中获得的信息(比如:TPF模型要求有旅游花费方面的具体数据,以及旅游特征产业的生产结构方面的具体数据)融入到一个可计量的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把旅游的经济贡献模型化。而TPF模型不仅可以预测旅游的经济贡献,而且还包含许多更加灵活有用的办法。英国威尔士地区旅游卫星账户就尝试过建立一些框架模型,测算旅游业和体育活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包括1999年世界杯、Brecon爵士乐音乐节、英国WRC Rally活动、以及开发Blaenavon世界遗产对经济的影响。以上这些都为政策制定者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手段。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卫星账户是对旅游业的全息扫描,给我们提供一幅旅游业的整体图画。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成员——旅游卫星账户,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也正在得以进一步认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相关文章: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论文11-29

卫星移动通信中协作通信技术应用论文10-03

卫星通信系统ALOHA技术分析论文11-29

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控制分析论文06-17

铁路通讯系统的卫星通信技术应用论文06-16

卫星通信系统干扰监测技术的分析论文12-09

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对水文工作的应用论文12-11

小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论文07-03

卫星通信技术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研究论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