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4P组合策略在农民职业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0-10-18 19:31:22 市场营销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市场营销4P组合策略在农民职业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摘 要: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从最初指导盈利性企业的生产销售蔓延到涉及与市场竞争有关的任何个人和组织。教育产业引入市场机制以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当然也不可避免需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文章以农民职业教育为研究背景,探寻4P组合策略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农民职业教育 农民素质
  
  一、在农民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市场营销策略的原因
  
  纵观近些年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说已经初步建立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龙头,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以县、乡、村农民职业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主体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虽然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学员的绝对数量在逐年攀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因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农村学生占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镜子),从2001到2006年短短的6年时间内,中等职业教育当年招生人数由400万人增加到741万人。①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大军,农民职业培训的普及面还远远不广。以江苏为例,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1.4%,具有高中及以上水平的仅占14.7%,79%的劳动力仍然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一数字隐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农民职业教育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问题很多。
  从主观上来看,农民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来受中国“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人才市场“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看都不看,中专靠一边站”的畸形“高学历运动”导向,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民片面地认为“大学文凭=白领门票,职业教育=低工资没前途”,认为职业教育是“小儿科”,是次等教育、低层次教育。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弃职业教育,而去挤普通教育的独木桥。二来农民对培训的收益预期不足,如果花费一定的时间、放弃一定的收入、支付一笔昂贵的学费技术提升后不能带来人力资本定价的明显变化,他们只会选择游离在培训队伍之外。
  从客观上来看,培训机构教育培训的吸引力也不大。主要是教育培训与招生、就业两个市场都严重脱节。众所周知,职业教育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它的诱发因素是市场对高质量人力资本的需求,即其他产业——人力资本——教育产业运作模式。然而实践中许多培训机构开设的专业脱离市场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专业陈旧老化,总是局限在传统农业时期的种植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所需的紧缺专业或工种没能及时开发;培训课程体系的设置遵循完整性、忽视实用型。政治、语文、数学等公共课开设时间太长,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操作性特色不明显;实验实训形同虚设,校内实验实习设备大多是生产一线淘汰下来的破旧设备,远远达不到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所谓的“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学生实习基地”挂牌也是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评估的需要,校企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导致了学员在出口环节出现了“肠梗阻”现象,学员的就业适应性非常不强。另外,现有的培养模式全然不顾农民的文化程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没有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农民的不同需求,分类指导、分层次培训,提供个性化服务,而是习惯于采用统一的、事先设计好的全日制模式,即利用标准化教材进行标准化教学,按照年龄、年级、班级强行推行。这种“一刀切、一锅粥”的办学模式,既不能解决各地区农民的不同问题,也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使目前的农民职业教育在广大农村显得水土不服。
  
  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在农民职业教育中的运用
  
  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就是职业学校根据就业市场的供求信号,调整它在招生市场中的方法与策略,而保证其“招生——培养——就业”周而复始地顺利延续的过程。因此,必须围绕一系列影响农民职业教育的因素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ng)、分销(Place)等“4P”因素进行协调组合,开展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