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作业下的企业库存治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0-08-28 16:34:33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分散作业下的企业库存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在分散式作业的中,传统库存治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本文针对供给链的核心企业为产品不同质、多点分散作业下的制造企业,探讨一种新的库存治理模式—联合库存治理,它能有效地克服传统库存模式中的弊端,进步整个供给链的运作效率。
关键词:产品不同质 分散作业 供给链 联合库存治理

随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企业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分散作业模式对传统的企业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探讨一种产品不同质、分散作业企业的库存模式,这种企业的特点是:各分厂跨地区多点分布,且各分厂的产品是不相同的,相应地,该企业的各分销商也是跨地区多点分布,但各个分销商的需求市场基本相同。

企业传统库存治理模式

长期以来,传统的产品不同质、分散式作业下的企业供给链的库存控制策略都是各自为政,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保持一定的库存和分别实施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它们往往为了应付需求的突发性变化并保护自己的利益,从而会一味地进步库存水平。这种库存控制策略如图1所示。
传统分散式作业库存控制策略的缺点是:库存分散、条块分割,缺乏系统的同一库存控制;供给链各企业重复建设仓库,加大了供给链的本钱支出;源头供给商不能享有足够的市场信息,无法做到快速响户的需求;库存信息传递速度慢,且易失真,进而引起需求放大现象——牛鞭效应,导致供给链中各企业持有的库存量上升,从而大大增加了库存持有部分的运营负担。

联合库存治理模式

为适应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在供给链各方的运营过程中,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更加夸大互利合作,使供给链整体效益最大,其中的各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和竞争上风,联合库存治理的思想就体现了这种新型的企业合作关系。
本文根据联合库存的有关,探讨一种在产品为不同质的多点分散作业企业应用的联合库存模式。
联合库存治理(Jointly Managed Inventory,JMI)是解决供给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的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是进步供给链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联合库存治理夸大供需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给链中的每个库存治理者(供给商、制造商和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保持供给链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治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了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治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作过程,而是变成供需连接的纽带和协调中心,如图2所示。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联合库存治理运作模式
在联合库存治理模式下,设立了原材料联合库存和产销联合库存。原材料联合库存的运作方式是:按各分厂的原材料需求单或需求看板组织备货、配送,当某一分厂的原材料用完时,联合库存处立即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该分厂的临时仓库中,或者,假如该分厂间隔原材料联合库存不太远,则可以采用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方式直接将补货送到分厂的生产线,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从而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把需要品种和数目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点”的操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需要供给商、原材料联合库存处和制造商的各分厂保持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努力做到既满足各分厂的生产需求,又要保持联合库存的公道库存量,使库存总本钱最小。
在联合库存治理的模式下,分散作业的制造商各分厂不再设立各自的产成品库存,每个分销商也只须持有少量的库存,大量的库存在产销联合库存仓库储备。根据产品靠近市场的原则,产销联合库存仓库设置在距各地区分销商都比较便捷的地区,并可进一步将此处发展成配送中心。制造商的各分厂直接将产成品成批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再根据各地分销商传来的订单信息,直接将产品发送到不同地区的顾客手中,这样就减轻了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库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