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高校学生的群体偏爱问题研究(3)

时间:2021-04-06 12:33:07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乡村高校学生的群体偏爱问题研究

  本次内隐测验是以单独测试的方式进行。在测验开始之前会呈现指导语:“欢迎进入实验的第二阶段。本实验要求你对‘藏文字母’的喜好程度作出评价,喜爱程度为4点计分:1=很不喜欢,2=不太喜欢,3=比较喜欢,4=很喜欢。在每张‘藏文字母’卡片出现之前,屏幕中央会快速呈现一张‘中文’卡片。中文卡片有可能会影响你对‘藏文字母’喜爱程度的判断,请你极力排除这一影响。”“我们先做10个练习,练习后会有提示进入正式测试阶段。”

  计分方法:

  本研究采用计算比率的方法计分,也就是计算被试对某一个群体喜欢程度的得分占总分的百分比。例如,在测验中一共呈现18个城市群体名词作为启动刺激,只要把被试对该类名词的每个目标喜欢程度的得相加,如果得分为45分,那么所得成绩应该为45/72,即62.5%.农村群体名词喜欢程度得分也如此计算。因此,每个被试有两个分数记录。

  3.5结果与分析

  3.5.1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特点

  根据内隐测量的结果,计算出被试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喜欢程度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如表15.表中得分越高,表示被试对该群体的积极性或消极性越高。

  从表15中可知,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不存在显着差异。从内隐态度的平均分中可以看出,农村大学生对农村群体比城市群体表示出了更多的偏爱,但差异并不显着。

  3.5.2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男生和女生的内隐群体偏爱得分作独立T检验,结果如表16.

  从以上数据可知,在内隐水平上,女生无论对城市群体还是对自身群体都比男生表现出更加高的喜欢水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5.3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年级差异

  以年级为自变量,检验不同年级之间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差异。因不同年级的方差不齐,因此进行Kruskal-WallisH检验,结果如表17.

  从表17中的数据可得,不同年级间农村大学生的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皆有显着差异。一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农村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喜欢程度皆较低。

  3.5.4农村学生是否参与群际合作在内隐群体偏爱得分的差异

  根据参加学生组织或团体比赛和没有参加学生组织或团体比赛的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偏爱程度的分数,对二者进行t检验,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如表18.

  从表18可知,参加学生组织或团体比赛的农村大学生与不参加学生组织或团体比赛的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没有显着的差异,即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没有显着的影响。

  3.5.5农村大学生人格特点对内隐群体偏爱的影响

  把农村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内-外倾维度上的得分与内隐测量中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喜欢程度的得分作相关检验分析,结果如表19.

  从表19中可知,内-外倾人格特征与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内隐态度有显着相关;即越是外向的农村学生,在内隐水平上就越容易喜欢和接受城市群体。但内-外倾得分与农村大学生对自身群体(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则无显着的相关。

  为了进一步揭示人格内-外倾性对城市群体的内隐态度的预测作用,对二者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表20的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内-外倾性对其对城市群体的内隐态度有着显着的预测作用。

  3.6小结

  研究二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测量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并探讨了群体合作和人格内-外倾性内隐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

  (1)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不存在显着差异。

  (2)性别因素会显着影响内隐群体偏爱,女性会比男性容易产生群体偏爱。这与外显态度的研究结果一致。

  (3)年级因素会显着影响农村大学生内隐水平的外群体和内群体偏爱,与外显态度研究结果有一程度的差异。

  (4)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没有显着的影响。

  (5)农村大学生的人格内-外倾性与农村大学生内隐水平的外群体偏爱有显着的相关,并且对城市的内隐态度有显着的预测作用。

  4研究三: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研究

  4.1研究目的

  研究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以及外显和内隐群众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

  4.2被试

  与研究一、研究二相同。

  4.3研究方法

  研究三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

  4.4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测量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该量表由西南大学杨东教授于2002年编制。疏离感量表包括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3个因素,各个因素又分别由几个维度组成。社会疏离感包括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4个维度;人际疏离感包括了孤独感、亲人疏离感和社会孤立感3个维度;环境疏离感包括了自然疏离感和生活环境疏离感2个维度。问卷共有52个项目,采用七点评分法。杨东等人的一系列研究验证该问卷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本次的研究。

  4.5结果与分析

  4.5.1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

  根据计分方法,统计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表21分别为所有农村学生被试、以及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被试,在疏离感各个维度上的得分。

  检验1把不同性别的农村大学生在疏离感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作独立样本t检验,得到不同性别的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差异情况。

  检验2把不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在疏离感总分、以及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作Kruskal-WallisH检验,得到不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差异情况。

  检验1的独立样本和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无论是在疏离感总得分(t=0.33,p=0.740),还是在社会疏离感(t=0.69,p=0.491)、人际疏离感(t=1.46,p=0.147)和环境疏离感(t=0.55,p=0.584)3个分维度上皆无显着差异。但在社会疏离感细分维度压迫拘束感(M男生=3.28,M女生=3.77;t=2.47,p=0.015)和不可控制感(M男生=3.40,M女生=2.80;t=3.02,p=0.003)上,则存在着显着差异。

  检验2,因为各年级间疏离感得分的方差非齐性,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

  结果表明,不同年级之间疏离感的总分(X²=28.77,渐近显着性为<0.000),以及社会疏离感(X²=28.87,渐近显着性为<0.000)、人际疏离感(X²=28.21,渐近显着性为<0.000)和环境疏离感(X²=30.11,渐近显着性为<0.000)3个维度之间皆存在着显着差异。

  4.5.2农村大学生的群体偏爱与疏离感关系

  为了探讨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的关系,分别以总体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作为因变量,农村大学生性别、年级、群际合作、人格特征、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2.由以下分析结果可知,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都能进入四个方程,说明群体偏爱是影响疏离感的重要变量。

  根据表22和研究一结果(即农村大学生人格内-外倾性能显着预测其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态度),为了进一步考察人格内-外倾性、外显群体偏爱和疏离感的关系,此处以人格内-外倾性为自变量,人际疏离感为因变量,对城市群体的外显积极态度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如表23.

  检验结果如表23,在考虑到对城市群体的外显积极态度的中介作用后,人格内-外倾对人际疏离感的影响从0.394下降至0.342,有明显减少,但仍然显着。说明对城市群体的外显积极态度在人格内-外倾和人际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6小结

  研究三采用问卷法研究了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现状,以及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对疏离感的影响。所得结论如下:

  (1)总体上看,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得分低于40分,处于健康水平,表明大部分农村学生都能较好地融入大学生活。

  (2)性别因素对农村大学生疏离感的影响不大。

  (3)年级因素对农村大学生疏离感有显着的影响。从总上说,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在不断减弱。

  (4)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的群体偏爱都能显着地影响疏离感。并且,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在人格和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5研究讨论

  5.1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共存。首先,农村群体的积极性得分要显着高于消极性得分,这表现出一定的内群体偏爱。其次,城市群体的积极性得分要显着高于农村群体,并城市群体的消极性得分要显着低于农村群体。这说明农村大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存在外群体偏爱,并群体偏爱要显着高于内群体偏爱。这与以往研究的结果相异。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群体成员能从群体积极性中获取相对高的自尊感。农村大学生存在内群体偏爱,能通过提高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获得自尊感和自我认同感,对维护其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与自身群体相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对城市群体更强烈的偏爱。因为在大学校园中,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对大学校园的适应性更弱、而人数也更少。农村学生表现出对外群体的偏爱,一方面可能因为城市学生表现更强的适应性、有着与评价标准更一致的行为方式等,使得农村学生更喜欢城市群体;另一方面,农村学生作为城市的外来者,需要主动融入和适应城市群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标准,因而,也会表现更多的外群体偏爱。

  本研究同时发现,性别和年级因素对农村大学生的群体偏爱有着显着影响。

  无论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女农村大学生比男农村大学生感受到更多的积极性。

  这与孙潇2010年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与男生相比,女性对不同群体都显得更容易接受和褒扬。另外,有异于孙潇的研究结果,年级因素对农村学生的群体偏爱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大学一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在对自身群体的外显偏爱程度皆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两个时期对绝大多数的农村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转变。这两个时期中,较低的内群体偏爱得分表示,他们的自尊较低,对于自己的身份和所属的群体表现出不够自信。而从其他年级看,农村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态度呈现出了随着年级的增高而越加积极和接受的趋势。说明在各方面的转变被逐渐适应后,农村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能够得到持续提高,也符合适应性发展的规律。

  在本研究中,研究了群际合作是如何影响外显群体偏爱的,群际合作分为参与学生组织和参与团队比赛两种。有参与学生组织的农村大学生比没有参与的农村学生,更少地对外群体的表现出贬损和消极的态度;而对自身群体则表现出更多褒扬与偏爱。曾经参与团体比赛的农村学生比没有参与过的学生,亦对自身群体表现出更多的偏爱。根据群际接触理论,群际接触可以减少群际偏见,是促进群际关系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在学生组织中和团体比赛中,农村学生有更多机会与城市学生沟通、合作和建立友谊,因而可以有效增进农村学生对城市群体的了解,减少偏见和误解;为实现与城市学生平等交往,农村大学生需要显示出对自身群体的信心和喜欢,提高自尊水平。参与团体比赛过程中,农村大学生展示出自身的能力,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肯定,因此能提其自信心和自尊水平,亦使其肯定自身所在群体的价值。

  在本研究中,还研究了人格的内-外倾性对外显群体偏爱的影响。性格外向的农村大学生,无论对内群体还是外群体都表现出了接受、褒扬和积极的看法。性格外向者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外部世界,因而会更加开朗和好于交际,他们为了更好地融入城市群体需要更多地表达出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感受。另一方面,双方地位平等是保持持久和愉快的群际接触的基础,因此外向的农村学生在与城市学生接触时需要保持自信和较高的自尊水平,从而也更倾向于表达出对自身群体褒扬与自豪。

  5.2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分析

  过去对内隐的内-外群体效应的研究显示,多数被研究群体存在着内隐的内群体偏爱,同时也有研究显示,弱势群体中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群体偏爱。连淑芳(2005年)用内隐联想测验方法研究内-外群体偏爱发现,外地人群体既表现出内群体偏爱,也表现出外群体偏爱。本研究采用情感错误归因法(AMP)研究,所得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比较一致,在参与实验的群体中,农村大学生也有双趋偏爱的倾向,并且对两个群体的偏爱没有显着的差异。对比外显测量结果,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偏爱要显着高于农村群体。

  通过前人研究的结果表明,内隐态度是稳定及自动启动的,人的意识只能在一时对其产生影响,而不影响到其深层结构。在内隐态度研究中,农村大学生对两个群体的偏爱并没明显差别;然而在外显态度上,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则表现出更多的偏爱,并差异显着。这说明,即使农村大学生在内心对两个群体的偏爱比较模糊,没有特别喜欢某个群体,但他们为了更快地适应、更好地融入城市,会表现出对城市群体更加理解和宽容,表达更多的褒扬和积极的看法。

  本文研究了性别和年级对农村大学生内隐群体偏爱的影响。女生无论对对城市群体还是对自身群体都比男生表现更加高的喜欢水平,这与外显态度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容易对群体产生积极的感受,并善于把感受表达出来,这有利于她们适应和融入不同的群体。另外,研究发现不同年级的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和农村群体的内隐态度存在显着差异。从总体上看,农村大学生对不同群体的喜欢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一年级、四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对城市和农村群体的喜欢程度皆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在以上三个时间段中,农村大学生都面临着诸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因而降低他们对不同群体的喜欢程度和归属感。

  本文还研究了群际合作对内隐群体偏爱的影响,两种群际合作分为参与学生组织和团体比赛。在本次研究中,这两种群际合作的方式,皆没有对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际态度产生显着的影响。而前面研究显示,群际合作能够显着降低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消极感受,并且提高农村群体的积极感受。这表明两种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一方面可能说明参与学生组织、团体比赛,虽然使农村学生有了更多与异群体接触的机会,但只能在表面上影响他们对城市群体和自身群体的态度,而这些态度没有被真正内化。另一方面,也可能内隐测量方法和被试数量的限制,使研究结果未能显示出这两种群际合作方式对农村学生内隐群际态度的影响。

  在本研究中,探讨人格的内-外倾性和内隐群体偏爱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农村学生人格的外倾性与其内隐态度上喜欢城市群体的程度呈正相关,即性格越外向的农村学生越倾向于从内隐态度上喜欢城市群体。由于性格外向者倾向于将注意力和精力投放在外部世界,更加开朗和好于交际,有着更开放的观念,因而会比内向者更加容易接受和内化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外显测量结果也显示农村学生的外向性与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感受呈显着正相关,与内隐测量结果一致。

  5.3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分析

  疏离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农村大学生能否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从疏离感问卷的测量结果来看,农村大学生疏离感总得分低于40分的临界水平,属于正常和健康水平,说明从总体水平上看农村大学生能够较好地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总分和各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但在压迫拘束感这一维度上,女生得分要显着高于男生。这可能是因为女生比男生的敏感性更高,她们更容易受外界与自己的差异。而对于群体,女生比男生有着更强的依赖性,于是为了迎合外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她们会压抑着长久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压迫拘束感。在不可控制感的维度上,男生得分显着高于女生。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说大学和城市环境是陌生的、难以把握的,而男性对环境可控感的要求比女生要高,因此,他们会比女生感受到更多的不可控制感。

  农村大学生外显群体偏爱对疏离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三结果显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农村大学生的外显群体偏爱进入了所有预测疏离感的方程;结果分析亦显示,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对疏离感的预测作用是不同的。首先,对城市群体的积极性评价能显着地反向预测总体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对城市群体的外显积极性评价是指农村大学生对城市群体的积极行为表现出赞赏和褒扬,对消极行为则包容和解理。这种对城市群体友善和开放的态度,有助力于打破不同群体成员之前的隔阂,使农村学生更容易被城市群体所接纳,从而降低其疏离感。其次,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评价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社会疏离感。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农村大学生认可自身群体、感受到自身群体的积极性,可以提高其自尊水平。陈京军和许清华(2010年)研究发现,大学生自尊水平与生涯成熟度呈显着正相关,因此,这有利于降低农村学生无意义感和不可控制感;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自信心,降低而压迫拘束感。因而,社会疏离感也会随之减弱。再次,对自身群体的消极性评价能显着地正向预测社会疏离感和环境疏感。对自身群体的消极性评价表现出农村学生低自尊和不自信,使其在学校环境中有压迫拘束感和不可控制感,因而难以融入,产生疏离感。

  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对疏离感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三结果显示,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农村大学生的内隐群体偏爱进入了所有预测疏离感的方程。农村大学生内隐态度的外群体偏爱能显着地反向预测总疏离感、社会疏离感和人际疏离感。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学生真正从内心上接受城市群体,对他们的融入和适应大学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农村大学生内隐态度的内群体偏爱能显着地正向预测总体疏离感、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和环境疏离感。这说明若农村大学生生活在城市环境中,但仍然对农村群体念念不忘,在内心上过多地保留农村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惯,就会难以融入城市,产生较高的疏离感。

  5.4综合分析

  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在一般特征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如在性别上,女性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都比男性对不同群体表现更多的接受和褒扬;在年级变量上,大学一年级和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对不同群体的偏爱水平都偏低。在与群际合作和人格内-外倾性上,内隐和外显群体偏爱存在着差异。在外显态度上,本研究的两群际合作因素与外群体偏爱和内群体偏爱都有显着相关;但在内隐态度上,群际合作则与群体偏爱无显着的关系。在外显态度上,人格内-外倾性对内外群体偏爱皆有着显着的影响;而在内隐态度上,只对外群体偏爱有显着的影响。这说明,内隐群体偏爱比外显群体偏爱更加稳定,不易改变;外显的群体偏爱则容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具有可塑性。

  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皆能影响疏离感,但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外显态度上,农村学生对自身群体和外群体的偏爱都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疏离感;在内隐态度上,农村学生的外群体偏爱能显着地反向预测疏离感,但内群体偏爱则会正向地预测疏离感。

  由于研究一结果表明,参与学生组织和团体竞赛的农村学生,在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性评价的得分要显着高于没有参与的学生。而对自身群体外显的积极性评价对疏离感有显着的影响。因此,群际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对自身群体的积极态度而降低疏离感。研究三分析表明,人格的内-外倾性会通过影响外显的外群体偏爱而间接影响人际疏离感。

  外显群体态度对疏离感有着显着的影响,而且可塑性较大。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工作者可以通过鼓励农村学生参与学生组织和群体活动;肯定和悦纳农村学生,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对内向型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等方法,改变其对自身群体和城市群体的态度,降低疏离感。

  6总结

  6.1结论

  本研究通过外显和内隐两种方式,测量农村大学生的群体偏爱,并探讨群际合作和人格因素对群体偏爱的影响。由于疏离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融合程度的重要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农村大学生能否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因此,本研究也探讨了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具体结论如下:

  (1)农村大学生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都同时存在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偏爱。在外显态度上,外群体偏爱要高于内群体偏爱;在内隐态度上,内外群体偏爱程度没有显着的差异。

  (2)群际合作对农村大学生外显和内隐的群体偏爱态度的影响有差异的。群际合作能从多方面影响外显的群体偏爱,但对内隐群体偏爱影响不大。

  (3)人格的内-外倾性会同时影响农村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

  (4)农村大学生群体偏爱会影响其疏离感,但外显和内隐群体偏爱影响疏离感的作用方式是不一样的。

  6.2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首先,研究考查了群际合作和人格特征对群体偏爱的影响。过去对国内关于群体偏爱的研究多停留于验证的阶段,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次加入群际合作和人格特征两个变量,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次,本研究首次探讨农村大学生的疏离感问题,并考察群体偏爱及其发展特征与疏离感的关系,能够揭示农村大学生融入大学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6.3研究的不足

  (1)由于现实条件和时间的限制,参与研究的被试数量有限,研究结果的代表性有限。

  (2)研究中问卷较多,测量的时间较长,加重了被试的负担。

  (3)虽然测量过程中有严格的程序,但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测验相继进行,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

  (4)研究虽然探讨了群体偏爱与疏离感的关系,但未有深入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仅限于表面的描述。

  致谢

  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年半的求学生活将要过去,回想起刚来华科报到时的情境,仿佛还是在昨天。终于要毕业了,我心里对华中科技大学、对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我们老师和同学只有满溢的感谢!

  两年多以来,我尊敬的导师于海琴副教授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帮助。在她的指导下,我在心理学领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感谢她在两年多前接收了我,否则我不可能在华科学习;感谢她在我读研期间对我的谆谆教导,鞭策着我不断地成长。

  感谢张晓明教授,在她的启发和支持下我选择了研究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感谢周冶金老师,他在我设计研究方案时给予很大帮助和指导。感谢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每一位老师,是你们渊博的知识、辛勤的教学、无私的奉献,带领着我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你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真诚负出是我永远的学习榜样,同时我为有您们这样的老师感到骄傲。

  感谢张和云同学在编写实验程序和数据分析上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没有他,我的论文难以顺利完成。感谢同门杨玉研和李晨,在论文选题、研究和撰写过程中给了我宝贵的意见,以及在挫折时给我安慰与支持。还要感谢杨文博、胡婷婷、丛艺文、罗婷、王新柳、周杰梅、郭顺等学弟学妹在招募被试和进行实验时给予我帮助。感谢所有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的被试,感谢他们的参与和信任。

  感谢我的好友郭丽芳、周蕾、李玉婷、罗素娟、熊沂等人,感谢你们在我读研期间对我的帮助,在我脆弱的时候给我莫大的安慰与支持。愿你们以后的生活充满阳光与幸福。

  感谢我的父母、弟弟及男友,感谢我的所有亲人,是你们的鼓励使我在生活道路上不断前行,从不言弃。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西迪尼奥.谁会认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JonathanBaron.思维与决策(第四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黄宝珍,徐富明,王岚,马向阳,吴修良.行为决策中的默认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11,Vol.19,No.11,1675–1683.

  [4]刘腾飞,徐富明,张军伟,蒋多,陈雪玲.安于现状偏差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及应用启示[J].心理科学进展.2010,Vol.18,No.10,1636–1643

  [5]张军伟,徐富明,刘腾飞,蒋多,文桂婵.行为决策中损失规避的影响因素及行为表现[J].心理研究.2011,4(3):59-66

  [6]刘欢,梁竹苑,李纾.行为经济学中的损失规避[J].心理科学进展.2009,Vol.17,No.4,78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