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跨文化治理困境

时间:2020-10-25 17:27:24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市场中的跨文化治理困境

摘 要:本文先容了跨文化治理的经典,然后从跨文化治理的角度进进市场的外资物流在治理上的困境,揭示其繁荣背后的劣势,为国内物流企业鼓起足够信心参与竞争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外资物流企业 跨文化 治理困境

2005 年12月11日,按照中国加进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承诺,中国全面放开国内物流市场,标志着外资物流公司即可在中国设立独资分公司。一时间,以UPS、FedEx、TNT、DHL四家国际物流巨头为代表的外资物流企业纷纷追加在中国的投资,似乎在中国欣欣向荣的美好远景触手可得,同时也引来了国内物流业的哀声一片。然而,假如外资物流企业不能很好地解决面临的跨文化治理的困境,他们在中国市场中的就不会像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

一、跨文化治理理论简介[1]

1.霍夫施泰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具有多种成分和层次,究竟哪些文化要素对治理产生直接的?荷兰跨文化专家霍夫施泰特通过对跨国公司的雇员的大规模调查,提出了五项对治理活动和治理模式有影响的层面,也叫民族文化五维度,其包括:

(1)权力间隔(powerdistance):即在一个组织当中,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接受组织当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同等,在企业当中可以理解为员工和治理者之间的社会间隔。在一个权力间隔大的国家,如墨西哥,领导的集权和专断是深植在员工的头脑中的,权力分配的不公平是不会影响到组织的稳定性。

(2)不确定性避免(uncertaintyavoidanceindex):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于不确定的、含糊的、前途未卜的情境,都会感到面对的是一种威胁,从而总是试图加以防止。不同文化,防止不确定性的迫切程度是不一样的。相对而言,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低的'社会中,人们普遍有一种安全感,倾向于放松的生活态度和鼓励冒险的倾向。而在不确定性避免程度高的社会中,人们则普遍有一种高度的紧迫感和进取心,而易形成一种努力工作的内心冲动。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versus collectivism):“个人主义”是指一种结合疏松的社会组织结构,其中每个人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依靠个人的努力来为自己谋取利益。“集体主义”则指一种结合紧密的社会组织,其中所有的人以“在群体之内”和“在群体之外”来区分,他们期看得到“群体之内”的职员的照顾,但同时也以对该群体保持尽对的忠诚作为回报。

(4)男性度与女性度(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ty):即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的价值标准,对于男性社会而言,居于统治地位的是男性气概,如自信武断,进取好胜,对于金钱的索取,执着而担然,而女性社会则完全与之相反。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long-term orientation versus short-term orientation):它表明一个民族对长远利益和近期利益的价值观。具有长期导向性的文化和社会主要面向未来,对待事物以动态观点往考察,注重节约,做任何事留有余地;短期导向性的文化与社会则面向过往与现在,着重眼前利益,注重对传统的尊重和负担社会的责任,在治理上最重视的是此时的利润,上级对下级的考绩周期短,急近功利。
  通过对上述文化五维度调查数据的分析,霍夫斯坦特证实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而且这种差异性是根植在人们的头脑中的,很难轻易被改变。

二、外资物流企业跨文化治理发展势态

外资物流企业进进中国市场,自今已有20多年,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如下势态:(1)约1200亿美元的货物空运进出口市场是外资物流企业竞争焦点[2];(2)先进者上风明显;(3)客户细分与服务深化;(4)独资趋向抬头。外资物流企业在中国的业绩表现到为止普遍较好,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中国巨大且增长迅速的物流服务需求市场;二是国内物流企业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的赢弱,导致竞争的缺失。随着国内物流企业的成长以及物流需求增长速度的下降,外资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会愈来愈大,对治理的要求更高,跨文化治理难度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