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

时间:2022-06-01 10:11:19 审计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

本文试图以审计和内部控制的交叉渗透和互动为背景,透过内部控制的视角,探讨审计模式从制度基础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的演进过程,尤其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关审计效率和审计有效性的考虑与权衡。新近颁布的注册师审计准则体系,其核心在于全面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因而,本文最后在前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评论。

  一、内部控制与审计模式的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引入推动了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模式的嬗变,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反过来又引发了内部控制概念的不断修订

  众所周知,直到19世纪末期,独立审计的基本模式仍然是账项基础审计,即详细地验证账簿中记录的交易。由于其时英国的独立审计最为发达,所以这种审计模式有时又被称为“英国式审计”。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交易越来越复杂繁多,使得全面、详细的测试变得不太可行,于是就产生了选择性测试(抽样审计)。早期的选择性测试在抽取样本时,基本上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经验和认识进行判断性的抽样。在20世纪前期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审计职业界逐渐认识到,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来选择进行测试的领域和数量,不仅能够比判断性抽样更为、合理,而且能够显著地减少审计的工作量。此后,制度基础审计模式(或称内控导向审计)开始逐步确立,审计与内部控制的交织发展也拉开了序幕。由于此时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中心已经转向美国,所以此后的发展基本上以美国最为典型。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从萌生到盛行的数十年中,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职业界所界定的内部控制也在不断地发展。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A,1957年更名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首次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随后,麦克森一罗宾斯等一系列事件的爆发,促使审计职业界广泛关注内部控制。在这种背景下,AIA审计程序委员会(CAP)下属的一个专门委员会于1949年发表了一份关于内部控制的报告,给内部控制下了一个当时广为认可的权威定义。

  在此后近十年的审计实践中,职业界反映该定义过于宽泛,会导致审计工作量和责任的加大。于是,CAP于1958年10月发布了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师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1963年12月发布的第33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进一步明确注册会计师主要关注会计控制;1972年11月发布的第54号审计程序公告“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与评价”,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和充实,并被收入新成立的审计准则执行委员会(AudSEC)同月发布的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审计准则与程序汇编”之中。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的大陆售货机等一系列事件,尤其是水门事件后1977年《反国外贿赂行为法案》的颁布,使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同时,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做法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为此,AICPA下设的审计准则委员会(ASB,1978年取代AudSEC)于1988年4月发布了第55号审计准则公告“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考虑”,放弃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的划分,提出了由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结构的概念。

【审计效率及有效性与新审计准则】相关文章:

解读新审计准则中的初步业务活动04-11

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及审计证据的关系论文(精选5篇)05-12

浅谈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05-10

审计论文提纲06-29

内部审计论文02-13

如何鉴定审计证据09-20

审计复核对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论文(精选10篇)05-18

审计证据的论文(精选10篇)11-16

内部审计论文15篇02-17

审计方向论文范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