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

时间:2022-10-27 13:10:15 生物科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

  调查宁夏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人群及动物感染现状,生物型别的分布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的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1

  摘要:目的理解登封市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及宿主散布特征。办法用传统培育办法别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并停止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后果2013年采集标本共1138份,别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69株,总检出率爲14.85%;其中猪标本检出率高达36.55%(114/394);生物型3型占86.39%(146/169),均爲O∶3血清型;毒力基因ail+、ystA+、yadA+、virF+占81.06%(137/169),ail+、ystA+占5.33%(9/169),ystB+占12.43%(21/169),ail-、ystA-、ystB-、yadA-、virF-占1.18%(2/169)。结论猪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劣势宿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血清型以O∶3型爲主。

  关键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毒力基因;生物分型;登封市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是一种人兽共患性、食源性病原菌,可在冷藏温度下生长,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各种植物宿主[1-2],包括牲畜、家禽、啮齿植物、匍匐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其中猪、犬、牛等宿主与人群感染有重要关系,其可惹起胃肠道症状、呼吸零碎、心血管零碎和骨骼结缔组织等部分组织或全身性疾患[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兰州[4]和沈阳市发作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盛行,感染病例达500例,惹起高度关注。2013年登封市扩展对腹泻患者、牲畜和家禽等监测范围,尤其是对屠宰场猪咽拭子、肛内容物及食品等监测范围。对别离出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停止生物化学鉴定、血清学分型及PCR扩增毒力基因等,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宿主散布特征,爲预防控制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提供迷信根据。

  一、资料与办法

  1.1样原本源

  2013年在登封市共采集各类标本1138份。其中,在腹泻监测点采集腹泻患者粪便569份;在各乡镇采集牲畜、家禽粪便标本32份;在定点生猪屠宰场,用已消毒的棉拭子(特制加长)采集刚屠宰后生猪咽拭子及肛内容物394份;采集市场待售肉制品143份。

  1.2试剂及仪器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选择性培育基和配套抗生素爲美国BD公司产品,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改进PBS)、克氏双糖铁琼脂(KIA)、动力吲哚尿素培育基(MIU)均购自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哥伦比亚养分琼脂购自英国Oxoid公司。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型血清购自日本生研株式会社(包括O∶1、O∶2、O∶3、O∶5、O∶8和O∶9型),菌株鉴定用的API20E生化板条及配套试剂均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PCR扩增相关试剂及引物分解来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无限公司。PCR热循环仪、电泳仪、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仪均爲美国BioBad公司产品。PCR扩增用Premix、2000bpDNALadder(DL2000)均购自TaKaRa公司。

  1.3菌株的'别离培育

  将采集标本于4℃冷增菌培育,辨别于7、14、21d后转种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选择性培育基,25℃培育24~36h,挑取疑似菌落转种于克氏双糖斜面25℃培育24h,选择克氏双糖+/+、不产气、H2S-,接种于尿素培育基及半固体培育基,选择尿素酶+、25℃培育动力+、37℃培育动力-,镜检爲革兰阴性杆菌或椭圆或球杆菌细菌,运用API20E肠道菌生化鉴定板条停止菌种鉴定[5-7]。

  1.4生物分型及血清分型

  生化反响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鉴定的次要根据,同时将检测后果作爲生物分型的根据。详细参照文献[3]停止。对鉴定后果爲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菌株参照文献[8]停止血清学分型,设盐水对照。1.5PCR检测借助PCR检测技术对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黏附侵袭点基因(ail)、耐热性肠毒素基因(ystA)、生物1A型携带的肠毒素基因(ystB)、黏附素(yadA)、yop调理子转录活化作用因子(virF)等停止检测。PCR产物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别离(170V,30min),引物序列参照文献[9]停止。携带ail+、ystA+、yadA+、virF+、ail+或ystA+等基因的菌株爲致病性菌株,携带ystB+、ail-、ystA-、ystB-、yadA-、virF-基因的菌株爲非致病性菌株。

  二、后果

  2.1标本检出状况

  2013年采集人、植物宿主粪便、猪咽拭子、猪肛拭子及食品标本共1138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总检出率爲14.85%(169/1138)。腹泻患者、犬、鸡粪便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辨别爲0.70%(4/569)、50.00%(2/4)和13.33%(2/15);猪咽拭子及肛内容物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检出率爲36.55%(144/394)。食品样品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爲11.89%(17/143)。

  2.2生物分型及血清学分型后果

  169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经API20E生化鉴定板条鉴定,1A生物型占13.61%(23/169),3型生物型占86.39%(146/169);因血清类型无限,10株菌未停止定型(5.92%),O∶3血清型占86.39%(146/169),O∶5血清型占7.69%(13/169),见表1.

  2.3毒力基因检测状况

  对169株菌株ail、ystA、ystB、yadA和virF5种毒力基因停止检测,ail+、ystA+、yadA+、virF+占81.06%(137/169),ail+、ystA+占5.33%(9/169),ystB+占12.43%(21/169),ail-、ystA-、ystB-、yadA-、virF-占1.18%(2/169)。

  三、讨论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爆发盛行显示均与食物相关[4]。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致病性与散布在染色体和70kb质粒编码的毒力因子有关,且需两因子共同作用使其进入上层淋巴组织定殖,发扬致病作用[10]。PCR扩增的5种毒力基因有ail、ystA、ystB、yadA、virF等,依据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爲致病性菌株及非致病性菌株。2013年登封市别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阳性菌株169株,其致病性菌株(ail+、ystA+、yadA+、virF+、ystA+)占86.39%(146/169),非致病性菌株(ystB+、ail-、ystA-、ystB-、yadA-、virF-)占13.61%(23/169),缘由爲在本年度的监测中,猪体内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较高,且均爲致病性菌株。阐明猪是该菌的劣势宿主,且其体内携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大局部爲致病性菌株,该后果与以往研讨后果分歧[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型较多,我国报道的血清型达58个[11],以O∶3、O∶5、O∶8和O∶9型菌株爲主。近年来,O∶3型菌株的盛行呈上升趋向[12]。

  本次监测的宿主以O∶3血清型爲主,占86.39%(146/169)。李洪民等[5]调查显示,O∶3、O∶5血上清型均占13.48%(12株),O∶8占15.73%(14株)。2011年登封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以O∶3血清型爲主,占81.87%(289株)[6],与本调查后果分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自然界散布普遍,包括一切的牲畜、家禽和啮齿类植物等。故登封市在以往的监测根底上,应持续展开牲畜、家禽、患者及重点宿主的带菌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牲畜猪体内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高达36.55%,与相关报道分歧[9,13]。该后果对当前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疫情防控有重要的迷信指点意义,应增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盛行知识的宣传,尤其增强对猪的养殖者指点。志谢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景怀琦研讨员及其团队在课题完成进程中给予协助。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2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肠杆菌科耶尔森菌属,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有毒菌株多呈球杆状,无毒株以杆状多见。对营养要求不高,能在麦康凯琼脂上生长,但较其他肠道杆菌生长缓慢,培养的最适宜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8,初次培养菌落为光滑型,通过传代接种后菌落可能呈粗糙型。

  本菌具有“嗜冷性”,在水中和低温下(4℃)能生长,为肠道中能在4℃生长繁殖的少数细菌之一。因此,食品冷藏保存时,应防止被该菌污染。

  野生动物、家畜(猪、狗和猫)、牡蛎和水源中都能分离到本菌,亦可从健康人或患者粪便中分离得到,其传播方式可能与摄入被尿、粪便污染的食物(尤其是肉类)和接触感染动物等有关。

  本菌可产生耐热肠毒素,121℃30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稳定,pH1~11不失活。肠毒素产生迅速,在25℃下培养12小时,培养基上清液中即有肠毒素产生,24~48小时达高峰。肠毒素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因素。毒力型菌株均有VW抗原(蛋白脂蛋白复合物),为毒力的重要因子,与侵袭力有关,侵袭力可能是耶尔森菌感染肠道表现的病理基础。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生物学特性】相关文章:

罗森塔尔效应09-03

名人故事:罗森塔尔效应11-23

加拿大留学瑞尔森大学介绍08-21

竞选成功,耶耶耶!小学作文11-12

红松球蚜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11-11

血红蛋白的生物学的特性论文08-08

血红蛋白的生物学特性论文08-09

探讨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11-06

研究蓝莓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