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0-11-14 09:20:42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近年来,经济审计责任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其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人员就职期间所在单位或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真实性、准确性、合规性以及其负责人员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各项贪腐事件的发生,其对领导层人员的经济责任和廉洁勤政情况产生直接的影响,关系着对领导层人员的奖励、处置和惩罚。近年来,经济审计责任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其面临的审计风险也就越来越大,为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的客观公正,必须要及时识别出存在的审计风险,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

  (一) 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信息准确性不高

  经济责任审计包括有三个方面的审计内容,一是财务审计,就是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财务状况尽心审计监督;二是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绩效进行评价,运用一定的手段方法计算出各项绩效评价指标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经营绩效进行评价;三是对经济责任进行评价,主要是通过前两个方面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进行全面的评价。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来看,审计的依据主要依赖于被审计人提供的财务信息,同时只有在提供的财务信息是真实的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才客观可靠。然而,就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情况来看,企业采用高水平的、更加隐蔽的盈余管理手段粉饰财务报告信息的现象非常普遍,经济责任审计如果是根据提供的虚假财务信息进行的,那么审计人员就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职业判断,形成有偏颇的或者是错误的审计评价和结论,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对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无法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造成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 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

  经济责任划分的范围比较广,我们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前任的责任与现任的责任,直接责任与主管责任,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领导责任与管理责任等等。

  在实际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仅仅根据一些书面资料进行分析,是很难判定导致经济审计风险的责任具体是属于哪一种的。很多时候,被审计单位出现了经济责任问题时,无论是领导层还是各部门人员都会处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将责任尽可能的推向他人,避免给自己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经济责任问题可能不是现任领导层的原因,而是上一任领导层或者管理层人员离职之前所做的长期决策造成的,也可能是集体在开会商议之后决定的,或者是受制于上级领导而做出的决定,审计人员仅仅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短期的量化的财务信息和非量化的财务信息进行调查评价,很难具体认定到底是谁的错误,应该由谁来承担,如果贸然确定,定会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较高的风险。

  (三) 审计人员素质水平不高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涉及到审计内容非常广泛,这就要求相关的审计人员必须拥有非常扎实且广泛的专业审计技术能力。然而,现有的情况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都比较低。首先,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很多审计人员并未根据审计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其知识储备,当出现新的经济责任问题时就无法采用正确的手段进行解决。其次,有些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充足和专业技能过硬,但是他们的职业操守较低,只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进行评价分析,根本不严格按照审计规章制度和审计程序进行,导致审计结果不准确。最后,审计人员利用现代化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在审计的过程中,被审计单位肯定会提供很多的审计资料,出于成本效益原则的考虑,审计人员不可能全面查看,只能筛选出比较有用的信息进行处理,然而由于技术不过硬,很可能漏掉重要信息导致审计风险增加。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 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应做好审计前的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以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为依据,在粉饰财务信息、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现象普遍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尽可能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客观准确性,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必须要提前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透彻的调查,以做到心中有数。由于被审计单位采用更高水平、更隐蔽的手段对财务信息进行造假,审计人员在提前调查的过程中仅仅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账簿信息进行查看核对显然无法达到效果,因此,需要审计人员找出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其进行审计。在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节可以采用民主测评的方法进行,所谓民主测评是指对被审计人员就职期间的表现,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是否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重大决策、是否尽职尽责的完成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目标等进行考察。民主测评一般是对被审计单位各部门所有人员进行了解,但其最主要关注的部分是基层人员,通过会谈、调查问卷、约见等方式向基层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以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做到了然于胸,从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评价结论的准确性。

  例如,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对其领导层人员在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为了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审计人员以座谈会的形式提前向其基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主动摸清了研究中心的整体情况。

  (二) 全方位多层次明确界定经济

  根据评估结果,编制审计计划,明确重要审计领域。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的了解,对财务报表进行整理分析,注册会计师对重要的审计领域和存在较高风险领域便会具备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制定审计计划,合理分配审计资源。包括:对发现的异常项目,进行重点关注,可适当多投入审计资源;对差异不大或很小的项目,可适当的减少审计资源的投入。这体现的成本效益的原则,较好的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例如:对被审计单位整体情况进行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得知企业的收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完工百分比的确认根据工程的进度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工程可预期成本的发生也存在不确定性,通过执行分析性程序,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成本变化不大,初步评估小搜成本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将可预期成本的发生、完工百分比的确认、销售成本作为重点审计领域,配备较强的审计力量。

  (三) 分析性程序在实质性程序的应用

  在执行实质性程序时,采用分析性程序,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从不同的角度收集审计证据,从而较全面的识别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认定层次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同时合理的支持相关认定层次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期后收款的细节测试,确定其余额的可收回性,也可对应收账款余额可以采用账龄分析程序,确定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又例如,被审计单位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价的认定,我们需要了解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前后期是否保持一致,预计使用寿命及净残值是否合理,重点关注累计折旧的计提以及分配。根据公司的会计政策,独立执行重新测试累计折旧审计程序,将测试结果与企业账面金额进行比较,分析公司累计折旧计提的准确性。在确定被审计单位累计折旧的分配方法合理的基础上,对连续两期或两期以上各项目金额占全部累计折旧总额的比例进行比较,分析各期之间是否有重大差异,若有重大差异,可进一步获取审计证据,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差异是否合理。

  (四) 分析性程序在最终复核阶段的应用

  评价已审财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评估已审计财务报表是否存在未预期、异常的事项,帮助注册会计师形成合理的判断,得出结论,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形成审计报告的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全面阅读审计报告及附注,考虑在执行实质性测试中发现的异常差异、未预期差异等问题,其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合理、充分,以及与审计计划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分析性程序运用到财务报表上,进而发现是否存在未发现的或未预期的差异,以及他们的关系,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增加审计程序,合理保证审计报告的公允性、可靠性。在最终复核阶段采用分析性程序,可以考虑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可以通过比较前后期的相关财务比率、同行业可比的相关比率等,从而判断财务报表的合理性。

  该阶段需要由经验较丰富、级别较高的项目经理、业务经理完成,从总体上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综合所有的审计工作成果,以使大错报风险将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 1313 号 - 分析程序》,2010.

  [2] 邓淑芳.分析性程序的运用 [J].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1999(4)。

【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及预防措施】相关文章:

1.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管理论文

2.应用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不足及优化措施论文

3.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初探

4.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调查方法及运用

5.基于风险导向的经济责任审计分析论文

6.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论文

7.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中的5种调查方法及运用

8.国企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

9.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