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时间:2022-05-11 17:05:15 数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精选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精选5篇)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数学之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美: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对立与统一美等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美,使学生能够感受和欣赏到数学美,把数学的美育功能真正落实在中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同时,发挥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功能作用。

  一、数学美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

  二、数学美是教学运用的好帮手

  数学中无处不存在数学美,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处处有美、利用美。如数学远用于导学中,在“利用对数计算”的教学中,我拿一张白纸说:若将这张白纸对折50次后,它的高度是多高呢?同学猜想,最后老师给答案:它高度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还长,学生惊讶中产生了浓厚兴趣,这是数学的奇异美,真是不算不知道,算了吓一跳。可远用于知识的理解、讲解中,如在“数学归纳法”的教学中,数学归纳的原理是难以理解的,我设置了一个游戏,把一块块长方形的木块坚立在地上,当把第一块推倒时,其它的一个接一个依次倒下,让学生寻找倒下的条件,问第一块不倒后面的会倒吗?若抽掉第四块,第三块倒后,则第五块及后面的会倒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来源于生活。

  三、数学美是解题的途径

  数学美中蕴涵着解题的方法与途径,在教学中,老师使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发掘数学美的解题功能,相信同学们解题理解是深刻的。析解用常规的方法是化成同分母后比较分子的大小,但这样远算量不小!反思通分子,思维豁然开朗,这就是解法的奇异美。

  四、数学美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手段

  析解在已知条件中,求出x代入x2+1/x固然可以,但远算量大,把x1/2+x1/2看作一个整体,用“整体代入法”有:x2+1/x=x+1/x=(x1/2+x-1/2)2-2=62.

  这简明解法让学生从整体思维中感受到数学的整体美、完整美、结构美,培养学生的整体现,思维的全局性。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给人智慧,美给人享受,让我们享受数学,享受数学的美。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2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等学习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数学课堂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注重交流对象的全面性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应当努力创设交流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学习中全面获取各种信息,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体验传达给他的学习伙伴。

  1.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

  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氛围,能让同桌、同一个学习小组乃至全班学生之间都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灵感突现时与同伴分享,并给同学以启发,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发现。如认识减法时,学生根据情景图“5位小朋友正在浇花,离开了2位小朋友”,列出算式5-2=3。有位小朋友对同桌小声嘀咕,他说:“我看到图中有5朵花,其中3朵红花和2朵黄花,也是5-2=3。”受他的启发,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还可以怎么看,也是5-2=3?”小朋友们唧唧喳喳一番,居然说出了:“图中有5位小朋友,离开了2位女同学,剩下的就是3位男同学。”没有自由的交流,能有这样的发现吗?

  2.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

  在学习中教师应是学生最忠实的学习伙伴。教师要从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走下来,走到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关系中来,用真挚的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只有创设融洽的情感氛围,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

  3.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双向交流

  教材是学生学习时的一个范例,它能提供给学生很多的信息,但是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也是双向的。在这样的双向交流中,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如学习“年、月、日”时,关于平年、闰年的规律,学生希望知道的远不止教材介绍的内容,比如:为什么会有平年、闰年的变化?为什么公历年份数是4的倍数一般是闰年?而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又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通过进一步阅读课外资料,学生明白以上问题之后,又有新的问题:公历年份数是400的倍数的年份一定是闰年吗?这是对教材和课外资料充分理解后的理性思考,是与教材双向交流后的成果,应该承认这也是一种创新。

  二、加强交流形式的针对性

  不同的问题就像不同的锁,不同的交流形式就像不同的钥匙。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切实地提高课堂交流的效率。

  1.围绕主题,展开研讨

  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合作交流最主要的形式。研讨的范围视需要而定,同桌之间、若干人组成的学习小组、全班之间都可以。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揭示研讨主题:分数和除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有没有类似的性质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举一些例子来验证吗?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开展的研讨活动非常成功,不仅根据已有的知识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也举了许多的例子加以说明或验证,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项丰收。这种灵活应变的、开放性的研讨顺应了学生的学习需求,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2.展示成果,共同评议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必将得以广泛的应用,这样,学生就有大量的机会进行非常有个性化的实践、探索,并形成独特的发现,使思维碰撞产生创新的火花,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中,学完例1:264+98后尝试解决例2:361-197,出现了两种方法:①361-197=361-200-3=158②361-197=361-200+3=164。教师将两种方法都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评议,在评议中领悟正确的思考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质疑问难,辩论实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中合作交流是学习的向导和动力。学生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开拓智力。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学生通过探索、自学后交流,一位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的理解是:把一个长方体摆在面前,竖的那条棱是高,水平左右方向的那条棱是长,水平前后方向的那条棱是宽。当即有学生质疑:照这样说法,如果将长方体斜着放置,该怎么确定长、宽、高呢?在教师的引导下,辩论开始了:支持前者的认为这样理解便于记忆,反对者认为长、宽、高与长方体的放置方法及棱的方向都没有关系,只要是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都可以看做是长、宽、高。两相对比,使学生的理解更能把握数学知识的实质。

  三、实现交流过程的完整性

  有效学习主要是指探索地、自主地、研究性地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更好地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当学习活动接近尾声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评价、自主反思,令学生终生受益。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思想、方法上有所领悟,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创造力的发展也就有了基础。

  总之,合作交流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多创设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共同提高。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3

  【摘要】数学总被人们误以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科,让人提不起兴趣。其实不然,其实数学本身就饱含各种各样的美,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它们就会呈现出别样魅力,给我们带来最美好的享受。数学旨在拨开混沌寻找秩序、升级经验形成规律,将复杂还原成为最基本,这一过程本身就是美好的,而数学的美感与审美能力又是进行数学的研究与创造前提基础,所以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关键词】数学;美;数学美的作用

  人们对于美好的事物总是不由自主的追求,如果你感到数学枯燥、无聊,那一定就是你没有尝试探索数学的美。数学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它美丽诱人,神奇多变。发现了数学的美,你就会深深的被数学的五彩缤纷所吸引。历来有多少科学家为数学倾注了毕生精力,在数学的世界里不断的探索着未来。“美”与数学同在,我们只有怀着一颗求美之心去了解数学,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数学之“美”的博大精深与千变万化。

  一、自然数与毕达哥拉斯

  二、数学之简洁美

  爱因斯坦认为美的本质是简单性,他说:“只有借助数学,才能达到简单性的美学标准”。他的这种美学观念和理论,在科学界有着较广泛的认同度。当朴素、简单的外在形式与深厚底蕴相结合,就能形成为强烈的美。

  我们看到,数学的理论、概念、公式都是非常简洁的,这些简洁的概括中又蕴含着整个世界的道理和完美性,这种简洁中就透着实在的美感。在圆周长公式C=2πR中,不论这世界上有多少个圆,他的周长C都和半径R都遵循这一规律,这一简单的公式就将圆的共性一笔概括。数学中,又有多少这样实用而深刻的概括和公式呢?我想是数不尽数的。

  三、数学之和谐美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统一的,自古人类就对和谐之美孜孜以求。数学中的和谐美也是非常让人折服的,人尽皆知的数学和谐美就是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又叫做黄金率,它表现的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将一事物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这个比值是1∶0.618或者1.618∶1,这个0.618是世界上公认的审美数字,这种比例能给人直观的美的感受,并且在自然世界和人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的肚脐是人的黄金分割点,门窗的长宽之比也多为0.618,植物自然生长叶柄夹角也符合黄金比例,各种建筑中随处可见0.618这个数字比例,各种著名画作、雕塑的黄面布局也符合黄金比例,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见数学的和谐之美不仅存在,而且早已渗入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

  四、数学之奇异美

  我们认为奇异就是奇妙和变异,它具有开拓性和新颖性。当已有的数学方法和理论遭到破坏,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理论、方法,这将引起人的好奇与关注。数学中许多新的课题和分支都源于人们对数学奇异性的探讨。例如在无理数出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两条线段的长度是有公约的,后来,人们发现正常方形的对角线与边长不可公约,这种奇异的现象使得人们的思维从有理数跳跃出来,也带来的人类认知方面的一次飞跃。

  看到这么美妙的数字规律,我们的心情也将为之开朗,数学的奇异之美引人入胜。

  五、数学之对称美

  数学的对称美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它是数学的一大特点。数学对称美主要包括数(式)的对称美和图形的对称美两种。

  数(式)的对称美体现在数(式)的结构上,如加法和乘法的交换规律a+b=b+a和ab=ba,a与b在位置上就具有对称的关系。

  图形美则是指组成图形的部分之间,整体之间统一和谐之美。我们常说的有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些图形的构图和谐、美观、匀称,被日常的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美术设计等广泛应用,这些来自数学的对称之美装点了我们的生活。

  六、数学之美的意义

  数学的美随时随地服务于人类,它的博大精深是任何一门科学所无法比拟的。它需要我们用发现美的眼睛去体会,更需要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与积累去开拓和创造。研究、揭示数学之美着实具有深刻的意义,千百年来,它不仅启迪着我们的思维、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也为物理、生物、化学、天文等等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数学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指路一盏明灯。

  数学的美的科学,数学是充满力量的科学,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研究数学之美,将改变人们对数学的错误认知,将数学的绚丽多彩呈现于世。

  作为新一代的社会生力军,我们应该以爱美、寻美、创美的精神去体会数学,积极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昂扬斗志,探索美好的未来。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4

  数学美源于数学,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的美育价值也愈来愈被教育界所注目.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也是数学审美教育的目的之所在.而审美主体(学生)从审美对象(数学)中获得美感的“桥梁”就是数学教师.所以,在数学审美教育中充分认识和肯定数学教师的作用和明确对数学教师的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一、数学审美教育中教师的重要作用

  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与物之间.数学本身的美只是美的条件,只有加上人的主观意识作用,才有美的实现.

  在数学审美教育中,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的审美活动,端正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塑造完美人格,成为有数学素养的人.所以说,数学审美教育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是通过教师来实现从学生的感性的、直观的性质向社会的、理性的性质提升.

  二、数学审美教育对数学教师美的要求

  1.仪表、姿态美

  这是由美的特征之一——美的形象性决定的.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时,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的审美心理活动,感觉到它的具体、生动的形象,这就是美的形象性.

  身为教师,仪表要纯朴、清新、淡雅、自然,给人一种整洁、大方的美感.切忌不修边幅,消沉萎糜;站、立、行的姿态要端庄、文雅.步履蹒跚,动作迟钝都不能引起美感.这样从你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就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一种审美愉悦,最终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正所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2.创设美的情境

  这是由美的第二个特征——美的感染性决定的.

  表面上看,学生学习以追求事物的“真”为目的,似乎不需要情感、想象的直接参与,只是从感知到逻辑思维.而实际上,学生审美是投入自己主动心理功能的积极活动过程,是一种非自由美的创造.只有在学生的审美过程中,将其情感和理想与教师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才能具备美的感染性这一特征,从而产生美感.教师要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美的意境,这样才能形成学生丰富的想象,所谓寓义于情,而义愈至;寓情于景,而景愈深.

  3.语言美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言之美是艺术美的外在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美的世界必须通过视觉和听觉,才有力量从人的心灵深处唤起反应和回响,而教师恰是运用语言这一载体来传播美的.

  数学教师语言的准确、严谨、鲜明性自不待言,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节奏性.语言的节奏能引起人的情绪变化,美感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随人的`心境情绪不同而不同.美的节奏能调节人的良好情绪.人感受的最适度的节奏是70—90次/分,这样,能使人产生“悦目明心”之感.

  (2)语言的形象性.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揭示抽象的数学内容,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欣赏数学美的同时留有积极创造的余地,以发挥想象力.

  (3)语言的丰富性.学生的审美创造、审美欲望的强弱与产生的愉悦程度成正比.教师运用暗示、含蓄、幽默的语言及语调的抑扬变化,都能唤起学生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并对前面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具有特殊的能动性的创想能力.

  4.道德美

  康德认为:美是道德的象征.教师的道德美应包括为人师表的品行美,执著追求的毅力美,甘为人梯的奉献美,教书育人的理想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身的道德原则渗透到审美活动中去,使学生不仅在理智上认为正确该遵循,而且在情感上热爱追求,以达到启迪心智的目的,使学生的道德境界变得崇高.

  5.才识美

  荀子云:君子之美,以美其身.教师不仅要有健康的情感,高尚的品行,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出众的才能.这是引导学生认识、发现欣赏和创造美的有力保证.

  (1)学习审美理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的标准是什么,科学的审美依据的原则有哪些.只有自身树立起科学的审美观,并应用于审美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创造美.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你想欣赏艺术,必须成为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

  (2)具有丰富的数学史、文学史的知识充实之谓美,一个表面平平的教师,刚开始时未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当听到他那学识丰富的谈吐,看到充满智慧的神情,心中的敬意便油然而生了.学习数学史,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增强理性认识,更深刻地揭示数学美的逻辑结构及相互联系.而读文学作品,接触好的艺术水平高的文学佳作,能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有助于数学审美教育.

  总之,数学教师只有成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体,才能适应数学审美教育的要求,才能使学生心向往之,情渴慕之,行仿效之,使学生不仅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而且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成为具有数学素养的人.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5

  首先,数学语言具有准确的科学性,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具有的美的特点。

  有人认为,“美不是作为科学的数学的特点,因为数学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给人们提供美的鉴赏品。”应该说,不只是真正有目的的提供美的鉴赏品才具有审美价值和“美”的特点。例如,大自然提供了许多美的景色,它们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足以使人流连忘返,它们也各具“美”的特点。但自然景色并不完全是大自然给人们提供的美的鉴赏品,它并非具有此项“功能”。实际上,审美过程是一个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似乎数学是否“美”既要看数学本身,又要看“鉴赏者”的意识。

  其次,许多学者、数学家对数学美从不同的侧面作了生动的阐述:

  古代的哲学家、数学家普洛克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虽然数学没有明显的提到善和美,但善和美也不能和数学完全分离。因为美的形式就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些正是数学研究的原则”。对于图形的比例,达·芬奇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罗素则把数学的美,形容为一种“冷而严肃的美”。他说:“数学如果正确的对待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这种美不但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方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那些华丽的装饰,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能够达到严肃的只有伟大的艺术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美国数学家、现代应用数学的开拓者,R·柯朗则说过:“数学作为人类思想的表达,反映了积极的愿望、沉思的推理、以及对于美的完善的向往”。

  从这些数学家的观点看,把数学的“美”的特点作为数学的特点之一还是有道理的。但是数学的美具有什么特点,美籍华裔学者王浩指出,数学的特有“幽美性(drybeauty)”,即是数学美的特点。其意义是:数学从表面上看来是枯燥乏味的,然而却具有一种隐蔽的、深邃的美,一种理性的美。

  由上述看法可以说:数学美是数学科学的本质力量的感性与理性的显现,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宜人的数学思维结构的呈现。是一种真实的美,是反映客观世界并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美。

  数学美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对称、和谐;简单、形象、明快;严谨、统一;奇异、突变。

  1、对称、和谐

  大家都知道,具有对称性的东西,给人以圆满的匀称美感和精神享受。形体的对称性,在自然界处处可见,人体本身就是左右对称的,形体的对称美,容易被人发现,古希腊的学者认为球是最完美的形体,正出于对对称美的欣赏。其实,解析几何中方程=asin3θ,=asin2θ所表示的对称曲线,何尝不美。人们给它们冠以三叶玫瑰线和四叶玫瑰线的美名。

  =asin3θ=asin2θ

  因此,对称和谐是数学美的基本内容。

  2、简单、形象、明快

  数学语言是最简单的文字,它可以使复杂、冗长的定义、定理变得简单、明了。

  简单明快的表述一个问题,不仅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使学生不纠缠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能有意识的从本质上和整体上看问题,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克服和减少思维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3、系统、严谨、统一

  严谨、统一是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数学将许多不同对象或统一对象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所存在的共同规律在严谨的前提下统一起来。

  4、奇异、突变

  奇异美是与统一美结合起来的新层次的更高的统一。奇异、突变是有“出乎意料”“令人震惊”的数学美。这在中学解题中经常碰到。例如:

  (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6+a9+a12+a15=30,求S20。

  探索思路:由求和公式想到,求S20需要先求出首项a1与公差d,已知式中的各项均可用a1与d表示出来,但这得到的是关于a1,d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无法确定a1、d,这似乎“山穷水复疑无路”了。这时突然注意到已知式中的下标:在前20项中,a6与a15,a9与a12不正是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吗?a6+a15=a9+a12=15,从而有S20=10×15=150,这又变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这就是“出人意料”“令人震惊”的美,解这样的题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精神享受。

  下:

  数。这里,用反证法去证,无疑是奇异的美。

  (3)已知A(-7,0),B(7,0),C(2,-12)三点,如果一个双曲线以C为一个焦点,并且双曲线的两支分别过A、B两点,求这双曲线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

  探索思路:这个题如果用求轨迹的一般方式去作将是很难做出来的,但若根据题中的条件,设另一个焦点为F(x,y)。由双曲线定义,有:|AC|-|AF|=-(|BC|-|BF|),即:|BF|+|AF|=28。

  是由条件出乎意料得出的结果,是一种奇异的美。

  对于数学,不能要求它能象音乐和美术那样使人灵感焕发,一见钟情,因为连最直观的欧氏几何对于一些人已经是一道不易跨越的高栏,而愈来愈加抽象的现代数学,无论用什么比喻,都不能把某些艰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带入一般人的经验范围。但是,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素养的提高,生活经验的积累,一定会有愈来愈多的人感受到数学美。

【浅谈数学美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浅谈数学美在教学中的作用11-30

浅谈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7-25

浅谈数学美育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1-19

浅谈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起的作用论文08-29

浅谈数学概括在学习中的作用11-30

浅谈数学美学对数学的作用11-29

浅谈情感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1-23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比较法”论文03-29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