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03 03:46:48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视角,剖析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端:初试内容僵化、复试作用薄弱;过于重视专业系统理论知识的笔试技能考核,忽视考生的实践经历、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改变入学考试的时间及内容安排;鼓励考生基于自己的科研兴趣来选择参加复试的高校和专业;以更灵活的方式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重视考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加大其在最终决定录取结果的众多条件中的权重;增加考生心理素质的测试。
  论文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结构性缺陷  
  后工业时代的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的能力,主张借助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他人的帮助,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去探究未知领域的奥秘,从而形成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对于整个研究生教育过程的成功与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入学考试制度却仍然以考查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首要内容,二者之间的落差为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对此,笔者认为,应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分析其中存在的缺陷并加以纠正,从而使那些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人文素养的创新型人才有更多的机会接受研究生教育,真正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 结构主义教育观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起点   
  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始发于20世纪初,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流行,其理论的代表人物有皮亚杰、科尔伯格、斯滕伯格、布鲁纳等人。结构主义所蕴涵的思想体现在知识观、学习观等各个方面,认为人的智力既不是先天赋予的官能,也不是后天形成的联想或记忆,而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形成和改组的过程,是思维能力、改造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故而个体的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1]。从这一角度出发,结构主义教育观强调个体在认知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主张尊重个体学习的顺序性,力求使个体的学习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真正建立在自己的实际经验基础上,而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使个体进行任何他在心理上还没有进行准备的学习。这是因为,认知结构是严密的,要增加任何一点东西,都要基于一定的经验,遵循一定的顺序,做好预先的准备,之后的学习行为才能是有效的学习[2]。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点,就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缺陷,最终将影响个体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基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内涵,来审视研究生教育一个整体认知结构的高级进化过程,可以发现,它要求把知识作为一种结构完整的体系传授给学生,强调培养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主动探索的能力,同时注重他们在专业水平、科学素质、人文修养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也就是说,通过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且要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智慧、有教养的人,让他们的知识得以不断充实,智慧得以不断激发,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得以不断提升”[3]。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推行的教育,主要是引导“他们去发现和弥补知识结构不完善之处,教给他们一套知识结构补充的方法”,激发他们“将已有的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掌握知识的‘能力产出性’”,注重“心性的修养,人文的滋养,品格的锻造,科学的思维,创新的激情,生涯的规划”,等等。概括地说,研究生教育应该是一种强调综合能力培养的全人的教育[4]。
  综上所述,既然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一种思维结构的连续形成和改组的过程,而研究生教育又是一种强调综合能力培养的全人的教育,那么借鉴结构主义教育观的基本内涵,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起点入学考试制度就理应立足于对考生的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以求能够初步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发现、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具备知识结构的补充和优化能力,是否在磨难面前能够保持平和稳健的心理状态,并以此作为日后顺利开展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的前提基础,而不应仅仅立足于考核学生的记背和运算能力。如果用这些标准来重新考量目前我国所执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某些结构性缺陷。   
  二、 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存在的结构性缺陷
  1. 初试内容僵化,复试作用薄弱
  如今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本做法是在进行全国统一组织的初试(笔试)基础上,进行各高校自行组织的复试(综合面试)。初试科目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大类,只有那些初试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才有资格参加复试。总的说来,初试环节重点考查考生们对于从书本中得来的客观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允许考生出现“标准”之外的答案。为了能够获得顺利进入复试的分数,考生们不得不把那些固有的理论知识信息变成一种教条印入了自己的脑海,不敢越雷池一步,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导致通过考试的考生在入学之后难以迅速转变思维方式,学习主动性差,总是等着导师给题目,毫无创造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低下。与此同时,尽管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复试成绩已经占到了总成绩的30%以上,但由于时间和考查形式的限制,复试很难综合评价考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判断力、意志力、信念、责任心等对科学研究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个人兴趣和科研潜质,加之不少学校在复试时实行的是等额面试的制度,那么既然参加面试的人都可以顺利地通过,复试就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初试与复试的成绩挂钩,那么在初试这一关便已经淘汰了部分科研能力强于应试能力的人,使得入学考试的作用相对减弱。
  2. 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经历
  目前,在整个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各个环节中,都以对考生们理论水平考查为重点内容,其实践经历如何并没有得到国内各高校的重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的高校在决定是否最终录取考生的时候,往往更加重视考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经历。考生们参与社会实践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或是担任某个领域的义工,或是进行某种社会调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考生们通过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获得了大量的真实感性材料,为顺利开展日后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获得了适应社会的各种经验,知晓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自身的缺陷所在,所有这些都将使其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效果更加优化。这是因为,理性思考是以感性作为基础的,没有感性实践,就不会有理性思维。
  3. 重视专业理论,忽视人文素养
  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当然是考生能够完成学业的最根本前提,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理论功底而放弃了人文修养,就会使学生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极易迷失正确的方向,或者由于缺乏高度、深度和广度,而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所追求的目标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和规律为自己征服自然奠定基础,具有工具性、功利性的特征,是求真;而人文素养则决定着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理性和精神境界,是求美、求善。如果说专业知识可以使人正确地做事,强调万物为我所用,那么人文素养则使人做正确的事,关注人的情感、道德和品格的完善,强调万物的和谐共存,这是人之为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征。因此,如果没有底蕴深厚的人文素养作为支撑,专业知识再精再深,也很有可能难以保持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4. 重视应试技能,忽视创造潜质
  纵观整个入学考试的初、复试过程,几乎所有的笔试题目都有固定的题型和事先拟定好的标准答案。这就使得学生在整个的考研备战过程中,仔细研究和探讨的都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应试技能,以求针对不同的题型来组织自己的答案,力图以最贴近“标准”的形式来获得较高的分数,增加被录取的几率。这样就导致了一种现象,学生的分数提高得越快,其源自敢于怀疑并挑战权威、追求真理的创造潜质被消磨得也就越多。而恰恰是这种创造潜质,将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科学研究探索道路上,能够耐得住孤身探索的寂寞和抵挡住外面世界的种种诱惑,积极探求未知领域的规律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圆满地完成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任务。因此,学生的创造潜质是绝对不应该被忽视的。
  5. 重视学历,忽视心理测试
  大多数人认为,有资格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人都是具有一定学历的成年人,他们已经具备了稳定的心理素质,自我调控能力较强,是不会有什么心理健康问题的。其实,研究生毕竟还是学生,较之本科生,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的是更加特殊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模式,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细分使他们的活动领域相对独立,缺少群体行为,更容易陷入由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组成的单调生活圈子当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都相对有限。此外,考研的成功使他们受到周围人的厚爱和同龄人的羡慕,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着乐观和幻想。但是现实不一定和他们的理想一致,考上之后的人生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尤其在读研生涯中,来自学业、经济、情感、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所形成的特定环境都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中缺少了这一环节的考查,导致一些在读研究生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轻者不能坦然面对科学研究中屡屡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无法承担科研项目,难以顺利完成学业;重者则往往导致一些极端事例如自杀、凶杀、患上严重精神疾病的发生。如果能够在入学环节就淘汰一部分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考生,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完善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对策建议  
  要顺利地开展以科学研究为本质特征的研究生教育,就必须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测试,改变以往所采取的以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来决定最终录取结果的办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改变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复试的时间及内容安排。初试科目及内容按学科大类划分,只考数学、外语等公共基础课,并采取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的方法,每年举行1~2次。成绩合格者可以在一定期限(例如1~3年)内,根据自己报考专业所属的大的学科门类来选择合适的高校及硕士点,并参加由该校组织的复试。复试每年也可举行1~2次,具体时间各学校可自定。为避免不同年份试题难度的差别影响,初试成绩不带入复试,仅仅证明考生掌握了攻读研究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高校在自行组织的复试中,根据所设的招生专业自主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
  (2) 鼓励考生基于自己的科研兴趣来选择参加复试的高校和专业。要求那些已经通过了入学初试的考生,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比如互联网)查询不同高校相同学科大类中各个专业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加以初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进行复试的专业,以求在复试环节便能够与参加面试的导师进行探讨和沟通,使师生双方都有机会发现能够进行共同研究的合作伙伴,形成一个在研究内容上具有共同兴趣、在研究方法上有互补性、在研究思路上有相同或相似性,在年龄和知识阅历上有层次性,以专攻某一科研难题为目的和宗旨的科研队伍,实现既出成果又完成培养任务的双重教育目的。
  (3) 以更灵活的方式考核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在复试中的专业基础知识笔试环节,在试题的设计上应着重考核学生是否具备了能够在未来的科研活动中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功底,以及对于这些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答案也可以不唯一,允许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既为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与科学研究训练打下了基础,也使得考生们避免为了获得更大的录取保险系数而把绝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应付试卷的客观知识上,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4) 重视考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加大其在最终决定录取结果的众多条件中的权重。要求通过初试的考生在复试之前,首先参加那些与自己报考专业有关的各类实践活动,并在复试中提交有关的报告、调查资料以及论文。此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考生。这样,可以促使考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感兴趣或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再开始自己的研究生求学生涯,为今后的主动探索奠定基础,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5) 针对不同的考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对考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初步的判断。在复试中的面试环节,可以随机增加部分与专业无关的测试题目,例如对某种社会现象的评价,是否认同别人尤其是学术权威对某个事件的观点,在某种假设条件下自己行为的选择方式等等。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人文素质作出评价。
  (6) 增加对于考生心理素质的测试。在复试中通过考试时间控制、心理测试题目、面试交流技巧、突发问题处理等等形式对考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加以考查。
  总之,上述的各种改革办法,其目的都是试图通过不同的途径对考生的综合能力作出一个全面的评价,改变以往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不得不陷于僵化的书本知识而造成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把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机会更多地给予那些知识结构合理,勇于面对各种挫折而矢志不渝,敢于坚持真理的创新型人才,在根本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洪伟. 结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意义[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23(2):57-61.
  [2]戴本博. 外国教育史: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402.
  [3]文辅相. 文化素质教育应确立全人教育理念[J]. 高等教育研究, 2002,23(1):27-31.
  [4]齐善鸿,乐国林,刘明,等. 基于结构主义的全人教育[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5(11):13-17.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

【我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中的结构性缺陷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论文04-15

我国气压盘式制动结构性能和前景分析05-11

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缺陷分析论文06-22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中的新题目研究08-27

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探讨06-03

分析我国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及对策08-27

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融合中地位的对策研究05-30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对策探析06-07

跟踪审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05-27

我国产业内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