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时间:2020-10-25 17:10:40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控制

摘 要:随着责任审计在诸多行业及地区的推行实施,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六个方面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职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定失误,发表了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引起审计主体承担某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我国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进的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已提上各级审计部分的议事日程。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进步审计工作质量和权威性,以及促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深进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经济责任界定难度较大形成的审计风险。经济责任的界定包括原任责任与现任责任、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短期责任与长期责任等。有时,领导干部本人并无违纪违规行为,即使任期内单位财务治理方面存在严重,经常也无从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有时,被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有时也常碰到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作用的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等情况。另外,由于决策失误,治理不当,即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迫究何种行政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这样,由于责任难以界定而产生的审计风险,往往就很难避免。  6.审计评价失真带来的审计风险。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审计过程的终极结果,审计评价既是对领导者任期内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客观、正确的理性熟悉,也是复杂审计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但是,就情况而言,由于缺乏一套操纵性较强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在审计实务过程中,审计评价就难免不导致失真。笔者在实践中留意到,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有些题目总是经常碰到。例如,对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对审计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虽是审计范围,但审计职员未获取相关证据而随意评价;对证据不足的审计事项不应评价而评价;固然获取了审计证据,但证据可靠性不强,证实力不足,而草率做评价;用词欠妥的审计评价。凡此种种,都会带来审计评价风险。  二、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以及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笔者以为,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防范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1.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新的审计监视形式,对规范与制约各级领导者特别是一把手的经济行为,已经发生了强有力的良好。但是,由于上述原因所导致的审计风险,在审计实务中已形成了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因此,如不充分重视这些风险,并努力将这些风险降低至最小程度,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就可能成为制约经济的一种手段,进而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相关法规、制度,制定操纵性强的审计具体实施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关键就在于要使审计、操纵程序、体系、评价结果以及部分协调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进步并逐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的规范性,从而,使经济责任审计成为一项权责对等、机制制衡的强有力经济监视形式。  2.严格履行相关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而必须经过的法定工作顺序,它是在大量审计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经过理性与回纳而制定的,从而具有一般的指导意义。因此,对程序的违反和遗漏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增加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要严格执行《审计法》规定的审计程序,又要执行“两个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处罚。在尽大多数正常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严格履行以下程序,并规范相应事项和内容。第一,审计预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审计立项、编制审计方案、下达审计通知书等审计程序。审计立项必须有受托依据,由干部主管部分或纪检监察机关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委托建议;审计方案的编制必须具体、认真,做好事前调查,深进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下达审计通知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两个暂行规定”的日期要求。第二,审计实施阶段。应切实贯彻“双向承诺制度”,即审计双方要对相应的事项作出书面承诺,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的各种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作出承诺,而审计机关则应作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承诺。在审计取证过程中,应留意审计方法的性以及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第三,审计终结阶段。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前,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及其领导干部的意见,答应提出异议,并把握好审计工作的程序、内容与审计结论三者之间具有一种严密而公道的逻辑关系。  3.注重组织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内部控制,是指组织各层次治理者为了进步经营治理效率、保护公有财产安全和进步信息的正确性,通过各项制度化的程序和方法,协调组织内业务执行活动和治理环节的整体作用机制,其目的在于有效实现组织治理目标。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是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范和控制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关健点之一。例如,就内部控制系统来说,应包括会计控制和治理控制两个组成部分,会计控制主要包括交易授权、职责划分、凭证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独立稽核等程序和内容。另外,对会计控制也应实施符合性测试,应明确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以进步审计效率,降低检查风险。治理控制是指根据一定的经营方针,为公道而有效的进行经营活动而建立的各种控制,是会计控制建立的基础。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治理控制主要包括战略计划、预算预备、筹资融资、财务绩效报告分析、绩效计量、治理者经费补偿等程序与内容。对治理控制的严格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的潜伏风险种类与范围,从而为量化经营风险和控制审计风险奠定制度性基础。  4.有效利用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在通常情况下对企业领导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已经过社会审计。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中对财务收支真实性、正当性的评审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工作及结果,以进步效率、降低风险。在经济责任审计实务中,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工作及结果的利用可以采取以下两种形式:一是对于财务报告信息等具有审计共性特征的内容,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将责任审计的部分工作委托给社会审计执行,以弥补国家审计资源不足的缺陷。二是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资料。国家审计机关应当与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联系与沟通,在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及专业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针对性的审计程序,以证实并获取客观可靠的审计证据。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机制,实质上是对企业所属分支机构、企业内部各部分,以及相关经济责任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审计。当然,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的结果也可以有选择的利用。这样, 国家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可以要求内部审计部分承担一定的审计任务,同时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协助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和制度,进步内部审计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和工作积极性。  5.建立相关性强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业绩,明确经济责任,把较为抽象的责任目标和考核标准进一步具体化,通过数目特征和质量关系的分析,来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实是求事地评价。首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相关性原则,应当与审计评价对象不同类型相适应。例如,行政领导干部、机关领导干部、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领导者等等,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工作责任特点,分别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体现经济责任为主的原则。由于,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者实施监视而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检查和评价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责任,重点是直接经济责任,还包括与经济责任有关的主管责任。这是由审计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决定的。那种盲目扩大审计评价范围、滥用审计职权的行为势必人为加大经济责任的审计风险。最后,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当系统化、规范化,指标选取应尽量与财政部颁布的相关经济指标相吻合,并且能够全面正确反映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6.进步审计职员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经济责任审计所具有的高风险属性,要求审计职员具备良好的素质、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为了进步审计职员的业务素质,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职员的业务培训和后续工作,不断更新知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因此,各级审计机关要把干部的素质教育纳进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干部的培训力度,广泛开展政治、思想道德、业务能力、现代等方面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刚直、廉洁、高效、严谨的审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