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论文

时间:2020-10-14 19:38:59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论中学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例

  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但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发展却相对落后.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人文精神作为教育的灵魂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对人文精神的培养不仅仅是人文科学的任务,更应该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知识和培养动手实验实践能力,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应试考试的特殊情况,传统生物教学过多地重视学生的“双基”教育,对生物学科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审美直觉和生命意识,有所忽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对生物教学和人文教育融合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包括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让我们更有理由在生物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人文教育,这不但有助于学生具体知识的掌握,还能够影响教育过程之后的更长远的未来。那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进行人文渗透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论中学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例

  一、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发挥教师人格力量

  培养具有人文素质的学生,必须有较高人文素养的老师。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品质、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同时要熟悉教材、敢于挑战、勇于创新,拥有民主思想、人文情怀和对生命的热爱。但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的努力。教育的发展需要教育政策的适时调整,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提出,即是调整的结果。这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努力不仅仅只是调整政策,还要有大环境的熏染。学校要注意引导教师自觉地思考教育教学问题,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倡导崇尚学习之风,培养有思想、人格完善之人,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引导中学生物(教师重新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作为中学生物教师更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尽最大的努力,在生物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作为生物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认识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培养美好的情趣,感染并保护学生的广泛兴趣,树立的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信念,培养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优良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二、营造人文环境,建立和谐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加强人文精神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丰富的校园精神生活,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整洁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使人一进入就体会到一种高尚的人际交往方式,一种追求科学,致力学术,关注社会与人类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潜在的感召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建设具有浓厚氛围的校园环境外,还包括构建充满人文情怀的班集体。创设民主、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建立体现人文关怀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人文教育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像朋友一般,教师和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才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传统的教育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教师是课堂的权威,用相同的规范来约束不同的学生,学生个性被同化,主动性被压抑,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这是对人文精神的背离。所以,要做好人文教育,首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适当的自由,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依据自己喜爱的方式达成课程目标,然后检验学习结果,例如,生物课中的小实验、模型制作等,都是不错的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独立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兴趣,获得思维的发展,在活动中体会到达成目标过程中的快乐与幸福,从而获得人格和心灵的全面发展。再次,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不同的学生由于遗传与环境的影响,有着不同的个性,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内外兼修,有的人活拨,有的人沉稳,有的人爱好音乐,有的人爱好美术,有的人爱好发明。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爱好,气质以及优点与不足,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情感,有针对性地教学,鼓励他们向好的方面不断发展。最后,要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来教育学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爱是严的基础,严是爱的体现,只有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生物中实施人文教育,也要把对学生的爱与尊重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和发展。

  三、人文教学设计,提倡主体性教学

  传统生物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把作业的反复训练作为能力的培养。学生总是在被动适应中获得某种发展。这种教学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社会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减弱。这是在生物教育中忽视人文教育的结果。现代的人文精神,本质上也是一种珍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追求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发展的规律,创新教学理念,落实人文教育,教学设计应以育人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出发点,且以学生发展为本,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完整地关心和关怀学生的发展、通过最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以及每个学生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实现教学与发展的真正的统一促进人的身心和灵魂的阶段性、持续性均衡并协调发展。

  四、拓展教学资源,挖掘人文素材

  教学资源是教师用以教书育人的有效工具,如何拓展教学资源,渗透人文精神,对学生适时的人文教育,是当今学科教师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探讨的新问题。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充分联系实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例如,在学生学习人类遗传病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设计一份遗传病问卷查.目的不仅是巩固基础知识和培养设计能力,而且要学生学会关爱别人,要养成键康的生活方式。又如:在介绍种群的时候.提到了生物人侵,外来生物人侵不仅包括造成当地居民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其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巨大破坏。呼吁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材中的正文中有一系列关于人文教育的内容,比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教材中有一些列的阅读材料,如科学史、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访谈、实验中的注意事项等都透漏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全面发展。另外,教材中的习题也是渗透人文教育的关键,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页的拓展题“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调查和搜集有关资料,以‘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又如,页思考与讨论题“如果小路废弃后,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吗等。餘此之外,教材中的图片直观形象,也是渗透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充分运用好教材中的正文、阅读材料、习题、图片等人文教育的资源,在髙中生物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教育。同时,现代媒体的介入对生物教学的影响是客观实在的,因而运用现代手段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其作用相对传统教育来说不可同日而语。如在授课过程中,运用网络教学,使学生了解到我国东北虎、华南虎以及大熊猫的生存状况。画面上那娇憨可爱的虎仔和让人捧腹的熊猫,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在他们感叹不已之时,巧妙引导他们对东北虎、华南虎以及大熊猫生存状况予以关注。在阅读了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一行行让人叹息不止的文字后,将学生带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此时,我问学生:“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我们如何对待这些可爱又可怜的生灵?”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喊道:“拯救大熊猫,保护东北虎、华南虎!”当前传媒发达、社会关系复杂。学生在学校之外还会受到形形色色的观念、意识的熏陶浸染,因此教师联利用当前社会的重大话题引导学生正确分析。例如,艾滋病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重大话题。因此在讲《免疫调节》时,可以先公布艾滋病的有关数据,展示艾滋病人的图片,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下一步的探讨做好铺垫。这时你会发现学生被艾滋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震惊迫切地想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在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学会了关爱别人珍爱生命。

  五、优化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没有单纯的优劣之分,各有各的长处,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事件合理地选择、运用教学方式。只有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适时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现代学生观的主要观点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第二,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要能够看到并鼓励其正确的发展,并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其最大的发展。另外,教师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因为作为发展中的人,不完善是很正常的,作为教师,要努力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所以,要做到生物学科教育中的以人为本,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人文教育要有针对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师要依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在高中生物教学重视渗透人文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由于不同的学生认知能力、气质、性格、经历、成长环境、家庭情况不同,不同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加工方式也存在差异,教师要能够承认和尊重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地进行人文教育,宽容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最后,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基本类型有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其中,民主型师生教育效果最好,因为这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教师和学生更像是朋友。教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关心和热爱学生,把学生当做是发展中的人,善于与学生交流,威信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和教师配合默契。而人文教育具有情感性、发展性、重视“人”的地位等特点,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最大的影响,教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才能真正做到生物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真正渗透。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时,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六、完善评价机制,发挥发展性作用

  由教育心理学可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体现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评价过程中。所以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同样离不开正确的学科评价。但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不容易,若“抄袭知识评价方式“一纸定分数”的话,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大概都是洋洋洒洒的“豪言壮语”而非学生内在的“真实想法”这样的话,也就篡改了此次课改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显然,原有的知识评价方式在这里并不太适合。因此,人文教育应有人文教育的评价方式。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这个主体可以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等共同组成,这样便于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多方面多元地进行评价。其次,从评价方式上来说,可以采取连续观察与面谈、实践活动、个人成长记录、书面测试等方法,这样便于对学生进行全程性过程的评价。第三,评价结果可效仿“学生的品德评语做法,用激励性的语言表达,这样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而不能简单地给学生打上一个等级或分数。总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态度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平衡发展,是课程教育改革的方向。这就需要广大生物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论中学生物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论文范例】相关文章:

1.历史教学与人格素养教育论文

2.论通过哲学与人生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3.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论文

4.中学生物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讨论文

5.教育专业论文提纲范例

6.论化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论文

7.小议中学生物教学论文

8.中学生物教学新论论文

9.初中学生物理教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