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信用治理模式: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治理体系

时间:2020-10-19 15:09:38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全程信用治理模式: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治理体系

当前,跨进21世纪的治理已经走到了传统计划与市场经济的分水岭。随着以解决产权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更为严重和紧迫的题目是,基础治理落后,无法适应当前买方市场和信用经济的要求。其中,债务拖欠和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已成为宏观经济和企业的瓶颈。和实践表明,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风险治理体系,既是建立国家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企业微观经营治理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  一、市场环境  往年,某团体公司总经理的一篇题为“拒尽赊销”的文章发表之后,立即在企业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赊销这种方式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支持的一方以为,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固然刺激了销售额的快速增长,然而带来的负面更为严重,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呆帐坏帐大量产生,企业的终极利润下降。反对的一方则以为,当前赊销方式盛行,企业不采取这种方式,连基本的销售目标都无法达到,根本生存不下往。也许,对于具体每个企业来说,是否采取赊销的手段来构建其市场营销战略,都有其各自特殊的理由。然而,我们更感爱好的是这场争论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信用方式在我国的广泛,正在静静地引发一场企业经营治理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  所谓赊销,是与现金交易方式相对的交易方式,即买方预先获得货物或服务,后期偿付货款的商品买卖行为,是信用方式的基本形式。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由于以买方市场为特点的激烈竞争以及企业间贸易方式的改进,自80年代以来,赊销已成为国际上居主导地位的交易结算方式。据统计,发达市场国家的贸易活动中,80%的贸易额是在信用方式条件下进行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信用无论是作为现代贸易的润滑剂、基本交易方式还是企业的战略资源,都已对企业的经营治理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信用治理已成为现代企业治理的核心之一。  90年代以来,赊销方式也已经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在尽大多数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医药保健品、纺织、机械等行业,赊销方式下完成的交易额已占到60%~90%.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不完善以及传统企业治理方式的落后,企业间交易呈现出一种严重信用失控的混乱局面。“不赊销是等死,赊销是找死!”是这种局面的一种真实写照,很多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题目诊断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治理是在计划与行政治理之下进行的,企业之间(包括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交易大多是在同一个所有者或治理者的同一安排下进行的,因此企业无须过多关心信用和风险题目。进进市场经济体制后,企业变成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而沿袭传统治理体制的企业,其信用治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欠缺和落后就逐渐暴露出来,并逐渐成为制约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  那么,我国企业当前在信用治理方面存在哪些缺陷需要弥补和完善呢?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治理咨询经验,可以肯定地说,如下几个方面的题目是当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  1.经营治理目标的`偏差  我国很多企业近几年在发展上走了一条大致类似道路:即初期资金高投进,销售额高增长,后期则低回报,甚至出现经营危机。深进研究发现,在买方市场和赊销方式下,一个企业假如过份注重销售业绩的增长,固然能快速扩大帐面销售额,但其背后的财务状况却经常不乐观,应收账款上升,销售用度上升、负债增加,呆帐坏帐增加,利润下降。这些题目,根源产生于企业经营治理目标的摇摆不定和激烈冲突,有的企业治理者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分业绩考核,不顾企业长远利益,急功近利,有的企业迫于市场竞争压力,单纯追求销售额增长,偏离了终极利润这一企业最主要的目标。强化企业信用治理,就是要在业绩增长和风险控制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协调和一致,保证终极利润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2.基本治理职能的欠缺  在我国企业现有的治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治理职能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这两个部分承担的。然而在实践中却经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治理真空等种种题目,深进诊断发现,这两个部分由于治理目标、职能、利益和对于市场反应上的差异,都不可能较好地承担起企业信用治理和应收账款治理的职能。国内外成功的治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治理职能,以信用部分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治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治理方式。  3.治理重点的严重滞后  我国尽大多数企业应收账款治理的重点是在“追帐”上面。有些企业的销售职员、财务职员耗费大量精力参与讨债,有些企业甚至专门成立了追帐机构,但收帐效果并不理想。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假如忽视交易之前和交易过程中的治理,而将应收账款治理的重点放在“事后”,不仅不能使应收账款得到公道的控制,而且还可能花费数倍于正常治理的本钱,造成更大的损失。有经验的治理者清楚,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财务题目,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治理的很多方面,从客户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订到账款回收和债权治理。因此,必须用系统和流程的观点来解决题目。从业务流程的角度看,我们以为当前企业的应收账款治理重点必须前移,至少应将百发之七十的治理工作(或治理本钱)放在“事前”和“事中”阶段。  4.信用治理的落后  在目前销售业务治理和财务治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把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治理技术和方法。比如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猜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定作决策,缺少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治理上,由于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往往是重权力而不重职能,一旦出现风险题目又相互推卸责任。在账款回收工作上更是缺少专业化的方法,在销售提成的激励下业务职员拉到大量订单之后寄希看于一些缺少专业技能的职员往收帐,企业终极只能品尝大量呆帐造成的苦果。