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0-10-27 13:45:09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

[摘 要] 知识共享是知识治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获取竞争上风的重要来源。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企业知识共享 的最大障碍。企业在致力于促进知识共享时必须考虑建设适应本企业的企业文化。本文分析了知识共享的障碍所在, 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促进与阻碍作用,并提出了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知识共享;企业文化;建设
  
  一、引言
  
  知识经济已然来临。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穷的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治理应运而生并成为最重要和引人关注的治理方法。企业要实施有效的知识治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将企业知识的培育和治理作为获得竞争上风的重要手段,建立有利于企业知识共享和增值的新型企业文化。这种新型的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的知识共享包括内部知识共享和外部知识共享。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知识治理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内容。通过知识共享进步应变和创新能力,凝聚员工,达到治理知识员工的目的。
  
  二、知识共享的三大障碍
  
  1.知识垄断。人们往往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倾向于垄断知识,尽量使知识成为个人所有,从而塑造自己的竞争上风,而不愿意让自己的知识被共享。更何况,研究与创新知识成果的获得需要大量的投进,包括资金、技术、时间和精力的投进,甚至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得到,这些本钱与付出往往不是用薪水就能补偿的,而复制和利用知识的人则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利用他人的知识。所以当有关职员无法在知识共享中获得补偿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制知识的传播与共享,通过知识垄断获得利益,以弥补本钱并获得一定补偿。笔者以为,这是知识共享难以得到实现或者充分实现的最根本的因素。
  2.共享主体间的差异。知识共享是有条件的,从知识共享的主体来看,即使员工愿意共享知识,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知识共享的最佳状态。这是由于:一方面,知识的交流、共享与学习过程本身受限于共享双方的表达与理解能力以及双方的基础知识经验背景,另一方面,其共享过程本身就是需要代价的,需要时间、脑力等的付出,假如人们在知识交流共享中,知识接收方获得知识所付出的努力大于自己的收获,这种情况下,接收学习者就不会往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对于知识的提供者而言,付出努力后得不到相应的效果,他也不会乐意往提供自己的知识。
  3.文化中的利己主义。知识共享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带有普遍性。在实践中,人们不难发现,个人往往乐于获取他人的知识,却不愿向他人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现象,事实上就造成了知识共享的障碍,员工的知识难以共享或共享不充分,由此产生了知识共享的悖论:一方面知识共享能够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为组织创造更大的效益与价值;另一方面知识共享与员工个人利益之间又存在着冲突,现实生活中员工之间不愿意共享知识或者知识共享不充分。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悖论,也因此,知识共享成为知识治理中的难点题目。
  
  三、企业文化与知识共享
  
  企业现存文化与知识共享目标是否适应,直接决定了知识在企业的分享、活动和转化,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上风。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
  1.企业文化对知识共享的促进
  一是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知识共享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准则,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能够把员工的个体行为引导到企业团队行为上来,员工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念,不仅过程自然,而且由此形成的竞争力也更持久,会使个体在知识集约、应用、交流、共享、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叫,从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进行知识共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