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0-11-08 18:24:07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试论我国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绩效管理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以其完善的体系、优美的流程和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深得管理者们的喜爱,被管理学家誉为管理者的圣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时间的基本逻辑,绩效管理通过鉴别员工贡献,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以有效激励员工,是企业更有效率。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大多数公司战略管理的有效工具。

  近年来,绩效管理受到了国内企业“趋之若”的追捧,尽管采纳了最前沿的绩效管理理念,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实施效果并不尽人意,不是半途而废,就是流于形式,普遍面对的一个困境是:绩效管理不仅没有有效激励员工,认同绩效管理理论,反而使员工对企业缺乏一种归属感,组织的凝聚力降低。中国企业必须探索出适应中国企业实际的简单适用的“中国式”绩效管理,简单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很有可能带来的是劳民伤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应加强绩效管理工作。当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存在许多不足,亟待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为绩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好基础。

  【关键词】绩效管理;SMART原则;绩效管理指标;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一章 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1.1 绩效管理的特点

  21世纪意味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会计,作为一个包含确认、计量、报告与分析环节在内的信息系统,在继续充当“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同时,其自身内部也正孕育着一场呼之欲出的、以适应新世纪环境变化为宗旨的巨大变革,而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基础的会计信息化正是这场会计革命的催化剂。要理解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产生及其对21世纪会计革命的重要促进作用,首先要从人所共知的会计电算化谈起。

  “会计电算化”这一我国特有的概念是在80年代初提出来的。作为约定的术语,它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简称,实际工作中多被理解和表达为“核算方法的计算机化”.应该肯定,20年来,会计电算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大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造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财务软件产业和市场,直接推动了企业信息化建设。1997年前后,国内财务由核算型向管理型方向的发展使财务软件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已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表现在:

  (1)它将信息技术仅仅当作传统会计的工具和奴隶,只意味着会计的工具和奴隶,只意味着会计信息处理手段的改变;

  (2)它使财务软件的开发思路囿于模拟传统手工会计的核算功能,缺少企业需要的管理与决策功能;

  (3)它是一种重在满足内部管理需要的、封闭式的系统,未能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企业外部其他系统共享和交换信息;

  (4)它不能译成英文,不利于国际交流;由于国内其他软件行业基本都采用信息化的说法,故也影响国内交流。

  在国内外信息化大潮推动下,我国财务软件行业也开始研讨和采用“会计信息化”这一概念。从这一无奈的“被迫”(徐少春语,1999)之举中,我们却可以发现它所蕴藏的对会计变革的巨大催化力。

  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日渐复杂多样化,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及单纯的核算型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了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信息社会对公司财务信息管理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公司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持来实现会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由信息的生产和应用构成。它是网络环境下企业领导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会计信息系统具备强大的实时控制功能,从而确保了信息公开和数据共享,使财务人员能够更及时地为公司的经营治理提供科学的财务依据。

  纵观20多年来中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虽然信息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目前已程度不同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应用了核算型会计软件,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会计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会计信息化不仅仅是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会计学科。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融合,在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它还包含有更深的内容,如会计基本理论信息化、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教育的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等。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冲击传统会计模式,必须根据业务流程重建来重构现代会计模式,再将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统一,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应该体现信息环境下会计变革的要求,反映会计与技术的结合及其相互影响(袁树民,1999)。会计信息化的关键内涵应该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这种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化使企业人人都可能成为会计信息的处理者和使用者,并将通过网络系统接受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随时监督,传统以簿记为主的会计组织将可能消失(徐少春,1999)。

  显然,尽管我国目前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定义尚不明确,但上面所描述的在会计信息化概念下的会计信息系统较之在会计电算化概念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更接近于比尔·盖茨在其着作《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Business@The Speed of Thought Using a Digital Nervous System)中所描述的数字神经系统(Digital Nervous System,DNS)。他认为,所有形式的信息--数字、文本、声音、视频--首次可以转变成任何一台计算机能储存、处理和传输的数字形式。数字信息速度的增加,使企业在未来10年中的变化,将超过过去50年中变化的总和。如果说80年代是注重质量的年代,90年代是注重再设计的年代,那么新世纪的前20年代就是注重速度的时代。DNS是一个整体上相当于人的神经系统的数字系统,它提供了完美集成的信息流,在正确的时间到达系统的正确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