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家庭养成德育

时间:2023-03-01 18:53:44 硕士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文化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家庭养成德育

  在世界范围内, 现代化发展导致了技术理性的大行其道和人文精神的普遍沦丧, 结果使人逐步从自然的主人沦为技术的奴隶, 人的主体性和内心的自由、安详、快乐、幸福感日益缺失, 人们的思维、情感、道德实践、价值追求、行为等都陷入了合法性危机。社会和个人对急功近利和感性追求的“从恶如流”, 导致了人、社会和国家行为与追求的非理性发展。在我国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剧烈嬗变与转型中, 类似的现象和问题集中、重叠、爆发式地呈现出来, 对人健康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挑战。在这个背景下, 突出健康文化价值和审美的人文熏陶, 解决德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主体健康人格培养为基础, 全面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推动人和社会现代属性的和谐嬗变, 培养优良公民群体, 是学校德育承载的艰巨任务。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通过“以文化养成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研究①, 深切感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开展好家庭德育的文化和生活养成教育, 是发挥德育合力、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基础条件之一。

文化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家庭养成德育

  一、文化养成教育与家庭养成德育

  文化养成教育, 即用微观上细化、可量化、操作性强的内容, 贯穿到日常的学习、审美、生活、做人、道德、交往、合作、竞争、守法等教育环节中, 营造充满积极文化内涵熏陶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蕴含正确的价值和行动导向, 训练和引导青少年逐步养成良好的认知、价值选择、行为和道德实践习惯, 培育其优良的综合人文修养和健全的社会实践理性, 循序渐进地塑造优良社会公民群体。

  文化养成教育原则在家庭德育中的实际应用,即家庭养成德育, 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充分重视自己言行的直接作用、间接影响、教育效果等, 培养孩子在吃饭、穿衣、说话、做事、交往、娱乐、学习等方面形成优良的习惯, 循序渐进, 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家庭养成德育, 核心是培养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优良的道德意识和品质、健康的审美倾向和理想、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重点是各种优良习惯的养成; 关键是反复训练和熏陶; 本质是培养健康的人和优良的社会公民。

  二、家庭养成德育实施途径

  1.优化生活和成长环境, 重视孩子良好人格品质的养成“孟母三迁”的故事, 蕴含着“青少年健康成长依赖良好生活环境”这一命题。在1978 年的巴黎聚会上, 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在回答“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时, 他的回答是:“在幼儿园”。他说: 我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了错事要道歉, 午饭后要休息, 学习要多思考, 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1]12 这个故事印证了现在流行的一种观点———习惯决定选择, 选择决定命运。可见,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意志、道德、智力品质, 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反之, 会使孩子终身受累。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性格, 性格是由天赋的倾向性和从生活中获得的信念与习惯形成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 事实上, 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 往往个人的幸福都源于自己的好习惯。

  当前, 青少年学生基本生活在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环境中, 家庭生活是他们成长的重要基地。

  其中, 家庭教育的质量, 取决于家庭环境的优劣, 尤其取决于家长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中国家庭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家长非理性地爱孩子, 往往导致无度地溺爱孩子, 在体谅孩子、心疼孩子、呵护孩子的主导思想下, 很容易不知不觉犯一个错误, 即违背“小时候严、长大了宽”[2]15 的科学养成原则, 按照自己朴素、自发的认识———“小时候宽、长大了严”这个错误的逻辑来教育孩子。绝大多数情况下,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吃穿, 关心、干涉、管理较多, 但往往做不到正确、科学, 存在很多问题。此外, 对孩子饮食结构合理与否、生活习惯健康与否、学习习惯优良与否、交往习惯文明与否、道德认知和行为正确与否等, 较少关注。在生活养成和文化养成的德育熏陶方面, 家长的素质与实际表现, 与时代要求差距很大, 于是产生了许多家庭教育、孩子人格方面的问题。比如, 现在的独生子女, 很多人“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3]13 的特征突出, 就是这种溺爱、非理性养育结出的恶果。因为孩子岁数小, 孩子的这些毛病在家长看来, 既无关紧要, 也无关痛痒, 甚至是“可爱”的, 家长以为, 这些问题可以等孩子大了、懂事了以后, 慢慢地改。但是, 它们恰恰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致命缺点, 因为它们对孩子今后的智力、人格、做事习惯的形成, 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

  所以, 现代的家长, 应当清醒地意识到, 家庭教育和德育, 实际上承担着培养健康的人、塑造孩子健全人格的使命, 应积极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优良习惯, 注重家长的言传身教, 注意在实践中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发挥家庭生活、家长言行的正向塑造作用, 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智力培养、情商塑造、德育熏陶等, 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使他们成为健康、幸福、有益于社会的人。

  2.认同和鼓励孩子的健康兴趣和爱好, 促进孩子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全面发展第一, 引导孩子健康兴趣爱好的合理发展, 避免孩子的单向度异化成长。以“业余爱好”为例, 小学生单项选择的前五位是“读书”31.21%、“上网和玩电脑”18.12% 、“画画”17.11%、“看电视”14.1%、“游泳”12.42%。初中学生单项选择的前五项是“读书”39.86%、“ 听音乐和歌曲”24.05%、“ 看电影电视”23.37%、“ 打篮球”18.56%、“ 购物、游玩、旅游”16.5%。高二学生单项选择的前五项是“ 读书”38.95%、“听音乐歌曲”30.18%、“打篮球”26.67%、“看电影电视”25.96%、“上网”16.49%。大学生单项选择的前五位是“ 读书”43.86%、“ 听音乐歌曲”19.3%、“看电视电影”16.84%、“上网”14.39%、“旅游”10.53%。分类统计中, 各个阶段学生的课外爱好, 排在前三位的内容、顺序基本一致, 比例也十分接近。以大学为例,“娱乐、休闲”31.13%、“体育运动”27.07%、“看书学习”24.53%。

  总体上看, 各个阶段的学生, 接近三分之一的人, 业余时间仍然热衷学习, 这表面看是好事, 但也恰恰反映出中国特色, 即业余生活是学校生活的延续和人的单向度发展; 上网和看电视的接近三分之一, 而不是户外运动、自娱游戏、手工制作、亲近自然和外向发展, 说明孩子业余时间的利用, 既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也不利于人格、兴趣、各种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各级学生课余读书、看电视、上网较多,社会活动和实践少, 使得电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客观影响越来越大。因此, 在家庭环境方面, 家长应当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理论, 懂得孩子健康成长的多种需要, 提升自身的言传身教能力, 合理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内容, 正确引导孩子上网及浏览有益的内容, 创造各种条件, 为孩子健康业余爱好的发展和各种理论及实践技能的提高, 提供物质、金钱、精神和智力的支持, 促进孩子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

  第二, 做开明、理智的家长, 为孩子的业余爱好提供尽可能的支持、援助, 把孩子的正当兴趣和爱好, 看作是支持孩子一生快乐、幸福的精神支柱, 给予孩子充裕的自主发展空间。以“业余爱好受到什么因素限制” 为例, 五年级的答案是“缺少时间”52.01%,“ 父母的反对”19.46%,“ 缺少技术资料”15.1%,“ 没有合适的场地”13.42%,“ 钱不够用”7.05%; 初二学生的回答是“缺少时间”65.29%,“无合适场地”29.9%,“缺少技术资料”27.84%,“钱不够用”26.8%,“父母反对”20.27%; 高二学生选择的是“缺少时间”70.8%,“ 无合适场地”36.49%,“ 钱不够用”26.32%,“ 缺少技术资料”24.91% ,“ 父母反对”21.05%; 大二、大三的学生的选项排序是“钱不够用”52.63%,“ 缺少时间”43.51%,“ 缺少技术资料”43.51%,“ 无合适场地”31.23%,“ 无合适的教师”20%。可见, 缺少时间、父母反对、缺乏必要的资金、没有必要的技术资料等, 是制约学生课外爱好和相关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方面, 家长必需改革教育观念, 自觉为孩子提供自由时间, 对孩子业余爱好的发展给予足够的认同和支持, 创造条件, 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以生活养成教育推动孩子的全面成长。

  3.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尊老爱幼、乐于自我管理与服务、善于合作和分享的品质第一,从教导孩子尊老爱幼、做合格公民开始,塑造其在公共生活领域文明、科学的行为习惯。以“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让座”为例,“偶尔让、不经常让、从来不让”的三项加起来, 小学生接近30%,中学生超过50%, 大学生接近20%。因为顾忌班主任的看法和出于表现自己的需要, 学生的答卷必定包含一定的“水分”, 把这一部分“水分”剔除, 不让座的实际比例, 可能还要高一些。因此, 在学生群体中, 尊老爱幼的文明习惯, 还不够自觉和普遍, 需要家庭、学校、大众传媒从让座行为的道德内涵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方面, 加强价值引导, 结合其它公共生活领域的秩序和道德需要, 在文化和生活养成中培养其文明的行为理性, 提升其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修养。

  第二,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陶冶孩子的劳动观念, 让孩子在应有的劳动中锻炼成长。以“在家中是否帮父母做家务”为例,“偶尔做一点、很少主动做、从来不做”的同学, 小学超过50%, 大学接近30%;初中、高中“经常主动做”的, 分别占43.3%、40%。在家里主动做家务的习惯, 普遍不够自觉, 在履行起码的家庭义务方面不合格, 说明父母在培养子女自理能力的养成教育方面, 还有很大欠缺, 这会培养孩子的懒惰、依赖性, 剥夺其应有的动手能力, 扼杀其对家庭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 也不利于培养孩子体谅长辈、孝敬长者的实践理性。

  第三, 让孩子做自己能做、应该做的家务, 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尊意识, 让孩子在自我服务、快乐劳动中成长, 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以“是否自己洗衣服”为例,“偶尔洗一件、从来不洗” 的同学, 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占50.02%、45.37%、44.21%。自己的事自己做, 应当成为孩子自觉的意志和习惯, 这种意志和习惯的欠缺, 说明家庭生活和文化养成教育的不足, 昭示出家庭教育的不当, 也反映出家长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落后和不科学。

  不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觉的习惯, 他们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 不能正确理解必要的吃亏、吃苦的意义, 不能正确理解劳动、付出与人生的关系, 不能全面理解人与人关系中的各种权利与义务等。

  第四,养成孩子善于协商、合作、与人分享快乐和幸福的习惯, 陶冶和塑造孩子宽容、开阔的心胸,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健康成长的人格品质。以“在炎热中午, 冰箱中只剩一根冰糕时, 父母和你三人都想吃, 你会如何做”为例, 选择“让父母吃”的, 小学为9.97%、初中、高中分别为48.45%、48.42%; 选择“三人一起吃”的, 小学占19.59%、初中为32.65%、高中为26.32%; 选择“自己吃、习惯了”的, 小学、初中、高中分别占65.98%、24.63%、30.17%。吃独食, 是当前孩子普遍的人格缺陷, 这种习惯在社会生活中, 往往表现为自私、狭隘、本位主义, 这是家庭中长者溺爱下一代, 娇惯他们所形成的坏习惯。不能培养孩子善于与人分享美食、快乐、好书、好消息的习惯, 反映出当今中国家庭教育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偏颇依然盛行, 这类习惯和做法, 如果不能得到根本改观,极不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4.重视家庭生活养成实践、培养孩子健康消费和科学生活的习惯第一,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勤俭习惯, 让孩子珍惜别人的劳动, 把钱用在“刀刃”上。以“在每次过生日时, 你的花费是多少”为例, 一次花费50 元左右的,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35.23%、33.68%、32.28%、45.96%; 一次花费50- 100 元之间的, 分别占34.9%、24.74%、22.11%、28.07%; 一次花费100-200 元的, 分别占14.77%、14.7%、15.79%、13.33%;一次花费200 元以上的, 分别占8.72%、5.84%、7.73%、1.75%。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富裕、西方享乐文化的入侵、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 家长在生活熏陶方面, 需要强化科学引导, 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孩子节俭、自立、健康消费的习惯。许多孩子, 在电视等媒体中, 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没钱上学、一个家庭一年的积蓄只有10- 20 元时, 也唏嘘不已, 但十分钟过后, 他们对花30 元、50 元或者更多的钱购买小食品、礼品、玩具等, 已经脸不红、心不跳, 理直气壮了。

  这就是缺少节俭、理性、文明、健康消费的实践理性的证明。对此, 家长负有直接、不可推脱的责任, 应当注意从过生日如何花钱、花多少钱这类活动开始,循序培养孩子节约、珍惜家长的劳动和收入、健康消费的习惯。

  第二, 科学履行监护职责, 正确管理、引导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等行为。以“假期中每天看电视或上网的时间”为例, 每天在1- 2 小时之间的,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44.63%、42.96%、38.25%、27.37%; 每天在3 小时以上的, 分别占22.15%、34.36%、47.37%、58.95%。杜绝孩子看电视、上网, 是绝对“官僚”的, 但放任孩子无限度地沉溺于电视、网络, 是家长的失职与“缺德”。缺少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行为能力, 家长做得不合格, 家长的行为、观念不科学, 也不文明, 就不道德, 坑了孩子, 所以就是“缺德”的家长。家长的失职, 使孩子在闲暇时间无所事事、过度依赖电视和网络,  影响了孩子的自由、健康、全面发展和成长,如果因为自制力差、鉴别力低, 受到电视、网络中不良文化价值、观点、理论、行为示范的诱导, 在一些方面发展到歧途上去, 结果就是可悲的。因此, 尤其在现在“电视文化”、“网络文化”充斥暴力、情色、低俗审美的背景下, 监督、引导孩子科学地看电视、上网,家长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

  5.言传身教、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一, 注意引导和教导孩子崇尚健康、积极、有价值的人生。以“崇拜的人物是什么样的人”为例,五年级、初二、高二和大三的学生, 选择“品质高尚的人”、“自在快乐的人”的比例, 都占第一、第二位, 表明他们的基本人生价值取向是积极健康的, 但是有简单追求快乐、忽略有机协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倾向。选择“父母”的, 分别占28.19%、32.99%、29.12%、31.58%, 这些选择, 小学排第二位, 其余均排第三位, 反映出父母在孩子和大学生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影响。这启迪我们, 提高家长的现代化知识修养, 使广大父母具备良好的现代化人格, 在说话、做人、做事和价值追求方面, 通过言传身教给予青少年健康、有益的熏陶,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 引导孩子重视精神生活享受, 超越庸俗的物质观、金钱观, 抵御低俗物欲、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 在基本“丰衣足食”基础上, 做内心满足、精神充实和快乐的人。以“人生理想是什么”为例, 大学生选择的前五项是“私企老板”22.81%,“政府官员”19.65%,“商人”19.65%,“教师”17.89%,“律师”

  16.49%。大学生的选择说明, 无论课本、理论教育和灌输如何反复和有理, 也无论青年客观上应当追求怎样的价值实现, 在市场经济原则统治社会的条件下, 人们的价值取向必定偏向经济利益的直接获取。

  无疑, 在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看来, 私企老板、政府官员、商人, 他们呼风唤雨、心想事成、事业成功、生活富裕, 是人们羡慕和尊崇的对象, 是实现了自己人生和社会价值的成功人士。这反映出整个社会精神理想的失落和人生追求的功利化, 折射出社会现实在价值选择上的示范效应。因此, 在人生理想方面加强引导, 唤起公众重视精神价值和精神享受的自觉意志, 减少现代化对人的技术化、工具化、物质化的异化侵蚀, 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关键。

  第三, 辩证看待“快乐”、“兴趣”、“事业”、“金钱”的内涵和价值, 引导孩子超越“盲目攀比”、“片面奢求”、“机械理解”的误区, 做自由、快乐、幸福的人。

  以“生活追求”为例, 选择“快乐生活”的,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分别占50.34% 、57.04% 、54.74% 、66.32%; 选择“做感兴趣的工作”的, 分别占31.2%、45.01%、31.23%、38.6%; 选择“成就事业”的, 分别占27.52%、29.9%、33.68%、40%; 选择“挣钱享乐”的,分别占8.39%、11.88%、10.88%、9.82%。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 显示了当代青少年人生价值的自然取向, 具有突出的自我本位意识和要求。

  在家庭生活中, 家长从具体行为、事物、人物出发, 阐释自己对快乐、兴趣、事业、金钱的正确观点, 将对孩子形成科学的快乐观、价值观、金钱观、事业观等, 产生重要影响。所以,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快乐”、“兴趣”、“事业”、“金钱”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应当如何追求、应当如何看待、应当如何与人比较等,使之超越贪婪, 拥有内心的幸福、灵魂的自由、人格的健康、精神的和谐与快乐。

  第四,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利害, 合理把握竞争、合作的关系, 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做守法、文明、诚信、公正、善良的公民。以“你自己在生活和做事中特别注重的目标和原则”为例,五年级同学, 46.3%选择“对己对人都有利”, 41.95%选“利己不损人”, 21.48%选“让别人快乐”, 13.43%选“让别人高兴”, 选“让自己高兴”的占13.42%( 排第五位) 。初二、高二的同学, 比例最高的都是“让自己高兴”, 分别占55.33%、51.58%。这说明, 在与人和谐相处、有机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方面, 小学生比初二、高二的学生更富有牺牲精神, 而初二、高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的成熟、知识和阅历的丰富,更具有自我意识和个人中心思想,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败之一。

  接下来, 初二、高二学生选择“利己不损人”的,分别占43.64%、38.6%; 选择“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分别占37.46%、39.3%; 选“让别人快乐”的, 分别占26.8%、21.4%; 选“对自己有利”的, 分别占17.53%、10.53%。大二年级、大三年级的专科生和本科生, 选项排前五位的分别是“利己不损人”、“对人对己有利”、“让别人快乐和获利”、“引人注目、自己高兴”、“对自己有利”, 比例是55.44%、39.65%、16.84%、9.47%、3.51%。这些选项, 反映出多数高中生和大学生崇尚“利己不损人”、“对自己有利”, 颠覆了传统道德价值观所钟爱的自我牺牲精神。

  显然, 市场经济价值观的泛滥, 资本霸权的大行其道, 异化了自我奉献精神, 掩埋了道德实践的高尚追求, 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性内涵的道德价值取向。如何看待和引导这种追求, 使之为人的自我完善、社会文化风气的优化和人的现代化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也是家庭教育和熏陶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五, 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 培养孩子艰苦奋斗、依法取利、团结友爱、服务社会的自觉意志。以“努力学习的主要目的”为例,五年级、初二、高二、大二和大三学生的选择, 排位第一的无一例外都是“工作好、生活好”, 分别占50%、62.2%、60%、83.51%。从中可以看出, 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好、生活好”目标追求日益明确、人数逐步增加, 折射出学习目的的功利性、实用性。五年级选“为社会做贡献”的, 占40.27%, 排第二位, 但到了初中以上, 则这个追求均与自己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初二、高二、大学的同学, 选择“长大成才、有益社会”

  的, 分别占28.18%、25.26%、18.6%, 选择“挣很多钱享受生活”的, 分别占28.18%、25.61%、15.09%。这里, 家庭生活熏陶和文化养成教育, 需要注意引导青少年对“工作好、生活好”有相对科学、辩证的认识,以避免进入社会后, 让极度的贪婪、淫欲、唯利是图把人拉入腐朽、犯罪的泥潭。

  三、家庭德育实施原则

  实施家庭养成教育、养成德育的关键是坚持“两种视角、一个统一”, 实现家长与孩子情感、思维、审美和道德认知的同步, 实现家长与孩子的同步成长。“两种视角”, 第一是“成人的视角”, 即把握成人社会、生活、思维中正确、科学的东西, 从中选择孩子健康成长实际需要、可以接受的内容, 简单明了地传达给孩子, 让孩子明白, 而不是似懂非懂或完全望文生义, 让孩子既懂得内容、又知道如何科学地去做, 是最高的境界; 第二是“儿童视角”, 即在和孩子打交道的过程中, 必须善于从儿童年龄、心理、情感、审美、认知需要的视角, 对孩子的言、行、思、情、问给予宽容与理解, 密切联系孩子的心理、情感、认知能力的实际, 和孩子进行富有成效的沟通、交流、协商, 共同解决问题。如果一味按照成人的思维、标准, 硬性地要求孩子遵循大人的要求, 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 结果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剥夺孩子自然成长的权利, 会极大地抹杀孩子的童心、创造力等。

  一个“统一”, 即做到成人思维、要求、说教和孩子的理解、认知、接受、行为相统一。这需要在“两种视角”中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结合具体情境、孩子性格的特点、要达到的目的等, 把家长的愿望、要求等让孩子明白和接受, 并且自愿、自觉地去做。这里,站到孩子的视角看问题、想问题, 是最难的。可以打个比方说明这个问题: 一个母亲用手领着孩子逛商场, 母亲沉湎于欣赏五光十色的商品, 流连忘返, 而孩子却反复哭闹, 最后遭到母亲的打骂; 这个母亲犯了一个错误, 她自己没有察觉, 这就是在她自己欣欣然的同时, 逛商场的孩子却经历着痛苦, 因为他只是看到林立的大腿在眼前晃动, 十分纷乱和压抑; 假如母亲用双手把孩子抱起来, 让孩子的视线和她的视线处于同一水平上, 并给予细致的讲解, 则两个人所看、所见趋同, 就很容易思维同步。家长凡事能这样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站在孩子的位置, 从孩子的视角、用孩子的思维来与孩子沟通、交流、处理问题, 做到视角同一、思维同步、情感一致, 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就容易实现了。为此, 深刻领悟“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所蕴含的深邃含义, 特别重要。

  所以, 为了协同“两个视角”、实现“一个统一”,家长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 了解“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做事”这些概念的丰富内涵, 懂得按照它们的要求来合理地培养孩子, 实施文化养成和生活养成教育,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内心, 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与孩子同甘共苦、休戚与共, 嬉笑怒骂、和谐共振, 深入了解和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取信自己的孩子, 成为孩子的榜样, 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做孩子的朋友、兄弟姐妹、父母、师长, 很好地完成家庭养成的任务, 培养健康、快乐、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儿童, 为学校、社会德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为学校、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公民。

【文化养成教育视角中的家庭养成德育】相关文章:

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论文04-19

大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论文04-20

中国传统哲学的语言观-文化哲学的视角05-30

论文谈谈电视大众文化研究视角的转换06-05

浅谈如何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08-15

文化视角下我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通用8篇)07-26

惯性独特视角05-02

品牌文化视角下的中国创造如何走向国际(通用6篇)05-13

探讨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异05-28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