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时间:2020-10-28 09:46:21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风险导向审计研究

摘 要: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随着“宁广夏事件”、“安然事件”等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受到行业内外人士的关注。本文就现在审计界最为热门的这一主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从审计产生的原因开始探讨促成风险导向审计形成的缘由及基础,论述风险导向审计的类型及其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利弊,并且阐述了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的存在和解决对策。尽管现在的风险导向审计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今后的审计方法发展趋势必将是风险导向审计,至于采取何种方法模式,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探讨。  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把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称为经营风险审计(businessriskaudit)或风险导向审计(riskbasedaudit)。固然风险导向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日趋成熟,但仍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就现在审计界这一热门话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缘由及基础  20世纪80年代初,在高风险环境的背景下,美国审计职业界最先建立起了审计风险模型,标志着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缘由  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缘由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剖析:社会因素和因素。  从社会因素剖析,审计的产生是为满足社会需求以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最初的审计方法模式渐渐无法完全地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职员行为结果及注册师执业界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存在差异,即审计期看差距。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经营活动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假如注册会计师只注重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审,就可能承接不应接受的审计委托,掉进“审计陷阱”,也可能错误确定重点审计领域,不利于审计质量;也可能使审计风险失控,使审计得不偿失,于是,风险导向审计在弥补日益扩大的审计期看差距的社会因素中应运而生。  从经济因素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致使会计师事务所的边际收益不断下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能在审计市场中生存和发展,需要维持期看的边际收益,其途径有二:一是增加审计收费;二是降低审计本钱。显然,在一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审计收费是困难的,于是,现代审计基于本钱效益的推动,只有降低审计本钱才能维持期看的边际收益。于是注册会计师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探讨,逐渐地将最初的简单的审计方法不断地改进完善,使审计方法趋向与公道解决题目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二)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基础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形成之前,曾出现过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导向审计两种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账项导向审计是最初的审计方法关系,主要着眼于查错防弊。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职员往往只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资料,审计的方法主要是详查法,力图通过大量的凭证审核及其在会计系统内的周转来发现题目。账项导向审计主要适用于审计早期经济业务不很复杂的小规模企业。  制度基础导向审计主要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制度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在这种审计模式下,审计职员首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来确定其可信赖程度,而后根据内部控制测试结果进一步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实施审计程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业务日趋复杂,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导向审计逐渐不能达到审计界的要求,于是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类型、特点和发展趋势  所谓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职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定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谋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现有的审计风险模型来源于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的两个文件,1981年发布的第39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抽样准则》和1983年发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类型  1.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以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进行的审计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按照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注册会计师是否实施审计程序,何时实施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实施,完全取决于对检查风险的评估。假如注册会计师不深进考虑会计报表背后的东西,就不能对会计报表项目余额得出一个公道的期看。而且,当企业治理当局通同舞弊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假如注册会计师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轻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于内部控制失效所导致的会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和舞弊行为。  2.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职业界在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改进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  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相比,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获取审计证据的领域更广。但该方法也存在局限性: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库,以满足注册会计师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评估、业绩衡量和持续改进的需要;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是复合型的人才,有能力判定企业是否具有生存能力和公道的经营计划;三是由于实施的实质性程序有限,当内部控制存在缺陷而注册会计师没有发现或测试内部控制不充分时,注册会计师承担的审计风险就大大增加。因此,在审计准则修订之前,一旦出现审计失败,假如注册会计师采用该方法,就很难保护自己。  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是战略治理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方法的新发展。从实务界来说,在观念上要认同和接受这种审计理念,在行动方法上要循序渐进,通过实践逐步摸索、完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应首先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贯串审计业务的全过程,从而降低审计风险,达到可接受的最低的审计风险以完成审计工作。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趋势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其具体实施方法在各个国家以及各个事务所都有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实施还面临诸多困难,需要我们鉴戒国际经验积极应对。现代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相应的审计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审计方法已难以发现企业资产的缺失,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出现正是解决此类题目的一个工具。但并不说明风险导向审计将完全取代以往的审计方法。由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这两种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仍处于发展的低级阶段,存在着不少的缺陷,尤其是“安然事件”、“宁广夏事件”等一系列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使得审计界执业者对新生的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产生了怀疑。因此在新审计模式未成熟之前,原有的审计模式仍有可取之处。只有不断鉴戒原有的审计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技巧方法来丰富完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因此可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原有方式方法上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发展的进程,具备了很多创新的,是对传统审计模式的扬弃,是长期以来审计发展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