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

时间:2023-03-20 16:32:49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

【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组织、审计人员、审计成果、审计技术、审计信息等审计资源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审计资源;现状;对策
  
  作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审计资源是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审计资源的配置也成为审计管理的核心问题。因而,审计组织必须管理好有限的审计资源,使审计资源的配置与审计目标、职能间达到最佳的组合和配比,提高审计效率,提升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为此,笔者结合审计实践,谈谈对审计资源整合的一点粗浅认识。
  
  一、审计资源的概念
  
  审计资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指审计活动一切直接或间接所需要的资源,它包括审计人员、审计项目、审计方法、审计手段、审计法规、审计成果、审计信息、审计环境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要素,就目前而言,审计资源的内容主要有:审计组织和人力资源;审计信息资源;审计技术资源;审计环境资源。
  
  二、目前内部审计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内部审计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但从审计资源的现状及配置利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审计组织体系配合不得力,审计活动的整体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审计组织体系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种类型的审计组织组成的,三者的共同目标均为加强财政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共同的目标构成了我国统一的审计体系。但从现实运行情况来看,由于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目标基本上与委托者的要求一致,也就是它的审计目标受制于委托者;内部审计机构受部门单位法人管理,审计行为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限制;而国家审计在很大程度上是违纪审计,是强制性的。三者之间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环境和审计准则各不相同,导致三者之间互不联系,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组织三挂马车各行其是,不能形成合力,整体监督效应发挥不出来,审计成果不能共享。
  (二)审计队伍整体素质和审计人员结构尚待加强
  当前,审计人员的配置呈现出知识结构单一、技能素质差距大的特点。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的人占了大多数,而掌握管理学、计算机、法律、工程学等方面知识的非财经类专业人员则比较缺乏,尤其是既懂审计又精通计算机,既懂审计又熟悉工程专业,既懂审计又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而且审计队伍中较大部分人员只能就审计而审计,缺乏宏观分析、综合协调和风险预测的能力,无法在风险评估、经济咨询、提高效益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人员素质和知识结构亟待加强。
  (三)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有待于提高
  内部审计成果最终表现为审计报告、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建议书、审计决定、审计调查报告、内部控制报告以及各种比较特殊的审计文书,是外界接受审计信息的直接途径。事实上,许多审计人员虽然精通业务,但由于忙于在审计一线搞业务,没有时间来提炼撰写审计信息,不善于把审计发现的大量微观现象通过综合分析研究,上升到宏观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度不高,许多有价值的信息未得到充分挖掘,使审计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审计成果未被运用的另一个方面原因是有的审计报告太过肤浅,往往就问题说问题,仅仅从财务角度、会计核算角度提示存在的问题,缺少综合性审计报告以及最终审计结果整体分析,往往不能针对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提出系统而全面的意见和建议,审计结果不能引起领导阶层和其他管理部门的关注,审计成果不被重视,许多审计发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不能真正全面体现出审计的作用。
  (四)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的运用相对滞后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化和内部管理的规范化,特别是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后,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特别是财务管理模式的变化,使传统审计赖以存在的企业一般内部控制原理正在被战略管理及其蕴含的企业风险管理所取代,致使建立在有形账簿基础上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和建立在企业一般内部控制原理上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审计的取证要求,难以保证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形成审计工作的巨大风险。
  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应最大限度地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而目前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大多还是运用个人的职业判断和一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尽管个别审计项目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测试方法,但仅仅是设计一些格式化表格让被审计单位填写,根本起不到效果,内部控制分析、风险定量分析评估技术、分析性测试等这些先进方法和手段,许多审计人员和实践结合不起来。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运用也不尽于人意,审计人员仅仅停留在把财务数据导入审计软件,从查阅手工账跨越到查阅电子账阶段,审计软件的精髓和模块功能并未真正利用起来,距离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五)审计信息共享程度低,审计信息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由于集团公司系统内部实行多级管理,审计部门在过程中形成的审计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信息不互通,信息掌握不对称。一方面信息不完整,不能对审计立项、审计实施过程形成有力的信息支撑;另一方面信息共享较差,有限的信息未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工作的开展、影响到审计的效率及工作质量;同时在审计部门之间、企业内部职能部门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从而造成审计信息资源的利用不足。
  
  三、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的对策
  
  (一)加强内外部审计机构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
  尽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的具体目标、工作环境等不同,但技术手段都是从审计计划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有众多的同质性,为整合审计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从审计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社会审计一直走在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之前,尤其在特定领域已形成了特色优势亮点。内部审计在审计实践中,可借鉴社会审计的先进技术方法和思维理念。国家审计因以法律授权,具有高度独立性,尤其具有行政强制手段以及开展外部审查的职权,是内部审计工作无法企及的。内部审计应当加强与国家审计的协调,大胆利用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工作,必要时,求得国家审计机关的帮助,获取外部调查证据,使问题彻底查清落实。同时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外部审计因素,尽量避免工作重复,最大限度地节约内部审计资源。
  (二)改进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要大力引进、吸收、使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思想与方法,实现审计技术乃至审计思维方式的“革命性转变”。在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时,审计人员要对各类运用系统的组织、维护、运行、操作进行评价和测试, 通过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人员素质, 审查软件系统内控制度是否健全,并通过对软件的功能测试、合法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和容量测试, 以及对系统的符合性测试, 进一步确定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范围和重点, 以此进行实质性审计。
  在审计实践基础上,结合新形势要求,不断改进审计技术,在充分运用常规审计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审计发展趋势,在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抽样技术运用、非现场审计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加以整合推广,形成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
(三)实现审计机构内设机构的有效整合,合理调配内部审计资源
  当前,审计力量严重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矛盾依然突出,要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调配,发挥最大的审计效益,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既要确保有年初计划和领导交办的项目的落实,不留审计盲区,又要对重点领域、重点资金和重点部门进行重点监督,因此,在审计计划安排上,就要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采取抓大放小、合理取舍的方法,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要科学配置审计力量,对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员统筹安排,在审计组的组成上,采取以强带弱、以老带新的方法,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最后,在审计中,广泛运用其他部门人员的力量,吸收业务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听取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意见,弥补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和审计人员不足的矛盾。
  (四)深挖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提升审计效果
  审计部门要加大审计成果的开发利用程度。一是要加强综合分析,当审计中发现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时,要通过综合分析,提炼出有情况、有数据、有建议的审计综合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报告要有针对性、代表性,而且涵盖性高,使管理层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经营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新问题,及时制定方案,进行整改;二是对存在重大违规问题和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在报纸、内部电台、电视台进行曝光,调动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使审计工作的价值和作用真正得到体现;三是及时总结经验、交流情况、反映问题,审计部门要善于将审计成果通过审计信息的方式转化为决策参考的依据,并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作用。
  (五)加强审计信息、技术的交流,充分实现资源共享
  目前,审计工作中的许多问题都根源于占有并且能够共享的有效信息不足。一是要加速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信息化,建立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审计信息资源电子化、信息化的主要表现为审计档案及审计管理的电子化,其存储方式主要是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电子文件、扫描图像等。只有实现审计信息资源的电子化、信息化,建立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更加方便、快速、高效地进行相关信息的检索、查询及传输,以促进审计信息资源更深层次的应用。二是要完善审计信息公布机制,提高审计信息公开制度,在健全和完善分级管理、授权查询等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试行有限度的审计信息资源的公开查询、披露机制,并在审计机构内部设立查询部门,及时动态地维护审计信息资源数据库的运行;三要提高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要逐步将审计资源信息数据库与局域网、财务部门、供应部门、销售部门等其他管理部门联网,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审计信息资源利用水平。
  我国的内部审计资源目前尚不能通过市场进行合理配置,而且短期内不会有较快的增长,然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求却越来越大,我们只有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善于运用审计资源,才能跟得上企业改革进程的步伐,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审计理论研究[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 刘俊.关于整和审计资源的思考[J].工业审计,2004,(5).
  [3] 陈莉莉.浅议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的相互配合[J].宁夏审计,2006,(3).

【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相关文章:

浅谈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05-10

浅谈基层开展专项审计调查的思考06-19

浅谈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05-24

浅谈中外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05-03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控制(精选7篇)04-26

浅谈企业内部管理审计的论文08-27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04-22

浅谈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环境的保护范文09-23

浅谈农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论文(通用6篇)10-12

浅谈如何利用内部审计创造价值论文(通用7篇)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